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大投机家

大投机家 第61节

他居然能跟这样的人物混在一起,还能和他们称兄道弟的相处,这种长袖善舞的本事,绝对比李月祺见过的任何一个人都厉害。

但是李月祺更加不解的是,这种大人物想要见他的原因,按理说奇迹投资只是一个中州的地方性企业,虽然钱赚得不少,但是缺乏底蕴和积累,根本算不上顶级的大公司。但是这二位的公司都是华国投资界的顶级翘楚,华国官方向海外输出资本影响力的代表性力量,和奇迹投资这种级别的公司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云总和林总找到李月祺,也是非常无奈的选择,这些年华国对外投资项目不少,但是硕果却不多,之前由于缺乏经验,也缺乏善于操作的领头人,所以这些年华国对外投资绝大多数都以亏损为主,赚钱的项目寥寥无几。以至于华国资本在国际市场上一直给人一种冤大头的感觉,不管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坑华国的钱。

更有甚者,由于华国之前长期缺席海外投资,华国资本的国际影响力低的简直令人发指,很多项目对于华国资本持有怀疑甚至拒绝的态度,很多项目华国必须在同等条件下支付更多的金钱,才有参与的资格。

这些都让华国高层难以忍受,所以必须尽快推出一个能够代表华国资本界的领军人物,带领大家去海外进行投资的项目。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和华国实业界的开放态度不同,由于长期以来以华尔街欧美资本整天如同嗜血恶狼一般祸害整个世界,华国资本市场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与海外资本市场物理隔离,彼此根本属于不同的交易系统。

华国资本界长期以来都是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的, 自己不出去,也不许外国人进来捣乱。但是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华国的金融公司都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坐井观天的蛤蟆,根本经不起国际金融市场的惊涛骇浪风霜雨雪。也有不少胆子大想要走出去的,只是很可惜,除了偶尔的一两个幸存者之外,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被人家狠狠地揍上一顿,交了不少学费之后,然后不得不灰头土脸的退回来继续内卷。

华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世界第二GDP大国,所以华国同样需要在金融上拥有属于自己的发言权,否则就只能永远被锁死在流水线上,被欧美等国家一轮又一轮当成韭菜收割。

而属于华国自己的金融发言权,除了强横的国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一个足够强横的领军人物,不但能够抵御海外群狼的环伺,还要能够给华国带来足够多的投资收益,说白了能够带领华国资本赚钱。一切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不能赚钱是任何资产管理者的原罪。可惜的是,长久以来,华国就是缺少这么一个能够带领大家赚钱的人物。

但是去年,李月祺的崛起让泥足深陷的华国资本界看到了一丝曙光,这个年轻人如同神话一般,从一片混沌中崛起,三次击败资本大战华尔街,短短一年时间从海外资本市场收割800亿美元的利润,在华尔街多次设局之下,依旧能够沉着应对,最终完成惊天逆转。逼得华尔街知名投资人艾隆·法尔迪突然被死亡,逼得华尔街上下陷入了深度自我怀疑,突然玩起了内部审查,弄得整个老美投资界人心惶惶。

华国高层惊讶地发现,貌似强大的华尔街和肆无忌惮的欧美金融家们,竟然在与奇迹投资的较量中,始终处于下风,没有落得丝毫好处。反而被李月祺当成羊圈,天天跑到外汇市场割羊毛。而且还时不时来波大的,每次都能满载而归,欧美金融家们居然毫无办法。这样的天才简直就是老天赐给华国金融行业的宝贝。

目前的李月祺和奇迹投资想要真正带领华国金融行业走向世界,依旧是远远不够的,他依旧需要更多地证明自己。但是这不妨碍华国高层提前对他进行考察,这就是这两位华国顶级投资机构的老总今天来见他的原因。

两位老总代表官方,需要更多地了解李月祺的真实想法和投资思路,以及未来的投资计划,为他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当然还会解决他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麻烦等等之类的事情。

第 231 章 策略与认可

当两位老总仔细解释了自己的来意之后,李月祺才算把心彻底的放到了自己的肚子里,同时摆正姿态,认真面对官方代表的考察。

林总微笑道:“李总,没必要如此拘谨,我们就当是平时聊天。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未来与贵公司的合作,还是会以公司的姿态出现,现在你就当成是我们投资人对贵公司进行的一次例行问询,你可以讲你认为可以让投资人知道的东西,你认为不需要投资人知道的完全不必多说。”

云总道:“李总对未来几年美股的行情有何看法?”

