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大投机家

大投机家 第91节

第 346 章 未来的路

从新能源实验室出来后,李月祺拿着王立诚教授开的新能源实验室各个项目组开出的所需设备的清单和参考报价,就觉得非常头大。王教授的清单上列举了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和霓虹国等五个国家的11家公司,所需的设备高达28种设备。

而这些设备中其中有13种都是巴统委员会清单中对华禁售的设备,这些设备如果通过正常途径,华国的公司基本都几乎不可能买到。

李大老板也很头疼,石墨烯项目前途远大,光是一个石墨烯电池项目,就足以让新能源公司吃的满嘴流油。更何况还有其他芯片、光学、电子、军工、航空航天等许多行业,在等米下锅。只要少层石墨烯能够低成本量产,很多困扰我们的许久无法突破的项目就都将迎刃而解。

比如大家诟病已久的航空发动机,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叶片材料不过关,无法长时间维持无故障运行。但是如果少层石墨烯能够取得突破,把成本降到足够低,那就可以长时间维持发动机叶片长时间不变形,大大延长华国大型航发动机的无故障运行时间。

还有很多光学仪器、碳基芯片、电子容器、甚至光刻机等等,也许都将迎来突飞猛进似的发展。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以老美为首的西方国家,才会对我们实施如此严苛的禁售措施。李月祺对此也很头疼,还是先走官方的途径,让成思远他们想想办法。

李大老板又一次来到这群二代们相聚的会所,把王立诚教授开出的设备清单递给成思远。成思远瞪大眼睛看看了那张纸上的二十多种设备,又抬头看了看李大老板,无奈的道:“李老弟啊,你是有多看得起你的老哥哥啊?这上面的设备,绝大多数都是禁运的,我就算是有些门路,也无法搞过来啊。

更何况现在的精密制造设备,又是定位装置,又是远程监控的。这么说吧,很多设备都有远程锁,你就算想尽办法把设备运到华国,没有人家的远程支持,你也无法正常使用。

如果强行破解,现在人家的设备中都内置有自毁装置,只要破解程序启动,设备中的某个关键芯片或者电熔就会直接烧了,你就守着这些设备在哪哭吧。

目前国内进口的一些设备,不但是阉割后的猴版,而且设备的控制权还在人家公司手里。每次开机运行都需要人家的授权,人家要是不同意,你连开机的权利都没有。

而你要的这些设备,别说你买不到,你就算想办法弄到手了。没有人家的入网许可,你买回来也只是一堆废铜烂铁。”

其实成思远说的情况,王立诚教授之前已经和李月祺说过了,这些设备不但要通过正常途径去买到,因为这样不但可以获得对方的设备运行许可,还能够获得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软件升级等售后服务。

但是制造这些设备的公司,绝大多数都受到老美的严格监控,当年80年代的时候,霓虹国的东芝公司卖给老毛子几台禁运的数控机床,老毛子拿这些机床回去加工自己的潜艇螺旋桨,由于精度实在太高,结果老美的深海声呐一下子无法再监控到毛子核潜艇的位置。

后来老美严查毛子从哪弄来的加工设备,查来查查到东芝公司头上。结果东芝公司负责销售的副总裁自杀谢罪,总裁和高管集体解职的解职,开除的开除,东芝公司被老美罚的险些破产。

从那以后,就很少再用西方国家的哪家公司,绕过巴统禁运协议,向毛子和华国出售禁售设备了。

尤其是最近这些年,随着华国的国力的增强,华国和老美之间在很多行业直接竞争,冷战趋势凸显。

老美大统领奥黑子又提出了军事上重返亚太,经济上打压华国出口,现在指望老美松口,买到这些禁运设备,几乎不可能。

但是王立诚教授和奇迹新能源实验室在等米下锅,没有这些设备,王教授等人辛苦研究就将付之东流,李月祺也不想失去这次产业升级绝好的机会。

李月祺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通过金融途径来解决问题。五个国家,加上老美是六个国家。这六个国家都是资本主义世界科技最先进,军事最强大,经济最富有的强国。

