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大投机家

大投机家 第62节

李月祺转头看了对方一眼,他确定并不认识对方,回答道:“我是李月祺,请问你是哪位?”

为首的那非常人意外,旁边跟着的那人同样是两眼放光,立刻与李月祺握手道:“还真是李总,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李总,真是太荣幸了,鄙人是天元国际的董事长,我叫王玮。李总可能不记得我,去年十二月初的时候,我曾经购买过贵公司的私募基金,在今年一月业绩说明会上,我曾经有幸见过您的庐山真面目。”

李月祺听说过天元国际,是某二代经营的大型进出口公司之一,但是他对这个王玮却没有丝毫印象,购买奇迹公司私募基金的人那么多,谁记得王玮是谁?

李月祺略微开玩笑地道:“去年十二月买了我公司的私募基金?那想必亏了不少吧,王总是来找我兴师问罪的吗?”

王玮也笑道:“李总说哪里话,就算王某再不懂事,也不会借此胡乱发挥。而且李总是华国绝无仅有的金融奇才,白手起家不到一年就创下如此成就,小弟对李总也是神交已久,心向往之。如果李总有意的话,可否让王某略尽地主之谊呢?”

王玮这话是对李月祺说的,旁边那个小眼睛男人却越听眼睛越亮,盯着李月祺生怕他跑了。他知道,自己公司的第一笔救命钱,也许就要落到这个年轻人身上了。

第 235 章 社交电商

李月祺还是拒绝了王玮的邀请,对方是京城二代之一,目前他只想好好地做生意赚钱,并不想和这些二代们牵扯得太深。最初李月祺同意成思远他们入股自己的公司,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李月祺实力不够,必须有些官面上的保护伞,否则自己的小公司还没崛起恐怕就被人吃干抹净了。

但是随着奇迹公司震惊海外三场金融大战,两次共斥资1500亿抄底A股,管理中州的社保基金,今天又得到了来自顶层人士林总和云总的认可。如今的李月祺已经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就能跑过来随意拿捏的了,不说别的,光是去年那三百多亿的税款,谁要是敢动奇迹投资,中州市政府就会跳出来和对方拼命。

李月祺对王玮二人笑道:“抱歉王总,我今天是跟成思远那个家伙一起来的,如果直接跟着王总您离开,我怕那家伙过来找不到我,嘴上难免要有所埋怨。”

王玮略微遗憾地道:“成思远和程晓菲那几个家伙运气真好,居然有幸能够入股李总的公司,不过今晚能够认识李总,我还是非常高兴的。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与李总合作的机会。”

李月祺见对方如此大气,也颇为欣赏地说道:“我相信一定会有机会的。”

王玮说完,拉着身边那个男人一起离开了李月祺这桌的位置。旁边的那个男子焦急道:“王哥,那可是李月祺啊,成思远那群狗日的最近一年因为他赚得盆满钵满的,你怎么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呢?只要咱们入股了奇迹公司,哪怕只有一两成的股份,这辈子也就吃不完花不尽了。”

王玮不屑瞅了身边的男人一眼道:“还一两成的股份?朱公子,你的胃口可真不小。你手上有多少钱?就敢提入股他的奇迹投资?根据最保守估计,李月祺的奇迹投资管理的资产超过800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高达5500多亿,这其中除了一百多亿的私募基金和五十多亿的社保之外,其他的5000多亿全部属于奇迹公司。最近奇迹公司斥资1500亿抄底A股,市面上哪家公司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现金?

奇迹公司的两成股份值多少钱你知道吗?就算没有溢价,按照账面原值卖给你,也得至少1000亿元人民币。你告诉我,就咱们几个人,怎么凑出1000亿元?你朱公子拿出1个亿的现金都很困难吧?就这点钱,你怎么也敢提什么入股的事情?”

朱公子被王玮的话训斥的哑口无言,他也实在是想不通,奇迹投资为什么成长的如此之快?快到了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快到了以至于自己都来不及反应的地步,突然就膨胀成为华国国内顶级金融投资公司之一。

朱公子同样是二代之一,但是他却没想过通过家族影响力,去逼迫李月祺就范,毕竟钱真要是多到一定程度,就不是这些二代们能够随意拿捏的了。而且奇迹投资的大多数赚钱的业务都在国内,根本不怕他们的拿捏,真要是逼急了,人家拍拍屁股走人。而且华国高层也已经关注到了李月祺,希望他做华国海外投资的领军人物,听说最近就要派出专人对他进行考察,看样子李月祺今天来这里就是这个目的。

