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国 第76节
非止如此,在操课中引入了燧发枪的实弹射击后,他在射击方面展现出来的天赋,让整个学校的人都叹为观止。殿下更是直接赠送给了他一把可以连发的手铳——这可是军官才有的待遇。
两年多前,横海卫复建,太孙殿下要在方山学校里找一些学生进去做基层军官,一时之间,全校所有四年级男生踊跃报名,便是三年级的一些学生也嚷嚷着要为殿下效力。最后,王顺文凭着超一流的射击技术成功入选。
在横海卫的两年多里,他自己管着五十个兄弟,还结实了很多新的朋友,迅速的成长了起来。
今年这个时候(1612),他已经十九岁多,马上就要满二十岁了。终于,终于到了真正可以为再造自己的太孙殿下出力的时候了!
“各位兄弟,建奴的奴酋努尔哈赤说的这个七大恨,其实仔细看下来,兄弟我只有一个感觉:档次太低,就好像各位兄弟的媳妇儿之间发生了口角,泼妇骂街一般。”
“嘿!王总旗,你说谁的媳妇是泼妇呢?”
“就是啊,你这家伙自己都还没媳妇呢!”
“哈哈哈哈~~”很是应景的跟着众兄弟一阵大笑后,王顺文道:“诸位,我先来说第一条,嗯,奴酋的祖父和父亲替我大明进城劝降,结果很久了都不出来,然后我大明官军杀进去,乱军之中把奴酋的祖父和父亲都给杀了。嘶~~好奇怪啊,你进去劝降劝不成就出来呗,就算被扣住了出不来,我大明官军杀进来的时候不会张嘴说清楚自己的身份啊?好吧,就算是我大明官军误杀的吧?吾皇后来不是赔了他三十匹马么?诸位,我们横海卫的人,不是灾民就是矿工,你们自己说说,这样的赔偿够不够意思?”
“岂止是够意思,简直就是浩荡天恩。这奴酋居然好意思把这个拿来做第一恨,岂不是说他自己是狼心狗肺,不知好歹之人?”
“李兄弟说得好,接下来兄弟我来说第二条……最后一条,哈哈哈哈,诸位,咱们在这沈阳驻扎了这么久,不是兄弟托大。要我说,这所谓的九边重镇里的精锐,肯定不乏好汉,但真要五千人对五千人的打,估计除了宽甸卫,其他的都不是我横海卫之敌!”
“王总旗说得好!咱们是谁?咱们是殿下的亲军,也是大明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军!”
“王总旗说得对,单对单,我们可能不是边军里某些好汉的对手,但是讲组织和纪律,我看哪,也只有宽甸卫才能和我们比比。”
“这不就结了。”王顺文把手一摊:“我们横海卫是第一强军,宽甸卫也是殿下养出来的,算是第二强军。t的第二强军的指挥使到了你建奴的地盘,不该作威作福么?”
“哈哈哈哈~~是极是极!”
“好,各位兄弟,七大恨我就讲到这里,接下来说说我们来辽东打仗的意义。嗯,这个问题,我想换个角度来讲,就是请各位兄弟思考一下,如果接下来的决战我们输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看着众人陷入沉思,王顺文清了清嗓子:“诸位兄弟,如果这一仗我们输了,那殿下的储位肯定不稳,我们若不是殿下,早就不知是哪里的一捧黄土,你们说,我们输得起么?”
“绝不!绝不能输,拼着我等性命不要,也要保得殿下储位安稳!”
“说得好,诸位,若是我们这一仗输了,我们作为殿下的亲军,毫无疑问,肯定会全部战死。而宽甸卫估计也差不多,总之,我们两卫肯定没有逃兵,是也不是?”
“那是当然,若不是殿下,我们哪里吃这么好,穿这么好,还娶上媳妇儿?决战的时候,若是哪个敢临阵脱逃,不要上官动手,老子先一枪崩了他!”
“所以啊,若是我们这一仗败了,大明最强的两支军队都没有了。而且,九边重镇的精锐肯定也损失巨大。而那时候,如殿下这样有圣君潜质的,也会失去储位。大家说,到时候我们大明还有希望么?”