想让他们点头同意出售设备,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把他们彻底打服,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别说奇迹投资只是一家公司,哪怕是我国这样的世界第二强国,在这六大强国的围剿下,产业升级进行的也很艰难。

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继续发挥李月祺在金融上的特长,寻找合适的战机,攻击这六个国家金融体系的薄弱之处,然后各个击破。最终迫使他们的政府同意向奇迹投资出售相关设备。

虽然我们这些年高呼和平崛起,但是实际上谁都知道,历史上崛起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华国和老美各个行业都在看不见的角落,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任何国家的崛起之路都充满了坎坷,我们同样如此。

自从奇迹投资创立后到现在,随着财富的暴增,金钱对于李月祺来说越来越没有意义,每次出手之后,又赚取了几十亿几百亿美元,无非是数字上的增减。所以这也让李大老板觉得越来越没有意义。再多的钱,也无法满足李大老板梦醒之后的空虚感。

但是现如今,李月祺有了新的目标,他要成为华国崛起之路上的一柄利剑,去刺穿一切阻扰华国崛起的敌人,为了华国的利益和荣耀,去征战四方。

当年所罗丝为了老美的能够金融霸业,多次出手攻击世界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从墨西哥到英国,从港城到东南亚,到处都有所罗丝铁蹄踏过之后留下的伤痕。但是却也不得不否认,所罗丝的每次攻击,恰好都非常符合老美的国家利益。

比如打击墨西哥,导致墨西哥不得不融入老美主导的贸易系。攻击英国,又把英国赶出了欧元区,为后来的英国脱欧埋下了伏笔。打击东南亚,又打断了亚洲产业升级的步伐。

李月祺未来的目标,也是成为所罗丝这样的金融大鳄,为了华国的利益,不惜与世界为敌。

第 347 章 第一目标

当然了,李月祺想成为索罗丝那样的金融大鳄,为国而战,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是资金的号召力,索罗丝的量子基金规模其实并不大,规模最大的时候,量子基金也只有60多亿美元。

但是索罗丝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的攻击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背后有无数华尔街的资本愿意追随他。而目前奇迹投资的追随者,在华国内部都几乎没有。在海外也只有一个酒肉朋友——法国的索菲诺亚投资公司。

没有足够强多的追随者,那意味着你在发动金融攻击时,没有足够的多的资金与你进行配合。这样的结果是,奇迹投资所有的金融大战,都只能孤军奋战,赢了输了都是自己的。

但是想要追随者,那除了要和别人分享利润外,还要有足够的声望和信用背书。索罗丝当年之所以那么肆无忌惮,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背后有老美财政部和华尔街众多资本家大佬们的信誉背书。再加上索罗丝本人的信誉私德还算不错,最起码他掌管量子基金期间,没有私吞过一笔私人的投资款。

不过李月祺此前一直都很低调,一直是关起门自己玩自己的。别说带别人一起赚钱的机会,就连公募和QDII基金,绝大多数时候用的也都是奇迹投资的自有资金。

如果当领头羊带着华国的资金一起玩,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李月祺的老爸李建民曾经说过的那个问题——人性问题。华国聪明人实在太多,而且也从未形成过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

你赚钱的时候,别人会来巴结你、吹捧你。可是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这些人绝对跑的比兔子还快,最后的结果就是奇迹投资一家向前冲,见到赚钱的机会大家会一拥而上。但是一旦见势不好,立刻就会一哄而散。最后反而把一切责任都推到李月祺这个领头羊的头上。

没有足够的战绩和信任,是很难让资金抱团,冲击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的。更何况华国政府,也历来反对资金抱团。弄不好给你判个非法集资的罪名,那到时候就够李月祺喝一壶的。

所以想来想去,李月祺最终还是决定,先以奇迹投资自己的力量去攻击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迫使他们签下城下之盟,把新能源实验室所需的设备凑齐,然后再考虑其他的事情。

