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150节

落款是绍兴县革委会!

时间是1979年……

厉害了!

古董他见过不少,但这样的文件,真就是第一次见。

同时也代表着这件东西的来历绝对没问题:只要不出境,这件人偶李定安想卖给谁,就能卖给谁……

再看另一张,契书的大致内容是:光绪三十一年,绍兴人士徐树兰、徐友兰兄弟从浙江巡抚张曾扬手中购得十七件古董,除了这件赤金人偶,还有银箱、鎏金盒、铜车、金盘,以及几件玉器,中人为两江总督端方。

徐树兰、徐友兰兄弟是晚清官员,除此外,二人还是晚清时期的教育家、报业家、农学家、慈善家。曾在上海创中西学堂,又合办农学会和《农学报》,专门培育国外良种,并免费向南方各省推广。

同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兄弟二人创办的《古越藏书楼》是中国史上第一家公共性质的图书馆,藏书逾十万本,就是如今的绍兴鲁讯图书馆。

端方也很有名,晚清大臣,官至直隶总督,同时也是晚清时期最大、最著名的收藏家、金石家,尤好金银铜器……

张曾扬更有名,是张之洞的侄曾孙,不过名声是毁誉参半:秋谨就是他抓的,也是他杀的。这人还比较贪财,就没有他不敢收的礼。

契书上的这些东西,应该是他上任巡抚之初,整理浙江盐务时收的礼。其它的不知道,但这件赤金人偶,十有八九是盐枭从南宋帝陵中盗出来的陪葬品……

想到这里,李定安的心脏止不住的跳了一下:清单上的东西虽然少了很多,但依然有八件,除过人偶,还有铜车、银盒、鎏金箱、金碗……

件件都像是陪葬品……换种说法,件件都像国宝。

就是不知道,这过去了四十多年,如今还剩几件?

等人来了,一定要套问套问……

老板泡了茶,李定安不急不徐的吸溜着。又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一位四十出头的男子进了店。

张总称呼的是“徐科长”,估计是公务员。再一问,还真就是徐氏后人。

只是客套了几句,怕夜长梦多,李定安再一个字都没敢多说,麻溜的付款、签合同。

等到了账,收起了人偶,他才装做漫不经心的样子,指了指1979年的那份清单:“徐科长,冒昧的问一句,这上面的东西,还在不在了?”

徐科长正端着茶杯,不由的一顿:“哦……李老板感光趣?”

意思就是……还在?

暗暗猜忖,徐科长又说:“其他的陆陆续续都卖了,现在就剩三件……”

“哪三件?”

“铜车、银箱,还有一件鎏金箱……不过价钱都不低。”

李定安心都提了起来:全是重器?

只要东西在,钱根本不是问题……

抱歉,还在写,所以会很晚,各位不要等了!

148.第148章 一口棺材

李定安不动声色:“只要东西是真的,价钱好说!”

徐科长眼睛顿时就亮了:“那感情好……我正好请了一下午的假,可以带李老板去看一眼……也不远,就在家里!”

李定安点点头:“那就行。”

见状,徐科长又把张老板叫到一边,估计是在付佣金。

郑万九瞅了一眼,又凑到了李定安身边,鬼鬼祟祟的:“李老师,是不是还有好东西?”

“可能吧……反正机率不小!”

因为不管是契书中,还是清单上,都有徐科长刚才说的那三样,更有他怀里抱着的这一件,所以,机率真就挺大。

就是感觉……太轻松了。

就像这只摩睺罗,能留到现在,还能被自己捡漏,已经不能靠“运气”解释了……要知道,徐科长的祖上,可是史书留名的收藏家,家里有这么贵重的东西,就没给子孙交待一声?

当然,术业有专攻,可能这两位只醉心于古籍和教育,对金银礼器没什么研究,认不出粉米纹也有可能。

但做为中间人的端方,认不出来的机率无限接近于零:这位专门就是研究这个的,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收藏界,特别是金石银铜及礼器方面,他是公认的宗师级人物,凡是他收藏的东西几乎件件都是国宝。

所以,能把这一件漏掉,就挺不可思议……

转着念头,两人也说完了话,张老板索性关了店门,说是要跟着去涨涨见识。

然后四个人两辆车,差不多开了半个小时,进了钱塘江边的一幢高档小区。

房子挺大,至少有两百个平方,家里就徐科长的爱人在。简单打了声招呼,徐科长把他们领到了书房。

好家伙,足一人高的保险柜?

