全球战国 第40节
老朱自己都是造反起家的,如何不信?所以,在历史书上杀伐果断,心狠手辣的老朱忍了。我不清丈田亩,只统计人口行不行?
老百姓和地方豪强一听,哦,这个虽然也不太舒服,但比起前朝还是好了很多的。好吧,那就让你统计下人口吧。
户帖制度开始实行后,整整十年,老朱都没提清丈田亩的事情。
在这十年里,明朝中央政府收取钱粮的时候,都用了非常粗疏的方法。
因为户帖只是单独统计人口,没有丈量土地。所以在收取田赋的时候,明朝政府只能采用民间的土办法。比如攒捻法、折亩法什么的。就是大致估算一亩地产出多少,然后你比着这个产出交税便是。
老百姓当然想方设法的把产出往低了算,面对这种局面,老朱还是忍了。
到了洪武十四年,老朱彻底拍垮了蒙元,朝廷的官制改革也完成了,科举都搞过了,国子监也有了大量的学生作为人才储备。整个社会慢慢变得安定,生产也开始恢复不说。老朱还搞了空印案和胡惟庸案,在朝廷上彻底实现了一言九鼎。
这个时候,老朱不怕老百姓造反了。于是,他出手了。
洪武十四年,全国推行里甲制!
十年前不是弄了户帖么?全国的户数基本是清楚的。那么,以此为基础,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分为十个里长和一百户普通人家。在这一百户人家里,每十户为一甲。
有了里甲制,首先是朝廷的徭役有了保障。
里长每年更换,甲首也每年更换。每一年,每甲排一户应政府的徭役,十个甲一共排出十户。然后这十户就到当年轮值里长那里报到。由里长带着到朝廷指定地点服徭役。
在里甲制的基础上,再设立粮长。粮长的主要职责是,到京师领取书,返回自己的辖区。督促里长、甲首筹集税粮。再带队解运到指定仓口:田赋就这么来了。
在因为古代社会交通不便,百姓居住过于分散,基层管理成本过于高昂。导致皇权往往无法下县的情况下,根植于户帖制的里甲制、粮长制,使得大明帝国开始有效的掌控基层。
到了这个时候,老朱下令,户帖升级。当然,由于是明代,自然不会有户帖2.0的称呼。老朱管升级后的户帖叫:黄册。
老朱搞户帖的时候,国家刚刚建立,人才匮乏。所以只能搞人口登记:只要派下去的人会数人头就行。等到升级搞黄册的时候,老朱的国子监都上千号学生了。这些家伙识断字不说,口算心算也没问题。而且他们还粗略的知道分辨土地好坏,还会简单的绘画这群青年人才再加上已经开始完备的基层政权。呵呵黄册上的东西就多起来了。
现在呢,这户帖2.0,呃,不,黄册上的内容可就不单单统计你家的人口哪。除了你家人口多少,还清楚的记载了你家有多少自耕地,有多少外租地,以及每年该缴税多少。甚至你该哪一年出去服徭役
封建国家的农民,对国家的负担不就是:田赋、人头税、徭役和兵役么?在大明实行卫所制度,军户世袭的情况下。黄册上统计的东西,不就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索取的全部么?
再再然后,老朱一直忍到了洪武二十年。在里甲制成熟,黄册统计也进入正轨后。才正式的仿效前朝,编制鱼鳞图册。
从此,黄册和里甲制度锁住了人口的税费和徭役,鱼鳞图册和粮长掌控了田地租赋。大明帝国对全国百姓的掌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鱼鳞图册还好一点,毕竟土地就在那里,变化不是特别大。但黄册就不一样了,他统计的基础是人口。而人都有生老病死,每一户的人数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所以,老朱规定,黄册每十年更新一次。更新的内容,用四柱之法无限循坏。
所谓四柱,就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举个例子来说,某书友穿越到洪武十四年时,其家中有穿越者、穿越者那一世的便宜父母,一个妹妹,一个祖母。自家有田五分,租种官田一亩。那么,这一套资料,就会被知县派出小吏,在里长、甲首以及乡间三老的共同见证下,向你亲自宣读,并让你签字画押。然后写入洪武十四年的黄册。然后你家的人头税、徭役什么的,统统就按照这一份资料进行征收。
当然哪,你是穿越者嘛。随便搞几项小发明就发财了。所以,到了洪武二十四年,国家新造黄册的时候,县里的小吏再次来排查时,就会惊愕的发现:你家自有田地暴涨到了两百亩,你家父母继续建在,你妹妹嫁人了,你祖母去世了。但你除了娶了老婆外,还纳了一位小妾,生了三子二女新增人口七人,去世一人,外嫁一人。你家净增了五口人。两百亩田减去五分,你家净增土地一百九十九亩五分于是,小吏会再次在里长、甲首和三老的见证下,向你宣读你家现有人口、财产。你将按照新的黄册登记的资料为国家缴税、服役。
新的黄册编好后,层层政府审定,最后统一运送到南京的后湖黄册库。再由南京国子监的监生们进行复核。
为什么要监生复核?呵呵,老朱作为从最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基层的问题?
