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第122节

只见老约翰激动的挥舞着手中的两张黄纸:“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就只有这些吗?”

“是的,这两张纸是暗空装置理论数据,祂们的信息在太空中出现,直到我们接收为止,传播了不知道多么漫长的岁月,居然没有任何的信息遗失,足以证明他们的科技是非常发达的。”

“之前在收到祂们的信息之后为什么没有应用,而是匆忙撤离?”

“因为当时我们无法评估祂们的真正目的,担心与祂们联系会造成地球的灾难。”

老约翰笑道:“但现在不同,过去我们因为对其暗物质理论并不了解,再加上忌惮于暗空装置的威力,所以对它敬而远之,但目前看来,这是抗衡华夏的唯一办法了,凭借现在的科技,以及这些数据的支持,我们不需要联系祂们,就能通过这些数据来将暗空装置制造出来。”

军方一个大佬沉声道:“介绍一下它的威力。”

老约翰道:“现在只能估量,因为到目前为止全球对暗能量和暗物质的了解依旧在理论阶段,停留在数学层面上,所以如果这个暗空装置真的出现,没人知道有多大的威力。”

“但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须要保证它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

“我可以尝试先进行小型的实验,比如用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热工当量进行实验,先行确定它的威力。”

“我想知道暗空装置的作用原理。”

老约翰脸上露出一抹变态般的浅笑:“虽然到目前为止依旧不清楚具体的原理,但按照祂们的描述,在暗空装置笼罩的区域,物理规则将会被重新设定。”

“如果沿着我们的国土边界搭建一圈暗空装置,将暗空防线的物理参数稍作更改,则任何本土之外的威胁都将无法穿过暗空。”

“如果笼罩在其他国家,足以让这个国家在地球上消失,比如华夏,这种消失是物理层面的消失,十分彻底。”

“只改变一个物理规则,就能让一个国家消失?”

老约翰随口道:“当然,比如在暗空笼罩范围内,让冰的密度大于水。”

第146章 改造全人类

“毁灭一个国家这么容易?”一个军方高层嗤之以鼻道。

“是这样的将军阁下。”老约翰道:“宇宙的精妙和脆弱,是让人叹为观止的,您可以想象一下。”

“倘若冰比水要重,那表面的浮冰将会沉入海底,但这些冰在接触到温度更高的水之后会融化,并且将水域底层的温度降低,直到……”

老约翰浮现一抹狞笑:“直到水域的温度降到足够低,冰可以不被融化直接沉入水底。”

听到这儿,那些有常识的高层,就能意识到后面的剧情会怎么发展了。

“到时候,湖泊河海溢出,会导致史无前例的大洪水。”

“并且全域都会被冰封。”

“一个大冰川时代就要到来。”

老约翰笑道:“是的,大自然如果想要毁灭人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容易的多。”

水的密度1g/cm?。

冰的密度0.917g/cm?。

人类能活下来,得多亏地球把冰的密度设置的略小于水。

但如果这个养育了全人类的大自然将冰的密度稍微提高0.1,那人类不久便会灭亡。

有人质疑道:“但水和冰的密度是经过亿万年的演化才形成的,靠暗空装置可以更改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则?”

“我们不需要知道原理,”老约翰道:“对水的改造只是暗空项目中的一项小技术,我可以先用资料进行实验,如果这个可行,还希望几位能够帮我申请更多的科研经费。”

“经费你不需要担心,但当下最重要的是,让冰的密度比水大,会不会导致一些连锁反应,比如对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老约翰道:“按照祂们给出的资料来看,并不会对人类造成影响,当然,还是一切都还是在进行实验验证之后才能下确切的定论。”

“如果暗空装置切实可行,经费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也可以向你保证,你将成为丑国历史上最显赫的物理学家。”

老约翰神色激动,眼睛里充满了疯狂:“谢谢,谢谢阁下,我一定竭尽所能!”

军方高层对这个暗空装置已经提起了足够的兴趣:“若真有这么厉害,那我们搁置了三十多年,真是巨大损失。”

“为了方便以后科研进度的汇报,我建议为这个装置起一个通讯代号。”

“昔拉计划。”政界的白人大佬开口。

昔拉,古希腊神话中九大堕天使中最危险,最狂暴,最疯狂的天使。

传说在第一次诺亚造方舟 ,他曾出现过一次,瞬间造出洪水淹没世上的一切。

末日审判前3天,他参与并杀死人类总数1/3。

当确定了以昔拉命名之后,就意味着,丑国已经下定了大清洗的决心。

“是否选择一个更加低调一些的名字会更隐秘一些?”