这是第二次看到这样的东西,上次是在沪上苏付彼的拍卖会。

估计很重视,先是用钥匙开,又是输密码,最后是摁指纹……好几分钟,徐科长才打开了柜门,又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定安睁大眼睛瞅了瞅,但只是几眼,心就止不住的往下沉。

徐科长没说谎,确实是一架铜车、一只银箱,还有一件鎏金箱,都挺大。

问题是,和他想像的出入有点大。

就比如车,徐科长说是铜车,李定安就以为是西安出土的那种青铜马车。来之前他还想像过,不说玉辂这种的天子六驾,至少也应该太子或亲王的四驾金辂或象辂。

可是眼前这辆别说马了,连个车轱辘都没有,就是驾步辇。

当然,宋朝时也有步辇,也是皇帝的乘具之一。但是保险柜里的这玩意铸的太糙,还是个四不像:

比如四脚,虎爪螭首到乾隆之后的帝辇上才有。又比如鸾铃(凤嘴里衔着铃铛)和建旃(典柄旗杆),这两样只有在宋代亲王的象辂(四驾马车)上才有,不可能出现在步辇上。

说直白些,这就是件仿品,还仿的不伦不类,时间最早不会超过乾隆。再联想一下:十有八九是清中以后,有人照着古籍和传闻仿出来糊弄外行的。

果然,现在的人玩的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他叹了口气,转头看第二件。

这是一件银箱,不怎么大,横竖也就三十公分,厚只有十公分,就是只扁平的匣子。装什么的不知道,四面大部分都是捶搌錾刻的花纹,看着倒挺是挺亮,也挺花哨。

但瞅了一眼,他就不想说话了。

花印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太杂,恨不得把能想到的所有祥纹都捶上去,除此外,盒盖上还有几缕镶金纹饰,用的是明清时才有的螺丝技术。

做工只是一般,所以,即便是件老物件,也是从小作坊出来的东西。简而言之,没什么太大的价值。

而且看风格,有很大可能和步辇是同一批出来的东西。所以说,就挺巧……

就是不知道,剩下的这一件怎么样。

也是口箱子,但比较大,长大概八十公分,宽六十公分,高四十公分。整体铜制,直璧拱盖,五面皆有图案。

正面还有锁扣,估计平时就是用来装金银财宝的。打盖箱盖,箱内布满铜锈,试了试,还挺沉,大概应有八九十斤。

和那只银箱差不多,图案和饰纹也挺杂:箱盖上是鎏金荷花,正面是錾刻的男子侧卧图,背面是个长胡子老头。

左面是一头狮子,右面则是一位披甲执的将军。

底部和四周都有桃叶纹和云雷纹,工艺倒是挺不错,至少花纹比较整齐,人物也比较形象,

是不是宋代的不确定,是不是从帝陵中挖出来的更不好说,不过看着至少比银箱和铜车顺眼多了。

李定安顿时来了兴趣,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这铜锁扣有点新,像是后加上去的……后面的板扣也是……

也是仿的?

而且不对劲的地方,好像还不止这一处:

男人头上有十多个点,感觉有点怪……

底下的桃叶纹有点长,也有点尖,而且桃叶纹也很少配云雷纹……

再仔细看……这好像是蝉纹?

就是蝉纹,不过是变形蝉纹,比较少见,也不怎么好认……

想到蝉纹,李定安感觉就更不对了……因为这种纹饰很少会印在活人用的东西上,最常见的是礼器和陪葬品……

陪葬品?

像是闪过了一道灵光,他猛的偏过头:睡觉的男人头上的点,分明就是疙瘩头……我去,佛祖涅槃图?

那箱盖上的荷花,自然就是佛教中的净世之莲……

也根本不用看,佛祖对面那位,绝对是道教中主生的南斗星君……

再看箱头箱尾,狮子不用说,就是佛教的护法神兽,披甲执剑的将军更不用说,肯定是道教早期的护法神马元帅……

看到这里,李定安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因为从来没见过硬把道教和佛教的神仙硬往一块凑的文物?

但是,却把古代各种文化中代表转世、重生、长生、不灭等等元素给凑齐活了?

所以,这要不是口棺材,李定安敢把它抱起来嚼着吃了。

没什么好犹豫的……

念头微闪,他把手搭了上去,然后,心脏止不住的一跳:果然!

而且和郑万九现在帮他抱着的那只赤金人偶是同一批东西?

国宝!

149.第149章 又上亿了?

李定安入过手的文物不少,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几乎覆盖的所有了古玩品项。

其中更不乏国宝,比如熹平石经,比如清代玉石礼器,又比如前几天的那一对青花碗。

但棺材?

说实话,做梦都没想到过会碰到这样的玩意……

邪了门了?

看他一动不动,徐科长和张老板对视了一眼,眼中流露出几丝狐疑:这是……走神了?

首节 上一节 150/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当代邪剑仙!睡一觉成神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