李月祺道:“二位都知道,去年美联储重新开启了加息周期,美元再次开始走强,美元回流收割世界资本的周期重新开始。由于美元世界货币的属性,全世界的热钱会更多的流向老美。

这些热钱进入老美后,一般来说只有三个去向,股市,债市,房地产。先说房地产,老美那边有高额的房产税,很多州房地产的税率高达1.5-3%,除此之外在老美,房地产投资还要缴纳高昂的增值税,所以房地产市场从来都不是国际热钱的首选投资项目。老美的债券市场由于加息的压力,收益率下降,国际热钱对于债券投资的兴趣也不会高涨。同时石油,铁矿石大宗商品市场随着美元的走强和国际需求的减弱,也会长期出于低迷状态。

那就只剩下一个投资选项,老美的股市。当然,美股也不会什么股都涨,这些年老美长期执行去工业化战略,传统制造业受到金融资本的挤压,大量流向海外。所以美股真正能够上涨的股票,就只剩下互联网产业和计算机大数据行业。

现在全世界国家之中,只有华美两国完成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而且老美的互联网产业,由于英语国际语言的属性和老美恶霸的态度,除了华国以外几乎横扫整个世界。就连敌视老美的国家,比如毛子,波斯,中东阿拉伯等国家,在上网咒骂老美的时候,也不得不使用老美的互联网产品。虽然很悲哀,但这就是老美霸权的事实。

连不共戴天的死敌都不得不使用老美提供的产品,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怎么可能会差呢?有了这样的业绩,我们很难想象美股中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股票会涨成什么样?

所以我认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在新技术革命的红利耗尽之前,美股头部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股票会长期上涨。”

云总和林总彼此看了一眼,李月祺的分析逻辑清晰,结论明确,而且和高层智库的结论相差不大,但是远比智库的结论更加激进,也更加明确犀利。

李月祺回头看了一眼,大概是从云总正式提问开始,成思远已经离开了包厢,这种级别的正式谈话,他这个级别的人物是没有资格旁听的。

云总继续问道:“既然李总分析的如此头头是道,未来是否会参与美股的相关投资呢?”

李月祺非常苦恼道:“我本人虽然非常看好美股市场,但是想要真正入场却非常困难,毕竟奇迹投资之前与华尔街多次交锋,势成水火。以华尔街在老美的影响力,全力游说国会,以立法方式把奇迹投资挡在美股之外是完全有可能的。

更有甚者,甚至他们可以准入不准出,奇迹投资大笔投资美股,即使赚了钱,大概也会被以各种理由阻拦甚至没收,从以往老美和华尔街流氓成性的做风来看,这些完全不是空穴来风。所以在得到华尔街的安全保证之前,奇迹投资对于美股的投资还是会以谨慎为主。”

一旁的林总点了点头道:“李总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老美的黑历史太多,当年可以以一瓶洗衣粉为借口入侵巴比伦王国,后来又以各种莫须有的理由长期制裁波斯和哈瓦那,这些年老美刷新下限的事情是一件狠过一件,到时候真要是毫无理由的没收或者冻结合法资产,这种做法也很符合老美这种流氓国家作风。”

李月祺附和道:“林总所言极是,我也是这么想的。”

云总继续问道:“李总对于华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怎么看?”

李月祺认真思考了一下道:“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的必行之路,是我们打破美元霸权,避免美元长期收割的唯一长久解决之道。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是必须的。但是我想说,人民币国际化动了美元霸权最大的一块蛋糕,老美一定不会坐视人民币国际化的完成。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曲折的,光明的过程。

所以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我们必须做好持久战思想,老美会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给我们泼脏水,想方设法找我们的麻烦,甚至未来的某些时间,会出现已经得到的成果可能要被迫放弃的反复。这些都是我们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困难。

