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 第142节

  香港。

  明窗出版社,一大早,总编潘粤生刚抵达公司前台,就看到一个上身穿着浅蓝色衬衫,内搭白色T恤,下身穿着牛仔裤的少年,正坐在角落里的椅子上看报。

  潘粤生原本只是匆匆路过,但刚刚进入办公区,他就忽然就顿住脚步,表情惊异,然后转过身来,重新回到前台方向。

  他仔细打量着那角落里的少年,忽然眼睛一亮,喊道:“林作家?”

  林书平抬起头来,看到身形微胖,留着八字胡的潘粤生,便是站起身来,用粤语笑着回道:“潘总编,是我,许久未见。”

  “是太久未见面了。”

  潘粤生脸上露出笑容,走上前跟林书平握手,打量着对方,惊奇的说道:“这才半年而已,林作家变化真大,我刚刚不是留了个心眼,可能都不太敢认林作家了,您似乎又长高了一些?”

  他比划了一下林书平的身高,然后看着林书平干净明朗的脸庞:“又变帅了一些……您是我见过的作家中相貌最英俊的一位,香港有位明星很靓仔,现在很火,叫黎明,不知道林作家听说过没有,他跟您的气质很像。”

  黎明去年在热播剧《男儿本色》中,饰演了一位阴险狡诈、在恒通银行工作的青年谢森,而备受欢迎,今年又参演了一部古装剧《兵权》而再次火爆出圈,也因为这部剧,黎明开始正式走红,基本上片约不断,直至被封为四大天王之一。

  也因为长相太英俊,现阶段的黎明,备受全亚洲市场的欢迎,在韩国、日本等地都有大批的粉丝迷妹支持,其中不乏一些当地艺人,比如日本当下最火爆的歌手中森明菜,就公开把黎明视为理想型。

  由此也可见香港流行文化在亚洲各国的影响力。

  “潘总编过奖了。”

  林书平谦虚说笑了一句,主动转移话题道:“我今日是来交稿,《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二部已经写完。”

  “第三部呢?”潘粤生笑着问道:“第二部已经出版过半,书迷们已经等了太久,甚至坊间已经有写手续写了第二部《万国来朝》的剩余部分,现在很多书迷都已经开始讨论第三部的写作方向了。”

  林书平闻言,颇有些讶异,他对此关注并不多,但也并不是很奇怪,毕竟只要有心,查阅历史典籍与资料,基本上都能对明朝年间发生的事情做出续写。

  只要刻意仿照《明朝那些事儿》的笔锋去写出原著的味道,差不多是能够在书迷之间以假乱真的。

  “第三部还没有动笔。”

  林书平颇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真正意义上第一桶金是靠投稿《明报》得来的,正因为有了那几万块钱稿费,他才拥有了闯荡沪市,疯狂收集国库券进行倒卖的资本。

  但他目前的工作重心全都放在商业上,出版社这边反而无暇顾及,第二部《万国来朝》这后半部分,也是因为出版社催得急,他抽出时间来写的。

  所以第三部,目前来说,林书平暂时没有动笔的想法。

  但林书平不知道的是,在这小半年时间,因为《明朝那些事儿》的火爆,导致香港文坛跟风者无数,也因为一些明朝电影、电视剧的上映与开播,导致香港书迷、影迷们对中国古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整个亚洲东部,归根结底都受儒家圈的影响,很多人也都承认自己身上的中华血脉,因此当有人把老祖宗那些事儿掰开揉碎了当话本呈现在读者面前时,再加上一些有心人的推动,相关小说火爆也属正常。

  也因为《明朝》相关影视剧、小说的流行,导致现阶段香港影视圈涌现出大量拍摄古装剧的剧组,比如新生代小生黎明,除了与刘家辉合作打造的《兵权》这部古装剧之外,在后续两年,黎明的大部分影视作品都是古装剧。

  不仅是黎明,许多当红演员拿到手的剧本大多也都是古装剧。

  而且已经不仅仅只是明朝年间的影视作品,由于香港影坛正处于大爆发时期,很多电影、电视剧基本上都是流水线俗称,七天生产一部电影几乎是常态,所以电影类别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高。

  前不久流行明朝,但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去拍宋朝、唐朝、汉朝甚至是秦朝。

  总之,不管是什么朝代,只要是古装剧,就在当下香港影坛备受欢迎,也颇受整个亚洲观影人群的喜爱。

  这个风潮的流行,《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居功至伟,正是因为这本书的火爆,这才引起了香港影视圈制作人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古朝代作品扑向市场,引起广大影迷的关注。

  “第三部没有写,是因为没有灵感吗?”

  潘粤生一边引导林书平去到自己的办公室,一边开玩笑似的说道:“很多作家都有这样的困境,毕竟一直浸淫在同一个领域,写同一个类型的作品,会有些乏力,我的建议是不如换个类型,比如写写唐朝那些事儿。”

  林书平有些哭笑不得。

  他是灵感枯竭吗?