就以上面那个例子来说。穿越者都能折腾出那么多钱买那么多地了。为了少缴税,他不知道去贿赂甲首、里长甚至知县吗?他买了那么多地,但若是通过勾连地方官员,把这些增长都抹掉呢?
地方上的资料你可以抹,有本事你潜入后湖把国家收藏的黄册也抹掉?
每十年,新的黄册入库。国子监的监生们其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核算:你这个里这次上报的缴税田地只有一万三千亩,比十年前上报的少了五百亩。这五百亩是什么原因没有缴税了?你得给我说出原因来!你说你这里出了举人获得免税资格是吧?但是你这里十年里就出了一个举人,而且他的土地只增加了三百亩!说!还有两百亩到底去哪里了?
你这个里十年前上报的户数是一百一十一户,其中正户一百一,还有一户孤寡。这一次你还是报上来一百一十一户,但是孤寡那一户没有了,却多了一户四口之家。说!孤寡那一户是不是死绝了?多出来的那一户是不是从附近逃亡来的军户?
好了,不用多说了。黄册以及每十年新造并清点黄册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再多做强调了。只要这套制度能够稳定的持续下去,虽然因为基层的各种腐败,仍然会出一些问题。但是国家的根基是不会坏掉的。有了稳定的根基,大明无论怎么作死,最多遭受一时的挫折。像刘邦那样,被打得全军覆没后没几天就满血复活是完全可以的。
但,其实,这套制度存在极大的漏洞。而民间的智慧是无穷的,官员们因为种种原因也想方设法破坏这一制度。等到朱由栋来到这里的时候,这国家的根基,其实已经彻底腐朽了。
第九十二章 国家根基已朽(四)
“殿下,诸位,这一排房屋里面,摆放的都是洪武朝时的黄册。洪武朝,一共编了三次黄册朱老四是不承认建这个年号的。所以建三年编的黄册,叫做洪武三十四年编。合计二十五万三千七百六十六册。”
“嗯,张勇啊。洪武朝的黄册距今都有两百多年了吧?有没有纸张虫蛀粉烂,订书的棉线发霉朽断的啊?”
“回殿下的话,这种情况确实是有的。但是,洪武朝时国家纲纪严明,地方修订黄册,都严格按照朝廷的规定。在纸浆中参入了花椒、明矾。订书的棉线都是双股双订。安置黄册的房间都有石灰铺垫以防潮湿。至于这库房,本来都是修成南北向,以便阳光东西交替翻晒。而且黄册库的吏员在艳阳天还要轮流将黄册搬出室外翻晒。总之,洪武朝的黄册两百多年来,确实有纸张粉烂,棉线发霉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最多也就一成。”
“嗯,甚好。那永乐朝的黄册呢?烂了坏了的有多少?”
“呃,殿下,小臣惭愧。或许是我们平日照拂不周,永乐朝的黄册损坏率大约接近两成。”
“孤还在北京的时候,就听说洪武、永乐两朝的黄册质地最佳,虽然历经两百余年,但多数仍可翻阅查证。号称铜黄册。不过,好像也只有这两朝的黄册才是铜黄册吧。”
虽说明代的大臣没有满清的大臣那样动不动就下跪的毛病,但是听到朱由栋如此带有杀气的询问,不光是张勇,便是他后面的张士佩等人,其膝盖都差点一软。
朱元璋、朱棣,那都是狠人。一言不合就杀你全家,诛你九族甚至十族。所以,这两朝的官员相对老实,朝廷说要用什么质量的纸张,就老老实实的用什么纸张。说用什么规格的棉线,就一定用什么棉线。因此,单单就黄册的质量而言,洪武、永乐两朝的质量是最好的。这就造成虽然这两朝的黄册成册年代最为久远,但保存完好率却是最高!
永乐之后,仁熙朝只有十个月,不去说他。朱由栋等人来到了宣德朝的黄册存放屋舍。总体来说,宣德朝的质量也就马马虎虎,随机翻阅十本以内的黄册,不太容易翻到朽坏不堪的。但要找到一本完好无缺的,也着实不容易接下来,朱由栋等人明显感到,正统、成化、弘治三朝,黄册质量稳步下降。到了正德朝,哎,哎,除了哎,已经不能说啥了。
“嘉靖朝、隆庆朝的孤都不想看了,头前带路,去看看万历十年、二十年的黄册。”
“呃臣等遵命。”
张勇前头带路,众人鱼贯而行,很快的就来到了环洲的最东端,这里的屋舍一看墙体颜色和粉灰,便知道新建不久。
“咦?”
