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495节

  “当年来跟我们谈判的是邵博文、邵总。”

  钟跃民继续说道:“对呀,邵博文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这是这个公司的老板,不冲突。”

  钟跃民还继续说道:“不信你回厂,你们厂里面去查一下,肯定能查到投资公司的老板叫江华。”

  “是叫江华,这我有印象。”老人开心的说:“还是咱们大陆人,当年我是厂里面的财务,谈判的时候我也参加了。”

  “所以呀,这老板不就是他吗?”

  老人家很高兴的说:“我看到他就感觉亲切,知道咱们五菱的宗旨,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果然是一家人。”

  “嘿,这老爷子脸色变得真快。”钟跃民笑着说:“老板都到了,你们不得请他搓一顿吗?”

  “应该应该,我这就让人通知厂里面的领导。”

  “刚嗦完粉,你搓什么搓?别给人家添麻烦。”

  钟跃民指着江华笑着说:“哥,瞅你这德行我就知道,自从你投资了这个公司,从来没来过。”

  “那又怎么样?人家五菱人能自己处理好五菱的事?”江华指着厂子说:“这不是蒸蒸日上吗?既然行情这么好,我插手干嘛?”

  老人家指着钟跃民说道:“这小伙子说的对,既然是咱公司的股东,那就是一家人了,到了柳州那就是回家了,我们怎么也得招待招待。”

  老爷子威武雄壮,虽然只是个财会人员,但是身手挺好的,一直拦着不让,江华他们走吧。

  刚刚让老爷子指使过去喊人的那个小年轻,气喘吁吁的带着几个人跑了过来。

  “哪位是华兴投资公司的老板?”

  钟跃民和老爷子同时指向江华,那位领导扶了扶眼镜儿,怀疑的问道:“您真是华兴投资公司的老板。”

  “如假包换。”江生伸出双手转了个圈:“我哪里不像吗?实在不行你可以打个电话跟邵博文问一下。”

  那位领导赶紧掏出移动电话,找了找电话号码打了过去,然后在那边嗯嗯啊啊了一会儿,把电话递给了江华。

  “喂,请问你是江华吗?”

  江华笑着说:“对,我是江华,你是邵博文吗?”

  “一听这声儿,我就知道你是老板,不是,你怎么跑柳州去了?”

  江华笑着说:“我弟打算搞一公益项目,把我拽过来跟他一起吃苦,完了之后再掏点儿钱。”

  “钟跃明先生啊?”邵博文哈哈大笑:“他这么干就对了,省得你一天到晚无所事事。”

  “咱俩谁是老板,你还指责起我来了?”

  “行了行了,你是老板,你把电话还给人家,我跟他们说一声。”

  五菱厂的领导接过电话,得到确认以后,满脸笑容的握住江华的手。

  “江老板,多谢了,当年要是没有您的支持,我们五菱厂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正好今天来的也巧,我们厂正在酝酿一场变革,您给我们参谋参谋。”

  “得,不遇见的还好,一遇见的都是事儿。”江华笑着说:“参谋不敢说,本来说帮你们提提建议,中听还好,不中听你们就当我放屁。”

  那位领导要把他们安排在武林的招待所,钟月明说道:“你就安排我哥吧,我那边还有二三十个跟我一起来做公益的同志,我们食宿自理。”

  “既然是来我们粤西做慈善的,那就断断不能让你们食宿自理,我们怎么着也得尽一尽地主之谊呀。”

  柳州人民很热情,直接就给钟跃民他们这个公益组织安排了最好的房间入住,伙食也是最好的。

  江华则被那位老人还有领导直接带去了厂办公楼,让厂里面其他的领导也见见这个久闻其名,不见其面的大恩人,大金主。

  “江老板啊,久仰久仰啊,一直也不能谋面,我也去香江三四趟了,总也见不到你,真是遗憾啊。”

  江华笑了笑:“我一直在京城,下次想见我,直接来京城,我一定好好招待。”

第1123章 卖了自己还数钱

  鉴于江华已经嗦完粉了,也就没有大排筵宴,还是把江华带到办公室里面,想跟他汇报一下工作,毕竟人家也是大股东,哪怕平时不插手具体的经营,也有权知道厂里面的动向。

  “目前厂里面一年生产销售将近五十万辆左右的小型车。”领导高兴的说:“而且我们产品还能够出口东南亚。”

  “这事我知道,算是开了先河了,现在国内的车企能出口的可没有几个。”江华笑着说:“应该说你们五菱的独特策略,填补了一些市场空白。”

