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

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 第188节

  因此,星海机械公司至少需要四千名员工才能满足混凝土机械生产布局。

  柴油机项目,如果只是自给自足,一两百人就足够了。

  接下来的就是土石方机械,比如挖土机、装载机等,市场规模也是非常大。

  至于其他类型工程机械,手还没伸得那么长,能把混凝土机械和土石方机械的市场吃透已经是年营收五百亿元以上规模了。

  现在经商环境比较差,温城是方柏的老家,申城经商环境稍好一些,至于其他城市,方柏觉得还不是进入时机。

  所以,房地产公司暂时在温城和申城发展,温城有一个星海广场就足够了,重点开发瓯北地块。

  申城这边,方柏盯在陆角嘴那几块地皮。

  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其他区域建造星海广场,以申城的人口密集程度,目前完全可以容下四个星海广场:陆家嘴一个、XH区一个、HP区和JA区中间区域一个、HK区一个。

  等申城郊区开发起来后,还可以布置几个。

  有了星海广场,在南方城市,那就没有未来万达广场的事了。

  方柏要搞星海广场就直接一步到位,把星海广场打造成为区域内商业地标建筑,把其它商业广场挤出去。

  此时的万大集团已经成立,但第一个万大广场要到2000年才有。

  这年代规模最大的商业形态还是百货大楼,温城星海广场开业后,那些杂货店和百货大楼生意就变差了。

  但又拿星海公司没法,县和市领导都在盯着这块,人家老板与工商部门领导关系硬得很。

  可以说,星海广场带领温城走在全国商业发展前列,当地政府谈到这个就很有面子。

  等星海集团有几个成功案例了,而其他公司投资不成功,其他城市的政府自然邀请方柏去投资。

  房地产水太深,开超市同样会面临社会上的一些复杂情况,如今,进入其他城市发展房地产和星海广场的时机还不成熟。

  若不然,后世胖西来这么好的超市,老板为何不进入其他城市,其实还是怕发生一些让他不想面对的事情。

  命比钱更贵!

  有些房地产公司,有钱但没关系,根本没法进入一些城市发展。

  早期的老王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去南方粤省发展,直摇头说难呀,根本不是钱的问题。

  大学的经商环境比较好,至少没有校外那么容易遇黑,所以说,华联超市在全国各大学布局学生超市这条路是比较顺利的。

  但如果在校外建造超市,可能没有那么顺利,半夜三更竞争对手拿砖头打砸他超市大门都是轻的,险恶点就直接纵火,所以方柏制定的在校风开学生超市,在这个年代就非常适合。

  现在,方柏想找短平快的赚钱路子作为副业,符合他要求的路子并不多。

  第一个,VCD和DVD机。

  现在国内还没有VCD机,要到1994年才有,第一年,可能由于产能问题或定价问题,销量只有十几万台而已,1997年达到巅峰时期,年销量一千多万台,然后大跌。

  除了定价因素影响最大之外,销量还跟民众收入有很大关系。

  刚上市时,一台就卖几千块钱,一般家庭根本买不起。

  1997年民众平均收入比1993年可要高不少,所以说,就算1993年上市,定价只有两三百块钱,但销量也达不到后世1997年的巅峰。

  何况刚面市的产品,不可能定价那么低,市场做得好,第一年卖二三十万台还是可以的,独吞市场的话,年利润应该有几个亿。

  然后,就很快有多个厂家跟风,价格不断下跌,竞争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就赚个辛苦钱。

  所以说,对于这类赚钱生命周期只有几年时间的产品来说,方柏觉得几年时间能赚几十亿元已经很疯狂了。

  从技术难度来看,方柏觉得非常容易实现,是好事也是坏事,所以才导致跟风容易。

  还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市场生命周期太短了,玩完几年后,对自己技术积累没啥好处。

  但它符合短平快的特点。

  第二个,家用电器,其中液晶电视是一个突破点。

  液晶电视机21世纪初出现在国内市场,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内彩电市场规模过剩导致大面积亏损,因此各大电视厂商纷纷寻求技术升级,因此等离子彩电、液晶电视等新产品纷纷面世。

  国内液晶电视市场规模可以达到百万台以上,实际上,国内液晶电视从2005左右才开始普及。

  刚上市时,19英寸的国产创维电视卖两三千块,进口东芝、日立等品牌售价五六千块。

  若在这个年代国内上市,能买得起的家庭当然不多,但出口创汇也不错。

  七十年代初,岛国开始生产TN-LCD,并推广应用;

  八十年代初,TN-LCD产品在计算器上得到广泛应用;