  他有用不完的灵感好不好?

  “我只是没时间写……”

  林书平嘀咕了一句,不等潘粤生再次询问,便主动解释道:“写作只是我的副业,我个人是在内地创业做生意,目前正值创业关键期,所以写作这方面就搁浅了一段时间,短时间内,我可能没有去写第三部的打算,不过也请潘总编放心,《明朝那些事儿》绝对会是一个完整的作品,第三部、第四部包括第五部,后续我都会抽出时间去完成。”

  “我非常理解您这说的这些话,毕竟对于作家们来说,每一部作品都相当于自己的孩子,当然要做到有始有终。”

  潘粤生笑道:“我只是建议林作家换个思路,换个朝代去写,您知道吗?现在不仅是香港文坛盛行中国古代故事,就连影坛那边都在跟风,现在很多影视城基地都在开工拍摄古装剧,作为这个风向的引导者,林作家难道不觉得很自豪吗?或许您会有兴趣创作出一部古装剧本?”

  林书平有些惊讶,但还是摇头道:“我虽然有兴趣,但真的没时间。”

  他今天抽空来香港已经实属不易,等在香港游玩一天后,明日就会回到内地。

  深城这边,深蓝新技术正在步入正轨,销量、产量都在陆续跟上,接下来就只等时间的验证了,如无意外,深蓝新技术将会完美承接前世巨人公司的大盘,成为这个时代的替代品。

  除此之外,林书平过两天还要前往川渝一趟。

  因为叶戈尔已经在昨天跟他通过电话,叶戈尔已经成功在苏联那边活动开来,而苏联民航局那边了解到中国买家的需求后,也是及时给予了回复。

  他们不管买家来自哪里,只要能搞定外贸权和航空权,并且能给出等价美金或者等价交换物,他们就会及时安排发货。

  林书平得到这个消息后,就已经决定动身前往川渝,与川渝航空的高管会面。

  不过现阶段林书平并没有资源人脉能与川渝高管取得联系,但他并不会坐以待毙,因此早早的就以深城大学的资格订购了一张飞往川渝那边的机票,不过登机时间要等到两天后。

  这两天时间,林书平就抽空来香港交稿,如此听到潘粤生似乎有意约稿剧本,林书平只能出言婉拒。

  因为他是真的没时间。

  不过了解到现阶段香港影视圈非常火爆的这些古装剧类型,林书平脑海中却是莫名涌现出一个想法。

  市场上已经到处都是古装剧题材,林书平并不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在这里杀穿,毕竟华人作家圈比他更了解历史的人有太多,单单是那些文学院、历史系的教授和高材生们,就能甩出他一条街来。

  但林书平也有自己的优势,假若真的有机会杀穿香港古装剧,林书平觉得自己肯定会拿出一个另类的古装题材,方才能再次引领潮流。

  这个古装题材,正是黄易黄大师最出名的作品,也就是此前曾提到过的,历史穿越类小说的鼻祖《寻秦记》。

  《寻秦记》这部小说,原本是黄易在九十年代初创作,堪称是开创了穿越小说的先河,因为《寻秦记》的出现,随后才出现了不少秦朝穿越小说和改编而来的穿越剧。

  如果在这个古装剧盛行的时代,把《寻秦记》这部小说写出来,丢到市场里,其所引起的反响和影响力,绝对不亚于在中华文坛投下一枚核弹。

  不过还是那句话,林书平是真的没时间。

  虽然他也有意染指影视圈,去万花丛中过,但现阶段他的工作重心仍然还是以内地为准,毕竟香港这边已经没有太多风口和机遇,这里已经是有钱人的天堂。

  想要赚钱,积累资本,还是要在内地打拼才行。

  “那可就太遗憾了。”

  潘粤生满脸遗憾的说道,然后他就拿起电话,让人过来与林书平进行稿件的交接与稿费的结算。

  他甚至都没有去阅读《万国来朝》的后半部分,不管如何,明窗出版社已经与林书平合作多次,还是相当相信林书平的笔力的,哪怕这后半部写的不怎么样,单凭之前写的第一部《明朝那些事儿》,也早就已经让明窗出版社赚的盆满钵满。

  “《明报》那边因为缺乏后续稿件,已经停更快半个月了。”

  潘粤生笑道:“每天都有大量的读者或写信或打电话催更,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过现在有林作家的这些稿子,也足以支撑《明报》再恢复连载一两个月了。”

  林书平闻言,有些惭愧的说道:“这件事怪我。”

  “林作家不必为难,我非常理解作家们面对连载期间面对的压力。”

  潘粤生道:“等整理完合约,中午我来安排午宴,为林作家接风洗尘,上次您走的匆匆,没好好让我招待,这次可千万留下,下午我就告个假,带林作家好好逛逛香港。”

