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爆电开始,我开电厂供电全球 第225节
最后所有小组完成任务后汇总,然后一起合计出这些年他们姑苏本地的电厂在当地建设的这些电路价值几何。
这个价格再加上林哲愿意给出的用户基数转让费用就是姑苏的市场出让金。
……
姑苏这边忙的热火朝天,几百个人的“评估团队”一共分成了七十多个小组,这些天不断的开车穿梭在姑苏的大街小巷里面。
他们首要任务是完成姑苏城区的估价任务,然后谈妥之后哲通电力会先支付城区的这部分金额,接着开展对城区供电市场的接收。
接着他们这些估价团队才会去到县城和其他地方继续估价,然后继续由集团完成统一接收。
这样做的话有利于减少成本,集团越早接手城区这种占据供电大头的地方就能越早盈利,反正虽然不着急这点时间,但少花点总归没错。
……
集团这边忙了起来,林哲这两天倒反而没什么事儿。
反正之前就和闻昊空说的很清楚了,接下来就等着“估价”结束就行,在这之前自己这个老板也闲了下来。
对于这些自古富庶的江南地区林哲还是挺感兴趣的,这两天索性就在附近游玩了起来
甚至一路去到了杭城,那里也让林哲见识了一下什么叫路上全是美女,这个倒也正常,毕竟现在杭城的互联网产业那是相当发达,甚至有个听起来似乎不怎么正经或者说好听的名号叫网红城。
那确实,大街上随处都能见到举着个直播手机的,第三产业确实发达。
不过这只是表象,作为互联网发达的地区,杭城这边的互联网科技可不少,林哲也都去了不少地方,包括杭城的产业园。
虽然是游玩,但林哲也不忘多看看和电力供应相关的东西,毕竟杭城也在哲通电力的意向范围内,以后也会要来到这里。
在这过程中不单单是林哲一个人,甚至杭城这边互联网产业园的主任也特意来陪林哲。
参观了一下他们所谓的产业孵化园后林哲心里也浮现了一个想法。
要不要也给哲通搞一个APP。
以前最早的时候在石马镇上,自己搞起来最早那几乎街坊邻居家缴费都是靠自己手动记账的,过了一段时间后随着镇上用户增多,自己则是外部接入了一个计费系统,为此每个月自己都要给出几千块的费用。
然后就是集团越来越大,用户层面越来越多,那时候这种第三方缴费的方式就显得有些不方便了。
同时哲通电力集团也有了和国内的几大支付巨头合作的成本,先是和微讯团队联系接入了微讯支付小程序,另外和啊里那边也接入了支付程序。
线上就基于这两个渠道,线下则是依托于哲通电力的营业厅缴费。
集团后台这边是后来自主开发的,倒也不是很麻烦,但这样带来的成本也是偏高的,比如微讯和啊里那边收到的电费得分润出一部分作为人家的收入。
依托人家的平台,人家多少赚点林哲也不觉得有什么,这很正常。
但要是自己做出一个哲通电力的APP,这样用户们使用起来也方便,可以把很多功能全部塞进去,能比小程序便捷的多。
另外还可以开发出一些其他的功能,在未来集团开发出其他产品也许也可以依托这个平台进行售卖等等。
反正林哲认为这是迟早的事情,既然这次都来杭城了,不如组建一支自己的团队开发出哲通电力的APP。
不过外包那是不可能的,虽然省钱但林哲犯不着为了省那点钱而不把APP彻底掌控在自己手里。
直接招些人组个团队,开发出APP后后续包括维护更新的时候都交给他们。
另外这款APP要设计成林哲心目中的样子,那就是不要那么冗杂。
现在的这些APP一个个恨不得把什么东西全都塞进去,一个听歌的软件普通人自然希望满足听歌就好,但他偏偏给你塞一大堆功能。
点外卖的软件甚至都能给你开发出交友圈子,总之恶心的很,林哲是讨厌这一点的。
当初自己手机用不起大容量的,就讨厌随便一个软件都得占自己手机几百MB甚至更多的内存,现在林哲不为手机内存担心了。
但是林哲觉得自己不应该在用不着为手机内存担心的时候就忘记自己希望这些软件不那么占内存时候的样子。
哲通电力的用户涵盖了从上到下所有的群体,那些手机内存多出一倍就得上涨不少价格才是大部分人担心的事情,所以林哲要开发出一款简洁的APP。
也许会后续增加一些功能,但不必要的自己绝对不要。
这么一想之后林哲直接就和陪着自己逛产业园的主任聊了起来,接着把这件事直接告诉张雨靓,让她安排进日程里。
到时候和软件开发人才接洽,直接招进集团里面。
……
林城林哲家里,回家之后老林和姜兰俩人吃过饭坐在电视机前看起了电视。
七点档的新闻正在播出,先是熟悉的流程起初俩人也就是当个背景音来听,并没有放在心上。
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听着听着俩人同时停下了手指,接着面面相觑一下后迅速转头看向电视。
果然,刚才没有听错,电视里熟悉的正常人正在认真的介绍哲通电力集团。
“就在近日,来自滨海的一家电力公司哲通电力集团为员工发放了一项福利引起了网民们的热烈讨论。”
“在员工突破一万人的日子里给所有的工作人员放发了一笔一万元的奖金,包括他们集团内的保洁阿姨安保大叔等等……”
“在此,我们呼吁所有企业像这家电企学习,让利给员工真诚对待于员工,创造出更好的明天。”
“本台快讯,接下来为您报道地区冲突……”
长达几分钟的七点档新闻里面,主持人介绍了哲通电力最近创造出的这个热点新闻,接着引出了哲通电力对待员工的高福利和高待遇。