更何况这个李月祺平时为人行事都极为低调,从来不参与任何结社抱团之类的事情,如此有钱也从不挥霍炫富。反而去投资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搞出了华国最先进的新能源实验室之一,最近又跑去做慈善,成立了新的慈善公司,但是却非常低调。连他们的父母都非常羡慕李月祺这样的年轻人,生出了“生子当如李月祺”之感,在他们这群二代父母心中,这个李月祺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被拿来和自己不靠谱的子女相比。

所以不论是从华国的角度,还是从权势的角度,如今的李月祺,早已经不是一些二代们能够随随便便拿捏的了。朱公子想到这儿,非常遗憾又很不甘心地看了李月祺一眼,但还是长叹一声,跟着王玮一起走远了。

王玮和朱公子走了,李月祺也起身准备去找吕汉杰和欧阳萱二人,打算离开这里。但是却被旁边的小眼睛男人叫住:“请问您是李总吗?请您花点时间看看我的项目好吗?”

李月祺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有些拘谨的小眼睛男人,对方又道:“李先生,求您看看我的项目吧,我保证它一定是个有前途的项目。”

李月祺淡淡地道:“谢谢,但是我今天很忙,没有时间,下次有机会再说吧。”说完就准备收拾东西离开。

那个小眼睛的男人却坚定地道:“李先生,如果您就这么走了,将来一定会因为错过我而后悔的。”

李月祺听他这么说,反而不急着走了,倒不是他被对方激将。反正闲着没事,他到要看看对方能在电商行业一片红海的情况下,玩出什么花活来,认识趁你挑一挑对方的刺,让他不敢再口出狂言。

李月祺道:“把那个什么项目的介绍拿过来,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有什么创意,居然敢如此口出狂言,宣称能在如今的电商环境下玩出新花样来。”

小眼睛男人闻言,立刻从包里拿出一份企划案,递给李月祺,同时向他介绍道:“李先生,我当然知道现在电商行业的市场,已经被几家巨头瓜分殆尽。但是不论是淘宝的C2C模式,还是京东天猫苏宁的B2C模式,说到底都是生人模式。你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东西后,你的亲友家人并不知道。

但是我们的都知道,现实社会更多的还是熟人社会,所以现实社会之间更多的是熟人模式。您想想看,您和您的家人去买东西,购买必需品时除了自己亲眼看到之外,最多的选项是什么?我认为是自己看到亲友买了一件什么东西,从而促进了我的购买欲望。比如我的同学买了一件不错的衣服,我看起来很漂亮,所以我也打算买一件和他一样的。您想想看,这种情况在日常是不是非常多?

所以我做电商的商业逻辑是,把熟人社会引入的电商平台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搞社交电商。”

第 236 章 拼叨叨(上)

李月祺在一旁听着这个小眼睛男人侃侃而谈的讲着自己的商业逻辑,觉得对方说的甚为有理,他也觉得这种电商模式大有可为,一时之间竟然忘了反驳。

小眼睛男人见李月祺听得有点发愣,停下了长篇大论,小心翼翼的喊道:“李先生?李先生您在听吗?”

李月祺回过神来,忙道:“在听,这位先生贵姓?你的电商品牌叫什么?“

小眼睛男人道:“免贵,鄙人姓黄,我叫黄征。我们电商品牌名叫拼叨叨。我们目前主要平台以移动互联网为主,李先生请看,这是我们开发的APP应用。“

说着,黄征拿出手机,向李月祺展示了自己公司的app应用拼叨叨。李月祺拿出自己的手机,下载来拼叨叨的安装程序,然后打开应用后发现这款软件是使用微信登陆的。打开后浏览了简单一下,发现很多东西比市面上便宜很多,甚至有200多元的大米手机,1000多元的iphone5手机,几十元的爱马仕,不用问,这些肯定是山寨货。

同时还要很多五花八门,价格却低的难以想象的物品,崩问,这肯定是之前淘宝平台上转过来的,去年的时候,听说淘宝的老马高举打击假货的旗帜,赶走了无数中小卖家和代工厂,没想到都跑到拼叨叨上来开店了。李月祺对于打击假货是坚决支持的,因为他不止一次因为假货被坑,所以略微诧异的看了黄征一眼,像是自言自语在询问对方:“这个平台上的假货有点多啊。“

黄征并不着急解释,反而询问道:“李先生,我们的公司如果在一二线城市搞推广,您觉得有机会吗?”