“大伴你想说什么?”
“殿下,奴婢刚才一路看过来,只觉得越是年代短的,黄册质量反而不如年代久远的。本来到了这万历十年的黄册,奴婢以为只会比正德朝的更烂。但是”
“你是不是想说怎么万历十年的黄册质量突然好转了?”
“殿下恕罪,不过实情就是如此。所以奴婢心生疑惑。”
“哈哈哈,这有什么好疑惑的?万历十年,你也不想想是谁在当政!”
“万历十年,哦,原来如此哎”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朱由栋轻轻点了一下后,大家都瞬间明白了过来。但在明白过来之后,也都跟着曹化淳无奈的轻叹一声。
万历十年,是政治强人张居正生命的最后一年。其他的,就不用多解释了。
抬首看了一下屋顶,朱由栋藏在袖子里的双拳轻轻的捏了捏,似乎花了一点点时间鼓足了勇气,然后对张勇道:“带孤去万历二十年的屋舍。”
“这个,太孙由于环洲岛上已经实在没有地方安置新的黄册,所以万历二十年及其以后的黄册,是在樱洲岛上。这又得反复登船。今日太孙操劳了一天,不如”
“孤不累,多上下几次船而已,没关系。”
“呃,太孙殿下”
“怎么?是怕情况太糟糕孤会发火?”
“呃”很无奈的低头沉思了一会后,张勇看了看朱由栋身边身材魁梧,面带凶相,而且悬挂腰刀,右手始终按在刀柄上的李世忠、刘招孙两人一眼后。很是光棍的答应了:“既然如此,太孙请。”
“枝吖”声中,屋舍的房门打开了。扑面而来,是前面所有房屋都极难闻到的一股霉臭味儿。在这个场合,南京户部的官员们似乎早有认识,在开门之前就轻轻的移动脚步,占到了外围。所以,这股霉臭奇袭,毫不留情的笼罩了朱由栋及其下属。
“汝等好胆!竟敢如此对待太孙!”
发火的自然是刘招孙人家李世忠虽说也是将门,但李家封了爵后已经开始世家化了。也就刘大刀的养子还保留了军人的直脾气。
“诶,招孙,不要发火。”依然笑意盈盈的朱由栋招呼住刘招孙后,还给黄册库的管理员们解释了一句:“我们先前看到的正德朝的黄册,不一样有许多霉烂的么?不过那些东西都烂了快一百年了,霉味什么的都散得差不多了。这万历二十年的黄册,才刚刚开始霉烂嘛。味道是大了一点,正常,正常啊。”
迈步走入屋舍,朱由栋依然是双手背在身后,整个人好整以暇的慢慢踱步。他身后的曹化淳、王承恩、张世泽、李怀忠等人,却已经是从惊讶迅速发展到愤怒,统统的涨红了脸颊。
这是万历二十年送进来的黄册啊!可是都成了什么样子?大面积的霉烂、虫蛀,好多书本上还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小虫在那里欢快的啃噬。好多架子看上去是空的,但走近了一看,却更是触目惊心:整本册子已经完全被虫蛀光了,只在架子上留下了一道书本的印迹,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张勇,这是怎么回事?”
吼出这句的,只能是南京户部尚书张士佩了。尚书大人这会儿一定得赶在曹化淳等人之前发问:这既是为自己免责殿下,臣以前都不知道这个地方情况是如此糟糕啊。这样就算太孙追责下来,也就是个失察之罪尚书大人事务繁多,失察是正常的,来来来,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另一方面,这也是长官对下属的保护:我提问,其实不是在责问你,而是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
“张大人容禀,自洪武四年国家推行户贴起,不管是户贴,还是黄册,甚至鱼鳞图册。其纸张都不由国家统一制作下发,而是由各县自行制作,黄册库只是下发纸张标准而已。自永乐后,各地交上来的黄册,其制作纸张的水准变差已经不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了。黄册库也多次上奏通政司,朝廷也多次下发严旨要求各地严控纸张水准。但是下官是万历二十五年被分到这黄册库来的。来的时候,万历二十年的黄册就已经开始霉变,并有虫蛀现象。下官对此虽拼尽全力挽救,但到底纸张本身不防潮,不防虫。这,下官也实在没有办法啊。而且而且”
朱由栋转过身来,仍然微笑而温和的说道:“而且什么?说下去。”
张勇的牙齿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寒战:“而且,万历三十年刚刚入库的那批,其纸张质量,比二十年那一批,还要糟糕!”