白人男子目光锐利:“我的目的就是让那些截取情报的人,在得到我方的情报开始,就提心吊胆。”

“这种明知道大难临头,却不知道死神会用哪一把镰刀收割生命的感觉,最折磨。”

……

华夏。

京都。

一下午的时间,顾知秋一边在等待着李老的消息,一边在设计着应对方案。

下午三点左右。

李老的电话终于打了过来。

“知秋,结果出来了。”李老声音沉重。

“怎么样?”

“和你预测的一样。”李老道:“我让助手把所有数据发送到了你的邮箱。”

“好,我知道了。”顾知秋平静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还不知道。”

挂上电话。

顾知秋急忙打开邮箱,把信号接收的时间差都誊抄了下来,然后开始代入计算。

看到实验数据的那一刻,他倒吸了一口冷气。

紧接着,他把结论放在一旁。

然后给李老回了一个电话:“李老,结果出来了。”

“怎么样?”

“坐标西经175度,北纬23度,大致区域在中途岛上空,面积……经过计算有四万平方公里。”

这是一个相当于丹麦本土面积的一个庞大“水波”。

最让人差异的是,在人类头顶悬挂了这么大一块水波,居然从未有人曾发现过。

“我派遣空军过去查探。”

“我建议还是不要贸然去查探。”

顾知秋严肃道:“如果祂们知道我们已经发现祂们的存在,很难评估会有什么惨痛后果。”

“那我们怎么做?”

“地球已经被监视了很久,但我们不知道祂们的目的是什么,”顾知秋道:“我们要想办法躲过他们的监视,同时星链计划和火星实验室也要重新加快进程了。”

李老不解道:“你的意思是就当做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似乎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顾知秋道:“至少目前为止祂们并没有对地球做什么,保持现在的状态,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是否在这次多方会谈上提及这件事?毕竟这事关全人类。”

“不要说,”顾知秋道:“我不喜欢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他国,但现实是,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像我们一样热爱和平,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信号地外文明都能够接收到,我相信会有不少的国家会铤而走险的尝试联系祂们。”

“好,那这个消息就止在华夏,”李老道:“但怎么躲过他们的监视?电磁波仍是现在最重要的通讯手段。”

无论是微波、光、红外线,归根结底,都是电磁波。

目前人类的所有通信技术几乎全部围绕电磁波展开。

想要一下更改过来,谈何容易。

“进行新的通信技术探索,比如量子通信,中微子通信。”

李老道:“你说的这些我不懂,但我知道应该很难实现,电磁波1887年出现,历经一百余年才完成了全球普及,哪怕我们现在掌握了你说的这些通信技术,想把旧的通信全部替换过来,估计也得几十年的时间。”

“之前或许是这样的,但现在我们面前恰巧有个机会,可以把这个时间大幅度压缩。”

“什么机会?”

“多方会谈,我国可以在多方会谈上要求战败国投资建立中子信号塔,和量子通信实验所。”

“这……”李老沉思道:“这个倒是可以做到,但这些通信技术我们有吗?”

第147章 中微子通信技术

顾知秋问道:“多方会谈持续几天?”

“大概两周时间。”

“中微子通讯的实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已经开展了很多年,”顾知秋道:“我等会儿挂了电话和侯院长联系一下。”

“好,我明天会出席多方会谈,到时候会把这个要求加进去的。”李老沉思道:“但问题是,大概多久可以实施建设?这个需要一个大致的时间。”

“一个月至一年之内。”顾知秋估计道:“赶工之作刚开始肯定会有比较大的缺陷,但即便这样也要投入使用,哪怕一边用着一边改善。”

在科技程度未知的地外文明监控下,地球现在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把自己隐藏起来。

对抗不过,能躲则躲。

在韬光养晦这件事上,华夏是这方面的专家。

“行。”李老道:“接下来的事情你和侯院长商量,有什么需要我做的,随时和我沟通。”

“好。”

挂上电话,顾知秋转头就给侯国强打了个电话。

首节 上一节 122/2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走夜路遇见呆萌巫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