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0我的文娱时代

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363节

  一旦分配到基层,想找个学历相近的恋人都有些难度。

  再往后一些年,就没有包分配了,反而有了大学扩招,那时候可就……

  今年搞创业的不少,比如说南方有一个鞋还是服装的牌子“贵人鸟”,就是今年创立的。

  夏天在穿越之前,是看到了他们退市消息的——国产服装品牌到后来几乎都走向落寞了。

  (我在高中毕业那年买了一套贵人鸟的运动服,穿了得有十几年!前两年裤子的松紧带松懈了,但上衣还没问题。质量是真不错!)

  

  而在粤省东完,一个姓怀的人,在小镇上创办了一家保健品厂,这就是日后的“太阳神口服液”。

  与此同时,在北边的临安,47岁的钟庆厚创办了“娃哈哈儿童食品厂”。

  今年9月,在鹏城,有一家叫“华为”的民间科技公司成立了。

  全球无线电通信龙头企业摩托罗拉,也在这一年进入了中国。

  另外,肯德基、达能之类的食品品牌,也在这一年进入中国。

  文学领域,今年继“报告文学”热潮以后,“纪实文字”作品大量出现。

  像是余华,连续发表多篇小说,确立了先锋作家的地位,也是因此赴燕京鲁迅文学院进修。和夏天、史铁笙、马嘟嘟、方言一些人认识了。

  ……

  晚上米兰下班回来,还买了点熟食和下酒菜:“这87年最后一天了,咱们喝点~”

  米兰:“《舌尖》和《武林》,央台打算什么时候播?”

  米兰看张莉,张莉却看向夏天:“我一个底层员工,我怎么知道啊?”

  夏天道:“1月1日下午播,第二天上午还会重播一次,先播《舌尖》,60分钟一集。全播完《舌尖》播《武林》……”

  他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所以一般都是干完自己那部分活,确定了后面的流程,他就不多管了。

  真要是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别说会不会累死,那也没时间享受生活了!

  那不纯纯牛马吗?

  “那你那盘专辑什么时候发售啊?”米兰又问。

  夏天想了想:“音像社那边打算过完年,不出正月就发售,具体他们定。”

  “对了,伱那‘丽人服饰’怎么样了?”夏天反问米兰。

  张莉听了这句话,平时云淡风轻的她也翻了个白眼——米兰要做女士内衣就做呗,为啥要起个名叫“丽人服饰”啊?!

  总感觉她在揶揄自己!

  “快了快了!哈哈,设计内衣真好玩~”米兰喝了两杯,面若桃花,眼睛发亮。

  夏天一看:不好!这妖女要吃人!

  “你们喝吧,我还有事,去书房一趟。”

  结果米兰一把就把他拉住:“要往哪去?正喝的高兴呢,你居然敢扫兴?!我看你是欧阳缺了偏旁——欠日!”

  说着就扑了过来,要给他“渡”一皮儿杯酒!

  一边的小旭和张莉都要笑抽了——要是欧阳奋强听到了这句话,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哈哈哈哈~

  米兰:今天,我就要一炮跨年~

  这一年还发生了呼兰大xia案

第313章 新年,《舌尖》播出

  88年,1月1日。

  新的一年如约而至,八十年代已经接近尾声。

  早在去年的时候,小旭她们就抱怨过物价的“不正常”。

  这在以往稳定的工资和物价面前,是非常不对劲的——之前得有十几年没怎么变化了。

  不过这一天,夏天他们倒是没有理会物价,而是集体行动,叫上大春两口子、小东、眼镜他们,一起游览民安门城楼!

  就在今天,城门楼正式对游客开放!

  当然了,夏天和大春早些年就已经在故宫内逛遍。包括很多现在还没有修缮,破旧到只能用大铁锁锁起来的那些地方。

  城门楼自然也不例外。

  但现在能正大光明的游览,那也是一件美事啊!

  早些年海子开放游览的时候,夏天也进去游览过,这在以后都是不可能的了。

  城门楼门票10元一位,据说这一天就接待了超过两千游客!

  而这一天,还有一件事,事关夏天和张莉的工作。

  那就是,今天,央台终于“上星”了!

  所谓的电视台上星,是指通过卫星技术将电视台的节目传输到其他地区,使更多观众能够通过有线电视或其他方式收看到这些节目。

  这下子央台彻底成为全国性频道了,基本上有电视的人都能收到央台了!

