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第12节

  当晚,卧室窗台边,陈艺雪坐在小书桌边上,案头放着一本绘有青山翠树图案的人民文学。

  她面前,是一本厚厚的便笺纸,上边落有端庄优美的字迹,看内容是用于演唱的歌词。

  便笺纸最末一行,一个个红叉触目惊心。这已经是陈艺雪否定掉的不知道第多少版歌词了。

  距离献礼演出只剩两个月不到,身为最高文工团主唱的陈艺雪歌词还没有着落。

  近两年来国家变化巨大,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加之是建国30周年,因此上级要求本次献礼演出必须有创新,节目务必体现新的时代风貌。

  创新二字,谈何容易。这几天,团里又有几位作词人给她献上新写好的歌词,可陈艺雪看完没有一篇满意的。

  和先前被她否定掉的那些歌词一样,这些人的歌词不是内容太老,尚停留在好几年前的那股氛围下,就是太软,靡靡之音和献礼的场合不相称。

  而对于自己殚精竭虑写下的两篇歌词,陈艺雪也觉得很一般,达不到她心目中献礼作品应有的水平。

  陈艺雪想啊想,不断琢磨着歌词,焦虑也在不断加深。

  写完歌词还要谱曲、练习、编组对应的舞蹈……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真是令人头疼……”

  看着日历上被划掉的一天天,陈艺雪轻叹一声道,心情逐渐沉重。

  这时,案头上的人民文学映入眼帘,一个念头浮现在陈艺雪脑海中。

  要不,去找妹妹的男朋友,请他给自己写歌词?

  他能写出《高山下的花环》那样的作品,文采必定出众,也许能为自己化解麻烦。

  陈艺雪寻思道,感觉找到了新的出路。

  ……

  第二天早饭时,陈艺雪向陈巧巧提出自己的诉求:“巧巧,你对象最近有没有空啊?”

  “要是有空,我想请求他帮我一个忙。”

  请求?在陈巧巧印象里,姐姐很少用这种口吻说话。

  她在学习、工作上就没犯过愁,从来都是别人求她,没见过她求别人。

  “什么事呀姐,你告诉我,要是在他解决范围内,我带你去问问他。”

  陈巧巧怀着好奇道,迫切想知道谜底。

  “是这样,我是今年献礼演出主唱,目前演唱的歌词还没有着落。无论是其他人写的,还是自己写的我都不满意。”

  “跃新他才华出众,我想请他帮我写歌词。”

  “写歌词?我下午放学带你去找他,怎样?”

  原来如此,听到姐姐的苦恼,陈巧巧觉得可以带她去找许跃新。

  “许跃新之前写的是小说,歌词他能行吗?”

  周至凤在旁边插嘴道,“可别耽搁时间又误了事。”

  “妈,帮我把碗洗了,我要跟巧巧说事儿。”

  陈艺雪不想再听母亲喋喋不休,索性将她支开。

  “还有我的碗。”

  陈巧巧也把碗推到母亲眼前。

  周至凤只好拿着碗走了,姐妹俩见状继续讨论找许跃新的事。

  ……

  “跃新,你的那部《高山》火了。准确说,是火得一发不可收拾。”

  “读者群体反响热烈,许多男青年读完后跑去参军,强烈要求上前线保家卫国,不少女青年喊出了非军人不嫁的口号。”

  “文学界围绕这部书掀起了讨论,文化口一些领导的也很关注你的大作。”

  “你对此有什么打算?想不想在文学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下午时分,五道口附近的一家小酒馆,陈健功手里握着几粒花生米,满面红光地向许跃新祝贺道。

  陈健功是燕大中文系77届学生,早年间曾在京西煤矿下属的矿区工作,和许跃新一样是下井的工人。

  考上大学后,陈健功曾回矿区故地重游,因此和许跃新结识。

  初次见面时,许跃新和陈健功谈得颇为投机。再加上双方父亲是学术上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两人遂成为朋友。

  陈健功早在70年代初就开始发表作品,和人民文学的编辑王潮垠等人是旧相识。前两天,他从王潮垠口中得知自己朋友即是《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于是找到许跃新向他当面贺喜。

  许跃新也抓起一把花生米,往嘴里扔一颗,嚼碎咽了下去。

  “既然能吃上这碗饭,肯定是想走得远一些,把创作当成长期的事业。”

  面对朋友,许跃新也不隐瞒自己心里的打算,坦率说道,“对了,你说上头在关注这部作品,具体是怎么个关注法?”