  林书平连忙道:“千万不必如此,潘总编,这太耽搁您的时间了。”

  “不耽搁,与作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与私下的友谊,也是我们做编辑的常规任务。”

  潘粤生笑道。

  “那好吧。”

  林书平无奈同意,虽然他原本打算自己独自逛逛香港,买点东西带回去犒劳两个公司的员工,但现在有人带队,他也省得费时费力。

  不过让林书平没想到的是,这场午宴来的人有点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在香港文坛赫赫有名的人物。

  但潘粤生却并没有提前告知。

  在整理合约、结算稿费期间,负责林书平的主编曾宝成也迅速赶来,见到林书平时也是大喜过望,但眼神里却颇有些幽怨。

  无他,只因为曾宝成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隔三差五向林书平的邮箱发送催稿邮件,但得到回复的次数屈指可数。

  而林书平早前也没有大哥大号码联系,他留下的只有传呼号,而传呼机早已被林书平停用,因此曾宝成唯一能联系林书平的方法只有通过邮箱。

  可惜每一封诚意满满的邮件,都被林书平无视,尤其是近两个月,林书平根本没有回复给他半个字。

  但林书平现在已经成为文坛大家,一部《明朝那些事儿》获得书粉无数,哪怕曾成宝心底再埋怨,可表面上依旧尊敬相待。

  得知潘粤生要亲自宴请林书平,曾成宝也是立即联系公司司机小黄,让小黄在中午下班前,开着他那辆白色本田过来。

  很快,林书平便与出版社签订了新的合约。

  新合约是在早前已经约定好的合约基础上,又加上了一些细节条款,总体无伤大雅。

  林书平了解细则后就签字并按了手印,随后,出版社便结算了《明朝》的稿费,将近一百万元港币。

  “这么多?”林书平惊讶出声。

  “给林作家签署的合约是阶梯版税模式,所以在总销售额破十万册的情况下,我们是按照15%的分成模式给予稿费结算的。”

  曾成宝微笑解释道。

第191章 作家沙龙

  林书平与明窗出版社签署的合约实行的是阶梯买断模式,倘若单册销量破十万册,那么林书平便能拿到15%的版税率,这个版税率在业内已经是属于顶级待遇,与倪匡、亦舒基本持平。

  虽然预料到《明朝那些事儿》在香港卖的不错,但单册突破十万册,依旧超出了林书平的想象,毕竟整个香港总人口也才五百多万,单册能卖到十万册,也说明平均每五十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人读过《明朝那些事儿》。

  “影响力还挺大!”

  林书平略有惊叹,虽然他在上一次签售会活动中就感受到了香港读者对《明朝那些事儿》的喜爱,但那时单册销量才堪堪突破三万,如今突破十万册,稍一换算香港人口的体量,就觉得《明朝那些事儿》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这是从六月份到八月份,合计三个月的全部稿费,一共是97.2万元,差一点过百万。”

  曾成宝感慨道:“林作家的第一部作品就能赚到如此丰厚的稿费,在业内也是很罕见的。”

  上一次来香港,明窗出版社曾给林书平结算了第一部《洪武大帝》的稿费,一共是十九万元,再加上早前的三万买断稿费,合在一起就是二十二万元。

  如今已经步入十月份,但九月份的稿费还没有正式结算,所以目前明窗出版社只能给出六月到八月三个月的分成稿费。

  平均下来,每个月大概三十多万元。

  其中《洪武大帝》全册共五册,合计在三十五万字左右,前三册因为出的早,所以都破了十万销量,但是第四册、第五册还差一些,因此只按照12%的那一档阶梯版税来结算,未来达到十万册后会再升档弥补。

  同时,第二部《万国来朝》的销量,也明显不及预期,销量仅六万余册,所以目前也只能拿到阶梯版税中12%的那一档。

  至于具体销量,出版社方面也只能给出一个大概数字,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明朝那些事儿》在线下也有一些折扣活动,所以虽然标价19.9元一册,但有时候15.9元就卖了,甚至一些破损书册的定价会更低。

  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得到出版社同意的,因此体现在稿费上就会有所减少。

  但林书平并没有刨根问底,目前来说《明报》虽然经常被传耍大牌、抠搜,但拖欠稿费或者做假账一事还未曾听闻,毕竟是大报,而且即将上市,因此信誉上还是有保证的。

  林书平很爽快的便在稿费结款单上签了字,但除了出版社的这部分稿费之外,《明报》方面也会结算一部分连载稿费,按照早前约定千字一百元来结算,但这部分仅有五万余元。

  即便如此,林书平此行先来,也是拿到了破百万的稿费,已经算是行业翘楚。

首节 上一节 142/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迎娶旺夫的大蜜蜜,我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