李月祺道:“当然没有,一二线城市实体的发达,网络购物最多只是一个补充。就算要网购,也只会选择京东、天猫这些大平台。”

黄征笑道:“您说的对,像李先生这样的有钱人,或者是一二线城市的高消费群体,对价格完全不敏感,他们更在意的是网购的质量和服务,这部分用户人数少、利润高,是大平台争夺的核心焦点。

可是华国十四亿人,生活在京城、魔都、羊城这些一线城市的人加起来又能有多少。目前华国绝大多数人口都是生活在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的人口超过十亿,我们与其在一线城市为了那么一点高净值客户,与大平台蛢命厮杀,为什么不另辟其径,去关注生活在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十多亿人口,去做之前大平台不在意的下城市场呢?

诚然,这些人群消费能力不强,客单价相比于那些高净值客户要少得多,但是架不住这部分人多啊。您不要觉得华国这些年发展很快,自己身边都是有钱人,所以整个华国就遍地都是有钱人,根据根据华国社科院的数据,2015年华国全国居居民人均收入中位数只有1683元人民币,有至少6亿人的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这些人同样需要大量工业化的产品,我承认拼叨叨上的山寨货很多,您以为这些人难道不知道30多块钱买不到名副其实的皮尔卡丹?50多块钱买不到真的爱马仕吗?

他们都知道,但是知道又能如何?他们的收入不支持他们去买几千块钱一条的裤子,也不可能让他们去买几万元一个的手提包。他们想要手提包,只能买一两百元的。

那些华国官方的经济学家,都是一群何不食肉糜的货色。整天口号喊道震天响,说什么谁给这些人制假贩假的权利?但是山寨货泛滥,是华国国情决定的,华国几亿的穷人决定了山寨产品的生存空间,如果完全禁绝中小工厂生产的山寨产品,那就等于把华国一半以上的人口,挡在工业文明之外。”

李月祺头一次见有人把贩卖山寨货这种事说的如此理直气壮,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这个黄征说的很有道理。就拿他李月祺来说,他并非是成思远那种天生富贵的二代,一年多前,他买衣服要么去淘宝选购打折商品,要么去步行街的小店。当时李月祺就很清楚,这些地方的衣服绝大多数都是山寨品牌,甚至有很多根本就他喵的没有品牌。但是那又能如何?你能不买吗?不买穿什么?

中州市也算是二线城市了,有的是正规大品牌的专卖店,可是李月祺从来不往里面进,一家衣服几千块,相当于他三四个月的生活费,实在是买不起啊。

买衣服如此,买日常用品同样如此,大学期间的李月祺,光顾最多的是学校门口的2元店,不论生活小物件,还是学习用的笔记本,水写笔等文具,几乎都从2元店购买。(当然了,日用品除外,毕竟他还是要保护一下自己的皮肤和头发的。)中州2元店开的遍地都是,而且一直都客流火爆,从来不愁没有客户。

中州这种省会级城市都是如此,那三四五线中小城市,还有广大的农村情况又会如何,可想而知。

李月祺想明白这点后,继续询问黄征道:“黄总,那你们如何推广自己的APP呢?据说淘宝的获得每个用户的注册成本高达12元以上,你们需要烧多少钱才能烧过他们呢?“

黄征道:“李先生,是这样的,我们的app应用推广方式和京东淘宝不一样,我们并不依赖于传统地推,而是依赖微信和QQ群等方式。我们平台上的商品有两个价码,一个是单独购买的价格,另一个是拼团价格,后者的价格远低于前者。如果你想以的较低的价格购买我们的商品,就必须与至少一名亲友进行拼单。亲友如何想要帮你拼单,就必须下载安装我们的app应用,这样只需要一件低价商品,就可以完成至少一名客户的推广和装机。其他网购公司都是亏损搞地推,我们至少把商品用较低的价格卖出去,非但不会亏损,反而有可能赚钱。这么做就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用户注册成本。“

拼叨叨的逻辑其实很简单,用足够低的价格打开市场,用熟人社会的口碑降低获客成本,一转是十传百,进行大面积病毒式营销。

第 237 章 拼叨叨(下)

李月祺想了一会儿,继续问道:“黄总,我看贵公司的客单价比京东和淘宝低很多啊,你们开张到现在差不多也有半年了,亏了不少钱吧?你们的客单价这么低,现在还只是小打小闹,将来如果交易量大了,再加上运费,只怕卖得越多就亏得越多吧?请问你们如何实现盈利呢?”

