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204节

所以比较起来,昨天的良品坊还是相对厚道的,至少人家明码标价,宰的明明白白。

暗中思忖,郑万九指了一下架子上物件:“介绍一下!”

李定安瞅了瞅:嗯,典型的萝卜尊器形!

顾名思议,就像一只根上梢下的青皮大萝卜,梢的下半部砍掉后装了底足,萝卜根上又镶了一截细长的瓶径。

其实说白了,这玩意属于清朝独创的器形,和瓶的区别不是很大,说它是罐和瓶的结合体也不算错。

看看商周时的晋候鸟尊、四羊方尊,以及唐朝的兽足白瓷尊,包括明朝的莲花尊,和这一件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老板好眼力,这是一件康熙时期的冬青釉莱菔(萝卜)尊!”

郑万九斜了斜眼睛:“确定是康熙?”

“那当然,专门请专家鉴定过的!”

“官窑还是民窑?”

“当然是民窑,官窑全在二楼,不过这一件也是难得的珍品!”

一问官窑民窑,店员就知道了,这两个十有八九是生手,顿时间又热情了许多,伸手拉开柜门,又做了个请的姿势:“老板上手看看!”

郑万九也没客气,真就拿了出来。他先是装模做样的看了看釉,又看了看口,最后翻了过来。

当看到底上的款时,郑万九差点没崩住,笑出声来:好家伙,若深珍藏?

这种款识是康熙时期首创,虽然是民窑,但相对名贵一些,所以仿品也不少。大多集中在光绪和民国时期,当然,现代也有。

但是,稍内行点的就知道,若深窑只烧青花瓷,包括后朝的仿品,也大多只仿青花。

但这一款,却是青瓷?

换而言之,这就是用来骗棒槌的。

当然,你要说是店里用来识别、甄选顾客的手段,也没问题。

暗暗乐呵着,他又看了看李定安。

当然,不是问真假,都不用看款识,郑万九闭上眼睛用手摸都知道是现代的仿品。

他的意思是买不买。

李定安点点头,声音稍有点粗,像是夹着嗓子:“差不多!”

“这位老板也是行家!”

“少啰嗦!”郑万九把东西放了回去,“多少钱!”

店员比划了一下:“十万!”

“清代的民窑哪有那么贵?最多八千……”

哈哈,真买?

店员更热情了:“老板,真没这么低,不信你网上查一查!”

“你就说最低多少!”

“六万六!”

“太高了,最多三万!”

“那我得请示一下领导!”

“那麻溜的……嗯,等等!”郑万九犹豫了起来:“有鉴定证书的吧?没有我可不敢要……”

店员忙点头:“放心,肯定有!”

这倒是实话,也别说这么大的店,就是普通的地摊,只要顾客要,也照样能拿的出来。至于真假,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郑万九咧着嘴笑了一下:“那就好!”

“那老板稍等!”

说了一句,店员又装模做样的走到了里面,和穿西装的男人说着话,然后装做一脸为难的样子走了出来:“老板真是太会砍价了……不过经理说了,大清早,就当讨个彩头……”

“好,付款!”

郑万九很是大气,点开了手机。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手指一划,屏幕上先跳出了余额界面:2276303!

店员的眼睛一下就亮了:微信里的余额都这么多,这位本身得有多有钱?

大鱼来了……

“先别包,等我再挑两件……不然你给我换了怎么办?”

怎么可能会换?

“行,您说了算!”

店员转了转眼珠,又笑眯眯的,“看来老板是真行家,要不,我带您到二楼看看?”

郑万九不耐烦的瞪了瞪眼睛:“急什么!”

“唉好,不急……不急……”

确实不能急,李定安交待的是:不同品项的,不同价位的,尽量都挑一件。同时,也不能表现的太外行,大致就是似懂非懂,大致懂一点皮毛的样子。

倒不是怕店员起疑,用郑万九的话说,干这一行的心早黑透了。

而是要引起网友的共鸣,因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玩家,都是这一种:似懂非懂,一坑一个准……

