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第49节
又是一个持续到凌晨才睡的夜晚。
……
“坏蛋,大坏蛋。”
凌晨时分,陈巧巧躺在许跃新身边,轻拍着他发出娇嗔道,“一天到晚,就会骗我。”
回想起刚才发生的事,她的脸蛋一阵发烧,真不知道许跃新是从哪学会的这些。
“说过要深入思考,大力实践。”
许跃新轻抚着她露在蚕丝被外的雪白美腿,悠然说道,“怎么能叫骗。”
“净说歪理。”
陈巧巧白他一眼,裹起被子背对着他。
许跃新往陈巧巧那边挪了一下,隔着被子将她搂住,凑到她耳边:“你不也挺喜欢吗?”
“我看你刚才可是……”
“呀,别说了。”
陈巧巧探出玉臂,含羞推了一下许跃新道,“再说饶不了你。”
“行行,不说。”
许跃新笑着掀开被子,往里边一钻牢牢抱住陈巧巧,“睡觉!”
第二天早晨,许跃新在桌上留张字条,告诉陈巧巧自己去人民文学有事,她要是起得晚没吃上早饭,可以去外边吃。
字条上边是六块钱和五两粮票。
新婚燕尔,许跃新和陈巧巧每日如胶似漆,还没来得及商量管钱的事。
只能放到日后再说。
许跃新骑自行车到人民文学后,把车往院里一停,上楼找王潮垠。
王潮垠正在编辑室审稿子,看到许跃新后眼前一亮,手里拿起四份新拟好的合同:“走,老许,咱们去接待室聊聊。”
他原本担心许跃新向杂志社交涉合同一事的同时,私下已经和其他刊物联系上。
现在许跃新隔天就找了过来,这说明至少目前他流失走的风险还不大。
“社里研究好了?”
去接待室的路上,许跃新向王潮垠问道。
“嗯,老费劲儿了。”
王潮垠特地强调道,“进屋跟你说。”
步入接待室后,王潮垠把门一关,拿出新合同放在许跃新面前:“按照你的要求,发行权这块明确为非独家,往后每次加印都要签署新合同。”
许跃新长舒一口气。
超出预计!自己的两大核心诉求全部得到满足。
人民文学,能处!
“至于去掉海外发行权这块,社里没有通过。因为我们目前只是局限于国内,但随着国家开放步伐加快,今后肯定要向海外发展。”
“希望你能理解。”
“而且你的作品发行权已经改为非独家发行。如果真到海外发行那一天时,你对我们的条件不满意,也可以去找别人,你说对吧?”
王潮垠语气诚恳道,期望能够说服许跃新。
他说得没毛病。
许跃新昨晚就考虑到这一点,对王潮垠的话感到能接受。
本来他提出那么多条件,也是为了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掀掉屋顶,好达成开窗的目的。
现在窗户开了,还很大很敞亮,他这时就没必要真把屋顶给掀了。
“你看,今天一共带了四份合同。”
这边王潮垠见许跃新还不发话,以为他是不满意,立刻指着桌上的合同道,“两份是《牧马人》所属作品集的出版合同,两份是《高山》的。”
《高山下的花环》不是签过合同了?
许跃新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
难道说……人民文学要和自己重签?
自己明明没提过这个要求啊。
第58章 开拓海外市场?
许跃新知道法不朔及以往的道理,本来只期望能从《牧马人》开始启用新合同。
至于《高山》在他眼里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准备搁置到以后解决。
没想到人民文学给他这么大一个惊喜,把《高山》的合同也连带着改了。
“怎么,你不愿意重签?”
王潮垠开玩笑道,“那我可要把合同收走喽。”
“我可没说不愿意签。”
许跃新笑着把合同移动到自己面前道,“忘带笔了,你有笔不。”
王潮垠手伸进口袋,取出一支英雄牌钢笔,递向许跃新。
“为这份合同,我们在领导班子会上进行了大量讨论。”
借完钢笔,王潮垠充满感慨道,“万幸的是,李主编一直坚持站在我们这边,使合同最后得以通过……”
王潮垠讲得有点含蓄,不过许跃新能想象得出他所说的大量讨论是个什么情况。
大概就是支持和反对的双方旗鼓相当,吵得不可开交,最后靠着一把手李纪才得以一锤定音。
想想也是,要改变一点旧的东西,往往得付出很多努力。
“有劳你们二位,感谢包括你们在内所有支持这份合同的领导。”
“我们也谢谢你的意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合同是杂志社在正规化道路上的一道重要里程碑。”
真诚的相互致谢后,许跃新手里拿着钢笔,翻开眼前的合同。
合同所有条款已按照王潮垠承诺的改好。上边写明《牧马人》所属的作品集初次印刷数量为50000册,定价2角,版税是9%。
照此一算,许跃新可领取到900块的版税。
许跃新仔细确认一遍后,在上边签下自己的名字、日期。
看到许跃新签完字,王潮垠接过合同,确认各个需要署名的地方均无遗漏后,拿回笔在上边签名。
“《牧马人》集子里的另外几篇小说后续也会在杂志上发表。”
“还是按照千字7块的最高稿费标准。”
王潮垠签字时闷着头说道,“好,签完了。你在这等一会,我拿去盖章,给你领稿费。”
离开接待室后,王潮垠直奔主编室而去。
中途,他又想起什么,匆匆返回编辑室拿走了一份名单,跟合同一并交给主编李纪。
主编室,李纪见推开大门的人是王潮垠,立刻露出关切的神情:“和小许谈得怎样?”
“谈妥了,他愿意接受我们开出的条件。”
王潮垠眼神中带着庆祝的色彩,一屁股坐在办公桌前方道,“这是《牧马人》的合同,这是《高山》的,都签好字了。”
“能谈妥就好。”
“作者,特别是小许这样的一流作家,是社里最宝贵的财富。”
“必须想方设法,将他们留下。”
李纪从王潮垠手中接过合同,浏览一遍后打开抽屉,取出公章、印泥,在合同上盖下一道道鲜红的章印。
“哎不瞒您说,来主编室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咱们手里捏着海外出版发行权,是不是能围绕着做点文章出来啊?”
当李纪还在盖章时,王潮垠展开遐想道,“在海外卖书,赚外国人的钱多好啊。”
“听说他们富得流油,一本书能卖十几块,还是美元。”
“我又何尝不想。”
李纪淡淡说道,眼神中浮现深远的意味,“只不过政策有要求,出版社想在海外发行书刊,难于上青天呵。”
“王朦同志一直很关心咱们杂志社工作。”
王潮垠试探道,“能不能找他打听一下?也许他有办法?”
找王朦?
李纪想了一会,最后还是摇头。
“为了按印数计算稿酬的事情,王朦同志已经费了不少心。”
“短时间内还是不要再去打搅他为好。”
李纪说完把盖完章的合同交给王潮垠,“看一看,有没有漏页。”
果然,想前往海外开拓,还是具备一定的难度。
王潮垠深吸一口道,清点起手中的出版合同。
“都盖好了,没漏下的。”
王潮垠说道,拿起刚才从编辑室带过来的名单,交给李纪,“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1977年-1980年优秀文学作品获奖名单。”
“您看好的那些作品都在里边,而且是大伙共同推举进去的。”
“好,我看看……”
李纪扶了扶老花镜,对着名单认真端详起来。
短篇小说一等奖,《牧马人》、《班主任》。
中篇小说一等奖,《高山下的花环》。
上一篇:人手万魂幡?我大炎黄人人魔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