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264节
林三七的这番大气言论显然征服了在坐的每一位医务人员。
“好,那如何鉴别是结核还是肿瘤,下面我简单讲讲。
某些肺结核产生的空洞与癌性空洞非常相似,在完成病理诊断之前,肺结核完全有可能被误诊为肺癌。
而粟粒性肺结核在胸部X线上表现也与肺癌中的肺泡癌非常相似,两者均表现为多发性小结节,因此容易被误诊。
因此,肺结核的诊断是在痰和组织液中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而肺癌的诊断是在病理组织中发现癌细胞,这个就是我所说的金标准。”
不少人已经在低头做着笔记,包括那些科主任们。
“今天大家是来参观考察我们肺痨科的,那么就从肺结核的角度来讲,结核的病变不止这一点点范围,你们看这张X光片,结核周围有被结核感染形成的小结核球。
一个大结核球,周围无数个小球,这就叫做卫星灶,也是结核球的重要特点。
反过来我们看这张肺癌的光片,肺癌的病灶形态不规则,重点来了,肺癌的边缘有毛刺、分叶等情况,而结核球则是光滑的,所以大家记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鉴别点。
我总结了一下,大家也要记住将来面对肺结核时,该做哪些检查:
肺结核的辅助检查:首选是X线胸片;确诊要先痰检,包括痰涂片和痰培养;金标准是痰培养。”
林三七教的都是干货,都是他以前的老师教的内容,现在林三七教给1960年的学生们,这叫传承。
虽然这个传承有点搞笑,是逆传承。
林三七接着又拿出第三张X光片:
“大家看,这是1960年初,我岳父在协和医院拍的第三张X光片,大家可以看看,这张照片上除了留下少量疤痕外,结核病灶已经完全消失了,所以我才肯定说我岳父痊愈了。”
屠院长轻轻点头:“我可以作证,这三张X光片都是我们医院拍的,肺结核的确消失了。”
现场一片安静,显然大家都在消化之前林三七教的知识点。
这时候数字医院的刘院长突然提议道:
“小林啊,你也是我的下属,那我有一个提议你觉得怎么样?
你的肺痨科有最先进的设备,最有效的秘方药,但你现在只有2个病人显然没办法说服更多人,医学上的新技术,新药物,标本参考数据一定要多。
你治愈了你岳父,不过是一个病人;现在你就算治愈了两位艺术家,也不过是三个标本;而你们医院8个肺痨同事,因为亲疏关系要避嫌,所以不能算数。
既然你准备将来要将肺结核治疗经验、药物推广到全国,这三个人远远不够,甚至你治愈30个人,300个人也是不够的,你需要更多的标本,更多的病人。”
林三七也想到过这个问题,这不是万事开头难嘛,中医院连住院部都没有,也没有技术精湛的住院医生、护士、检验科工作人员配合。
现代医学需要的是团队配合,而不像传统中医,一个医生背着一个药箱,就可以周游全国给人瞧病。
所以肺结核住院部光靠他林三七一个人又要当医生治病,又要当老师教学,还要抄论文,那不是要累死啊。
林三七原本的打算就是病人不要多,以后再想办法慢慢扩大“肺痨科”的规模,就怕步子太大扯到蛋。
“刘院长,我也知道病人数据越多越好,可是你看我们中医院现在的实力不允许呀,我们就安排了5个病房,最多容纳15名患者,再多就无能为力了。”
刘院长眼珠子一转,这才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意图。
“这样,你把这个肺痨科转到我们数字医院去,你放心,我单独给你成立一个肺结核科,还是让你当科主任,我再给你级别提升一下,给你挂个一杠三星,怎么样?你不满意给你两杠一星也可以。”
协和医院的屠院长一听,趁机起哄道:
“去我们协和,我们协和有全国最好的医生护理团队,都是现成的,再加上你们是同一西医流派,完全可以完美配合你的工作。”
沈院长一听就火了:“刘胜利,屠斌,你们要是再多说一句,我现在就拿针灸把你们刺成一只老刺猬信不信?”
林三七心里也挺累,心想这年头的人挖人都这么简单粗暴的吗?
中医院有中医院的好,他林三七基本上可以横着走,想干嘛就干嘛。
如果去了数字医院,这种部队医院规矩繁琐,条条框框一大堆,凡事都要早请示晚汇报,与其去当三孙子,还不如在中医院当土皇帝呢。
“刘院长,屠院长,谢谢两位的好意了,走我肯定不会走的,这点你们就别争了。”
刘胜利一听也不生气,这才图穷匕现,说出了真正的目的:
“那我有一个提议,大伙儿都听听,我国的肺结核比例大约是5%,这样算起来全国有几千万肺结核患者。远的不说,就说咱首都地区,那起码有20万肺结核病人。
咱们各大医院的内科门诊,每天都能遇到大量的结核病患者,面对这批病人,我们只能尽量用药减轻他们的痛苦,可惜不能根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现在林三七同志既然喊出来的口号是治愈肺结核,我们病人多,你们也需要大量病例标本。要不这样,咱们几方合作嘛。”
沈院长一听就很警惕:“怎么合作?”
