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394节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一片沉默。
好在社长同志很快就调整过来,表示可以从公社调一辆马车,送张沈飞他们去秦家庄。
因为指望着张沈飞他们能研究出不用电不用油可以带动、磨子的水轮泵,舍长中午特意给他们开了小灶。
一人一大碗鸡蛋黄花打卤面,外加一碗原汤。
面食纯白面,擀的筋道,切的也好,吃在嘴里喷喷香。
张沈飞抱着碗蹲在地上大快朵颐,还要调侃,这次都是沾了佟洛阳的光。
“这么好的打卤面呀,我可是好久都没吃过了。”说完,他又是呲溜一口面条。
“沈飞你就别埋汰我了……要不是你帮忙,这水轮泵哪能推广的这么快。依我看就算研究出了改进版水轮泵到时候还得让你出马。”佟洛阳说着,剥了一棵大蒜放在张沈飞的碗里。
“你小子居然也学会贿赂了??”张沈飞朝着他阴笑,“没想到呀,没想到你佟洛阳个浓眉大眼的,居然也会来这一手。”
“我不是开玩笑,我是真的谢谢你。”佟洛阳很是认真。
“知道了,知道了,别再说了,耳朵都起茧子了,赶紧吃饭,下午还得去秦家庄。”张沈飞打断他又挑起一大口面条塞进嘴里。
很快,
张沈飞几人便坐在马车上,沿着用炉灰渣子铺就的路,朝着秦家庄而去。
“以前咱们公社到底下村里可没有这么好的路,那都是‘水泥路’。还是公社化好啊,最起码把咱们铁路都连在一起了……”赶车的老汉翻着身边的竹篮,慢吞吞地说道。
“大爷,你这竹篮里是什么东西呀?”张沈飞好奇的瞅了一眼,里头那些木耳干香菇之类的他认识,但也有一些完全认不出是什么的。
老汉则是告诉他,这些都是山货,什么红参,何首乌,榛蘑……
是他们利用不需要劳动的时间去山里采的。
“这些玩意儿晒干了之后交到公社里,等到冬天没粮食吃的时候,也能填饱肚皮。”老汉解释道。
“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把药材当饭吃的。”一旁的小程笑了。
老头回头瞧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满:“你没见的多了,还有吃观音土的榆树皮的,你见过吗?
人饿极了,什么不能当饭吃??”
小程脸色一变,有些羞惭地低下头。
“这些东西,是药材和补品吧?”张沈飞若有所思。
“嗐,什么补品不补品的,对于咱们老百姓而言,就是填饱肚子的野货而已。”老汉嘴里叼着一根小木棍,不以为然道。
“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就比如这个红参,欧洲有些地方特别喜欢……
要是能用这玩意儿跟那些外国人换粮食的话,他们指定能乐意。”
虽然现在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瑞士,瑞典这类国家条件不错,如果把土特产卖给他们,换取粮食,那就再好不过了。
老头儿并不懂什么瑞士瑞典的,只是听见能够换粮食,两眼便骤然发出精光。
至于佟洛阳和小程,大头三人则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张沈威飞话中的意思:
“沈飞,你的意思是,你能帮助红星公社要把这些东西卖给外国人,然后再换粮食回来吗????”
张沈飞悠悠点上一支烟,美美的抽了两口之后才说道:“我也是灵机一动,目前还没有什么具体怎么实施的思路。
还是等回到四九城吧,我再好好研究一下。”
现在正是缺粮食的时候,能帮农户们换点儿粮食,还换点儿的好。
不为别的,但求一个问心无愧。
很快,马车便到达了秦家庄。
张沈飞一行在秦老娘家门口下了车。
农村大白天的很少有关门的此时老秦家的大门敞开,但张沈飞几人并没有直接走进去,还是站在门口。
敲门之后,门里很快传来一道清脆悦耳如山泉的声音。
“谁啊?门没关,直接进来吧。”
张沈飞几人这才走进去,院子里一个看起来也就十四五岁的女孩正在水井边洗衣服,看到陌生人进家门,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你们……你们是谁来找谁的呀??”
“小妹妹好,我们是四九城来的,帮秦淮茹带点儿东西过来……”张沈飞打量张着女孩,瞅着这年龄和长相,似乎眼前的她,正是秦京茹???
帮秦淮茹带东西???!!这年月能带什么?肯定是跟吃的有关的呀!!
“呀,是我堂姐让你们来的呀,那你们快请进。”女孩说着激动的站起身朝着屋子里大喊,“大伯,爸,我堂姐托人带东西回来了!!”
秦家堂屋里很快出来两个面色粗糙的汉子。
张沈飞估摸着一个是秦淮茹的爹,另外一个应该就是秦京茹的爹。
自打大旱之后,闺女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此时猛然听到她带了东西回来,秦老蔫儿立刻激动不已。
将张沈飞一行人让进长屋之后又吩咐秦京茹去泡茶,然后便拉着张沈飞询问闺女在四九城里日子过得怎么样。
“秦姐,阿不,是贾家嫂子日子过得挺不错。他们家有双职工,定量多,贾家嫂子自个儿又能在集体所有加工厂里面做点兼职……
吃的饱,肯定能吃的饱,贾家嫂子说了让你们放心,她一定会把棒梗养好,不会饿着他的。”
说着,
张沈飞便从口袋里取出两票和钱,递到了秦老蔫儿手中。
老蔫儿一张张的数过去,心里盘算着这些钱能买多多少吃的。
完成秦淮茹交代的任务之后,张沈飞便要离开,秦老蔫儿却说现在天色已晚,非留着他和佟洛阳几人过一夜。
盛情难却,再加上现在确实已经不早了,几人便打算夜宿在秦家。
第348章 老汪头儿请客!!