整个大帐内刚才一直热火朝天的气氛,到了这时明显冷却了下来。很明显,大家在想到若是战败会出现如此后果后,都有些背后发寒。
“各位,我们都是南方人,来辽东这么远的地方打仗,是为了殿下,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在这里输了,国家最精锐的士兵将全部丢在这里,国家最好的统帅也丢在这里!到时候,我们在南方的家人,难道能够幸免么?
诸位兄弟,我不知道大家听说了没有?边军的弟兄们这段时间总是说我们命好,跟了太孙。不过也仅仅是吃得好穿得好装备好罢了,到时候打起来,不一触即溃就算好的了。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不就是我们横海卫自成立以来从未打过一仗么?各位兄弟,我们的初战就碰上这么凶狠的对手,大家有信心打赢么?”
“当然有了!”
“我们是初战,但用殿下以前经常开玩笑的话说,我们出道就是巅峰啊!”
“我们现在是巅峰,以后也一直都会是大明各军的巅峰!”
“好!”看着众人情绪再次被调动起来后,王顺文道:“各位兄弟,我们来做个约定吧:接下来的大战,不胜,则死!”
“不胜!则死!”
“阵斩奴酋!”
“打到赫图阿拉去!”
“不胜!则死!”
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萨尔浒(一)
“殿下,杨经略,后方最新一批粮食已经到达,目前存粮足够全军两月之用。另外,按照殿下要求,已经完成三千石炒面的制作,并将其与盐混杂装入粮袋中,足够我军战兵在作战间隙食用三天!”
“各类军服、兵器均已全部下发到位,全军完成换装。”
“军官交流制度已经执行一月,全军各级军官至少在四个以上军镇任职,对全军战力已经了然于胸。”
“军官标示全部制作完毕,全军上下已经能够通过标示认清军官等级高低。”
“全军旗号、鼓号已经统一,全军将士可以闻令而动,得令即止。”
“军医调配已经全部到位,各类药物、手术器械库存充足。”
“斥候队近一月来已经将边墙外沿浑河、苏子河一线地形全部打探清楚。”
……
“综上,殿下,杨经略,全军动员已经完成,各部上下士气高涨,皆欲出力死战!”
“善!”朱由栋站起身来:“各位将军辛苦了,那么接下来,请孤的袁先生给诸位做战术讲解,来啊,把地图抬上来。”
朱由栋坐下后,袁可立起身,走到议事厅中间巨大的辽东地形图边,手里细长的木棍随手一挥,准确的点在了沈阳的位置上。
“诸位,目前我朝本次征伐建州的大军,除朝鲜军帮助我们驻守宽甸外,其余九万五千大军,全部集中在此地。我军在沈阳聚齐后,在此休整了一个多月,现在,整支军队的武备、军粮、器械、药品、士气均已完备。”
然后袁可立的指挥棒开始向东移动:“由沈阳向东一百二十余里,是抚顺。此地去年被建奴攻破,军民百姓除了阵亡的、被杀的,其他已经全部被掳掠到了建奴后方。加之我军抵达沈阳后,不许任何人越过沈阳以东,所以这会儿这个地方是个空城。
从抚顺继续向东四十里,便是抚顺关。出了这里,就是出了边墙。
从抚顺关出去后,沿着浑河继续向东前进二十余里,便是萨尔浒。过了萨尔浒,浑河的上游是在北方,而此时南边的苏子河却汇入了浑河。
浑河与苏子河交汇之处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半岛,萨尔浒在这个半岛的前端,真正半岛的核心,建奴在这里修建了界凡寨,从界凡寨开始,沿着苏子河南下,依次是古勒寨、马儿墩寨,这三个关卡之后,就是苏子河畔的赫图阿拉了。
目前我方斥候探听来的消息是,这个冬天,努尔哈赤没有敢将他的那所谓八旗精锐解散,整个建奴六万余壮丁,这段时间都在加固界凡寨的防御,并做各种操练。
综上,如果我军此时东进,建奴想跟我们打野战的话,那么战场基本可以确定,就在萨尔浒。如果建奴不敢出来跟我们野战,那我们就要沿着苏子河连破三寨,之后抵达赫图阿拉。”
看着袁可立在议事厅中央侃侃而谈,作为穿越者,朱由栋只觉得,历史,真的充满了宿命。
这块土地叫“辽”,当然源于这块土地最大的河流,辽河。辽河之下,还有很多的河流,其中一条,叫做浑河——也叫做沈河,小辽河。
所谓水北为阳,沈阳,顾名思义,就是沈河北岸的城市。
沈阳,位于辽中平原的核心位置,但是向东走不远,特别是过了抚顺后,就来到了辽河平原与辽南半岛的移行处。
世界各地的半岛,其地形千变万化。但基本上总有一点是共通的:半岛必有山脉,否则没法伸出海里。
所以,过了抚顺,整个辽东的地形就从平原地区逐渐变为了山区丘陵地带。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中期,汉人朝着辽东扩张势力,扩到抚顺就不再往东走的原因:不是平原,不适合农耕的土地,汉人一向没什么兴趣。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建州女真势力强大后,必须要往西扩展的原因:山高林密的半岛移行部,哪里比得上沈阳、辽阳这样大块的平原开阔地舒服?