刘胜利和屠斌互视一眼,嘿嘿一笑:
“这样,病人我们提供,咱们也派医生参加你们这个肺痨团队,以后有什么医学成果出来了,把咱们两家医院也带上就行。”
沈院长扑哧一声就笑了:
“老刘啊,老屠啊,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们中医院缺病人吗?肺痨病你们西医有啥办法?也就我们中医还有些通宣理肺的作用,缓解病人痛苦,病人比你们多多了好不好。”
屠院长这时候也忽悠道:
“你们中医院太小气,这肺痨科就搞了这么个农家小院,知道的这是医院,不知道的以为是兰若寺的荒庙呢,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这样,如果你们答应我们加入治疗小组,你们肺痨科的扩建就包在我们身上,我们保证给你们建一个完整的住院部。”
刘院长也拍掌道:“对,我们不但给你们建医院,我们还可以调动一些骨干医生、护士来你们中医院工作。”
沈院长一听又鄙视道:
“你们两个算盘打得内蒙古都听到了,现在全国各个单位都在精减工作人员,你们刚好,把多余的医生护士安排到我们中医院来?让我们背外包袱?哼哼。”
林三七一听突然眼睛一亮,赶紧插话道:
“屠院长,刘院长,你们也有裁员名额?”
刘院长和屠院长被说破了小心思,有些小尴尬:“这个这个,自然是有的。”
林三七心想,这可是数字医院和协和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那都是全国顶级的医学人材。
这批人无论是医学知识、临床技术、纪律服从方面那都是一流的,顶呱呱的。
如果让这么一批宝贵人才清退回老家,回农村,那就是对医学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我国卫生事业的极大损失。
别人不要,他林三七要呀。
要是他的肺结核治疗团队全部是由首都中医院、协和医院、数字医院的医生护士组成,想想这是怎么样一支“天王团队”啊。
林三七越想越兴奋,于是不等沈院长反对,自己先答应了:
“好,刘院长,屠院长,你们说的,如果你们能安排你们两大医院的业务骨干来我们中医院肺痨科工作,那将来有什么成果,我肯定优先考虑你们两家医院。”
刘胜利和屠斌一听,蹭一下就站了起来:
“小林,我们可当真了,你要说话算话啊,将来如果有论文发表,要加上我们两家医院;如果有什么成功治疗推广,也要优先考虑我们两家医院哦!”
沈院长急了,当着众人的面,一巴掌拍在了林三七后脑勺上:
“你小子昏头了,咱们自己精减职工还来不及,你怎么还要一批外人?再说了,你要什么样的医生护士,我让咱们单位的职工转岗呀,你怕啥?”
林三七心想中医转西医哪有这么简单啊,根本就是两套不同理论和操作。
而且中医转西医要重新从零基础教起,没有个五年六年功夫哪来的什么临床经验啊,关键是他林三七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当老师上课。
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又不是为了当老师当医生来的,他是为了流量变现赚钱来的,于是赶紧小声解释道:
“沈伯伯,你别急,我做事情你还不放心?我自然有我的打算,保证对咱们中医院是最有利的。”
沈院长一想也是,别看林三七平时性格跳脱,但做事却是非常有章法,的确不像是胡闹。
但该威胁的话还是要威胁,否则其他中医院的职工们要有反对意见的。
“好,我看看你小子准备怎么样个合作法,否则今天我非扒了你的皮。”
林三七嘿嘿一笑,在沈院长的耳朵旁边轻声说道:
“沈伯伯,你看好了,什么叫用其他医院的钱和人,来给咱们中医院办事,我要让他们赔了夫人又折兵。”
刘胜利看了不爽了,骂道:“你们两个咬什么耳朵?”
林三七直起身来,笑道:
“刘院长,屠院长,刚刚我和我们沈院长商量过了,你们提出的合作要求不是不可以,但你们要如你们所保证那样做到以下两件事情。”
“你说,你说!”
“第一件事情,就是你们保证要给我们肺痨科建一个新医院,我的要求也不高,按200张床位来配置,怎么样?”
刘胜利点头:“这个我来想办法,我们部队里凑凑还是能凑出来一些建材的,到时让工程兵来干活,一个月就可以搞定。”
屠院长接话道:“我们协和可以出一部分钱。”(反正钱也没啥用)
沈院长嘲笑道:“真的假的?这么快?一个月?”
林三七却是坚信可以的,因为火神shan医院从开工到结束,只用了9天时间,就建成了一家1000多张病床的医院,而且全部都是单人单房,带空调加呼吸机的。
我国的基建狂魔可不是白叫的。
“第二个要求,你们协和和数字医院,我各要10名医生、15名护士,这样加起来就是50人。
要求是医生要有10年以工作经验,会讲英语,有留洋学历的最好,如果全部是呼吸内科或者胸外科的,那我最欢迎。
护士要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相貌好差我不作要求,但工作一定要细心、认真、听话,另外最好要有高中或护校学历,如果还懂英文的话我同样最欢迎。”
现在刘胜利和屠斌都是满脑子载员,恨不得林三七再多加几个人呢,根本不为难。
刘胜利问道:“一个医院要25个人,够吗?你这要求对别人高,对我们两家医院一点都不高,要不再多来几个?”
10多年前,也就是民国时期接受的西医教育,这批人可不得了,基本上都是留洋回来的,个个是医学界的顶尖人才。
但是这批人有一个严重的成份问题,要么是大地主出身,要么是资产家庭出身,再加上留洋经历,林三七相信这批人现在日子并不会太好过。
跟12位老国宝一样,要么……要么……
反正好处永远轮不到,裁员或者戴帽子却一个也跑不了。
林三七把这批人弄到中医院来,以临时工的身份养着他们,一个是对这批西医宝贵人才的保护,第二个也可以帮助自己的肺结核事业的规范化。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行,隔行如隔山,中医生毕竟专业不对口,大学生嘛缺乏临床经验,都用得不趁手。
林三七认真思索,“多来几个也不是不行……”
沈院长赶紧打断掉:“行了行了,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加50个名额就要我的命了,不能再多了。”
屠院长有些担心:“那小林同志,这50人的编制你怎么解决?”
林三七摇了摇头,按住了想要发飙的沈院长:
上一篇:娱乐:刚破龙壳,被热芭曝光了
下一篇:娱乐:怒怼京圈格格,被京圈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