  之前都是一级一级的电视台“转播”央台。

  而在今天下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会在央台播出!

  而且今天是元旦,是放假的。

  ……

  央台,《舌尖上的中国》。

  一阵舒缓的音乐之后,是摩肩接踵的匆匆人群,火车站台上绿皮车匆匆启动,向着远方驶去。

  火车硬座,看上去有些青涩的夏天,有点不安的整理自己的中山装。

  他一边观察着中午午饭时间,同行旅客们在车上“对付一口”是怎么对付的,一方面看着窗外的景色,被列车拉着走出山海关……

  车上的他面对热情的东北人,腼腆拒绝了对方分享食物的邀请。

  而等他乘坐火车离开山海关的时候,他将热情的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食物和故事……

  辽省的海边,刚刚捕捞的海鲜,被送到了饭馆,然后在后厨的锅中享受自己的福报,最后被端上餐桌。

  而餐桌边,夏天正在和这边的朋友聊天。

  原来是他出差来东北,这边的朋友请他吃海鲜款待他……

  当初夏天在与日本合作的那档纪录片中,展现过的模式和技巧,如今越发的成熟。

  刚出水的生猛海鲜,热气腾腾的美食特写,夏天咀嚼的微表情变化和食物在齿间碾碎的声音,以及夏天的“内心旁白”……

  工作的内容大都是一笔带过,往往都是夏天挠挠脑袋一脸茫然,或者微笑着收起文件结束聊天,代表着工作上的坎坷和顺利。

  而重点,则是美食……和人!

  在异地他乡,在陌生的大街小巷上,找到那一家“既定”的店铺,然后进去,享受当地的美食。

  夏天的内心旁白和愉悦的进食表情,让人产生一种饥饿感!

  而60分钟一集的内容,更多的是通过其他角色展开的支线……

  夏天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路人,最终会在某一处进餐地点会面。

  当地的饮食习惯,当地的生活习惯,当地人的想法,当地人的口音和热情……

  伴随着简单而深情、细腻且富有哲理的旁白,一副山海关以外的画卷,徐徐展开。

  小旭、张莉和米兰三人早早的就在电视机前等候了,此时片尾的《东北民谣》响起,夏天的歌声出现,镜头开始缓缓拉起,从饭馆中,从街道上,从城市一角,延伸到广袤的黑土地上。

  一个小时的纪录片,竟然不知不觉的看完了?!

  除了看的过程之中感觉到馋和饿之外,几个人愣是一动没动的!

  这比看电视剧还专注呢!

  堪称全程无尿点!

  “不行,我得去厕所!”小旭起身就要走。

  然而米兰比她更快:“让我先去~”

  而这一幕,在很多电视机前发生了。

  央台领导对于《舌尖》的看重是超出夏天预料的,把这档节目放在了上星的第一天,而且是元旦假期!

  而《舌尖》的表现也完全没让领导们失望!

  下午放的《舌尖》,还没到晚上下班呢,央台就已经接到了好些电话——希望能够再看一遍!

  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不得不一遍遍的跟来电的观众表示:明天上午会重播这一集,明天同一时间会播放第二集!

  随后实在没办法了,电话太多,一放下就响,一个接一个!

  最后只能在接下来的节目下方,循环播出“一排小字”说明。

  而第二天报纸上更是轰动开了——光是燕京,就有八九份报纸上看到了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报道。

  或是评价,或是宣传,或是解说……总之撰稿人们连夜码字!

  本来报纸之前就报道过,说夏天在拍纪录片,一拍拍了好几个月,导致燕京人好久都没看到他本人了。

  

  现在这节目终于播出了,能不看看吗?

  再说了,假期的下午,也没啥事,能看会儿电视多享受啊?

  这一看可就给看饿了!

  报纸上还提到:《舌尖》第一集播放之后,立刻就有无数家庭准备把晚饭提前了,而且准备吃点好的!

  据说,好些卖肉的工作人员在这天下午,忽然迎来了一大波顾客,导致准备的猪肉根本不够!

  就连大春两口子都吃了顿猪肉炖粉条!

  第二天上午,《舌尖》第一集重播,而此时央台的工作人员也加班加点用土办法计算了收视率——燕京地区第一集就达到88%!

  至于全国,刚上星也没办法有效统计。

首节 上一节 363/4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岛豪门,降服双娇四绝十美人

下一篇:歌土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才几句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