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 第19节

  瘦高男子离开后,弥勒佛男子主动给林书平倒茶:“林兄,我叫徐大明,刚刚去取钱的那位是我大哥,他叫徐欢,这位是我侄女,你叫她阿凤就好。”

  旁边的年轻女子此刻也是好奇的打量着林书平,“你这个人,带着这么多钱不怕被抢走吗?”

  这话问的有点唐突,不明摆着给人增加不安感么?

  徐大明都忍不住瞪了自家侄女一眼,“林兄能带这么多港币来找咱们兑换,那就是信任,阿凤你不要乱说话。”

  林书平则笑道:“我有个朋友在公安局工作,我来之前给他报备过,如果中午之前不给他回个电话,就说明我在陈江这边出事了,他们会立即过来调查。”

  他这话并非无的放矢,在来之前他就跟康威通过电话说过此事。

  徐大明闻言,立即伸出大拇指:“林兄真是细心又谨慎,不过这是必要的安全措施,你放心,陈江这边有我大明罩着,你的人身安全不会有任何问题,日后如果兄弟还有港币,大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我们,只要在鹅城境内,我们都提供上门兑换服务。”

  阿凤知道自己说话冒昧了,吐了吐小舌头,也没有再言语,拿起手中的随身听,戴上耳机,一边听歌,一边在桌子前的笔记本上抄着歌词。

  没过多久,徐欢就回来了,他手里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塑料袋子,回来后直接就把塑料袋放到林书平面前:“小兄弟,这是三万块钱,你点点。”

  林书平没有托大,当下的市场环境,假币奇多,有些技术甚至能以假乱真,普通人验钞甚至要准备激光笔,但林书平经验丰富,钞票入手一摸就知真假,因此他便当着徐家人的面,一张一张的开始数起来。

  几分钟后,林书平点好人民币,拢共三万元整,不多不少。

  他立即从背包里拿出三万港币,另外又加上了三张百元港币放上去,直接在桌子上推到徐欢面前:“欢哥,你点点。”

  徐欢一笑,同样很细心的拿起这些港币迅速的数了起来。

  在这个年代,三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谁都没办法像后世一般轻松装逼,更没有验钞机,因此数钱也在情理之中。

  等数完后,徐欢主动伸出手,笑道:“小兄弟,合作愉快,下次如果还要兑换港币,就直接来找我,如果是像今天这样的数目,手续费我还可以再便宜一点。”

  林书平笑道:“合作愉快。”

  言毕,他也没有答应对方的挽留,便起身离开,徐欢和徐大明也很是客气的送出门,目送林书平离去的背影,徐大明啧啧说道:“在政府办上班的就这么有钱?这个姓林的看起来也就二十岁左右吧?跟阿凤年龄一样大,没想到心这么黑。”

  徐欢摇头道:“这不是黑钱,来路应该很正。”

  徐大明闻言,不理解道:“来路很正?怎么可能!你没听王军他们说嘛?他们在金陵那边倒卖钢材,一千吨的钢材,原地不动就能被炒卖一百多次,价格翻了三倍!没有这些当官的默许,收受贿赂,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正大光明的发生?”

  “谨言慎行。”

  徐欢呵斥了一句,说道:“我说姓林的钱来路正,不是没有根据的,他既然敢亮出工作证件,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而且这批港币很新,应该是从银行里刚取出来的,这么大一笔钱,银行都不管,你管?”

  徐大明缩了缩脖子,依旧嘴硬道:“反正我是不信……对了,他来的时候还说跟公安那边的朋友报备过。”

  徐欢缓缓点头道;“这小子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多资金,而且性格稳健,说明以后是个干大事的,我留了他的联系方式,以后我们可以多多走动。”

  另一边,林书平离开张江后,给康威回了个电话,报了平安,然后就乘坐公交车回到家。

  当下,他手里有三万现金,加上从苏联商人叶戈尔那边借来的一万现金,那么他手中就有四万的初始资金可以调动。

  “应该够用了。”

  林书平喃喃自语,但其实够不够,他心里一清二楚,这四万块看起来很多,但如果对标万国证券的那些狠人,根本不值一提,甚至都抵不过杨百万的初始资金。

  当年杨百万不仅拿出了全部家产,合计两万人民币,还通过各种关系向亲朋好友借来了十万,然后才火速杀向安徽合肥。

  但现在,林书平手中却仅仅只有四万。

  “看来要要多跑几趟了。”