最后更是呼吁应该有更多的“哲通电力”出现。
老林和姜兰活了半辈子自然知道这种呼吁是没什么用的,能这么做的他们知道的也就自家林哲了,但他们不关心这点。
他们关心的是这个级别的新闻里面能出现哲通电力,另外还是正面的报道,这对哲通电力来说绝对是大好事一件。
而且本身能上CTV就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上次林哲接受新闻频道的专访就让他们家“沸腾”了一段日子。
现在又是儿子的公司上了七点档的最强新闻,这咋能不激动。
与此同时,林哲的手机已经被打爆。
第244章拿下姑苏尘埃落定!有人坐不住了
老林第一时间打过去林哲的电话就是占线状态,姜兰那边再接着打还是占线状态。
等了好一会才打通过去。
电话一通姜兰已经带着兴奋和开心的情绪告诉了林哲这件事情。
听到这话后林哲那边也是笑着应和了一下,其他人打过来自己基本上已经回一两句客套话就挂了,但老妈打过来的自然不能敷衍。
“妈,我知道了,确实没想到这事儿居然能让七点档的新闻,这次钱倒是没白花,就这两分钟的黄金档新闻就给我赚回来了。”
林哲这说笑的话,当初发钱的时候就想到了会引起一定的舆论。
反正是好事儿,而且钱也确实发给员工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本来以为在网上上了几个热搜,让不少人都第一次听说了哲通电力集团这个名字,而且还不是那种负面影响,是正向影响就不错了。
没想到今天晚上还有这惊喜,能上这种在国内几乎等同于是风向标之类的节目。
这一波林哲是觉得自己赚到了。
和老妈再多聊了几句后林哲挂掉电话,接着干脆直接把电话开启了勿扰模式。
就短短的几分钟自己都不知道接了多少个电话,全都是打来兴奋的告诉自己这事儿的。
刚开始的时候自己还比较懵,接着惊喜了一下,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话打进来林哲就麻木了。
这下开了勿扰模式世界像是清净了。
本来今晚是杭城这边互联网开发区的主任请自己吃饭,但被自己给推了,毕竟自己过来主要目的还是旅游,自己更喜欢自己玩玩。
这下本来是出去逛逛的,但现在林哲打算先看看。
听老妈她们的口气反正这次上新闻不是什么坏事,至少是正面的形象。
都不用丢下手机,直接打开微讯就能看到还多人发给自己的视频。
随便选了一条,林哲打开一看就能看到哲通电力上七点档新闻的那一段。
这估计是在认真看新闻的,因为几乎是正常人刚说出哲通电力的名字后就拿起手机开启了录制,这让林哲可以几乎完整的看到这几分钟。
……
放下手机,林哲嘴角也是上扬。
这官方层面的认可自然不用多说,这就代表释放出了一个信息,自己的哲通电力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一点林哲老早就知道了,所以现在这条新闻带给林哲的意义更多的是哲通电力这个字样让全国更多人都看到了。
虽然之前那事儿上了一些新闻和网络上有了热度,但那些数量庞大的中老年人群体他们是不怎么上网的,或者说是不怎么会接收到这一类消息的。
但他们中的不少人自然每天都有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的习惯,看的就是七点档的这个新闻。
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在电视机里看到哲通电力,而且是在这种节目里被称赞,那效果自然不用多说。
相信以后哲通电力去到他们所在的地方时候,他们能对哲通电力有一层多出来的信任,并不会觉得陌生。
……
姑苏城里,在外游了一圈的林哲返回了这里。
这“估价团队”的工作还在继续,自己干脆就在这里等着就好,反正也没几天的时间了。
而且今天自己在这姑苏城再次迎来了一位客人。
上次的时候林哲就带言溪来过一次姑苏,这次她又是过来找林哲。
找他的原因是林哲和她聊天的时候说出了自己打算组建一支软件开发团队的打算,然后给哲通电力开发出一款APP。
这事儿算是说她心坎上了,她也有这个打算,给富桥银行打造一款APP。
但这事儿还是比较花钱的,毕竟APP的质量和软件开发团队的投入成正比,要是开发出一个不怎么靠谱,看着就有点“野鸡”的APP还不如不开发。
可能让用户看了反而觉得不怎么靠谱。
但打造出比较好的,像是国内四大行的那种APP又有点烧钱,包括后续维护等等,打造一个团队得几千万。
言溪最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纠结到底是干脆请一个外包团队打造还是自己组建人手去投入这笔资金。
现在刚好听到林哲说有这个打算,所以过来也是打算“蹭一蹭”林哲未来的团队。
富桥银行虽然还有几位其他的股东,但是她们家自己的父亲和自己才是占大头的,而且她们家可就她一个独生女。
未来她们家的这些东西毫无疑问都是她言溪的。
所以对于富桥银行的发展,没人能比她和她的父亲上心。
……
上一篇:恋爱辅助器:狗才谈,我只想破案
下一篇:00后当村长,你还要整顿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