李月祺先让人联系国外的公司,先想办法和对方沟通,看看能不能通过加价的方式,让对方暂时开绿灯。

结果不出所料,这些公司都表示,不是巴统协议禁运的设备,他们可以出售,但是如果是禁运设备,他们实在是不敢,这不单单的多少钱的问题。

他们的政府和老美的CIA会监控每台设备的去向,就算奇迹投资拿到了设备,没有他们本国政府或者老美情报机构的同意,这些设备也根本无法使用。

让李月祺意外的是,态度最坚决的是德国的Aixtron(爱思强)公司,他们的态度最为坚决,不但禁运设备坚决不卖,连非禁运的设备也坚决不肯出售给华国的实验室。

奇迹投资的代表和对方的谈判,结果被对方晾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反而只是来了一个秘书,宣布了一下Aixtron公司的决定,就直接送客赶人了。

李月祺很奇怪,自己从未和Aixtron公司的人打过任何交到,对方哪怕不卖,也不至于态度如此坚决,这简直是要撕破脸的节奏。

最后找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之前被李月祺收拾的海德堡资产管理公司,居然也是这家公司的大股东之一,在董事会有席位的那种。海德堡公司对奇迹投资和李月祺又恨又怕,之前打了几次交到,海德堡公司被迫更换CEO,又在后来的巴伐利亚银行大战中被奇迹投资割走了几十亿美元的韭菜。

如今海德堡公司终于有了拿捏奇迹投资的机会,当然不会轻易放过。所以当他们的董事听说要购买设备的是华国奇迹投资旗下的实验室时,立刻让谈判人员想办法羞辱奇迹投资的代表一番,以此明确表示与奇迹投资划清界限。

李月祺得到消息后冷笑了一声,自言自语地道:“正愁不知道拿谁第一个开刀呢?没想到你们就先跳出来了。那正好,看来上次收拾你们的还不够狠,这次就用海德堡公司的狗头来给我的征服世界之旅祭旗吧”

不过问题是,海德堡资产管理公司并非一家上市公司,上次收拾他们,李月祺是接着他们旗下的巴伐利亚银行做空伦敦金爆仓的机会(详见第295章,收拾背叛者。),打击他们旗下的最大一家银行。

但是整个过程也是虎头蛇尾,当时李月祺时间不够,要赶着英国脱欧的机会,去割英镑和伦敦金的韭菜,所以才不得不终止了对巴伐利亚银行的打压行动。

结果现在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当初没把他们彻底打服,结果造成现在海德堡公司的代表心怀怨恨,现在想要借此机会,报复奇迹投资。

如果早知道如此,李月祺绝不会如此轻易的放过巴伐利亚银行和海德堡公司,非得彻底把他们打服不可。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海德堡公司只是Aixtron股东之一,而且并非唯一大股东。就算李月祺再次对海德堡公司下了死手,Aixtron公司的其他股东依旧不服,最终也很难解决问题。

最关键的问题是,就算把Aixtron公司彻底打服了,他的背后可是站着欧盟经济的最强者——德国政府。如果德国政府不点头,Aixtron公司被巴统禁运的设备,还是到不了华国。

所以李月祺最终决定,这次先收拾德国政府,把他们先打服再说。收拾海德堡资产管理公司,只是捎带的一个小目标。

第 348 章 大众汽车造假案

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德国的金融行业与其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严重不相匹配。欧洲的金融行业的中心在伦敦,虽然英国已经脱离欧盟,可是欧洲国家似乎也没有把金融服务行业从伦敦挪走的意思。

而且德国的旁边就有一个世界金融中心之称的瑞士,瑞士以中立国的身份和为客户保密的承诺,吸引了全世界的富豪们纷纷在瑞士银行开设户头。苏黎世和日内瓦的银行吸引着全世界的资金竞相涌入。

可是德国呢?你所知道的德国的大企业,不管是阿迪达斯还是拜耳,不管是宝马还是大众,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制造业巨头。你很少听说过德国有什么金融行业的顶级公司。

而德国的金融中心在法兰克福,也是他们的股票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所在地。但是哪怕在欧洲,法兰克福都不算是一个顶级的金融城市。