但是我们的经济增速已经长期超跃老美,未来GDP甚至综合国力超过老美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时间始终在我们这一边。我们已经加冕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未来使用人民币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多,人民币国际化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云总和林总对李月祺的回答非常满意,然后又问了一些关于华国A股,国际黄金市场,期货市场的一些问题,李月祺都对答如流,完美的阐述了自己的思路和投资策略,令二位老总对李月祺这个年轻人的判断越来越惊讶,看他的目光也越来欣赏。

三人的交谈持续了大概五十多分钟,最后云总定调道:“李老弟,真不愧是我们华国的金融奇才,有了这些谈话内容,我相信首长一定会对李总更加满意的。李老弟,不要有什么顾忌,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放开手大胆去做。只要你坚守本心,认证实践今晚的谈话内容,就不难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第 232 章 李月祺的报复

云总和林总与李月祺谈得很愉快,结束谈话时,云总和林总分别给了李月祺一张自己的名片,最后云总道:“李老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放开手大胆的去干吧,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我和林总一定会竭尽所能的帮你处理。”

李月祺想起一件事,询问林总道:“林总,有件事情我想请你帮一下忙,你看可以吗?”

林总笑道:“月祺不要那么客气,我知道你父母也是我旗下企业的职工,你也是厂里的子弟,大家都是自己人。如果你不介意,叫我一声林大姐就可以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我一定尽力帮你处理。”

李月祺笑道:“岂敢岂敢,林大姐既然如此说,兄弟就不客气了。是这样的,豫州省平山市林大姐那家企业的厂办公室内负责档案科的石彦邦副科长,年仅三十多岁,却一贯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对于一些员工正常要求行为也高标准严要求。作为厂里的子弟,小弟觉得如此优秀的干部却屈居档案科副科长之职,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之嫌。因此我认为对于石副科长这样的人才,应该大力提拔,量才而用,将他调往更加需要的他的地方去。”

那个石彦邦副科长,就是在年前因为老妈周晓萍正常请假时,话里话外对老妈正常的行为非但不批准,反而夹枪夹棒冷嘲热讽,把老妈气得要当场辞职的那个所谓的年轻领导。几天前李月祺听说老妈被人这么欺负,当时就气炸了,当时就决定要给老妈讨回这个公道。于是今天借此机会,绕过下面的那些蝇营狗苟的弯弯绕绕,直接借用牛刀杀鸡,通过林总这样的大领导,解决了那个所谓的“年轻有为”的档案科石副科长。

林总和云总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当然听得出李月祺话里弦外之音。但是与被高层重视的金融奇才李月祺相比,“提拔”区区一个“年轻有为”的档案科副科长,根本无足轻重。林总故作惊奇道:“想不到平山市分公司居然有如此人才,月祺你放心吧,公司高层想来非常重视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任用。对于石彦邦副科长这样的人才,公司一定会大力提拔,量才而用的,一有消息我会让人第一时间通知你的。”

有了林总的承诺,李月祺非常高兴道:“那就多谢林大姐了。”

林总道:“小事一桩,不必客气。”

接下来李月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这位石副科长的一些消息:

石彦邦副科长在过年长假结束后上班的当天就被领导叫去谈话,说是有上级领导赏识石副科长的才华,决定提拔他为科长,同时量才而用,给他换一个更加适合他发展的工作岗位。华投集团正在配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一些非洲大陆的国家进行开发和援助,修建了许多的基建项目,这些项目需要专门的人才去维护和料理,但是非洲大陆普遍缺少高级人才,所以需要从华国国内的下属企业调一些优秀的人才,石科长就是被选中的一位。

石彦邦有种先被馅饼砸到,然后又五雷轰顶的感觉,去非洲大陆搞基建项目维护?石科长表示自己才刚刚结婚不到半年,老婆还没有怀上,这个时候让他去非洲?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但是领导却坚持道,这是公司高层的决定,再说目前华国在非洲搞开发项目进行得如火如荼,至少有几百万华国人都在非洲从事着各种工作,别人都能去,你石彦邦就去不得?再说了上级刚刚提拔了你,你现在就撂挑子不干,你还有没有一点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上级的态度很明确,你要是坚决不去非洲,那就把你调到青海的羌塘地区,总公司在那里有一个风电项目,需要在那边设立一个气候观测站,你就去那边工作吧。