  陈健功在京城文艺界呆得时间长,认识的人多消息灵通,许跃新想从他嘴里知道当前的状况。

  听到许跃新打算走职业创作之路,陈健功乐开了怀:朋友找到人生道路,成为自己的同行,文学界也将增添一颗新星。

  “《高山》是在潮垠手里发出去的,他和我是老朋友。这两天文化部门的一些领导找到他,征询他对本书的看法。不出意外,上头会就此进行发声。”

  “当然,上头的发声渠道、途径有很多,具体方式难以揣测。”

  陈健功说到这,露出神秘微笑道,“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你本人肯定得参与进发声过程。不能叫领导唱独角戏。”

  “至于发声的内容,终归是离不开创作风格这几个字。”

  “因为《高山》的文风,确实和目前流行的伤痕文学大不相同,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谈到许跃新的作品风格时,陈健功的声音中带着激赏。他在今天拜访许跃新之前,早把这部小说阅读了十几遍,每一遍都有新的体会。

  作为专业人士,陈健功在经过反复咀嚼后,认定《高山下的花环》具备划时代的潜力。

  如果文艺主管部门真如传言所说,为此进行重磅发声,那么就会成为激发这一潜力的契机。

  陈健功为许跃新得到上级重视感到欣喜,也很想知道上级一旦就此发话后,《高山下的花环》能给文艺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上面开始关注自己的作品了。

  许跃新对这一消息并不感到意外。无论在当前还是后世,每当文艺界涌现出有影响力的作品时,主管部委、文联和作协等机构都会投入关注。

  特别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节点上,一部出色的文艺作品,往往能引领社会思潮,改变大众观念。

  《班主任》、以及进入80年代后的电影《庐山恋》……

  而现在,位于上级部门视线焦点的是《高山下的花环》。

  许跃新并没有因为上级部门的关注感到不适应。相反,他清楚在任何一个时代,开创事业都离不开和官面上的人打交道。

  “老陈,我对参与发声没意见。就是发声的形式,得征求我的想法。”

  陈健功比许跃新大十岁,许跃新自打认识以来一直是这么称呼他,“你要是能接触到相关的领导,麻烦替我转达下意思。”

  “能遇见的话,我一定替你说。你的想法是……”

  陈健功征询道。

第15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

  “别搞座谈会,我受不了那氛围。”

  许跃新如实相告。

  文艺界的座谈会就是在论资排辈基础上互相捧臭脚,一个不小心还容易得罪人。

  许跃新对这玩意是有多远躲多远。

  “不愧是你。”

  陈健功举起酒杯大笑道,“来,说了这么久,我还没来得及敬你一杯。”

  “祝你在文学道路上大步向前,抵达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干。”

  许跃新举起酒杯,空气中响起清脆的玻璃相撞声,二人一饮而尽。

  ……

  夕阳时分,许跃新和陈健功在小酒馆门前挥手告别,各回各家。

  这时,刚放学的陈巧巧领着姐姐陈艺雪走下公交站台,在路人的瞩目下走向许跃新家所在的教职工楼。

  姐妹俩一个长发披肩,相貌清丽脸蛋白里透红,浑身充满青春气息。一个挽着古典发簪,容颜出众五官似雕刻一般完美,气质高雅淡漠。

  无论谁见了,都得为这一对姐妹花的美貌驻足。

  “姐,前边就是青华教职工楼,这个点新哥应该在家。”

  陈巧巧指着前边的六层建筑,向陈艺雪介绍道。

  陈艺雪抬起一双漂亮的眼睛,顺着妹妹手指的方向看去。

  “挺有书香氛围。”

  看到教职工楼周边的环境,陈艺雪简要评价道。

  她话音未落,陈巧巧就看见了走到教职工楼围墙门口,正要进去的许跃新。

  “那就是我对象。”

  陈巧巧跟陈艺雪说道,加快脚步走上前,陈艺雪也跟了上去。

  “新哥,你看我带谁来了。”

  两人尚有一段距离时,陈巧巧向许跃新打招呼道。

  许跃新听到陈巧巧的声音,转过身看到陈家姐妹花正朝自己走来。

  通过两人共同的高颜值,以及眉眼间一些相像的地方,许跃新准确辨认出陈艺雪的身份:“巧巧,把你姐带过来了?”

  “没错,她是我姐,陈艺雪。”

  两边走近到面对面时,陈巧巧为彼此介绍道,“他就是许跃新,我跟他插队时认识的。”

  陈艺雪面带端庄典雅的笑容,和许跃新打起招呼:“跃新你好,巧巧在家经常提起你。”

  “我在外边也听许多人谈起过你的大作,真是久慕大名。”

首节 上一节 12/1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手万魂幡?我大炎黄人人魔修!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