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213节

  结果晚上下雨了。

  第二天上午,吴卫国站在房子东面路上笑道:“都有水洼了,这雨一次就下透。”

  吴昊点头:“瑞雪兆丰年,刚种完地就下雨,老天爷都帮忙。”

  吴卫国调侃道:“老天爷帮败家子?”

  吴昊一挑眉:“你说这话容易挨揍!”

  “哎呀!”吴卫国双手叉腰:“来来你碰我下试试!”

  “碰一下都不行了?”吴昊直接拉两下他手臂上的衣服。

  “碰一下行,我就想看看咋挨揍的!”吴卫国说着又往前走两步。

  吴昊冷笑:“有能耐你别动晃奥!”

  吴卫国双手往后一背:“我特么动一下随你姓!”

  “这嗑就是废话!你别动奥!”吴昊说着转身走到大喇叭家西边,对院子里的老头喊道。

  “二爷爷,你侄子在东面想看看自己是咋挨揍的!”

  “草泥马的!”吴卫国瞪他一眼转身就回家了。

  吴大勇弯着腰给院子里的地刨沟,嘴里说着:“哪有功夫搭理他。”

  吴昊见老头不出来,他也转身回家。

  第二天早上吃完饭,开车去乡里借搅拌机,电焊机,把信邮寄出去,又去高建军那里拿了四颗手榴弹。

  这次去抓金雕的路挺远,还不能开车过去,那边有狼群,如果再敢伏击他,就不信炸不死它们!

  回到家让沟机把搅拌机吊下来,他拎着电焊机问:“谁会用啊?别白借了。”

  有十几个瓦匠在垒地基,还有不少来当小工赚钱的,其中有两个瓦匠会用。

  二先生摆手让他们接着干活,他放下铁锨说道:“我在林场用过,技术一般。”

  “还挺全能。”吴昊蹲下画个图说道:“你用钢筋给我焊一个,电工上电线杆用的脚踏板。”

  “我要去抓金雕幼崽,它的巢穴在树上,不用点工具上不去。”

  “这好办,我给你结实点焊着。”二先生说完就开始接电线。

  吴昊找些短钢筋回来又帮他把电焊机接好,等他焊完拿起来看看,点头道:“手艺行啊。”

  二先生笑道:“多一样本事多吃一口饭。”

  “给你开大工钱。”吴昊拍拍他肩膀转身回家。

  二先生高兴了,一个月又多赚二十多块钱,比去林场干活强多了。

  吴昊早上起来开始收拾东西,拿一个大背包,两个睡袋,牵出黑风把东西都放它身上挂着。

  回屋又背个小包拿着枪领狗和貂出门去找吴猛,哥俩去卖店又拿把枪,然后进草场,贴着南边林子一直往西走。

  草场里有小河,现在马车都过不去更别提大卡车了,黑风如今比车有用。

  到了河边,他俩脱光衣服过河,河水只有一米深,走过去不难,但是水很凉。

  马会游泳,黑风过这种小河一点不费劲,七条狗和貂游泳比马厉害。

  吴猛上岸打个冷颤说道:“这河挺好也挺败类。”

  吴昊点头:“等有钱了修几座桥,不然山货都没法运出来。”

  “得钱了。”吴猛知道二哥要包草场,感叹一句拿出毛巾擦身上的水。

  他们走的快,这时候才过中午,阳光足还不算冷,不烤火继续走。

  临近傍晚去林子边砍柴生火,吴昊拿出大饼子喂狗,这些东西带时间长会坏了。

  等明天就让大毛二毛抓兔子吃,帐篷太大没法拿,晚上只能围着火堆露天睡觉。

  狗走远路不如人,一天比一天走的慢,等他们来到草场西边林子的时候已经是第四天了。

  吴昊看向北面远处的小山,这座山并不高,占地面积确不小,把山尖炸了完全可以盖两个木刻楞别墅。

  山前方的林子里的树很高,有好几棵粗壮的大树,以后都可以在上面建木屋。

  又走两天才到湿地,哥俩从湿地边缘往南进林子。

  七条狗散开保持十多米距离围着主人走,吴昊也在打量四周。

  这时候树木的叶子还没完全长开,阳坡的野果树已经开花了,几米外阴坡同样的树就像“早产儿”一样,还要等几天才能开花。

  往前地势越来越高,这里树木不多,视野很好,雪已经快化没了,能让野兽藏身的地方很少。

  这时候领狗进山还算安全。

  吴猛把玩着手里的手榴弹,看向西边说道:“二哥,咱俩去湿地看看啊,鱼和兔子吃腻了,打两只鸟尝尝。”