听到张沈飞是堂姐秦淮茹的邻居,秦京茹立刻来了兴趣,靠近他不停询问四九城和堂姐家的事情,言语间,满是对城市的向往和憧憬。
小孩子是骗不了人的,尤其是秦京茹这样没有什么见识的。
“京茹马上天都黑了,衣服还没有晾,地没有扫,破的衣服也没有补,不赶紧去做,你是想死吗???”秦老蔫儿的弟弟秦老屁对着女儿呵斥。
骂完了她,又扭头看着张沈飞讪笑:“农村妮子不懂事,大学生同志不要搭理她。”
秦京茹挨了骂,虽然听话的拿起了抹布,但嘴里还在不满地嘟嘟囔囔:
“就会指使我,什么活儿都是我干,哥哥不用干,弟弟也不用干……”
张沈飞几人听到了却只当没听到,这年代可没有什么男女平等,尤其在农村。
在这些人心中,生了女儿就是在帮外人养媳妇儿,既然是养外人,自然不能亏本。
吃了自家饭就得做家务作为回报,回本是最基础的,最好能再赚一些。
见闺女还敢在外人面前逼逼赖赖,秦老屁伸手就要打:“不愿意干活你就滚,我就不信我还治不了你了!!!”
秦京茹扭腰就躲,嘴里却不甘示弱:“我堂姐说了,等我长大了就给我介绍个城里的对象,到时候你想让我回来,我也不回……”
说完,做了个鬼脸就跑。
哼,爹妈只对哥哥弟弟好,不对她好。等她结了婚也不对他们好,只跟自己男人好。
男人说东她就不往西,男人让打狗她就不撵鸡。
可不会像堂姐那么傻,都出嫁了,还托人往娘家带粮票和钱!!!
秦老屁追了几步没追到已经跑出门的秦京茹。
气的返回堂屋,弯腰大口喘着粗气,眼神闪烁地看向张沈飞几人。当着城里来的大学生的面被孩子顶嘴,让这个乡下汉子感觉很没有面子。
佟洛阳几人默契的低头看着脚下的桌面,只当没听到刚才的一切。
张沈飞环视一圈四周,老秦家的房子即便在地处农村的秦家庄也算是破的,斑驳的墙面,破旧的木棱窗,还有吱嘎作响的家具……
相比起来,工人家庭的老贾家确实称得上是家境优渥。
身在这样重男轻女,穷的一批的家庭,又有秦淮茹那个也凭借美貌“一步登天”的堂姐,怨不得秦京茹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想法。
不过瞅着老秦家现在对待女儿的态度,以后秦京茹嫁人后只顾着自己,不管他们,也算是天道好轮回。
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恢复农村集市贸易等。
工作条例和补充规定受到了农民群众,特别是贫下中农社员的热烈拥护。
四九城附近不少农户开始养起鸡鸭,也在自留地里种了各种作物,虽然依旧干旱,但日子在好转。
进入冬天之后,佟洛阳的改进款可带动磨面机,碾米机的水轮泵开始批量生产,此时已经进入农闲时期,不需要用于浇灌的水正好可以用在磨坊。
年底,
老跟张沈飞一起下棋的老汪头儿很高兴,具体表现为要请张沈飞吃饭。张沈飞自然是却之不恭。
两人放学后,张沈飞戴上手套,雷锋帽,骑着自行车,载着老头儿就出了燕京大学大门,一路弯弯绕绕之后,自行车拐进了文昌胡同。
车子进了胡同一直往里走,到了一個蛮子门的四合院门口,老汪头儿让张沈飞停车。
张沈飞把车子锁在门口,跟着老汪头儿往里头走。院子里种了不少花草,即便是冬天,有些依然泛着绿色,张沈飞虽然不懂花花草草,但也看的出这些植物跟阎埠贵的不同,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他忍不住东瞧西看,看了花草看摆设,总觉得这四合院虽然只有两进,但可比他们的大杂院气派多了。
不过,这老汪头儿到底是什么人,居然能独住这样的小院??张沈飞思索着。
“小子,没点儿规矩,去旁人家里有什么乱看的吗?”老汪头伸手,在他眼前慢腾腾地挥了挥,“都说你们四九城人重规矩,我看也不然。”
老头儿说着啧了一声,一副很是看张沈飞不起的样子。
“嗐,规矩不规矩的得看跟谁。就您老???”张沈飞上下打量了一番老汪头儿,“见天儿的下棋耍赖的臭棋篓子,我跟您规矩的起来吗我???”
“谁耍赖了?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老汪头儿直接就是否认三连。
张沈飞不依,非得跟他掰扯个清楚,掰着手指头数着最近这几天老头儿耍赖的次数。
两人一边说,一边脚下不停,很快就进了屋子。
屋子很大,装修倒是很简朴,都是这个年代的常见装修,唯有墙上挂着的两幅字画,彰显出几份文人的气息。
老汪头儿进门就瘫在椅子上,朝着张沈飞摆手:“喝水自己倒,到我这里就跟回家一样,不用拘谨。”
张沈飞也没客气,先把手套和帽子摘下来,走到桌子那里,拿起几个茶叶罐子研究一番后,选了大红袍,抓了两大把放在两个玻璃杯里,而后注入热水。
上一篇:好烦呐!都神豪了,还让我当奶爸
下一篇:开局上交双穿门,组建万界调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