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31节

  江华刚一进门,都围了上来。

  “怎么样?华哥,你有信心吗?”

  曹阳明明比江华大,但是此刻他很懂事的叫哥了。

  “这事八九不离十了,一旦通过咱们可就有的忙了,要查资料,要做实验,大家伙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事一件光荣而艰巨的事情。”

  所有人挺直了胸膛,包括小宁伟,齐声说道:“时刻准备着。”

  隔天,还是那个窑洞,集中着全石川村五个大权在握的人,每人含着一杆烟感,使劲的嘬着,烟雾弥漫过来整个窑洞。

  江华开始逐条逐条的给他们分析利弊,掰开了揉碎了让他们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五个人仔细的询问各种问题,最后终于明白了个大概。

  还是会计黄文斌说话了:“这个事情确实是个好事,但是一下子就这么搞,额怕出纰漏啊,到时候全村可就没有粮食吃了。”

  江华笑着说:“这事儿我考虑了,先不全部搞,村子给我们青年两亩地,我们先搞个试点,既是积累经验,也是做个比较,如果确实成功了,我们也有了经验了,就可以大规模上马了。”

  常贵点点头:“你这么一说额就嘿哈了,这样子稳妥的很,额同意了。”

  “额也同意。”

  “同意。”

  …………

  全员同过,不过那个会计继续问道:“那个用零碎地种土豆、番薯还有南瓜,我觉得这个可以现在就搞,但是就怕乡亲们不愿意干这个活计啊。”

  常贵还是看向江华,通过刚刚的话,他知道江华是个稳妥而且有主意的娃娃,所以寄希望于他再拿个主意出来。

  “这个事情就不是这个小会能决定的了,要召开全体村民的会议,跟大家敞开来说,他们有什么情绪或者不满,当场表达,我们知识青年可以掰开揉碎的给他们讲清楚,讲到他们愿意去干。”

  常贵用烟锅子敲敲桌子,然后说道:“这是个正主意,额是同意这么干的,你们咋看?”

  其余私人互相看看,不约而同的点点头,常贵一敲桌子:“那就这么定了。”

第60章 说通了

  又是一天过去了,下工之后,常贵敲着个小锣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通知,让所有人到打谷场去集合。

  乡亲们是摸不着头脑,这不年不节的,怎么就要开全村大会了,又不会分粮食,大家的积极性都不高。

  趁着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山,全石川村的老少爷们还有大姑娘、小媳妇齐聚打谷场。

  “各位乡党,今天把大家伙召集起来说一件大事啊,咱们村是年年断粮,年年讨饭,说出去都羞先人,今天知识青年给额报了一下,让额对大家说,在零零碎碎的地方都种上洋芋、番薯还有南瓜,都是粮食,关键时候能救下命来。”

  一个叫冯狗子的站起来问道:“支书,额就是想知道,这些边边角角种都东西算村里的,还是算各家各户的。”

  常贵把眼睛一瞪:“你还想上天呢,当然算是村里的。”

  “那不种呢,费劲巴拉的,最后落不到额们手里头,不种,不种。”

  “对呢,就是不种。”

  “没有力气去种啊,天天下地干活,村里的田还种不过,哪有力气再种那些鸡零狗碎的。”

  常贵看着下面人,使劲的用眼剜,但是没人在意,只能骂道:“一摆弄自留地,你们就来劲儿了,给公家干点活儿,跟要你们的命似的,都是驴入的。”

  对于常贵都脏话没人在意,但是同样常贵要办的事还是没人在意。

  “额和你们说不通,额找个明白人跟你们说。”

  常贵一指江华说道:“就让这个京城来的江华娃娃跟你们说。”

  江华当仁不让的站起来,走到最前边,底下还在议论,实际上就是说闲话,东家长,西家短的,常贵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你个嘴上没毛都小子。

  看着议论纷纷的乡亲们,江华玩笑似的说道:“乡亲们今儿晚上都吃饱了?”

  “你个娃娃就会拿人开心啊,啥时候能吃饱过,八九年前吃饱过,但也没饱几天就又饿肚子了。”

  江华笑着说道:“那不就对了吗,我让你们我多种些粮食,这样至少能多点口粮,为什么不乐意啊?”

  一个妇女站起来说:“你这娃娃站着说话不腰疼,一天一个壮劳力满分才十分,就分那么点东西,种的多了,分的也就那么多。”

  江华揉揉脑袋:“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反正满分才十分,给集体做工得分又不会增多,所以不愿意做,是这个意思吧?”

  “对了些。”

  江华笑起来:“大嫂啊,看样子你还是没明白这个分值多少价值啊。”

  “合下来,满分一天也就七八分钱,做死做活的,再多做那就不划算啊。”

  江华说道:“我得给你们普及一下这个分有什么价值了。”

  江华敲敲凳子上都小锣,吸引了所有人都目光:“大伙儿听我说啊,有人说,一天最多十个分,多做活计不划算,但是你们不知道啊,这个分是不一样的,有的村十个分就值七八分,有的村值一两毛了。”

  “吹牛。”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啊。”

  江华大声说道:“我给你们讲讲,这个分值多少,是怎么算的啊。”

  这一下,乡亲们都愣住了,他们不知道分值多少还需要算,可能从来就没有人普及过。

  “打个比方,咱们村一年产粮两万斤,交了公粮之后了,还有一万斤,这时候会计算了一下,全村一年分一共一万个,那这一分就是一斤粮,要是一年产了两万两千斤,交了一万,剩下一万二,那这一分就值一斤二两。”