  “但是江总,我们五菱不甘心啊。”领导捶捶桌子:“一直以来我们生产的小卡车跟拖拉机类似,长久以来被别的车企诟病,说是蒙的汽车皮子的农用车,我们五菱想生产一款自己的汽车,拉人的。”

  “我支持你们。”江华坚定的说:“五菱应该有一款自己的拳头产品,当然是拉人的车,说实话,造卡车五菱厂并不是强项,你竞争不过那些重卡,一旦他们发现小卡车的市场,你们将没有生存之地。”

  “所以我们一直想着转型,并不是说不生产这些小卡车,还是希望能再多一款拳头产品,让我们厂多一些展转腾挪的余地。”

  江华点点头:“那你们做好市场调研了吗?看咱哪一块儿市场,准备造什么样的车型?”

  “还是农村市场,或者说是城市以外的市场。”五菱的总设计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经过我们市场部的调研,我们还是发现农村市场大有可为。”

  “不用,不好意思,我觉得你说的非常正确,毕竟我们农村人口要多于城市人口。”江华笑着说:“城市里五百个人买一辆车,农村两千千个人买一辆车,这销量也是你们赢吧。”

  “我就说我们五菱的市场调研是正确的。”五菱的总经理一拍桌子:“有些人还需要我们的设计土,土有什么,土是接地气,接地气就是咱们五菱生存的命根子。”

  “设计土不怕,只要老百姓喜欢,能卖出去,能赚到钱,总不会有人嫌钱土吧?”江华笑着问道:你们五菱内部调研一下,看看哪位嫌钱土,他觉得土可以把钱给我,我不嫌钱土。”

  “我也不嫌钱土,我们五菱哪能跟张老板你比?”五菱的总经理笑着说:“我们还指望你们华兴投资公司能多给我们一些支援。”

  江华点点头:“没问题啊,想要什么样的支援,尽可以说出来,能办的问立刻就办,不能办的咱想着法儿也给他办了。”

  “我们最看好的车型就是类似于大发的那种面包车。”

  江华想了想,就是北方那种最便宜的黄面的,确实跟后来的五菱宏光很相似。

  “为什么看中这种车型?”

  设计师解释道:“第一、拉的人多,七座的车,满足农村一家老小的需求,第二,把后面一排座位拆掉,还可以拉货,很契合农村地区那种既可以拉人又可以拉货的需求,一车多用。”

  “看样子你们调研是下了功夫的。”江华满意的点点头:“那现在还欠缺什么?”

  “什么都欠缺,我们目前欠缺这方面的技术。虽然我们已经开始着手生产样车了。”设计师摇摇头:“但是对于这方面的技术我们不熟悉,样车哪怕是生产出来,我估计十有八九也不会合格。”

  “可惜啊,我的研究所里面只对重型车辆有研究,对于这种轻型面包车没有什么研究,无法给予你们直接的支持。”

  总经理忐忑的说:“其实技术这方面咱们也能找到来源,只是不知道您会不会介意。”

  “你都能自主的找到技术来源,那我还会介意什么,哪而来的技术?”

  总经理笑着说:“丑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已经考察了我们两回了,他们的考察人员很满意我们厂的状况,那个考察团的负责人明里暗里的向我表示,希望能跟我们合作。”

  江华皱皱眉头说道:“好事是好事。但是通用汽车恐怕没办法跟五菱合作吧?”

  “为什么没办法合作。”

  “通用和上汽以及金杯都有合作,按照我们国家的规定,一家外资车企只能跟两个国内车企合作。”

  “还有个金杯也是通用合作的吗?”

  这不能怪他们不知道,因为当时信息传播并不发达,不是有些心还真不一定能了解其中的缘由。

  “那可怎么办啊?”五菱总经理着急的说道:“在面包车这一个赛道上,我们没有核心技术,要是没有外资车企的扶持,五菱可站不住脚啊。”

  江华笑着说:“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就算你们LZ市政府愿不愿意放手了?”

  “这跟市政府有什么关系?”

  “其实你们五菱在微型车领域那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你们又想跟通用合作,如果五菱和上汽组成一个新的公司,而上汽又是跟通用合作的,到时候组成一个上汽通用五菱,那不正合适。”

  江华顿了一下:“不过,你们LZ市政府的股份估计要拿出来了。”

  “恐怕不仅仅是政府,你手中的股份也会被压缩。”总经理摇摇头:“想成立这样一个公司,这可是块难啃的骨头。”

  “就看你们的魄力了。”江华敲敲桌子:“我几乎可以肯定,如果真要成立这么一个公司,对于五菱来说,那将是迎来新生。”

  一时间,屋子里面很安静,总经理在心里面安置盘算着,这样做的好处和坏处,其余人都把目光投放在总经理身上,希望他都能做出一个决断。

  “干了,我来说服市政府。”总经理斩钉截铁说道:“不过江先生,您手中的股份也会被压缩,不知道您介不介意?”

