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124节

  “醒醒,醒醒,你们醒醒!”

  这个时候其实林三七还是挺警惕的,他连小孩都防。

  因为他曾经听村里当过兵的老人说过,当年他们打南边猴子的时候,小孩身上也会带武器,然后经常在路边装可怜。

  我军开始可怜小孩,准备去帮助他们的时候,小孩就会扔过来几个手雷,给我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战场上妇女儿童不能信任,现在一肚子内心戏的林三七也有点不信任两个小孩子,鬼知道他们会不会突然暴起然后对着他的眼睛撒一把石灰粉。

  好嘛,武侠小说看多了。

  推了半天,两个小孩依然一动不动,林三七伸手摸向了小女孩的颈动脉,有搏动,说明人还活着。

  接着林三七又摸向了小男孩的颈动脉,证实两人都活着,但似乎情况并不是太乐观。

  林三七将冲锋枪甩到身后,仔细观察,发现两个小孩脸色都非常蜡黄,眼球凹陷,额头很烫,关键是皮肤都出现了细小花纹。

  林三七是学医的,自然明白这是典型的脱水貌,现在两个小孩已经陷入了休克状态,再不急救恐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林三七抬头看了看四周,没有村庄,也没有行人路过,这就有点挠头了。

  救还是不救?

  如果救人的话,首先不知道能不能救活,万一救不活,到时会不会被孩子家长和族人打死在钦县原始森林里?

  别怀疑,哪怕是现代文明社会,医院里医生救不活病人被打被杀都属于常见事情,绝不罕见。

  另外救人又要耽误时间,他身上是有采购任务的,晚点回去没事,但迟迟不回首都,到时恐怕吴副科长又要借机发飙了。

  但如果不救这两个孩子,任凭他们这样躺在荒郊野外,恐怕不是被毒蛇咬死,就是被野兽吃掉,最有可能就是直接病死。

  林三七不是圣母,但他的良心和当初医学生的承诺也不能让他见死不救。

  救吧救吧。

  “你们碰到我也是缘份啊,唉,这两个小孩怎么这么臭?看来平时也不讲卫生。”

  林三七准备抱起小孩往卡车车厢后面放,可是抱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小孩身上特别臭,不仅仅是头发、身上那股体臭味,而是有非常明显的粪臭味。

  小女孩他不敢碰,小男孩无所谓一些。

  林三七悄悄拉开小男孩的破烂的小短裤,发现这个臭味正是来自裤子内,这是屎拉到裤子上了?!

  林三七跳到汽车上,拿出口罩和手套,强忍着恶心,将两个小孩抱到车厢躺好,

  哪怕要抢救病人也不能在野外,这边蚊虫太多了,环境卫生也很糟糕,非常容易引起污染,到时恐怕会加速小孩死亡。

  他要去的是那香公社,看地图应该已经不远了,于是加快速度往前开去。

  20分钟后,他看到了山路尽头出现的建筑物,心中一喜,觉得只要找到公社卫生院,这两个小孩就有救了。

  可是当他兴冲冲将大卡车开进镇上,这才发现事情似乎有点大条了。

  镇上面完全不是他想像中热闹的小山村模样。

  他原本以为路上都是赶集的少数民族,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一个个喜笑颜开的样子,载哥载舞欢迎林三七这位远方来的贵客。

  真实的情况却是地上到处都躺满了人。

  屋子里、屋檐下、甚至路边都横七竖八躺满了人,男女老少都有。

  别形容精神状态了,都躺马路上了,估计也就剩一口气了。

  

  关键是空气里弥漫着非常浓烈的屎臭味,仿佛自己就处在露天粪坑边上一样。

  很多白大褂医生则在忙进忙出,时不时有人在惊叫需要帮助,也时不时有哭声传来,不远处还有一股青烟朝天飞起。

  现场非常紊乱,知道的这是59年的小山村,不知道的以为是39年鬼子扫荡过后的现场。

  林三七再傻也看出来了,那香公社这边的确是出事了,出大事了。

  他好歹是学过医的,又刚刚经历过那可怕的三年口罩,所以脑子里闪现的就是这里肯定有某种恶性传染病。

  就如同当年的九省通衢市。

  想到这里,林三七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得赶紧跑,不跑还留下过年啊。

  可是那香公社所在地就是一个小山村,村中就一条小马路,大卡车想要调头是不可能的,何况路边躺满了病人,必须开出村子再找地方调头。

  可是这么大一辆卡车开进这个小山村,不可能不被人注意。

  果然,就看到几个背着枪的人匆匆赶了过来,其中一个瘦小的老头一下子拉住了卡车。

  “车上的,下来,干什么呢?”

  有个民兵比较机警,跳起来一瞧就发现车后厢还躺着两个小孩,瞬间就警惕性拉满:

  “乡长,车上有两具小孩尸体。”(其实是公社主任,刚改编制,所以还是习惯称乡长)

  听到有小孩尸体,本来已经烦躁的小山村瞬间就轰动了,不少人都围了上来,手里还拿着家伙,就连医务人员也操起了路边的石头。

  林三七心想到底是出狼兵的地方,真的做到了全民皆兵,估计这地方小孩丢不了,人犯子容易被打死。

  “冷静,大家都冷静,我不是坏人,我是首都过来采购中药材的。”

  林三七一边下车,一边高高举起手中红色的工作证,用这种投降的方式来告诉大家自己是清白的,免得被人一扁担拍死。

  有个民兵大声喊着:

  “首都来的?首都来我们这个鸟不拉屎的小山村?而且伱个北方人,怎么说得一口别扭的广西话?”

