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 第42节
“明军在琼州府的武装力量好像有两部分,一部分陆军驻扎在琼州城外的附属罗城中,另一部分则在海边白沙口的水寨,以水军为主,两地相距约四公里。”
绿区大院里,白色大银幕上正播放着这次唐健拍摄回来的数码录像。画面中正显现出明朝士兵日常生活和训练的场景,因为都是远景,看起来有点模糊。不过那黑压压的数量着实让人感到惊心。
“他们的数量大约是多少?”
解席最关心这个,唐健很沉重的点点头:
“算过了,是通过数营房和队列来大致估计的,但出入不会太大。”
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唐健报出了切实数字:
“驻扎在琼州府的陆军大约是三千人,其中有不少黎族。白沙口水寨那里约有两千人的水军,总共五十二条船,其中有十五艘比较大的战舰,大小跟我们的轮船相近了。”
随着唐健的解说,北纬调出画面,比较熟悉古船模型的文德嗣等人一看就认出来了:
“都是福船啊……我靠,居然还有一条宝船!”
画面中某条明船特别巨大宽阔,上面高高飘扬着旗帜,似乎是旗舰的样子。个头要比其它所有明船都大很多,庞雨曾在家乡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里见过一条仿制的明代宝船,样子就跟录像中看起来差不多。
“很强大的海上力量啊,先前是谁说明朝水军不行的?”
没人搭这话茬,明清两代王朝都禁过海这是历史事实,但历史教科书上却没提及过海南岛这种地方明政府是如何管辖的。很显然,再怎么禁海,明政府还是需要战舰来保证海岛领土,琼州水军有大船其实一点不奇怪。
“他们的战斗力怎么样?比我们先前打掉的卫所兵如何?”
有人开始寄希望于对方的军事素质低下,不过唐健很快打掉了他们的幻想。
“没交过手,不知道战斗力如何,不过我们观察了二十多天,他们每隔三到五天会有一次训练,每隔十天左右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会操,虽然他们练的刀枪技术和队列看起来都很傻,但至少说明他们是职业士兵。”
放映室里一时沉默了,明朝的职业士兵——现代人对“职业”这个词总是比较迷信的,这边队伍里除了唐健和王海阳,其他人可都不是职业军人啊。即使现代人营养好点,个子高点,体格也健壮点,但面对面碰上那些专门以杀人为业的职业化士兵,恐怕谁都不敢说自己稳操胜券。
更何况双方的数量还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一百对五千……这仗可怎么打……”
就连向来最坚决最乐观的王海阳都有些愣神,而其他普通小白领们自然更不用提了。
“我们是不是考虑下……换个地方发展?”
果然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但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否决了,就连以前一直最主张换地方的凌宁这次都不赞成挪窝。
原因很简单,对于那些主张逃跑的人,只需要问他一句话:
“打算去哪儿?能去哪儿?”
——在临高县,大家辛辛苦苦干了这几个月,好歹有了一座水电站,有了一批小工厂小作坊,附近的矿产资源已经基本探明,和周围老百姓的关系也算是比较缓和了。
而如果放弃这一切重起炉灶,别的不说,能源问题就解决不了,经过几次变故,轮船的柴油储备已经用掉将近四分之一,所有这些因素凑起来,穿越众们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如果这一仗非打不可的话,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庞雨又开始给大家做分析,“明军的唯一优势无非是数量,而我们也有我们的长处。”
“首先当然是技术优势,我们的技术力量和武器装备大家都清楚,这里没必要多啰嗦了。近代战争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用近代火器对抗冷兵器的战斗,拥有火器一方都取得了全胜。当年八里桥之战,三万蒙古骑兵冲击六千人防守的英法联军阵地,被打死两万多。而英法联军的损失是多少——只有十二个人!”