  “一个全新更庞大的五菱,上汽通用五菱,即使我的股份被压缩了,我感觉也是赚大了。”江华笑着说:“我可以让我的华兴投资公司帮着你一起,和上汽以及通用谈判,争取为咱们都争取一个好价钱。”

第1124章 支教

  会议室里参会的人都轰堂大笑,五菱的总经理笑着说:“江老板,您这属于被我卖了,还帮我数钱呢。”

  “谁让我上的是贼船呢?”江华笑着说:“上了贼船不要紧啊,只要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我也能加入贼这一伙儿,所以啊,我就得帮帮忙,出出力,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晚上一行人在五菱的招待所下榻,第二天五菱还帮忙搞了几辆越野车,让他们前往边远地区进行慈善公益活动。

  西部大开发刚刚开始,西南也属于西部,尤其是这里刚刚结束战争没有多久,一切百废待兴,所以当地的条件非常艰苦。

  江华就跟着钟跃民他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大山里面跋涉,由于太艰苦了,能吃到烤洋芋就已经是很好的伙食了。

  “这边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太艰苦了。”钟跃民叹口气说道:“而且你看那些孩子,他们跟秋韵他们差不多大,因为家庭条件艰苦,又因为教育硬件不好,再加上学校不多,只能辍学在家,带孩子,下地劳作,这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承受的,他们应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学,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未来去建设家乡。”

  “所以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筹集善款。在边区这些地方盖起新的学校,让他们走进课堂,改变自己和家乡的命运。”

  说这话的是他们是公益组织里面的一个女孩子,刚刚毕业没多久,担任公益组织的干事,一腔热血的想要为边疆地区教育事业尽力。

  江华摇摇头:“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即使你建起学校来,哪怕免费让他们上学,也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美好,你也看到了他们家里面都有好几个孩子,大孩子还要忙着带小孩子,还要下地种田,要不然他们都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所以你的新课堂里不会有多少个学生,这是由经济条件决定的。”

  “那怎么办,我们的能力微薄,没有办法带领整个地区致富。”那个女孩子着急的说:“整个地区无法致富,就代表着这些孩子没办法走进课堂,那我们的一切辛苦都是白忙活了。”

  江华皱着眉头说道:“不是白忙活,我们能拯救一个是一个,这里不仅仅需要干净明亮的课堂,还需要认真负责的老师。”

  钟跃民赞同的点点头:“对,需要这些老师不断深入学生家中,对他们的父母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让他们愿意送孩子去,穷什么不能穷教育啊。”

  那个女孩子愁眉苦脸的说道:“这边本来就穷困,教育支出不足,能从哪招那么多好老师?”

  有人说道:“以前国家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足,大量的招收民办教书,虽然说素质参差不齐,但确实解决了一时的燃眉之急。”

  钟跃民摇摇头:“没用,那是有先决条件的,在当地已经有人有高素质文化在身,这大山里很多人都是文盲,你到哪里去招民办教师?”

  江华把目光投向刚刚那个小姑娘,小姑娘缩了缩身子:“江老板,你别这么看我行不行?我有点害怕。”

  江华笑着说:“破局就在你这个小姑娘身上。”

  “我可以来当老师,这几年一直在提倡支教,但是不代表所有人都愿意来当老师。”女孩子大义凛然的说:“我不能把我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

  “不用这种办法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以鼓励为主。”江华笑着说:“鼓励应届毕业生到边疆来支教。”

  “恐怕应征者寥寥无几。”钟跃民摇着头说:“现在的大学生,他们家庭条件已经好很多了,再来吃这个苦,恐怕很困难。”

  “我想的是不是上面要点政策,对于那些个能够自愿来边疆支教三年的,在考公考研方面给予一些便利。”江华笑着说:“这个鼓励条件应该不低吧?”

  “咬咬牙忍三年,然后换一个光明的前途。”钟跃民点点头:“我觉得可以啊。”

  江华在笑着说:“我还可以再到那些企业家当中去募捐去,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给予那些愿意到边疆支教的青年每个月丰厚的生活补偿,最起码不低于东部城市里面的老师的月薪。”

  女孩子高兴的说:“这个好诶,这样子的话,恐怕应征者就会多了一些,但恐怕有些人坚持不下来呀,咱们来的只是调研一个月,都受了这么多苦,更何况要在这里支教三年。”

首节 上一节 495/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