没理店员,郑万九又装作聚精会神的样子看了起来,当看到一只大瓷盘时,李定安稍往前靠了靠,又用脚踢了一下。

郑万九秒懂:就这一件。

这是一只典型的方型攒盘,又称拼盘,想像一下家里常用的瓜子盒,就能知道这东西长什么样子。

不过也稍有点区别,就像这一只,并非常见的整体盘,而是分开的:八只三角形的叶形盘,加一只正方形的心盘,组成了一件方形大盘。

不过这种东西的工艺要求比较高,成型也比较困难:因为每件都有数块,乃至十数块组成,所以需要有极其严格的设计,保证各部分的尺寸不能有错差,烧制的过程中绝不能变形,烧出来后才能严丝合缝。

所以相对而言,既便是同时期,同窑口的物件,攒盘要比其它器形瓷器的价值高。

当然,那是指古代,现在你想要什么样的都能给你造出来……

转着念头,郑万九又仔细看了起来:这一只器壁比较浅,高只有两公分左右,整体宽约四十公分。釉面比较暗,整体呈暗黄色,包浆也比较老,隐隐发黑。

但看饰纹色彩,却很鲜艳,也比较丰富:主盘为牧丹,其次则为荷花、月季、菊花、兰草等。

换句话说,至少让郑万九来看,这东西十有八九是对的。

转着念头,郑万九指了指:“这一件,也介绍一下!”

“老板厉害!”

店员照例竖了个大拇指,“清咸丰时期的粉彩攒盘,真正的好东西!”

说着话,她又打开了柜门,“也是民窑,但同样是珍品!”

郑万九拿出了一只叶盘,眯眼瞅了瞅,又仔细摸了摸:没错啊,没有贼光,包浆也比较老,而且还挂点土锈,但又比较暗,一看就是从老坑里烧出来的东西。

再看款,《文章山斗》,也确实是清代比较有名的民窑。

但李定安说有问题,那就肯定有问题……

“多少钱?”

“六十万!”

你也真敢要,真的才多少钱?

郑万九估摸了一下,按真的报了个价:“八万,再不能多了。你要做不了主,就去问你们老板……”

“啊?”

店员又是一脸为难,踌躇了一下,又去了里面。

这次沟通的时间比较长,大概两三分钟。等她再出来,虽然还笑着,但一看就挺勉强:“经理说了,这件我没提成!”

装的倒是挺像?

都懒的和她敷衍,郑万九顺手一指:“一样,最后再包!”

192.第189章 有得必有失

店员连声应好,抱起攒盘,交给了另一位店员。

瓷器已经买了两件,差不多够了,所以郑万九又看起了画。

依旧是李定安给暗号,郑万九装棒槌,看了一阵,最后挑了一件民国时期陆俨少的山水小品。

大概二尺左右,将将能做一幅扇面,砍了半天,价格却不低:十二万。

如果是真迹,价钱大概就是十万左右。不过郑万九瞅了半天,依旧没看出来:怎么看,怎么都像是真的。

当然,李定安说有问题,那肯定就有问题。郑万九也没含糊,让店员介绍了一遍,同样是先付款,完了一起再打包。

然后,两人又看起了杂项,最后挑中了两件。一件是内画的鼻烟壶,另外还有一只柴油木仿黄花梨的鸟笼,店员介绍说,都是清代的王爷用过的。

最后,照旧是按照真物件付的钱,鼻烟壶十六万,鸟笼二十万。

到这时候,经理有点坐不住了,因为他大致算了算,这两位客人已经花了五十万出头了。

关键是出手大方,还恰好就属于“稍懂一点,但又懂的不多”的主顾。换句话说:最好忽悠!

所以,哪还能干看着,当然是抓住机会再宰两刀。

转着类似的念头,他站起了身,先捋了捋西装,然后换上热情的微笑,缓步走了过来。

“两位幸会,我是这家店的经理,也是安本斋的股东,冒昧问一句,两位是收藏家?”

“那不然呢?”

郑万九呵呵一声,“搞批发也不会来这啊?”

语气有点冲,但经理丝毫不在意:爆发户都这屌德性,但反过来再说,只要你花钱,骂娘都没问题。

“也倒是!”

他点着头,“不过说实话,一楼的东西大都比较普通,精品全部在二楼,要不两位上去看看?只要有看上眼的,绝对最低价!”

稍一顿,他又矜持的笑了笑:“当然,也有专家的鉴定证书,真假不用怀疑。再说了,二位都是行家,就是我想蒙也蒙不了啊,对吧?”

首节 上一节 204/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当代邪剑仙!睡一觉成神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