黄征道:“李先生,你误会了。我们的营销方式并非一般人理解的C2C,我们绝大多数供货商都是厂家直销的方式。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这种中小型加工厂非常多,他们被淘宝清除后,非常需要大规模订单。而且工厂的经营模式您也应该有所了解,产量越大,单价就越低。我们拼叨叨和厂商直接合作,大规模团购订单,避免中间商利润。这才是我们拼叨叨上商品价格低廉的根本原因。至于快递问题,您就更不用担心了,现在华国的物流发展很快,各家竞争激烈,我们目前可以凭借手里的大规模团购订单,和快递谈下4折的发货价格。未来我们打算发展自己的物流体系,做到1元跑全国。”

李月祺听得有些目瞪口呆,4折快递价,1元跑全国,华国的物流行业已经内卷到这种地步了吗?

不过快递行业的情况不是李大老板操心的事情,他还有一个非常关心的问题,想要询问一下眼前这个黄老板:“黄总,我还有一个问题,你也说了,贵公司的病毒式营销非常依赖于社交体系,最重要的就是企鹅系的微信和QQ这些软件。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等于把公司的命门也交到了企鹅系的手里。如果将来他们屏蔽了贵公司的购物链接,那你们怎么办?未雨绸缪,这些我们不得不考虑。”

黄征听了李月祺的担忧,同样非常苦恼道:“这也是我很担心的事情,现在我们公司规模还很小,引不起企鹅的注意,但是如果将来我们做大了,企鹅即使屏蔽不使用链接做要挟,但是我们的命门也被企鹅公司掌握在手中。不得不说,企鹅的业务实在是太好了,他们几乎掌握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流量的入口。

我现在想的是,既然打不过,那就不妨加入对方,让出一部分股份,换取企鹅放开我们的流量入口,两家合成一家,这样才能彻底安全。

目前华国互联网BAT三巨头,千度已经掉队,现在就剩下企鹅和阿狸两大寡头二分天下。好在企鹅的电商业务不强,我们加入企鹅系也算补齐了他们的短板。

虽然很不甘心,但是为了流量入口,也只能这样了。”

李月祺思考了一下,突发奇想的自言自语道:“想不到企鹅这么厉害,那我何不直接收购企鹅公司呢?”

坐在李月祺旁边的黄老板以为自己听错了,收购企鹅?

这个李先生是什么人?

该不会是从哪里来的骗子吧?

刚才那两个人难道是他找的托?

这家伙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企鹅公司目前的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而且还在快速上涨,他有多少钱?敢说自己要收购企鹅?况且企鹅的最大股东根本不是华国人,而是一家南非的公司——南非传媒集团旗下的子公司Naspers,米拉德控股,这家公司持有企鹅公司超过50%的股份,他凭什么从这群非洲人手里收购企鹅公司?

李月祺回过神来继续对黄征道:“收购企鹅的事情先放一放,先说下贵公司的事情吧。这么说吧,黄总,听了你的解释,我非常欣赏贵公司的经营理念,我认为你说的社交电商的模式非常有前途。我本人可以投资贵公司。请问你愿意释出多少股份?你对贵公司目前的估值是多少?”

老黄本以为自己遇到了骗子,没想到眼前这个家伙忽然说要投资自己的公司,一时之间竟然忘了该说什么好?

李月祺似乎是知道对方的顾虑,笑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月祺,中州市奇迹投资的老板,这是我的名片。如果黄总不了解我的公司,可以上网查一下,最近官方的网站是关于奇迹投资的新闻应该还是不少的。”

黄征虽然觉得当面质疑对方身份有些尴尬,但是毕竟他并不认识对方,投资这种事还是小心为上。黄征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奇迹投资想相关新闻,第一条就是奇迹投资在年前的几天斥资1000亿人民币抄底A股的新闻,接下来还有华国官方的电视台和华国证券报高调宣传奇迹投资的视频和报道,以及奇迹投资旗下几支公募和私募基金的业绩等等。

虽然没有搜到奇迹投资老板的正面照片,但是通过华国电视台的节目中的侧面影像,和眼前这人的轮廓几乎是一模一样。

能面不改色的拿出千亿资金抄底A股,那么收购企鹅控股对他来说也是真的并非天方夜谭。

黄征反复对比了奇迹投资的相关信息,才确信眼前这人应该真的不是骗子,而且他的公司再找不到投资人,马上就要完蛋了,自己似乎也没什么值得对方去骗的。

黄征这才尴尬地笑道:“李总,在下冒犯了,请原谅。”

李月祺大度地微笑道:“无妨,谨慎小心是一种很难得的品质,黄总的行为值得尊重。还是聊正事吧,黄总准备怎么融资?”

黄征道:“李总,拼叨叨目前开启的天使轮融资已经完成,我们需要进行A轮融资,目前我们对自己公司的估值为1亿美元,我们准备释出10%的股份,也就是1000万美元。您觉得怎么样?”