这主要是因为德国人的性格和德国的企业结构所在造就的。

首先,德国以制造业立国,德国人性格严谨、务实,不喜欢一蹴而就。这导致德国人天生不喜欢金融投机,所以德国人的资金很少会流向金融市场,这导致我们很少听说德国有什么的大型金融公司。

其次,德国是二战的战败国,同时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作为战败国,欧美盟国虽然对德国有一些扶持,但是一直还是以提防为主。所以德国可以发展汽车、机床、化工等行业,却不被允许发展金融、互联网、芯片等行业。这是欧美其他国家强加给德国的枷锁。

第三,德国虽然有大众、宝马、保时捷等顶级大公司,但是德国绝大多数掌握技术的公司其实都来自中小企业。根据估算,德国有70%的工业和小技术都来自于这些中小公司,而且是有技术专利的小企业,有些小企业之间存在很多的交叉技术专利,数个零件需要用到一个专利,于是几个公司就联合起来开发专利。这个时候,企业上市就容易给各方带来不确定性。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德国其实并不需要太过于发达的金融行业,德国的靠制造业立国,靠着技术立业,资金链稳定,所以德国的很多公司并不需要急于上市向其他人输送利润。

而也正是德国的这种严谨,抵挡了无数金融炒家的攻击,这也让李月祺感觉有些“老鼠拉龟——无处下嘴。”

德国这种没有漏洞的国家的金融体系,确实非常令人难受,奇迹投资也不例外。李月祺一直很苦恼,正在李月祺打算先放过德国,打算转而去攻击其他国家时,一则刊登到老美某小报的新闻引起了李大老板的关注。新闻的内容是:大众汽车尾气严重超标,恐涉嫌检测造假。

该报道声称,老美的国际清洁运输委员会和西弗吉尼亚大学在2015年一份报告中指出,一些大众汽车在正常驾驶中排放污染物过高,部分汽车排放的氮氧化合物甚至达到限值的40倍。

李月祺立刻就发现了这件事情的重大机遇,要知道,德国人可是一向以严谨务实著称于世的,而且德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声誉一直非常好,所以想要发现并抓住他们的空子,的确非常不容易。

但是吹得人多了,不满的人同样也就多了,目前全世界很多公司和机构都在盯着眼睛看着德国,等待着他们犯错。

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家企业,或者是一个品牌,最难建立的永远是信誉。但是信誉建立之后,获得的好处也是难以想象的,比如德国制造,大家都对德国制造的质量和标准非常相信,所以德国制造业给人的印象也都是质量好,标准高。

有了信誉,德国的商品就很容易卖出溢价。所以在消费者选择商品时,在遇到同等价格的同类型商品时,甚至哪怕是贵一些,一般也都会优先选择德国制造的商品。这就是品牌的溢价能力。

但是同样道理,信誉这种东西建立起来最难,但是摧毁起来却最容易。一个大国,一家大公司的崩溃,首先也是从信誉崩溃开始的。也许仅仅是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你花几代人、几百年时间辛苦建立的信誉,就顷刻间土崩瓦解。

而且信誉一旦出现问题,你就要花费无数的代价去修复信誉,那种代价远远大于你造假所能获得的那点利润。

对于造假这种事情来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一旦德国汽车排放造假事件持续发酵,对德国的汽车制造业来说,那几乎是不可逆转的伤害。

李月祺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关键,于是立刻命令奇迹投资信息部门,全面调查此事,一定要尽快搞出一份大众汽车尾气排放造假案的全面报告。

李月祺查看了大众汽车目前的已上市具体情况,发现大众汽车旗下品牌众多,包括世界知名的奥迪、奔驰、保时捷、雷克萨斯等十二个顶级汽车品牌。而且分布在不同国家,仅华国就有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一汽奥迪,等多家上市公司。

据最保守估计,这些上市公司全部加起来,市值将超过一万亿美元以上。最麻烦的是,这些公司和当地政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攻击大众某个单独品牌,这些政府也许不会管那么多。但是李月祺如果敢对大众发动全面攻击,那对手就太强大了。