石彦邦有种掉坑里的感觉,羌塘无人区的气候观测站?恐怕还是在山顶吧,几百公里内荒无人烟的那种。自己一个在内地养尊处优多年的科长,真要是去了那边,那可就真的生不如死了。

石彦邦无奈地答应领导,说自己接受上级的任命,前往非洲工作。领导很高兴,举了去非洲工作的好处,比如石彦邦工工资翻倍,年底双薪,年终奖按他的工作成绩,发10到18个月的工资。当然了,由于这些钱在非洲当地无法使用,公司会发给石彦邦的父母和妻子,同时帮他承诺照顾好家人,解决他的一切后顾之忧。同时石彦邦每年还有一个月的探亲假,如果在非洲待得寂寞,就可以向驻地的总公司取得联系打电话,随时可以休假探亲。

石彦邦小心翼翼地问领导,到底是什么项目?在哪个国家?自己也好有所准备。领导解释道,是一些饮用水净化项目,非洲那边的水质不行,经常因此爆发各种瘟疫,所以公司为了当地人的生活安全考虑,在当地修建了饮用水净化装置。至于具体地点,还没有确定,毕竟公司在非洲项目很多,这样的饮用水净化项目也不少,具体还要看上级分配。但是按照上级对石彦邦的赏识来看,一定会分配给他一个人均GDP很高的国家,甚至有可能比华国还高的那种。

石彦邦只好本着来都来了还能咋地的原则,回家向父母妻子汇报了公司要把自己调到非洲的事情,起初石彦邦的父母妻子还有些担心,但是听到上级给石彦邦的待遇,工资加倍、年底双薪,还有高额的年终奖,同时工资会发到他父母妻子的账户上,有了这些好处,他的父母眼睛直放光,一家人都很支持石彦邦去非洲。就连他的新婚妻子也觉得,石彦邦还很年轻,现在已经被提拔为科长,出去闯荡几年,回来后积累了资历,到时候更加容易被提拔重用。

石彦邦懒得理自己家的傻娘们,什么提拔重用,这明显就是有人在整自己。可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得罪了什么人?

但是石科长很无奈,知道连家里的至亲之人都不反对,自己的非洲之旅势在必行,只好心中还有些期待的前往那个所谓的高GDP国家。可是当他已经登机后,带队的领导才怜悯的告诉他那个高GDP国家的名字——赤道几内亚。

第 233 章 石科长,你媳妇给你生了个弟弟

非洲的经济非常奇特,其他国家的经济,要么是金字塔型,越往上越富裕(比如华国,老美),要么是椭圆形,拥有大量的中间富裕阶层,(比如北欧国家瑞典,挪威),但是非洲国家绝大多数是图钉型,全国只有一个富裕家族,其他的全部是赤贫人民。 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都只有一个现代国家的样子,其他的都是酋长型国家。整个国家存在的目的都只是帮助国家的酋长家族富裕。整个国家的一切都只为酋长家族服务,酋长不只担任国家元首,还兼任政府首脑,三军司令,和绝大多数部长。真正的乾纲独断,一人内阁。 非洲在英美的祸害下,出现了无数人类历史上最残暴的独裁者。一众神经病,暴君,纷纷粉墨登场,上演了现代历史上一出又一出不可思议的奇迹。赤道几内亚就是这无数非洲奇迹中的一个。

2012年,赤道几内亚人均GDP高达2.8万美元,全非洲第一。这个数字已经摸到发达国家门槛了,比当年的西班牙还高,是中国的六倍。 但是在这个国家,总统马西埃家族把整个国家卖给了老美,老美拿走了整个国家石油财富的88%,总统马西埃家族拿走了剩下的12%,老百姓一分钱没有。

赤道几内亚由两个部分组成,总统家族及其亲信全部住在位于西部的比奥科岛上,首都也在这里,全国95%普通百姓居住在非洲大陆西海岸的本部地区。如果光去位于比奥科岛的首都马拉博,你完全有利于相信这是一个位于非洲的发达国家。但是如果你到位于非洲大陆的国土上,你则会看到人间地狱一般的场景。