李月祺道:“1亿美元的估值没问题,但是10%的股份有点少啊。这样吧,我出2000万美元,但是只要15%的股份,给你1.33亿美元的估值怎么样?”

黄征摇头道:“很抱歉李总,我们不能释出太多的股份,目前看好拼叨叨公司发展前景的人发并不少,其中不乏国内互联网大佬。虽然我们有暂时的困难,但是却也不愿贱卖股份。10%,这是我们目前释出股份的极限,如果你不同意,那我们只能找别人谈。我宁可降低公司估值,也不愿创业初期就贱卖股份。”

李月祺笑道:“好一个有远见的黄老板。好,冲你这番话,就按你的意思,1000万美元,10%的股份。我投了。”

第 238 章 再遇大佬

黄征没想到对方答应的这么爽快,什么有远见,什么不愿释出更多的股份,完全是谈判的策略而已。拼叨叨烧钱烧的都快揭不开锅了,看好拼叨叨模式的大佬的确很多,但是大佬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人家只是欣赏黄征,又不是拿他当儿子。当年亚马逊烧钱烧了十三年才盈利,淘宝烧了八年才赚钱,京东至今都看不到赚钱的希望。

拼叨叨的客单价这么低,天知道他们烧钱要烧多久,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欣赏他黄征的大佬们不愿继续投资拼叨叨的原因。给你第一笔钱那叫长辈扶持晚辈,将来你怎么走还的看你自己的本身。

黄征要说能拉倒靠谱的投资人,也不知道大过年期间从魔都跑到京城来,此前最好的一家报价是红杉资本的700万美元10%的股份,老黄对这个报价很不满意,骑驴找马,来到会所碰碰运气。

但是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居然如此天真,似乎完全不会谈判,自己刚一使用策略,对方立刻就真的相信了自己所谓的情怀,答应了自己的一切条件。我他喵的要真有那个情怀,还开个毛公司啊。大爷的,早知道不装这个比,直接答应对方的条件了。2000万美元,烧钱也可以多烧一会儿。这下把自己给坑了……

不过条件是黄征自己提的,而且老黄也亲自否决了李月祺的方案,李月祺只是答应了他的方案而已。那就只能先按照1000万美元10%的股份进行投资。双方谈了一下具体的安排,约定等到过完年,黄征带着团队亲自到中州与奇迹投资签署战略投资协议。

李大老板和黄老板正在聊得火热,那边成思远带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走到李月祺面前,成思远看到李月祺正在和人聊天,拍了李月祺一下道:“李老弟,聊什么呢?来,介绍一个大佬给你认识。”

李月祺的聊天被打断,有些不爽,但是回头看到成思远旁边的那个男人,觉得有些眼熟。反倒是旁边的黄征看着对方,惊讶道:“段先生,怎么是您呢,真没想到能在这儿见到你。”

那位段先生也道:“咦,小黄?你怎么在这里?”

李月祺很惊讶,没想到他们竟然认识,同时也立刻反应过来,这个男人竟然是段勇平,华国投资界的大神,华国企业家伯乐级的人物,有华国芭菲特之称的步步高公司的老板段勇平。

段勇平是什么段位?此君1989年接手一家年亏损200万的电子公司,用了仅仅三年时间,成为家用游戏机行业的龙头老大,那句经典的“小霸王其乐无穷啦”成了无数少年渴望而不可求的回忆。

1995年创办步步高公司,五年时间成为华国无绳电话行业的龙头,步步高经典的广告词“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是多少莘莘学子的座右铭。

2001年底,段勇平开始以1美元左右“吃”进网易股。2003年10月14日,网易股飙升到70美元,段勇平持有的股票在一年多里涨了五十倍以上。

2001年,段勇平宣布退休移民阿美瑞肯,但是他的门徒却纷纷崛起,创办了VIVO的沈伟,OPPO的陈永明,一加的刘作虎,几乎垄断了华国线下手机市场。

2006年,段勇平用62万美元拍下了股神芭菲特的慈善午餐,在这次会面中,段勇平身边只带了一个25岁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就是黄征。

段勇平多次向华国的浙江大学,人民大学,累计捐款达4.47亿人民币,是华国商人中向大学捐款数额第一人。

李月祺很早就对段勇平大佬敬佩不已,在他心中,段勇平是与华为的任正飞都是他最崇拜的大神级人物。

正在商谈投资事宜的李月祺和黄征二人,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段勇平。黄征是段勇平的门徒,主动回答道:“段先生是这样的,拼叨叨公司要进行A轮融资,我到京城来碰碰运气,在这里遇到了李总,和他聊得很投机,已经初步达成了投资意向。”

首节 上一节 62/1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反派,就应该有个反派的样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