  在1984年,欧美国家提出TFT-LCD和STN-LCD显示技术之后,从八十年代末起,岛国掌握了STN-LCD的大规模生产技术,使LCD产业获得飞速发展。

  如果能把液晶电视做出来,年利润不一定比VCD和DVD机低。

  特点就是,技术难度高,生命周期较长。

  第三个,电脑。

  我国于1994年4月正式连入Internet,电脑普及应该在网络泡沫出现以后,应该是2001年左右才开始。

  今年,连想推出家用电脑概念,连想1+1家用电脑投入国内市场。

  同期,IBM推出 ThinkPad,这是业界首款笔记本电脑。

  到了明年11月5日时,连想进入“奔腾“时代,推出国内第一台“586“个人电脑。

  在1998年时,连想第一百万台联想电脑诞生。

  短短五年时间,发展极快,到了网络时代,年销量都是数千万台,甚至过亿。

  如果方柏现在进入电脑行业,肯定面临连想竞争。

  他倒不是怕竞争,而是他习惯吃独食,只有吃独食,利润空间才大。

  如果后世连想发展成真正的高科技企业,而不是组装公司,方柏绝对不会想进入这个行业。

  每次想到某人的嘴脸,他就莫名其妙地气愤。

  华联超市布局全国院校,如果借势搞学校网吧,再借网吧搞网络平台,还有电商时代的各种赚钱路子,一环扣一环,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可以说,布局好全国各院校,就掌握了未来二十年的赚钱一条龙。

  这比搞什么VCD、 DVD机和家电更有前景,赚得钱那是千亿以上级别。

  第四个,手机。

  从一代手机到智能手机,再到手机APP,这个市场不用多说。

  手机在技术上存在高不可攀的门槛,1998年到2000年是国产手机技术的探路期。

  还有一些赚钱路子,是方柏暂时没有想到的。

  精力有限,他只能选择其中一样,重点还是在机械公司上面。

  第一个和第二个赚钱路子,特别是VCD和DVD,短平快,容易实现,如果布局得好,多囤积再进行销售,而不是刚研发出来就小批量上市,VCD卖赚一两年暴利钱,等到竞争对手多没啥利润后,再推出DVD,虽然没啥技术含量,倒是研发解码器可以积累一些技术经验。

  当然,赚一笔快钱。

  后两个,如果只是搞组装机,的确没啥技术难度。

  特别是电脑,离连想第一台586个人电脑出世还有一年多时间,只要赶在连想586上市场推出自己的586,那就拿下国内第一台586微机称号,说不定还能抢到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种抢别人路子,让自己讨厌的人无路可走,的确感觉爽。

  搞电脑方向的话,布局好网吧,转道在网络圈钱是最方便的一条路子。

  而手机,在2010年智能手机普及之前,就只能从手机上赚钱,想从手机APP上搞,还不是时机。

  所以,从时间顺序来分析的话,可以先做VCD赚快钱买陆家嘴的地皮,同时孵化电脑配件。

  也可以先组装星海公司的第一台586电脑,抢个称号恶心一下对方,打破神话,让国人清醒一些,再谈未来。

  如果想研制电脑配件,以方柏目前的的技术能力和资本肯定是做不了的。

  就算只做组装机,大部分配件只能通过进口,要是人家不卖给他,那方柏就玩不了。

  他太有威胁,老外不搞他搞谁。

  方柏想折腾电脑,就是不想让某些公司吸血国内三十年,这公司死不搞科研,正中老外下怀。

  “麻的,冲动就冲动吧,现在想想,赚钱不赚钱也无所谓了,既然重生了,那就得干出不一样的事情出来,在别人眼里是高科技的玩意,但在老子眼里,组装的电脑,能叫高科技嘛。”方柏也感觉到自己冲动,但全身都是激血。

  当然,就算是OEM组装电脑,要做的事情也是非常多的,兼容不了,那根本没法玩。

  如果不是熟悉后世电脑发展途径,如果没有金手指帮他分析集成电路,就算是组装电脑,他也没自信能在三年内搞出来。

  他回忆一下586的主流配置,略有印象。

  处理器:Intel 586(也称为Pentium);

  主板:支持Intel 586处理器的主板;

  内存:8MB的RAM;

  存储:500MB的硬盘驱动器;

  显卡:1MB或2MB的显存;

  显示器:14英寸的彩色CRT显示器;

  声卡:16位声卡;

  光驱:8倍速CD-ROM光驱;

  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

  操作系统:MS-DOS和Windows 3.1。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方柏可以优化的是键盘和鼠标、汉卡、显示器外壳,其它配置优化工作量比较大,可能还得重新设计自己的主板,主要问题是接口可能不匹配,软件不兼容的问题。

  实际上,国际上第一台基于Intel 586处理器的电脑是由康柏(Compaq)公司于1993年推出的,该电脑型号为Compaq Contura Aero 4/25。它配备了Intel 486处理器和Windows 3.1操作系统。

  真正的Intel 586处理器是在1994年推出的,因此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586电脑可能是在此之后才问世的。

  也可以说,连想的第一台586电脑,实际用的cpu还是Intel 486处理器。

  今年年初的时候,南老师就想离职后。

  连想里有人提出要设总工办,建立立项制度,定出研发的指导思想,比如每年专注一两个重点项目,分清“西瓜”和“芝麻”。

  但南老师却觉得科学上怎么知道什么是“西瓜”,什么是“芝麻”,为了表示抗议他还提出离职。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妥协,这个总工办的方案就流产了,实际上已经与某人关系早有矛盾了。

  到了1994年,南老师想要在申城成立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也就是这件事,南老师和某人关系迅速恶化,争吵到1995年,最后南老师不得不离开公司。

  如果说,方柏现在去挖南老师,以人家的性子,肯定挖不动,只有自己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跳到星海集团这边来。

首节 上一节 188/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收藏系神豪

下一篇:旅行:从彩云之南开始签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