别的不说,光是在华国国内,跟着大众汽车吃饭的产业工人就不少于50万人,这还不提那些相关的配件厂商和销售商。

如果李月祺敢全面摧毁大众这个品牌,那就动了太多人的饭碗,到时候光是国内,就有无数人要弄死他。到时候再强大的安保措施也保不住他。

所以李月祺决定,打击大众公司可以,但是一定要局限在老美那边。老美是大众汽车仅次于华国的第二大市场,而且这次尾气排放造假的报告,恰好也是老美那边出的。

老美这两年白左当道,单单揪住环保指标造假这一点,攻击大众的信誉问题,这样既不会影响国内的车企,又可以迫使德国政府妥协,是目前来说最优的方案。

第 349 章 推波助澜

大众汽车公司全球雇员超过67万,雇员人数排名世界第七,其中专门从事汽车生产的生产线员工超过33.6万。当然了,这并不包括合资公司的雇员,否则光夏国与大众合资的汽车公司就绝不下50万雇员。

而在仅仅德国,大众公司就至少拥有40万雇员,如果再计算围绕着大众汽车生产配套产业的供货商公司和负责销售、售后的服务公司,德国人中至少500万人在为大众这一家车企工作。

可以说,大众公司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德国社会的稳定。如果大众汽车的信誉坍塌,销量减少,会直接导致德国整个社会秩序的动荡。

不过令李月祺郁闷的是,德国大众的母公司并没有上市,他们只是把自己在世界各国建立的那几家分厂,在当地上市了。比如在夏国,就有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等多家上市公司。

而在法兰克福上市德国大众汽车代码为VOWG,但是上市的是大众在老美的分公司。目前市值为1137亿美元,而这次老美发布的大众汽车尾气超标的调查报告,恰好也是大众销往老美的汽车,而且主要是奔驰为代表的高端品牌。

李月祺认为自己已经调查得差不多之后,通过渣打银行的渠道,使用多家离岸皮包公司的户头,大幅沽空德国大众汽车的股票。

因为根据“益达看盘”显示的结果,此次大众汽车会在11月28日遭遇暴跌,而老美那边的国会对大众汽车尾气超标排放的处罚方案,恰好也是11月28日出结果。

奇迹投资内部曾经讨论过这份处罚方案,根据方南山估计,老美这次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大众汽车公司。原因有二:

第一、欧盟最近几年和老美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有种越来越不听话的感觉。尤其是德法两国,德国一边和老毛子勾勾搭搭,要重启“北溪2号”输气管线,一边推动要和夏国签订华欧投资协议。而老美一直视夏国和毛子为死敌。

老美这几年四处开战,打了十五年反恐战争,国力早就有日薄西山之势。这个时候如果欧盟国家一屁股坐到到夏国那边,哪怕是仅仅是保持中立,那对老美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出于教训德国政府的目的,这次尾气超标事件,老美也绝不会轻饶了他们。

第二、欧洲由于语言、宗教、人种、风俗等很多原因,始终没有发展成老美和夏国那样的发达的新兴互联网产业。现在欧盟国家主要使用的都是老美互联网公司如谷歌、亚马逊、脸书、油管等公司提供的服务。

但是这些公司由于公司总部在老美,又提供的是虚拟服务。所以这些数字经济产生的税收,欧洲国家是一分钱也捞不着。老美靠着手中发达的互联网产业,收割着除夏国之外所有国家的财富,这让德法为首的欧盟国家非常不满。

但是这些互联网公司没有实体,而产生的数据老美又拒绝存放在欧盟国家,这导致老美可以随时肆无忌惮地侵犯欧盟公民的隐私,比如之前斯诺登曝光的棱镜门事件,老美可以把监控目标放到德国总量默克尔的手机和电话里。这些更是让欧盟国家非常不爽。

于是欧盟国家就干脆成立了一个反垄断调查小组,对微软、谷歌、亚马逊、脸书、苹果等公司的垄断行为展开调查。并对其处以多则数百亿美元,少则几十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首节 上一节 91/1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反派,就应该有个反派的样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