  父母都在西湖百货商场,家中无人,林书平回到家后,给老爸老妈留了个纸条,告知被再次外派公差后,就开始准备一些食物,收拾行囊,准备北上。

  他要乘坐的交通工具是火车,也早已提前三天进行了购买。

  当下火车票最多也就只能提前三天订票,他买的是硬卧,花费了57元,硬座价格则减半。

  从鹅城到合肥,全程大概在1100公里,乘坐火车需要18个小时,基本上是一天一夜了,哪怕林书平身强体壮,但硬座也实在太难熬。

  至于软卧,那根本不用想,现阶段有钱也买不到。

  虽然乘坐大巴车,速度快点,但也需要十三四个小时,而且风险更大一些。

  因此在思考过后,乘坐火车便就是此次行程的最佳交通方式。

  秉承着财不外露的宗旨,林书平按照计划,换上了一身旧衣服,然后把钱全都塞到了一个破旧的小黑包里,又从卧室里拿出一个充满电的传呼机,此行与家人最快的联系方式就是这个万能BB机了。

  传呼机的功能很简单,只要收到信息,林书平就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进行回电。

  等收拾好一切,林书平也没有休息的打算,他下午四点的火车,检查完身份证件后,便是拎着小黑包就直奔火车站。

第33章 风口来了(求追读)

  就在林书平乘坐火车前往合肥时……

  另一边,远在千里之外的沪市,一个名叫杨焕东的中年男子,正躺在家中骂骂咧咧的看着报纸。

  此人就是后世人人称道的杨百万,但现阶段他却只是一个刚刚38岁的失业中年大叔。

  杨焕东是沪市本地人,小学毕业后便四处打工,后来经人介绍来到了沪市铁合金厂工作。

  因为入厂时,年纪比较小,所以厂里安排杨焕东到仓库去看管原材料。

  从此杨焕东便有了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

  没过多久,杨焕东便和妻子结婚,但这两年,两人的开销都比较大,所以杨焕东便想着在工作之余,找一些私活来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杨焕东就悄悄地干起了他的第二职业,成为了一家企业里的业务销售员。

  因为有了第二职业,所以杨焕东的收入便逐渐增长。

  有时他还会买些礼品到厂里分给工友,在厂里的人际关系非常好。

  可就在今年春节期间,在杨焕东看管的仓库里,发生了一起丢窃案。

  在上头盘点库存材料时,竟然发现仓库里凭空消失了一吨多的铜材。

  杨焕东作为仓库看管员,完全懵逼,但百口莫辩,再加上杨焕东最近这一年来表现的非常阔绰,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案件第一嫌疑人。

  厂里报案后,杨焕东被送进了警察局,可无论民警如何审问,甚至上了大记忆恢复术,但杨焕东依旧死不松口,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清白。

  但他失职是肯定的,毕竟他一人干着两份工作,在细节上肯定会顾此失彼。

  好在不到半个月,案件就被警方破获,偷盗者另有其人,杨海定确定是被冤枉的大好人,在被释放后,他回到了工厂,但厂里的领导却并没有做出任何安慰的举动,想到自己被冤枉时的委屈和所受到的侮辱,杨焕东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冲动之下就向厂里提出了辞职。

  因为被抓进看守所期间,他的企业销售员工作也没了,所以辞职一个月来,杨焕东只能日复一日的待在家里。

  失去了固定收入来源,也让他心中焦虑不已。

  不过妻子倒是没嫌弃他不工作,一日三餐照常供应,也时常与杨焕东商量着是不是要做点小买卖,杨焕东也觉得可行,于是进了一些喇叭裤、牛仔裤去摆地摊。

  可惜失败了。

  积攒了一大批压箱底的货没卖出去。

  妻子之前也在企业当销售员,通过两三年的销售员生涯,两人一共攒下了两三万人民币,成为了当下人人艳羡的万元户,虽然做生意失败了,但这并没有让杨焕东失去信心。

  他心思敏捷,也经常读书看报,所以便想要从这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准备下一次创业。