整个国家,没有电力,没有医生,没有医院,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有知识的人都被总统全部杀光。婴儿死亡率30%,艾滋病率25%,人均寿命不到45岁。 整个国家的财富都被总统家族和美国公司瓜分,其他人屁都没有。 但是在美国庇护下,总统家族依旧合法统治,没有人关心国内百姓的死活。你很难想象,一个人均GDP高达2.8万美元的准发达国家,居然没有教师……

石彦邦要去工作的地方,赤道几内亚恰好就是位于非洲大陆本部领土的一处饮用水处理站。抵达目的地之后完成交接之后,石彦邦才知道由于赤道几内亚长期停电,这个饮用水处理站自从建成之后已经好几年没有启用过了,很多设备已经生锈了。就连这个处理站自己的职工也是喝的附近村子里的井水。而且石彦邦与当地语言不通,信仰不合,饮食习惯不同,他真不知道自己能在这里熬多久。他希望给当地总部打电话,汇报一下情况,发现手机根本没有信号,而且连电都没有,手机电量用完后只能当块板砖……

就在这种与洪荒无比接近的地方,石科长开始了自己悲催的守望生涯,当地有一个邮局,石彦邦经常给家人和总公司写信,要求调离此地,可是每次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直到五年之后,总公司信守承诺,派人把已经和当地土著几乎没啥两样的石彦邦替换回了华国。

结果到家后石彦邦得知了令他欣慰的事情,他老婆并没有因为他离开五年而改嫁,而是依旧与他父母生活在一起。另外,他还知道了一件大喜事,他老婆在他离开的第三年,忽然怀孕了,孩子的爸爸正是石彦邦的父亲,他老婆给他生了个弟弟。得知了此事的石彦邦惊喜过度,仰天狂笑了一阵,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后,独自一人跑去荒郊野外庆祝此事,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再也没有在平山出现过……

回到李月祺这边,李月祺和林总云总已经谈妥了之后,一直在门外盯梢的成思远走了进来,看到三人相处得很融洽,知道李月祺已经通过了两位老总的第一步考察,正式被高层纳入观察范围。

成思远道:“三位老板谈妥了?都饿了吧?我让人在一楼餐厅做了一桌,三位要不要一起入席?”

云总道:“不麻烦了,我和林总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向上级汇报,你和月祺去吃吧。月祺,玩得开心点,有机会我请你吃饭。”说完,便和林总一起带着一些录音和资料,离开了三号楼218房间。成思远见二位老总离开,带着李月祺去餐厅吃饭。

成思远带李月祺来到餐厅,两人坐下后非常羡慕地对李月祺道:“老弟啊,没想到你居然得到了这二位老总的认可,从此后只要你不去碰一些禁忌的东西,在华国基本就是可以横着走了。”

李月祺笑道:“我又不是螃蟹,干嘛要横着走啊?对了远哥,你得跟我好好说说,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怎么搞的神神秘秘的?这里面到底是些什么人?还要用这张VIP卡分楼号?”

成思远地看了下周围,低声道:“其实老弟应该也有所猜测对不对?这里其实就是京城首长们的休闲娱乐的一所疗养院而已,没什么神秘的,按楼号区分客人其实也是为了首长们的安全。那二位老总的职务级别和我爸其实是一样的,他们是可以进入到四号楼的。

现在全国都在发展经济,连大会堂都可以对外出租,国宾馆不一样是有钱就可以入住吗?至于一号楼的卡,一般只要通过身份审核,然后交点钱就可以进入。二三号楼按不同的等级,招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真正厉害的四号楼,招待我爸和两位老总那个级别的人物,不过他们和前三号楼其实是相互隔离的,距离相对也离得很远。”

李月祺这才明白,原来这里是一所高级疗养院,那之前的那些严格的安检措施就可以理解了,毕竟能进这里的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保护这些人的安全是必须的。

第 234 章 坑人的金融行业

李月祺和成思远吃完这顿饭,然后一起走出了三号楼,路过一号楼门口时,成思远用充满诱惑的声音道:“老弟,要不要去一号楼看看?里面绝对有你没见过的精彩场景。”

李月祺淡淡地对成思远道:“算了,我现在没那个功夫,也没兴趣。给汉杰和欧阳打电话,等他们出来,我们就离开。”

成思远不满道:“老弟,之前我就一直觉得你太老成了,哪里像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出来玩,办完事吃顿饭就回家睡觉,哪有这样的?放心吧,这里是正式的官方场馆,不是刘胖子那种不靠谱的会所。”

说着,成思远不等李月祺同意,直接就拉着他进了一号楼。与三号楼的肃穆端庄不同,一号楼内部明显比三号楼明快喧闹很多,成思远似乎是这里的熟客,刚一进来,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纷纷走过来和他打招呼。

“成先生好!”