具体到本次作战来说,出了抚顺关后,就是进入了山区。在十七世纪,十万大军在山区行进,这种事情想一想都是恐怖的——这么多军队,得拉成一条多长的队伍?崎岖的山路上,后勤要怎样逆天才能保证全军吃得饱?
所幸,出了抚顺关,有两条河流。一条是浑河,一条是苏子河。
辽东这个地方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三四月间,几乎所有的河流都会封冻。所以,只要在这个季节行军,完全可以在河面上迅速前进:河面以及河岸浅滩可以提供够宽而且够平整的进军道路。
所以,不管是历史本位面的杜松,还是这个时空的朱由栋,要攻打已经有了相当实力的建州女真。只能是在河流还没有解冻的冬季进军,也只能沿着浑河和苏子河的河道前进!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进军路线,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历史本位面,杜松一路作为主力,也是沿着浑河进军的,计划到了萨尔浒就转为沿着苏子河朝着赫图阿拉前进。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这位猛将不知脑袋怎么想的,还没出发就嚷嚷着要拿头功。然后一路冒进,把其他三路友军远远抛在身后。
就这样还不够,到了萨尔浒后,他听说对方在界凡寨修缮堡垒。居然还把手下总共就三万人的部队再次分兵:两万守在萨尔浒,一万越过苏子河去打界凡寨——结果当然是全军覆没。
总之,既然明军的进军路线其实是固定的,那么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本方要应对的选择其实也是固定的,必须也要围绕着浑河和苏子河来做文章:要笼城固守,就在两河交界处的后面一点:界凡寨。
要打野战,就在两河交汇处的前面一点,这块地方地势相对开阔、平坦,河面封冻以后,整个战场的宽度可以达10公里以上,足够摆开场面厮杀。这个地方,20世纪成了大伙房水库。而现在,就是萨尔浒,而不管是水库还是浒,其实都很清楚的说明,这个地方,是一个四面高中间低的洼地。
而以女真缺乏火器,缺乏重装备的现状来看。努尔哈赤怎么会傻乎乎的想着去打笼城战呢?
唯一的选择就是野战,唯一的战场,就是萨尔浒!这就是历史的宿命!
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萨尔浒(二)
“大汗,奴才们已经探明,南蛮子们于二月十八出了抚顺关,目前正在沿着浑河南岸前进。”
“好!这群怕死的南蛮子终于来受死了!传令全军,开出界凡寨,越过苏子河。”
“渣!”
