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149节

这次李定安说的多一些,他找的就是晚清御瓷,也就是那两件粉彩瓶。

郑万九倒是很上心,又专程给潘总打了个电话。

但说实话,开那么大的店,每年收进来的东西没有一千也有五六百件了。具体哪件是从什么地方、什么人的手里收回来的,潘总也没记那么清楚。

就记得那两件粉彩瓶是在店里收的,时间是三四年前,卖家是个老人,还搭了两只仿青花碗。

至于东西从哪来的……老人倒是说过,但潘总早忘了。

再说只是晚清的东西,不像明以前的古玩,那么重视传承和来历。所以她压根就没怎么留心……

得,等于线索直接给断了。

但急也没用,只能碰运气……

……

翌日,碧空如洗,云淡风轻。

岳王庙是西湖景区之一,虽然不是周末,但游客依旧很多,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李定安特意让出租车开到了湖边,然后顺着步行街,走到了岳王路。虽然是走马观花,但也算是游了一下西湖。

到了地头,郑万九指了指:“李老师,到了!”

李定安瞅了瞅,就是一栋大楼。门口还立着一座巨大的告示牌,提示游客只有节假日和周末才会摆摊。

所以人并不是很多。

和昨天去过的湖墅路收藏品交易市场差不多,也很有特色:湖墅路主营邮票、卡券,这是主营翡翠玉器、金镶玉,以及金银铜器等杂项。

郑万九那批杂项中的古玉、漆盘、木雕、金银人偶等等,都是从这里淘的。

再看告示下面,“禁止拍摄”四个字分外醒目,李定安就打消了直播的念头。

看吧,不是我不想播,而是限制实在太多……

转着念头,两人进了市场。

郑万九算是这里的常客,和很多老板都认识,不停的有人和他打招呼。寒喧两句,也会进店里看一眼。

东西倒是挺多,主要是古玉翡翠和金银铜器,看着倒是挺旧,但大都是后做旧的仿品。价格还不低,动辄一枚扳指,一块玉佩就是三四十万。

要问来历,不是明,就是宋,要么就是汉唐,不是这个名人,就是那个皇子公主戴过的,说的头头是道,还不带重样的。

连着五六家大都是这样,李定安就明白了,这些老板绝对是下功夫学习过的,反正都挺能编!

碰到了一家原石店,郑万九问他有没有兴趣小赌一下,李定安直摇头。

想玩这东西,就只能靠技能点鉴定。而系统这死要钱的玩意越来越坑爹,动辄兑一点就得几十万,李定安脑子有坑,才会把技能点浪费在这种地方……

真东西倒也有,比如有一套没入过土的银酒器,正儿八经从明晚时期传下来的,价格倒也不贵,可惜的是壶嘴断了,感觉收藏没什么意思,李定安就暗示郑万九收了。

还碰到了一对牙雕的貔貅摆件,但这玩意一看就是后期做旧的,你敢买,就得做好哪天被帽子叔叔找上门的准备。

都不够麻烦的……

又逛了逛,郑万九带着他进了一家店铺,李定安下意识的眯了眯眼:太亮了。

店不大,也就六七十个平方,但整整一屋子全是金器。射灯打的又多,堪称是金壁辉煌。

有金镶玉的玉佩,戒指,金钗、金耳环、金项链,也有动物、人物之类的摆件。

真金的多,漆金的少,再看品相,大都裹着包浆,也非后期做旧。简而言之,老物件不少。

纯金类的文物,可谓是少之又少,李定安一下就来了兴趣。

他拿起一件观音像:差不多一巴掌高,薄壳中空,通体金黄,除了包浆,还有香火薰过的痕迹,一看就是宗教文物。

差不多有半斤重,看品相应该是清中时期的东西。

还有一件纯金的小香炉,估计和观音是配套的,更重一些。

看了看,李定安又问:“老板,这两样多少钱?”

“观音像六十万,香炉八十万,两样一起要的话,一百三十万。”

毕竟是文物,又受过这么多年的香火,所以说这价格还行。碰到信仰佛教的富商,卖个两三百万也有可能。

大致瞅了瞅,李定安就放了回去,又看向旁边的柜子。

这里全是摆件,大的不超过烟壶,小也就打火机大小:金蟾、金犀、金象……以及金鼠、金牛等十二生肖应有尽有。

当看到一件童子摆件时,李定安眼睛一亮。

约摸拳头大小,入手却极沉,少些也有四五斤,表明是实心的。

小孩箕地而坐,没穿裤子,只穿着上衣,还敞着怀,露出圆滚滚的小肚子。手里拿着一枝荷花,嘴咧的好大,笑的非常开心。

发型稍有点怪,脑门偏左、左右耳上方,以及脑后留着头发,还扎着小辫,其余地方全部剃光,感觉有点像宋时的西夏、蒙元,以及清后金未立国时的那种金钱鼠尾发式。

再翻过来,金娃娃的衣服背后还有一枚图案:像是石子摆出来的,密密麻麻,大概七八十枚。

一刹那,李定安的瞳孔一缩:这是……粉米纹?