“远哥又来了?”

“成老弟带朋友过来玩啊?”

成思远也都一一笑着回应,始终不怠慢任何一个人。成思远作为京城的大领导的公子之一,自然是大家巴结的对象,所以和他打招呼的人很多,一时之间竟然无法脱身。

李月祺没有继续跟着成思远,而是独自找了个角落的沙发坐下,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这座一号楼与其说是休闲会所,不如说有点商务中心的味道。这里面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和他一样的商人,大家三五成群地在一起探讨各种商业、业务问题,当然了专门来拉投资的、找项目的、搞推销的老板们也不少。

有钱人多的地方,俊男美女就多。李月祺进来这一会儿的功夫,就看到好几个电影和电视上经常出现的面孔。当然了,还有一些李月祺并不认识,但是相貌气质都丝毫不弱于那些大明星的人。

李月祺虽然穿着不俗,但是长相一般,而且几乎没什么人认识,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人过来打扰他,反正现在时间还早,在这里看看那些养眼的美女也很不错的。

李月祺看美女正看得专注,李月祺旁边一个男人的声音小心地问道:“先生,这里有人坐吗?”

李月祺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三十多岁,嘴角有个痣的小眼睛男人在旁边询问自己,李月祺淡淡地道:“没有,请坐吧。”然后继续观察四周的美女。

那个小眼睛男人一屁股坐到李月祺的对面,但是他却没有关注周围各式各样的大美人,而是拿出手机,小声的朋友打电话道:“哎,这地方有钱人是不少,但是对咱们的项目感兴趣的人不多,国内做电商业务的人这么多,我再怎么跟人家吹嘘咱们平台的前景,人家也不会轻易投资的。我这不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吗?所以过年期间跑到京城来拉投资,要是早找不到看得上咱们的投资人,咱们刚刚上线的APP就得下线,公司就得直接倒闭了……”

李月祺有些惊讶地回头看了看身边的男子,原来对方根本不是来玩的,而是来拉投资的,好像还是做电商业务的。不过国内电商市场早就饱和了,C2C阿里的淘宝一家独大,B2C高端市场京东天猫苏宁大的如火如荼,除此之外,还有当当,国美,一号店等等企业也都背靠各方大佬,在盘踞一方、伺机而动,哪还有这种连融资都没有的小公司崛起的空间?

不过李月祺面色上也没有流露出来什么,只是淡淡地叹了口气。

小眼睛男人打完电话,听到李月祺叹气,打量了一下比自己还年轻的李月祺,然后问道:“这位先生,请问您是做什么的?”

李月祺没有在意对方的冒犯,而是淡淡地笑道:“哦,我是做金融的,今天来这里放松一下。”

对方“哦”了一声,做金融的?这个范围可是太大了,金融行业虽然表面上高大上,但却包含了银行,证券,保险三大核心业务,以及周围衍生的无数种各式各样的工作。

开证券投资公司,可以说是做金融的,在家炒股,也可以说是做金融的。职业操盘手可以是做金融的,外出买保险同样可以是做金融的。甚至开担保公司,互联网放高利贷,搞电信诈骗诈骗,都可以说自己是做金融的。

金融行业鱼龙混杂,涉及范围太广,而且很多金融行业从事的也都是一些见不得光的业务。所以金融远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大上,也并不受绝大多数人的待见。

所以这个小眼睛男人听说如此年轻的李月祺是做金融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兴奋,而是有些警惕。

李月祺对于他的警惕也没有在意,他看不上对方的业务,对方似乎也看不上他的身份,大家萍水相逢,坐在一起而已,也没有继续搭理对方。

这时,有两个男子走到李月祺身边,为首的一个问道:“这位是李月祺李总吗?”

首节 上一节 61/1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反派,就应该有个反派的样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