  而这经验还真被他总结出来了。

  沪市是全国大都市,喇叭裤、牛仔裤在前些年很受欢迎,但在走在时尚前沿的沪市,却已经有些落后了。

  “我真是脑袋秀逗了,竟然想到在金陵路那边摆地摊,我去崇明岛摆地毯都比在这里卖的多。”

  杨焕东骂骂咧咧的看着报纸,他现在真想给自己一巴掌,因为他刚刚想通了关键节点。

  沪市是时尚大都市,市民们永远走在全国时尚最前沿,当然看不上已经过时的喇叭裤、牛仔裤,但只要离开沪市,去二线、三线小城里去摆摊,这些喇叭裤和牛仔裤,依然是最紧俏的物资。

  “脑袋要活络,不能局限于一个地方,要放眼全国!”

  杨焕东自言自语的说着,告诫着自己,总结着失败的经验,准备把手里积攒的货拿到外地去卖。

  可突然间,他惊咦了一声,目光盯着手中《沪市财经日报》上的一则消息。

  那是一段讲话,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李行长的讲话,上面清楚的写着李行长公布的一条消息,即《关于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以及《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这两个方案通过的消息,并宣布中国公民在4月21日后,各大银行可以自由买卖国库证券的消息。

  “国库证券,国库证券……”

  杨焕东喃喃自语,忽然间他站起身来,开始在卧室里翻箱倒柜,很快他就从一个抽屉里翻到了两张被揉的都是折痕的钞票。

  说是钞票,但其实上面清楚的印着“国库券”等字样,并且面值分别是一张伍圆,一张拾圆。

  杨焕东仔细看着这两张国库券,他记得这是之前厂领导为了跟银行打好关系,方便贷款,而硬生生吞下的一批国库券。

  后来这些国库券就被当做福利下发给工人,但工人们拿到手后却没当回事,因为这不是真钱,流通不了,根本花不出去,除非到期后才可以去银行兑换,平常根本没有变现的方法。

  而市面上大多数国库券,都是三年期、五年期的,一年期的都很少见。

  这导致市面上的国库券根本不值钱,五折出售都没几个人收,更何况还不准公开交易。

  杨焕东曾经收到了二十块,都是五年期的,其中几张都是一圆面值的,有次内急,被他当废纸擦屁股了。

  “国库券可以自由买卖……那么这东西还真能当钱花了?”

  杨焕东有些惊奇,“不对,不是能当钱花,而是可以公开交易了……这意味着什么?”

  他感觉自己触摸到了华点,心情略微激动,当即就再次仔细查阅着报纸上李行长的讲话。

  李行长在报纸上明明白白的言明,从今以后,国家允许中国境内的公民可以自由买卖国库券。

  这就预示着,国库券由地下交易转为地上交易。

  “这是机遇!是风口!真正的风口!”

  杨焕东再次激动起来。

  这一政策的调整,或许对缺乏金融知识的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根本不痛不痒。

  但他杨焕东本就酷爱阅读,经常看书读报,家里积攒的报纸有好几大捆。

  哪怕他只是小学毕业,但经过这么多年的长时间的阅读和学习,大脑也早积累了一定的金融知识。

  他也清楚的知道,国家的未来很多发展,其实都在一个个拟定政策里,而这些拟定政策则通常都会出现在各大党报中。

  因此,在察觉到新政策后,杨焕东难耐心中澎湃,当即他便起身,快步出门,去楼下报亭购买一些经济类报纸和书籍,准备去恶补相关金融知识。

  经过一天时间的阅读,杨焕东看的脑袋都有点发胀,眼睛都布满了血丝。

  这期间他只睡了两三个小时,却终于了解了国库券的相关含义。

  但他总觉得差点意思,心里也没太大底,想要行动,又不敢,怕再次失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他呢喃了一句后,想起陆家嘴那边有一家金融研究所,便立即决定拿着报纸去请教请教。

第34章 抵达(求追读)

  把一辆凤凰牌的二八大杠停靠在路边,杨焕东手拿一份报纸迅速走进眼前隶属于中行的金融研究所,刚进门他就拉着一名工作人员激动问道:“同志,同志,麻烦问一下,什么时候开始买卖国库券?”

首节 上一节 19/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迎娶旺夫的大蜜蜜,我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