第九十三章 国家根基已朽(五)
“嘶”众人齐齐吸了一口凉气后,却都说不出话来了。
经过来时路上朱由栋的讲解,一行人谁都知道黄册库对于大明的意义。但是黄册库的现状却让众人感到惊恐。
万历二十年的黄册,是三十年那批黄册的基础。如果二十年那一批的黄册都坏了烂了,那三十年这批黄册送进来的意义就不大了:没有了前些年的底根,你叫监生们如何查对?复核?无法复核,那不是地方上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吗?
而且刚才张勇还说了,三十年这一批比二十年那一批还要糟糕。这说明什么?地方上已经对这事儿肆无忌惮了!可,可这是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啊!
如果这种趋势不能有效扭转,那要不了多少年,黄册将丧失一切意义。而国家失去了黄册?民不知有多少,产出不知有多少,百姓的财产不知有多少。你凭什么去征税?乱征吗?万一逼得百姓活不下去怎么办?
而且,你还要知道的是。这里的黄册,除了民黄册,其他几个岛上还有军黄册,匠黄册!简而言之,黄册失去了功效,国家就无法有效掌控百姓、军队、工匠!
那还搞个屁!国家的根基都没了,大家就等着亡国吧!真以为光凭士大夫就能撑起一个国家啊?
难堪的冷场持续了很久,终于,张世泽颤颤巍巍的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黄册库是如此的重要,这制作黄册,朝廷居然没有划拨专项的经费?”
张勇已经是一副混不吝的表情了,看着惊诧发问的张世泽。他嘲讽的笑笑:“世子可能还不清楚吧?事实上,除了制作黄册没有专项费用需要各地方负担以外。便是下官这黄册库平日的运转经费,朝廷里也是没有专项费用的。”
“啊?怎会如此?殿下?真的是这样么?”
看着张世泽等人朝自己投来的惊诧而又疑问的眼神,朱由栋也只觉得一阵头疼:自己穿越过来的是一个什么时代啊?怎么以前在起点看明穿类小说,那些穿越到崇祯年代的人都能翻盘呢?自己这会儿还是万历时代呢,看到黄册库的现状后,他都有些绝望了!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大英雄,也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但他也有诸多的缺点,其中有一个便是:吝啬。
洪武十三年,大明开始推行黄册的时候,要求黄册纸张必须防虫防蛀,以便长期保存。但是大明的户部只是设计了黄册的格式,要求了黄册的质量,而黄册纸张却是不提供的。这纸张,得由各级地方政府自行负责。
对于布政司来说,可以摊派到州府,州府可以摊派到县最终,这笔费用还是落到了老百姓头上。
洪武、永乐两朝的皇帝都是狠人。官员们一是不敢太贪,二是做事相对认真。所以,基本上各级官员找老百姓收两枚铜板,可以办出值一块铜板的事情。而到了后期,随着官风的糜烂,行政效率的降低,官员们在黄册这个事情上找老百姓摊派一两银子,却做不出来值半块铜板的黄册了。
如果说明朝刚刚立国的时候,因为户籍的缺失无法有效收取赋税,导致国家财力不足,以至于黄册的制订费用要摊派到老百姓头上还情有可原的话。老朱对于黄册库运转经费的划拨表现,那可真是将其吝啬的本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黄册库建立起来后,库管官员就上书通政司:皇上,这库房的日常维护、黄册的定期翻晒以及安保,总是需要人来做吧?还有库房房间的修葺,除了人工,也是需要材料的吧?此外,每十年黄册入库的时候,虽说朝廷调派国子监的监生过来帮忙,我们不用发工资给他们,但一千多人也是要吃饭的嘛。以上这些钱从哪里来?是不是请户部给我们黄册库单列一项支出经费,方便我们以后开展工作?
老朱的回答是:这个事情不能单列经费,你们黄册库的办公经费,由国子监负责。
国子监一下子就郁闷了:作为教育部门,我们自己都穷得叮当响。每十年去打一次义务工就算了,还要我们长期承担黄册库的运转经费?不行啊皇上,我们的钱不够啊。
然后老朱一拍脑袋:这样,国子监的钱不够,就让工部把每年办公经费的结余交给黄册库。如果那一年工部不够,就让户部把当年办公经费结余交出来。这总不能有一年你们三个部门同时办公经费不够吧?
还是那句话,老朱在的时候大家做事情还比较讲规矩。贪污的少,乱发部门奖金的也没有,因此到了年底,以上三个部门每年多少都有点结余。而且在老朱的赫赫淫威下,也没有哪个部门敢推诿扯皮,所以,黄册库的运转经费还是可以保障的。
但是老朱崩了,特别是后来朱老四也崩了后。几个部门就开始互相踢皮球了。
我们绝对没有结余的办公经费!绝对没有!我们平时工作这么努力,怎么会剩下办公经费呢?只有差钱的好不好?我们非但拿不出一钱支援黄册库,还需要朝廷给我们补发办公经费呢!
然后黄册库就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