郑万九凑过来瞅了瞅:“三搭头……李老师,这是清朝时的耍货、玩偶(童子像玩具)?”

李定安暗叹了一口气:就知道他会看错。

这可是纯金的,至少四斤多,小孩哪能玩的动?

而且粉米纹可不是随便能印的,所以说,这就不是玩具,很有可能是神像或礼器:南宋摩睺罗。

抱歉,有点短,后面会补更。

147.第147章 钱不是问题

三搭头?

确实有点像,但也只是像而已。

李定安很确定,这种发型绝对是南宋独有。

再者小孩胳膊上戴的饰品也不对,背后的粉米纹就更少见了。

再看一遍,没错,虽然不好认,乍一看就像是一滩石子,又像是雨点,但绝对是粉米纹,也就是十二章纹之一……

在宋朝,除了皇帝、太子、九卿、亲王,就只有皇子才能用……嗯?

印也是印在衣服上,怎么会印在人偶的背上?

想到这里,李定安心里一跳。

好家伙,这玩意绝对是陪葬品……而离这不远,也就百来公里,就是南宋帝陵……

缝纫机踩冒烟算什么,估计得吃花生米……

按捺着惊诧,他顺手就打开了系统,只瞅了一眼,又瞪大了眼睛:果然……真就是一级文物,也就是所谓的国宝。

再看价值……嗯……好长的一串零?

意思就是……能卖?

不对呀:第一次碰到石经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稍一转念,他就明白了:这一件,绝对是建国前就出土的,而且有清晰且明确的传承轨迹。

李定安徐徐的吐了一口气:“老板,这人偶多少钱?”

“四百万!”

真便宜……

郑万九却吓了一跳:“老张,你穷疯了?”

这可不像旁边的观音和香炉,有极高的信仰属性。说白了就一普通的赤金人偶,除过其本身的黄金价值,能溢价上百万就算是到头了。

要是他出价,顶多两百万……

“你才穷疯了……看清楚,这是摩睺罗……”

什么罗?

想了好一阵,才明白老张说的是什么东西,郑万九又一个激灵:“我去……宋元时期的?”

“一惊一乍的……这是传承有序的东西,要不然我敢卖?”骂了一句,老板又朝着李定安笑了笑,“不过是客人寄售的,所以最低就这个价!”

看吧……果然是传承有序。反过来再说,就算只是南宋摩睺罗,四百万也确实不算贵。

“理解!”

李定安点点头,又顺手往前一递:“那就包了!”

老板顿上喜上眉梢:“李老板你得稍等一会,我给货主打个电话,让他过来收款,顺便签协议……”

“好!”

看老板走远了些,郑万九压低了声音:“李老师,真是摩睺罗?”

“应该不假……”

李定安点着头,又指着人偶,“看这发型,就头顶上偏左这一块,这叫偏顶……《宋史》:剃削童发,必留大钱许于顶左,名偏顶……

再看左右两块:颅门左右留之,束以彩缯,宛若博焦之状,或曰鹁角……还有后脑勺这个揪揪:伱经常在江折一带转悠,有没有听过百岁毛?”

郑万九恍然大悟:“这是……撑杆毛?”

“对……现在就叫撑杆毛,就是南宋时传下来的,不过现在只留颅门和后脑勺,不留左右了……还有这……”

李定安又指着小孩手腕上一根像是丝绳的东西:“这是百索,唐时流传下来的,宋时最为流行。到了元朝,就洐变成了颈索,也就是不系手腕了,而是带在脖子里。到了明朝,就演变成了金属的长命锁……简而言之,这一件是南宋时期的摩睺候……”

李定安说的清晰明了,郑万九却听的错愕不已。

不是听不懂,而是有点懵:这可是宋朝的东西,而且是金器,李定安竟然也这么清楚?

鲜有跨行跨这么远的……

正惊疑不定,张老板打完了电话,又拿来了个档案袋,递了过来。

李定安顺手一掏,然后眼睛一亮:一份是1979年的物品清单,另一份是晚清时的契书,也就是交易合同

都是一式两份:一张照片,加一张复印件。

再看标题:“关于归还徐氏古物的清单……”,总共八件,其中就有这件东西,标注的是赤金人偶。

首节 上一节 149/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当代邪剑仙!睡一觉成神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