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259节

“他怎么做到的?”

“应该是看过相关的资料吧,比如科学杂志之类的,不然没办法解释。”

“这样也很牛逼了好不好,要知道,他才是研究生,而且专业是文博考古。而化石这玩意算啥,古生物学对吧,差着十万八千里……”

“还有那根虎牙,同样涉及到生物学和病理学,不照样和考古没一根毛的关系?”

“跨行跨成这样,厉害了!”

“何止是跨行,像鉴定字画的去鉴定瓷器,那才叫跨行,这纯粹就是跨界。”

“不是,京大的研究生这么牛的嘛,感觉就没他不懂的?”

“别张嘴就吹,不然你去京大问问:像他这样的,也绝对属于独一无二的那一个,多少年都出不了一个?”

“我刀都抽出来了,你给我说这个?厚葬吧……”

网友们惊叹不止,围观的藏友们却一脸懵逼。

不夸张,这颗化石的鉴定结果,绝对要比之前那根虎牙给他们的震憾强烈的多的多的多。

那玩意,相互之间至少还有联系,比如确实是猫科动物的牙,也确实符合虎牙的特征,虽然不能算是真正的虎牙,但狮虎兽至少是老虎生的,两都之间有必然的关系。

但这个呢?

这只是一颗石头,能认出是化石就已然很了不起了,还这么小,也就比鸽子蛋大了那么一点点。

印象中的恐龙有多大?

既便不是一座山,至少也要比大象大吧。

所以当时李定安说这是恐龙蛋化石的时候,不止是程老板和他几位朋友觉得荒谬,包括围观的藏友,无一不觉得李定安在胡扯淡。

还有左近的那几位专家,既便对李定安够了解,够相信他的鉴定能力,但对于他说的结论还是持怀疑的态度。

也就是出于礼貌,以及对李定安以往的赫赫战绩的顾忌,出于万一的考虑,所以才没人质疑。

要搁以前李定安还不是太出名的时候,早有人站出来争辩了。

既便如此,足有一半专家不以为然,觉得李定安说话不严谨,话说的太满。虽然说确实超出了“文玩鉴定”的专业范畴,但如果最后结果有出入,对他现在的地位和声誉肯定有影响。

剩下的一半则半信半疑,其中就包括京大的张副教授和葛副教授。这两位心里还在盘算着,万一李定安翻车,他们应该怎么打圆场,怎么维护一下。

但现在,结果出来了,反倒惊掉了一地眼球。

“这……怎么可能是恐龙蛋?”

失神好久,程老板才像喃喃自语似的,“这玩意比鸡蛋还小?”

“没什么奇怪的,又不是所有的恐龙都是大家伙……我给你解释一下你就知道了。”

李定安指了指石头,“这种恐龙,长到成年时体长才有六十公分左右,而且尾巴就要占一大半,体重也只有一斤上下,这是什么概念?

一般成年的公鸡差不多十斤,母鸡八斤,公鸭六斤,母鸭四斤……就算是成年的鸽子,一只也在一斤上下……你想像一下,这玩意的蛋能大到多少?”

真就是和鸽子差不多,这玩意能叫恐龙?

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他不懂的东西多了去了,就像虎牙:李定安没说之前,他压根就不知道,老虎和狮子竟然还能杂交,生下的东西比这两种家伙还要大,却是个病胎,得靠人养才能活着?

程老板咧着嘴,像是牙疼一样,满脸的想不通:“那你怎么知道这东西叫什么塔齿龙,还知道就美国有,至知道具体发掘的时间?”

“学校教的呀?”

李定安一脸的理所当然,“程老板,我是考古系的研究生,注意,是考古系……又不只是挖坟掘墓,研究瓷器青铜器?其中就包括古生物学,更包括生物遗迹和遗迹化石专业,知道不很正常?”

是这样吗?

“那虎牙呢?”

“这就更简单了:学古生物,肯定要涉及到现代生物,所以了解了一点!”

程老板哪知道考古系都教什么,蠕动了一下嘴唇,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受教了!”

说完,他便拿起了化石,又抓起烟锅,三位朋友看了看李定安,神情复杂莫明,但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挤开围观的人群,扬长而去。

“就这么走了,竟然把东西也全拿走了?”

“对啊,说好的捐赠,说好的义拍呢?”

“李专家,你也不拦一下?”

李定安只是笑了笑,语气依旧温和,神色依旧淡然,并没有什么得意或是自满的表情。:“我只负责鉴定!”

意思是不归他管。

这气度,这胸襟……搁一般人,就算不急眼,也不可能放任对方这么轻松的离开。

不说肃然起敬,但不少人看到这一幕时,心态多少有了些变化:就这份姿态,也称得上一声专家。

一场闹剧,无果而终,各人还是该干嘛就干嘛。

藏友们又涌了上来,但这会反了过来,大都围到了李定安面前,其他几位专家这里却少了许多。

并肩往自己的席位走,朱训又小声问:“张教授,京大考古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目这么多,这么杂的吗?”

古生物学就不说了,生物遗迹和遗迹化石……感觉这两个专业听都没听过?

张副教授脸上的肉不由自主的抽了抽:你听他胡扯?