  “过去看看吧。”就一里多地,吴昊打个口哨让大棕带路,走到林子边,前方豁然开朗。

  水中长着草就像稻田一样,他们出来惊起一群飞鸟,再远处的鸟看过来一眼就继续低头在水里游。

  这里人迹罕至,它们并不怕距离远的生物。

  “真特么多!”吴猛盯着前方的鸟群舔舔嘴唇,飞禽肉最好吃。

  “最少一两万只。”吴昊只是目测一下估算的,他记得这片湿地不算大。

  如今大兴安岭野生鸟类数量有几千万只,很恐怖的数字,特别是靠近内蒙那边的湿地,鸟类的数量更多。

  这里鸟的种类不少,丹顶鹤,斑头秋沙鸭,大天鹅,小天鹅,白琵鹭,鸳鸯等。

  吴昊数不过来,估计最少有几十种飞禽。

  吴猛指着远处:“那个大嘴怪个头最大,打死它就够咱俩吃了。”

  “鹈鹕就鹈鹕,还大嘴怪。”吴昊摇头:“这里的水我没进去过,也不知道多深。”

  “有的地方应该和沼泽一样,打死了不敢进去往出拿,等以后包下草场,做几条小木船再说吧。”

  这片湿地北面的草场可以养家禽“勾引”这里的同类型飞禽,等它们有了后代。

  可以养在东面的林子里,这片林子需要用网罩起来,也需要不少钱。

  建小农场花钱还不多,建大农场,往里扔的钱就是天文数字。

第229章 金雕

  吴昊看向身后的林子,山货在当地很难卖出去也很难卖出高价。

  过两年小鬼子会来收山货,如今困难的家庭吃不饱,给点钱就会卖。

  造成的结果就是没几年全是荒山,不止他家这里,是大部分山都荒了。

  小鬼子拍拍屁股走了,干嘛去?

  投资企业,像后世柳什么志,联什么想。

  有很多大企业都被国外控股。

  商场如战场,先辈们赢了,后辈没输吗?

  先辈们的经历是永远的痛,那么咱们企业的损失不疼吗?那是巨大的利益损失。

  他该怎么阻止这件事?

  就算他过两年有一亿身家,能创汇一个亿,有多少人认识他?

  罐头换飞机的那位够出名吧,现在就赚一个亿,但是如今消息不发达,认识那位的人有多少?

  他以亿万富翁的身份发布个文章:

  《金山银山才是宝山,应该细水长流,为祖孙后代考虑,外人给的价格很低,山货不应该这么便宜卖...》

  《更不应该把咱们的企业交给别人,那些人会控股的,以后就是人家的了...》

  山区老百姓哪有功夫看报纸?他们有多少识字的?

  就算他们知道了,第一反应是啥?

  绝大多数人会骂一句:滚特么犊子吧!你亿万身家不挨饿,我们都吃不饱饭了你不让我们卖?

  有些企业要倒闭了,很多人没工作,如果这时小鬼子给一亿,那么这些要破产的老板和失业的工人会怎么选择?

  他们会不会骂一句:你特么身家亿万了,想让我们破产没活干?

  现在文化人瞧不起商人,他写的文章有多少文化人会看?

  就凭他一年创汇一个亿能影响几个上面的人?

  文章能影响多少普通人?

  就算他跟小鬼子干起来了,小鬼子会怎么办?你不是每年创汇一个亿吗?

  我们每年出五个亿米金甚至十亿。

  过些年小鬼子有钱啊,“房地,产泡沫”没碎的时候他们敢买“地,球”!

  人家出的起价。

  就算他影响几百万人,影响一些上面的人,但如今是大建设时期,又严重缺少米金。

  谁敢站出来阻止小鬼子往出掏这么多外汇?

  而且人家一年比一年掏的多。

  老杨又不是他亲爹,敢帮他顶着这事吗?

  经济股份这事很难搞的,这种事想出个结果很难,就像这时期的双轨一样。

  上面的人也没有先知先觉,他们要考虑的太多。

  如果他的诗集能卖出几千万甚至上亿册会是什么结果?

  看他诗集的是什么人?

  文化人和学生,这些人就算不喜欢他的人,也会看看他的诗和文章。

  这些文化人和学生看见这篇文章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讨论深思这件事?

  这些人回家会不会和家人说?山里的学生回家会不会跟卖山货的父母说?

首节 上一节 213/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