虽然嘴上说的硬气,但英明汗这会儿内心其实很沉重。
对面的明军摆明了抱成一团慢慢前进,而要阻止对方的前进,就只能硬碰硬的打。
而打,在本方火器部队远不如大明的情况下,只能野战。而要野战,就必须要找一个地形相对开阔的地方:地形太过于狭窄,对于火器、兵力都处于劣势的大金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战场只能是萨尔浒。
但是在萨尔浒那种地方,以六万五千兵力对阵对方的十万大军,这个,真的没有必胜的把握啊。
不管了!无论如何,大金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面对这一仗。只要这一仗扛过去了,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想完这些,英明汗再也没有任何迟疑,他穿戴整齐后,自信满满的走出房屋,深吸了一口这个季节冰冷的空气后,翻身上马,带着自己的军队出发了。
而在朱由栋这边。
二月初三,大军从沈阳开拔。这一次行军,朱由栋不再要求高速前进:在沈阳屯驻这段时间,方山实验室送过来了整整五十门十二磅炮:单炮重量高达两吨。光是炮队的拖累,整支队伍就快不起来。更不用说朱由栋也不想走快了:走那么快干嘛?反正辽东的河流要四月份才解冻,在那之前把仗打完不就好了么?需知双方大军静坐对耗,他朱由栋多耗一天,明军的整合就强一分,而建奴的物资就少一分。
事实上,要不是魏忠贤发信过来,说皇帝已经在后方起了疑心,他是真想三月份才出兵的。
二月十三日,大军进驻抚顺。十八日,才出了抚顺关。之后全军继续沿着浑河前进,到了二十一日,全军抵达萨尔浒。
“殿下,杨大人,诸位大帅,下官已经探明,建奴的主力就在距离我军三十里外。”
“好,吩咐下去,全军停止前进,按照事先想定方略,布阵!”
“领命!”
关于朱由栋要不要出抚顺关这事,深知朱由栋决心的杨镐反而是没有多说什么的。倒是武将们听说太孙殿下要出边墙,一个个都吓坏了。但是面对诸多武将的劝谏,朱由栋只说了一句:孤就在后面看着诸位将军破敌,只要你们打赢了,孤自然稳如泰山。或者说你们对此战没有信心?
然后众将看身为文臣的杨镐、熊廷弼都不吭声,大家自然也就不说了。倒是这个消息传达到下面后,全军九万五千战兵和三万余辅兵齐齐高呼万胜,整个明军的士气再次得以攀升。
总之,在明军达到萨尔浒后,按照朱由栋与袁可立、熊廷弼以及诸将的商议,其布防如下。
在浑河河面第一线上布置的,是开原参将马林的部队,有战兵一万人。对于这位本身是武将,但却固执的认为自己应该是文人的奇葩,朱由栋就是利用他贪生怕死的性格:你的部队不光是战场第一线,也是战场的正面。众目睽睽之下,你敢临阵脱逃?既然不敢,那就好好的给我把防守搞好。
怕死的武将,做防守是擅长的。事实上,马林的部队里,战车兵的比例极高,其麾下的潘宗颜、龚念遂,都是以防守著称的大将。
马林的左侧,也就是浑河北岸,这里是吉林哈达岭的余脉,山势起伏不定。朱由栋安排辽阳副总兵李如柏、四川总兵刘綎和石柱千户马千乘等共一万六千战兵屯驻在这里。
李家为了这场战役,可谓倾囊而出:辽阳军一万战兵里,李家的家丁就占了七千。李如柏以下,李成梁的六子李如梓、七子李如梧,以及次孙李性忠、三孙李怀忠、四孙李效忠等,全部披挂上阵。
马林的右侧,浑河南岸。这里地势相对平缓,利于骑兵冲击。朱由栋把辽镇剩下的一万战兵,以及大同、宣府、蓟镇前来支援的三万大军,总共四万人,全部放置在这里。统帅这支部队的,是杜松、柴国柱等人。
以上,一线部队一共配置了六万六千人。
一线之后,延绥、宁夏、太原三镇各五千人分别对应前面三支部队,作为战时支援和补充兵用。而三千京营,也是被放到了这一线,和宁夏镇的五千人一起,随时准备支援正面第一线的马林。
最后面,当然是横海卫和宽甸卫一万一千两百人拱卫着大明皇太孙殿下。
朱由栋这次倒也没有在浑河河面上布阵,而是也在浑河北面的山丘上,找了一处海拔比较高的地方,高高的打出了自己的曲柄九龙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