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0我的文娱时代

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469节

  一边夏天那位朋友表情都要维持不住了,好像是闻到了螺蛳粉味儿~

  夏天:“好的,一定考虑。”(冷汗~)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录制一个纪录片,一个关于五菱微车的纪录片!”

  刘主任眼睛瞪大,毫无反应:嗯?

  夏天只能解释道:“就是类似电视广告那种,不过是《舌尖》那种纪录片节目……”

  “我也是听到你说,工厂的技术员开着五菱车去津门开会,这才有了这个灵感。”

  “你想啊,我们要是开着五菱车,从鹏城出发,一路开到燕京,录制剪辑之后,在电视上播放。让观众们都看到五菱车的可靠和实用,你说将是多大的效果?”

  “当然了!这要五菱车真的很有质量才行,要是开到一半趴窝了,那可就糟了!你们有这个信心吗?”

  “有!有!我们太有了!我们以前就干过!”

  刘主任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他这一会儿就激动了不知道多少次,感觉血压都上来了,耳朵里都是嗡嗡响!

  我们的车要上电视了?要拍纪录片?要被全国人民看到了?!

  我滴个龟龟!(不知道柳州方言应该说什么)

  ……

  刘主任在从夏天住的酒店离开后,第一时间就给厂长打电话。

  厂长当天晚上,连夜带着几个技术员和其他几个主任,坐火车往鹏城赶。

  这位厂长就是之前说的那位,他现在叫丁叔——以前叫姜公望,可能是冲撞姜太公,所以就改名了。

  第二天中午,鹏城电视台这边的一个副台长两个主任,区里一位副长,加上柳州微车厂的厂长和几位主任,还有夏天和几位朋友,开会。

  会议的主题,就是昨天下午夏天说的那个“让全国观众认识五菱车的纪录片”。

  夏天的想法是,这边电视台出人、自己向央台再要几个,柳微车出几个人,一起组一个车队,从鹏城一路开到燕京。

  拍摄这一路的过程!

  有着之前《舌尖》的成功先例,谁也不怀疑夏天能不能拍好这个节目,也不怀疑这个节目会不会火。

  他们只考虑怎么把这个节目拍出来!

  甚至当地的电视台和领导们想的更多——那《舌尖》可是直接输出到了东亚东南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甚至外交bu都提了《舌尖》在外边的影响,说是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这要是办成了,不得写进档案啊!

  对于这个节目是不是要搞,没有人提。大家研究的是出人出力出钱的问题。

  毕竟这是块好蛋糕,有能力的都想吃一口啊!

  最后决定,一个车队,八辆五菱面包车,包括摄制组、司机和安保人员,一共24人带着设备和物资一起上路。

  ——当然不能就夏天和勇哥两个人,这时候道上不安全!

  而且,一路上还要各种报纸报道!

  提前打招呼,各个地方的领导接见。一路风光!

  夏天把五菱车的广告词都想好了:造人民喜爱的车!

  人员方面,夏天这边只有自己和勇哥两个人,顶多看看央台那边会派几个人过来。

  而五菱和当地电视台和官方出多少人,他们自己商量吧。

  最后,到了节目命名环节。

  有人提议叫《车轮上的中国》。

  夏天:啊?!你们蹭热度蹭的不合格啊!这名字听上去不寒碜吗?

  夏天提议道:“要不就叫《穿行中国》吧!”

  

  就这样,一场大型真人秀,真实公路纪录片,《穿行中国》定下来了!

  之后还组织了交通部门的同志,帮忙规划路线,计算时长。

  预计是四天三夜——这年头可没什么高速,路也不多。

  还得尽量走大路,小路莫走,逢林莫入~

  等到央台那边一下午开了四个会,确定了这件事的人员和方案,打电话过来之后。

  鹏城这边就开始宣传了。

  当天晚上就开始录制节目,采访五菱的厂长丁叔,介绍厂子的光荣历史,介绍新款五菱面包的可靠、质量和实用。

  然后说了这次的事——说他们找到夏天,想要打广告,然后有了这个《穿行中国》的纪录片节目。

  然后主持人采访夏天,先是夸了一顿,歌曲啊、小说啊、《舌尖》之类的。

  她夸的还挺真诚的,把夏天都要夸不好意思了——遇到女粉了~

  然后,话锋一转,说了夏天买燕京吉普带来的效果。然后询问夏天怎么想到的这个节目……

  第二天先是早上的鹏城、羊城报纸,头版头条就刊登了这个消息。

  当天晚上,当地电视台新闻也开始播放了。

  这毕竟是改开最前沿,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无与伦比。

  在这边认识夏天的不要太多,就算是认不出来,也都知道有这么个夏天。

  有说是唱歌的,有说是作家,还有人说“你们没看过《舌尖》吗”,反正总有你认识的渠道。

  现在好了,他就在鹏城,还要以此为起点,带着一群人开车去燕京!

  太屌了吧~

  对了,这个五菱面包车是什么东西?

  ……

  此时,家里的米兰他们还在等着夏天回来呢。

  知道他现在已经在内陆了,估计一两天就回来了。

  三个人满怀期待的等着,还商量着回来后怎么收拾他……

  晚上米兰照常给小旭俩人讲笑话。

  “我给你们出个脑筋急转弯,答错了的睡中间——牛和鸡哪个贵?”

  小旭:“当然是牛贵。”

  米兰一摆手,“不对,是鸡贵~”

  “为什么?”

  “因为九牛一毛~”

  小旭被逗得咯咯笑。

  随即,一边的张莉问道:“那鸡呢?”

  米兰:“八毛~”

  小旭问:“为什么鸡……哈哈哈哈哈哈!”她反应很快啊~伸手去打米兰!

  三个人笑成一团。

  这时,夏天打来了电话。

  米兰接起电话:“啊?开车回来?!”

第406章 一路向北

  ~

  夏天他们的五菱车队,从鹏城出发了。

  规划路线为:鹏城-豫章-金陵-彭城-泉城-津门-燕京!

  总时长四天三夜,尽量在城县之中过夜。

  不过也做好了在野外宿营的准备。

  整个车队28人——照原计划多了几个,其中安保人员还带着四支枪!

  豫章那可是咱们打响格命第一枪的地方,当天下午就到了。

  因为提前两天就已经上新闻了,五菱面包车队穿行中国的消息,从鹏城当地向着其他地方快速传播。

  本来夏天自己的热度就居高不下,最近一年都没在内地,偶然有点消息,比如说发行专辑《1989年的夏天》,比如春晚在香江带着几个香江歌星一起录节目……

  比如主演了一部电影,虽然还没在内陆上映,但据说在香江卖了三千多万票房!

  虽然他人不在,但讨论度可是不低。

  歌曲,小说,依然在热烈讨论。

  尤其是小说,几部小说的热度完全不减,甚至讨论度更高了——这年头信息传播速度是真的低。

  不像是网络时代,热搜榜一出,上网的都知道了。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点啥大消息,一天时间传遍全国。

  现在就算是主流媒体助推,很多地方得到消息都是很久之后了。

  更别说,还有些人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关注媒体消息,能天天看报看电视。

  等到消息传到最滞后的地方,才是热度爆发的巅峰。

  所以才有类似《少林寺》一热播就是大半年,甚至好几年都是热门。

  而夏天那些小说,能讨论的地方就太多了。

  到现在还有人在研究《潜伏》之中,那些人物的性格呢。

  还煞有介事的分析,在报纸上互相争论。

  现在好了,夏天回来了!

首节 上一节 469/4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岛豪门,降服双娇四绝十美人

下一篇:歌土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才几句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