“其次,除了武器上的优势,我们在情报方面也拥有绝对优势。我们知道这个明朝的大历史走向,这一点非常重要!比方说眼下的福建巡抚熊文灿,我们就知道他是个喜欢招抚之策的鸽派人物,只要能顶住对方一两轮攻击,我们就能为自己争取到一个不错的谈判条件。”
“兄弟们!”
庞雨最后用一个很生动的实例为大家打气:
“其实早在我们这个年代之前一百年,1533年,一个叫皮萨罗的西班牙人就干过了和我们这些穿越者差不多的事情:他灭亡了南美洲的拥有六百万人口的印加帝国,而他手下有多少人?——不到一百八十个人,确切说是一百七十七个人,外加六十二匹马,三只火绳枪!”
第三十八章 没有钢筋?照做混凝土!
“皮萨罗是有后援的,而且他的成功更多是源于运气和对手愚蠢,明王朝可没那么傻的。”
文德嗣同学很不识时务的插上一句,不过庞雨并不在意:
“是啊,但我们的能力也不是那个皮萨罗所能比啊,他出生于十五世纪,对付的印加帝国大概相当于原始社会末期。而我们呢?我们拥有网络时代的思考模式和技术,仅仅想要在一个封建社会的国家生存下去,很难吗?”
好说歹说,总算把大家的情绪安抚下来。人群渐渐散去,屋子里最后只剩下少部分人,包括了全体军事组成员,以及李明远,庞雨,凌宁……等一批思虑比较成熟的人。
他们都知道——演讲虽然可以安定人心,却不能真正解决麻烦。需要召开一次会议来讨论如何应对很可能发生的战争。
一次真正的军事会议。
“我的错误,我不该这么着急把录像播放给所有人看,反而扰乱了人心。”
唐健首先自我检讨了一番,不过解席并不这么认为。
“我们是一整个集体,互相隐瞒没有任何益处。如果现在不告诉他们对手的强大,将来被他们自己发现这一点,反而影响自己人的团结,那后果只会更糟。”
“作为一个团队,我们不应该害怕外敌的强大,外部压力越大,我们内部人员就越应该紧密合作,彼此坦诚是最起码的要求。”
老解不愧是研究过卡耐基成功学的职业经理,说起理论来一套套的,相比之下,凌宁就要实际许多:
“既然决心留下,那就准备打吧,能战方可言和,不打上一场无论明朝还是我们自身都不会安心的……”
大家重新看了一遍带回来的录像,以及四台高精度数码相机拍回来的大量照片,那些明军绝对不会想到有人能从几百米以外清晰拍摄到他们的眼睫毛,所有画面都极其真实的反映了明朝军队的实况。
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大家已经比较能接受历史真实明军的形象了——当然不象电视剧里那么盔明甲亮,事实上他们所见到的临高明军连制服都不太齐全,就是用一块围在脖子扎成三角形的领巾,加上一顶毡帽,这就构成了统一的明朝军队形象。
从仓库里他们曾经搜捡出一些明军的制式军服和装备,不少人都穿上以后去拍照。很多原本挺漂亮精神的小伙子,穿上明军制服以后拍出来的感觉那叫一个惨,就俩字——猥琐。
不过这次北纬拍到了一次大校阅的实况,似乎是新年校阅,好几千明朝的正规军整齐划一的站在校场上,那个气势还是很有压迫力的。特别是当他们整齐划一的挥舞着雪亮钢刀时,所有人脖子后面都感到一阵发凉。
还好接下来明军进行的火器演练起到了活络气氛的作用,明朝军队真得很重视火器,就连海南岛这么偏远的地方居然也有装备。不过那些明军郑重其事搬出来的三眼火铳实在让人忍不住发笑——就是三根铁管捆在一起,后面加一个很长的木头把手,点燃导火索后从铁管里面喷射出几个火珠子,感觉跟春节烟花没啥两样。
倒是另一种鸟铳还有点意思,有弯曲的木头枪柄,形象和传统步枪颇为相似了。不过装备数量很少,而且也只能发射一次。不少明军居然还练习是把刺刀插入枪管,然后用这枪进行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