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1995 第263节
情况开始变化。
全体美国人,全体美国媒体。
包括那些娱乐狗仔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这件事上面。
“我的名字是战士和勇士的意思,所以我很乐意作为白武士帮助菲利普斯石油。”
这天上午,经常出现在媒体上面。
但却很少接受采访的米洛,突然在CNN电视台露面。
和他一同出现的,还有菲利普斯石油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穆维。
目的是造势!
詹姆斯·穆维在电视上,感情十足的开口:
“菲利普斯石油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能源公司。它在美国的能源史上,有着浓厚的一页。我二十岁就加入了这家公司工作,我对它饱含感情。但现在,有外来者把它们贪婪的目光盯上了我为之奋斗一生的菲利普斯。我将坚决捍卫菲利普斯的管理权,不使其被资本贪婪胁迫。”
“我本人拥有超过三十年的能源行业管理经验,非常适合菲利普斯的发展需要。相比本次收购方康纳石油,我有理由相信他们的收购是以资本炒作为目的,这会严重扰乱公众的能源需求。”
“同时我要提醒菲利普斯全体股东,康纳石油每股17.5美元的要约价远远低于菲利普斯的真实价值,我在此呼吁全体股东,不要接受康纳石油的收购建议!”
呼吁意味着哄抬股价,但假如詹姆斯·穆维仅仅只是呼吁,而不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即使菲利普斯股价上涨,过几天也会回落。
“身为菲利普斯的首席执行官,我代表菲利普斯在管理层和广大员工,邀请了菲利普斯的第一大个人股东米洛·布莱克本先生加入保卫菲利普斯石油的战斗。”
詹姆斯·穆维在电视上图穷匕见,把一切的幕后主持者米洛推了出来。
寒暄介绍后,米洛微笑着开口:
“我本人在菲利普斯石油的持股比例是33.8%,我将于今日正式公布针对菲利普斯的反向收购要约,我以每股18.5美元,溢出昨日停牌价13%,收购17.2%的菲利普斯股份,要约期持续一个月!”
这是米洛针对康纳石油收购的第一套组合拳。
以18.5美元的价格收购17.3%,需要动用资金六十五亿美元左右。
这个投入,米洛完全可以承受,但是对康纳石油来说却是一次强有力的打击。
首先康纳石油必须加注筹码!
米洛一旦宣布反收购要约,菲利普斯的股价会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
如果康纳石油不加注,那康纳石油完不成要约。
米洛顿了顿,继续在电视上说:
“另外我决定入股康纳石油,于今日向市场联合发布针对康纳石油的收购要约。以每股29美元的要约价,比例收购‘康纳石油’50%的股份,要约期持续一个月。”
发布会现场汇集了两三百位记者。
本来很激动,但他刚刚发言完毕,全场顿时一静。
接着巨大的声响从电视里都能听见。
提问者络绎不绝。
“布莱克本先生,你收购康纳石油是报复行为吗?”
“投资行为更多一点!”米洛在电视上回答说:
“就像我投资菲利普斯一样,我收购康纳石油一样也是投资。能源公司的盈利向来非常稳定,我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发布会的新闻传开后,发酵速度传播惊人。
半天就搞的全美皆知。
往常哪家企业被收购,大部分美国人,都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有的连看也不看,因为他们看不懂。
但是这一次,因为有米洛的参与。
而且涉及到的金额极为庞大,于是引得全美都疯狂围观追看起来。。
第197章 舆论大战和吃掉甜心
“米洛会不会让帕拉丁传媒或者雅虎提前上市融资收购两家石油公司?”
米洛与詹姆斯·穆维举办新闻发布会的当天下午。
以《纽约时报》为首的部分媒体,在各自旗下的晚报上刊登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
帕拉丁传媒正在谋求上市,雅虎也正在进行最后一次上市前的融资。
融资得到的资金,用途有严格规划。
假如米洛挪去狙击康纳石油,这将导致投资人的集体发难,对米洛极其不利。
《纽约时报》与米洛关系向来很好,为什么要充当抨击米洛的先锋呢?