  别怀疑,粤语的发源地其实是广西,所以两广人交流并没有障碍。

  否则在这个普通话没有普及的年代,北方人在南方城市里还好,去乡下根本没办法与当地人勾通,语言完全不通。

  雷乡长翻开工作证,又检查了介绍信,这才激动地喊到:

  “喔嚯,真的是首都中医院的同志啊,太好了,我们这里太需要医生了。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那香乡乡长,噢不,应该是公社主任,我姓雷。”

  林三七有点急,自己现在啥情况都不知道,而且自己就是个被开除的实习医生,突然要自己担任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这样的角色,自己何德何能何技术啊?

  他还想第一时间跑路,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呢。

  “雷乡长,我,我只是路过,这两小孩晕倒在路上,我是顺便救人运过来的。那啥,没事我先走了。”

第171章 恶性肠道传染病

  雷乡长也是个人精,一看林三七想要跑路,哪会这么轻易放人?

  他所管辖的那香公社突然暴发了瘟疫,他正愁缺医少药呢。

  1959年的时候,连首都都没有多少医生,更何况这个偏僻的,远在边境的小县了,整个县也就十来个医生,还是以中医壮医为主。

  与其说是县医院,还不如说是小诊所呢。

  除了没有医生,关键是缺乏药品,西药就甭想了,完全就是中草药撑着。

  国内基层医疗大发展,一直要等到1969年,那时候推出了一本神书《赤脚医生手册》,接着在全国推广,这才大量培养了一大笔基层医务人员(包括李兰娟院士)

  雷乡长抓住了林三七的手,满含眼泪,深情地说道:

  “林同志,你看看你的身边,那么多人民群众正在遭受疾病的痛苦,该死的瘟疫正夺走我们一条又一条生命,很多人都撑不到救命医生的到来死去了,他们死得不甘心啊。

  现在好了,伟人可能听到了人民的心声,派了你这么一位首都大医生来支援我们,这是D中央MZX的恩情啊,所以林同志,我们公社一万多老百姓,全靠你了。”

  啪一顶大帽子扣在了林三七头上,不管他愿不愿意。

  旁边一位白大褂也激动地喊道:

  “林同志,你是首都大医院的医生,医术之高哪里是我们这些乡村医生能比的?请你留下来帮帮我们。”

  林三七张了张嘴,忍住没反驳,心想大哥你看清楚工作证,我是采购科,不是临床科的,不是在医院工作的人都是医生,也有可能是思政干部。

  周围人也纷纷恳求起来:

  “首都来的同志,救救我们吧……”

  “生病的人太多了,再不控制,恐怕整个钦县都要完了……”

  “太好了,首都来人,D中央派人来救我们了!”

  雷乡长看到林三七变幻不定的脸色,知道自己得豁出去了,哪怕用道德绑架的方法也要留下这位年轻医生。

  “林同志,我,我给你跪下了,请你一定要救救我们那香人!”

  雷乡长啪一下,真的跪下了。

  尽管眼前这位医生很年轻,年轻就代表着医术差些,但能开着大卡车来的,说明这人背后的首都中医院不得了,随便抬抬手就能救人。

  雷乡长算盘打得精,既然钦县当地帮不上忙,只能求助外援了,林三七就是主动送上门来的猫。

  现在他完全就是不管你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是跟医学搭边的全都给他抓老鼠去。

  雷乡长是那香当地人,要是解放前完全可以混个土司当当,在当地威望还是很足的。

  现在雷乡长都跪下了,旁边的其他村民们一瞧,也纷纷跪了下来,嘴里喊着“救救我们……”

  林三七只有过年时才见过一大群人跪着,可那是跪祖宗,哪有跪他这个小年轻的道理?

  “别别别,大家别跪,雷乡长,你起来,啊呀你起来再说。”

  “林同志,你要是不答应,今天老雷我跪死在你面前!”

  “我救,我救还不成嘛,可你们也得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得,林三七到底还是缺乏社会经验,其实这种时候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在外地趟浑水绝对不是好主意。

  道德谴责?他回了首都谁又能谴责他?

  这下好了,现在将自己置于了危险的境地。

  尽管大学不要他了,但5年医科大学读下来,已经不知不觉被洗脑了,时刻牢记救死扶伤是天职。

  雷乡长一听首都医生愿意留下,马上就站了起来,根本不用人搀扶,冲着旁边的白大褂喊道:

  “黄医生,你给林同志介绍一下情况。”

  黄医生50多岁,身上的白大褂这时候已经混杂着泥水和粪水,光着脚,头发也乱糟糟的,脸色非常憔悴。

  “林同志,我是钦县县医院的黄知柏,不过我是中医,这次我带来的团队也全都是中医。”

  林三七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小老头是难得的文化人家。

  “现在我们在那香公社病人目前已经死去多人,还有人正在等待救援。这些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状,那就是发热、腹痛、腹泻。”

首节 上一节 124/4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刚破龙壳,被热芭曝光了

下一篇:娱乐:怒怼京圈格格,被京圈封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