  “原来分是这么算的。”

  江华一握拳说道:“所以啊,咱们产的越多,剩的越多,这个分就越值钱,懂了吧。”

  乡亲们恍然大悟,全村绝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就算识字也认不了几个,至于算数,那更是只会简单的加减法而已。

  江华喊道:“黄会计,我这么算是对的吧。”

  “对,是这个理。”

  还是那个妇女,可能是比较泼辣,所欲她敢在这个场合频繁的发问。

  “那就是说村里产的越多,俺们得的就越多了,跟分多分少没关系了。”

  江华摇摇头:“还是有关系的,人家一天十分,你一天六分,人家一天十斤粮,你只有六七斤。”

  那妇女甚为彪悍,卷起袖子说道:“那还等个啥,种呗,鸡零狗碎的都种上。”

  “那就种吧。”

  经过江华的解释之后,乡亲们热血澎湃了,就想着立刻回家,拿起锄头就种地去。

  这个动员大会算是圆满完成,就在散场的时候,那个妇女还不忘喊了一嗓子:“常贵,你个驴入的,别给老娘糊弄,瞎记分啊。”

  常支书气的用烟袋一直敲凳子:“额常贵自打当上这个支书,那就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组织,也对得起乡党们。”

  初战告捷,青年们都很兴奋,但是还没有高兴够,第二天繁重的劳作就把他们压垮了。

  边边角角的地方都要种上土豆、南瓜,这些种子家家都有,以前是种在自留地里的,现在拿出来大家伙也都舍得,但是要地翻出来,那可是要了知识青年的命了,一天时间全垮了。

  曹阳趴在被垛上,老腰疼的直哼哼:“早知道就不提什么建议了,这一提,可累死我了。”

  “等没饭吃的时候,你就不哼哼了。”

  赵大勇拿起一张膏药啪的一下,贴在曹阳后腰上,力道重了点,曹阳嗷的一声就蹦了起来。

  郑桐同样趴着,指着曹阳笑道:“你还力气蹦,肯定是还不累,我是绝对蹦不起来的。”

  “嗷。”

  郑桐刚说完,就蹦起来了,钟跃民给他贴膏药,贴的时候没用力,但是最后一巴掌拍了一下,这一下子绝对要了郑桐的小命。

  曹阳反唇相讥道:“原来郑桐你也不累啊。”

  “上一边去。”郑桐指着正在忙活饭的江华说道:“那个才不累了,那就是个纯纯的牲口啊。”

  江华把面盆往郑桐面前一扔:“你还吃不吃饭了?”

第61章 好好学习

  郑桐立马陪着笑脸说道:“当然吃,必须吃,我不是说你了,华哥,我说钟跃民这牲口了。”

  啪,郑桐的后腰上又挨了一记无情的黯然销魂掌,嗷的一声,这小子就窜出窑洞了,这地儿不能待了,再待下去容易出人命。

  自从激发了乡亲们的积极性,这零零碎碎的地上,还有房前屋后都种上了土地、南瓜,而且速度很快,早一天种下,早一天收成。

  乡亲们也不会一年忙到头,有农忙的时候,那就有农闲的时候,闲下来就不会再有高强度的体力活儿了。

  江华找到常支书:“支书,你给我写个介绍信,我要到县里去查资料。”

  “查甚资料?”

  “我不是说过吗,咱村的堆肥效果不咋样,得查查资料,搞个效果好的、肥力足的,那不是庄稼能长的好一些吗!”

  常贵点点头:“那是得好好查查,可有一样啊,你这查资料额没办法给你算分啊,要是算了分,村上其他人就有看法了。”

  江华心想我空间里上万斤的粗粮,还有上千斤全国粮票,以及上万块钱,我差你那么点儿分儿啊。

  江华大度的说:“没关系,吃点亏就吃点亏吧,老祖宗不是说吃亏是福吗。”

  常支书由衷的赞叹:“好娃子。”

  让会计写了一封介绍信,常贵别看是个支书,他认识的字也有限,好在能当会计的都又把刷子,能写一手不错的字,给常贵当个左右手绰绰有余了。

  常贵还是有良心的,让自家婆姨给烙了一斤白面的锅盔,这已经是他能拿得出手的做好的礼物了。

  他还安排了个小伙子,赶着驴车,把江华给送到镇上,到了镇上就有公交车可以去米油县城了。

  上了公交车,江华差点被挤成肉夹馍,好家伙的这绝对是严重超载,但是这会儿不讲究这些,装的越多,才越显得司机师傅有本事。

  狭小的空间里,一股子棉衣上的老油味,熏的江华想吐都吐不出来,可实在是连吐的空间都没有。

  就在江华严重怀疑自己就快要驾鹤西游的时候,公交车终于到了米油县城。

  江华狼狈的下了车,先找个风口,给自己好好都吹一吹,他觉得自己浑身上下已经被腌透了。

  站在风口里,一边吹风,一边大口的喘息,不知道多还以为这孩子是饿极了,在那喝西北风了。

  等缓过气来,江华还得打听一下,米油县城的图书馆在哪里。

  江华拦住汽车站的同志,未曾说话,先递上一根大前门然后才问道:“劳驾,给您打听个道儿,咱这儿的县图书馆在哪了?”

  得到的回答,干脆又响亮:“那谁知道,我又不看书,你问站长去。”

  “那站长在哪了?”

  这回倒是有准信了,这位一指一个小屋:“在那里头坐着了。”

首节 上一节 31/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