李定安这纯属偷换概念:京大确实有古生物学,也确实包括生物遗迹和遗迹化石,也确实曾经划归在考古学院内,但那是三十年前的事情,后面早取消了。

为啥?

专业太冷僻,就业前景基本为零。

直到10年左右,具有探索和实验性质的京大元培学院成立,才重新开启这个专业,但每年招收的学生依旧以个位数计,比考古、墓葬学还要冷门。

考古学院的学生别说学习,清楚这是什么专业,又是什么性质的都没几个。

至于李定安,这就是个怪胎……

236.第230章 宋代手抄本

韶光荏苒,时间就如流沙,不经意间就会悄悄的溜走。

展览会开了一周,李定安也当了一周的专家,要问他这一周是什么感受,用四个字就能形容:一言难尽,

好歹也是位名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认出他的藏友也越来越多,热度也越来越高。至少在大柳树会场,李定安的风头已然隐隐盖过了其他五位专家。但古怪的是,找他看东西的人却越来越少。

原因很简单:看的太准。

找李定安看东西,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不可能有第三种结果,更不会有半点含糊,不论对错,都能给你讲的清清楚楚。

但找其他专家看就不一定了,比如遇到年代特征不明显,或是仿真度太高的东西,专家的把握不是很大,看的当然就不会那么准。

相应的,话就说的不会太满,给出的结论就不会太清晰,往往会带上“可能”、“有点”之类的字眼。

大部分的玩家都能听懂:这东西有点问题,不是那么太真。

机灵点的打声哈哈,再说声谢谢,然后拿了东西就走。性子直的却不依不饶,非要问个明白:我一好好的真东西,怎么就成“也许”、“好像”了?

像这一种,十次有八次都会转到李定安手里,然后,他就会给你讲:哪里不对,假在什么地方,甚至是造假的方法,做旧的手段都能给你说上来。

不出意外,接下来就会进入“抛开事实不谈”的环节,李定安既不争,也不恼,相反还表示理解:花半辈子的积蓄,结果买了一件假玩意,甚至可能分文不值,搁谁都会急眼。

所以,伱不能怪国宝帮太多,而是这操淡的行业本身就不规范,漏洞多的跟筛子似的,造假售假不但利润高,还不用坐牢,我为什么不造?

于是,假货越来越多,造假的手法也越来越高明,上当受骗的当然也就越来越多……

这样的,每天最少要遇到四五次,而且大都会被主办方当做宣传素材剪成视频,甚至好多回都是现场直播。

其他藏友一看,好家伙,一上了电视,岂不就等于这件东西被判了死刑,一辈子都是假货?

还想出手,做梦去吧?

因此,找李定安的越来越少,除非是头铁,对自己的东西有百分之一千的信心,要么就是不知情,没看过主办方的宣传视频,只知道李定安的眼光超准,鉴定能力超级高,一头扎进来的。

结果然并卵:反正看了足足一周,经过手的东西少些也有两三百件,但真品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网友倒是挺乐呵,天天都守在江灵雨的直播间,就等着看藏友拍着桌子骂李定安,说他是“狗屁的专家”、“眼睛长脸上出气用的”。

李定安能怎么办,只能无奈的摊摊手。

不夸张,天天都有,个个比国宝帮还像国宝帮……

今天是第八天,展览会一如既往的红火,不到九点,也就刚开门不久,会场里就已经挤满了游客和藏友。

五位专家席位前也一如既往的热闹,最少的也已经排了七八位。李定安这边人也挺多,也有不少手里都抱着东西,但只是围了一圈,却没人往他对面的椅子上坐。

不止是网友,藏友也会看热闹。

李定安也不急,慢条斯理的掏着东西,一样一样的放在桌面上。摆完之后,见还没人来,他又和江灵雨聊起了天。

“你姐呢,今天怎么没来?”

“今天店里超忙,我姨不让她出来!”

“那你怎么出来的?”

“我又不需要我姨给我发工资?”

这理直气壮的?

李定安“呵”的一声,又指了指支架上的手机:“多少粉丝了,我是说总共?”

江灵雨笑的眼睛眯成了两道缝:“托您的福,快一百万了!”

还真就得感谢李定安:她这近百万粉丝全是靠李定安积累起来的,而且都是真粉,消费能力也不差,如果带货,一次坑位费最少三万以上,提成另算。

可算是找到了流量密码,这不,知道李定安在大柳树当专家,姐妹俩巅巅的就来了。

在沈阳时钱金玉和江灵雨没少帮忙,就当是还人情了,李定安当然没问题,而且很支持:凭本事吃饭,不寒碜,至少比岔腿露球好多了。

他点点头,又比了个大拇指:“加油,争取突破五百万!”

小丫头重重的点点头,胸前跟着一颤一颤,声音还特酥:“我努力!”

好家伙,童颜爆乳娃娃音,说的就是这样的吧?

正被晃的眼晕,旁边又传来谢原平的声音:“李老师,你要是不忙的话,帮我看一下这件东西。”

他下意识的转过头:谢原平手里拿着一方铜镜,上面长满了绿锈,看着有了些年头。

对面还坐着一位,大概四十来岁,穿着普通,但挺干净,感觉像是知识份子。

首节 上一节 259/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当代邪剑仙!睡一觉成神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