时报集团的老板小阿瑟简直要郁闷死。
他是逼不得已。
他和米洛关系不错不假,布莱克本家族有3%的《纽约时报》股份不假。
但他背后还有一个真正的大佬,一个真正的主人——洛克菲勒。
很不巧,米洛想收购的两家石油公司都有洛克菲勒的股份。
应该说全美国那些大型的能源公司,就没有一家没有洛克菲勒家族的存在的。
虽然不多,但这两家公司确实有一些洛克菲勒的股份。
显而易见,就算是未来女婿。
洛克菲勒家族,对米洛进入能源行业还是会排斥。
他们可能不会直接下场和米洛敌对,但在给米洛添堵方面,他们绝对会配合康纳石油。
所以小阿瑟这个洛克菲勒的喉舌,便被推了出来。
《今日美国》则有奶就是娘,康纳石油决定把旗下广告转移到这家报社。
甘尼特报团的董事会纠结一个晚上,次日加入抨击米洛的传媒大军。
【谁想真正吞并菲利普斯石油?我们都知道,早在去年布莱克本先生就成了菲利普斯石油最大的个人股东。假如康纳石油没有采取行动,现在最可能对菲利普斯发起前面要约收购的本来就是米洛。詹姆斯·穆维和管理层不会意识到,他们与米洛的合作是引狼入室,即使保住菲利普斯石油,将来也逃不过下台的厄运!】
【收购康纳石油更是一招烂棋!市值450亿美元的大企业,想通过要约收购成功,至少溢价30%,以布莱克本先生持有的股权比例,想买过绝对控股线,需要动用三百亿美元左右,即使收购成功,米洛能坐上董事长的位置吗?】
收购战涉及到的六间公司停牌的三天时间内,全美媒体都已经疯了。
捉对厮杀,互相抨击,要约尚未实质性展开,舆论战先打的如火如荼。
海外媒体也在保持密切关注。
【米洛收购两家石油公司,有望成为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今年内爆发的最大规模并购案!】霓虹《朝日新闻》发表社论说:
【但是这场收购爆发的过于突然,事前毫无任何预兆。它起因于康纳石油针对菲利普斯能源发动突袭。布莱克本先生反过来收购康纳石油,有可能是围魏救赵,不过他竟然同时还充当菲利普斯能源的白武士,这给收购结果添加了太多不确定因素,也很难分析这桩收购背后隐藏的真实用意!】
英国《泰晤士报》也把这场收购案当作了焦点新闻。
米洛与康纳石油公司招牌的照片,被放在当天的头条上,标题是:
【牵动八百亿英镑的特大型收购案!】
这家报纸全面介绍了收购双方的资料,
【单以市值统计,收购案双方控制和能影响的资产,资产逼近八百亿英镑。虽然米洛名下的上市公司,占据控股的只有TBS和MCA,但这两家资产加起来就已经将近两百亿英镑。双方旗下公司也与华尔街各大资本机构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次要约一旦进入交易状态,完全可以想象到,美国能源市场将会陷入动荡不安,收购的成功与失败,影响着他们的暴涨或暴跌!】
《华尔街日报》出场比较晚,为了确保社论的专业与权威性,他们没有着急发声。
【这是一场典型的金融反噬防御!】
5月19号,他们刊发了这样一个标题:
【米洛通过收购袭击者的方式来回应其对菲利普斯能源的收购企图!在金融史上发生过类似的案例,马丁公司面对本迪克斯的收购时就采用了这项强硬方案,我们称它为‘世界末日方案’!但又多少有些不同,因为菲利普斯并不是末日执行者,米洛·布莱克本充当了他们的执行白武士!】
纷纷扰扰,大打出手,美国今年的五月媒体上注定会一直都是这件新闻。
要怪就怪米洛在普通人里的名气太大了。
本来最多只会因为收购案的金额巨大而瞧两眼的普通人。
现在却会因为里面有米洛·布莱克本这个名字,忍不住看电视或者看报纸的时候多关注一会儿。
但毫无疑问,这场收购战中,最活跃的群体大抵只会是两群人。
一个是股票散户,要是眼光好,他们显然能在这次收购案中获利不少。
当然,也可能会亏上不少。
另一群活跃,而且一定对这次收购案感到很开心的群体。
绝对是全美国的媒体从业者们。
本来普通的美国人,是很少关心这种商业案件的。
但因为这次商业收购的一方,居然是米洛·布莱克本。
于是引得很多因为米洛的名气,而对这场收购案很好奇的普通美国人也投来关注。
这让媒体从业者们简直爽上天,单单是把收购案里的术语翻译成普通人能理解的文章,都能收到不少的销量和收视率。
而就在这外界纷纷扰扰的时候,米洛也成功吃到了他上次想吃却没吃到的美国小甜点。
5月19号。
纽约,长岛。
远处的丘陵,近处的沟壑,都被浓浓的夜色抹平了。
大地像一块巨大的黑布,被城市繁华灯光点亮,明镜般的月亮悬挂在天空上,把清如流水的光辉卸到广阔的大地上。
米洛侧躺在席梦思上,看着就连睡着了都嘴角上扬着,带着心满意足淡淡微笑的布兰妮的那张皙白俏脸。
他伸手轻轻把她脸颊上的金色发丝拨开,回味着过去几个小时来,两人的生理课程互动和生理上的深入交流。
美国现在似乎人人都喜欢上这个纤细,爱笑的金发女孩了。
她的粉丝们,更是直接标注为“布兰妮国度”,几乎囊括了所有年龄段人群。
十几岁的女孩们听她唱她的浪漫爱情,看她在媒体上与粉丝互动,有时甚至邀请她们聚会或送她们礼物。
她们相信斯皮尔斯是一个和她们一样的女孩。
上一篇:重燃青葱时代
下一篇:开局骑士雷杰多,打爆冷艳新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