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1995 第525节
因为东南亚得天独厚的气候,东南亚国家中,稻谷占据了粮食作物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而东南亚各国,也十分依赖大米的出口,东南亚各国的大米出口量,占据了亚洲大米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
当然,从许多数据上是可以看得出东南亚在稻谷领域的影响力。
但是如果更深入地分析一些数据,就可以看出东南亚各国在水稻整个产业链上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比如横向对比人多地少,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的霓虹。
稻谷单产在1977年就历史性地超过了六十公担每公顷,一公担等于一百公斤,所以每公顷的产量是六吨以上。
这还是在华夏的杂交水稻没有技术输出的情况下的产量。
而东南亚呢?
同时期每公顷超过二十公担的只有印杜尼西亚和马莱西亚。
诸如缅甸、柬埔寨、泰国、菲律宾等国,没有一个超过了二十公担每公顷,最低的泰国甚至每亩单产不足一百二十公斤稻谷!
亩产更高的印杜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水稻种植,却都是仅次于橡胶种植的第二大农作物。
反观其他国家却不是如此。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缅甸、柬埔寨、泰国、菲律宾等国根本就没有充分利用土地,都是粗放式种植管理。
哪怕是这些土地的水稻种植产量翻三倍多,才堪堪与霓虹的水稻单产持平。
但是以这四个国家近两千五百万公顷的水稻种植面积,如果追上霓虹的种植水平,那么将增加近一亿吨的产量。
就更不用说内地的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到东南亚之后的产量了。
所以现在深入到东南亚各国的水稻产业中,正是绝佳的时机。
在华夏这个水稻种植大国的稻谷都不出口的情况下,深入控制东南亚各国的水稻产业,就足以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的粮食巨头。
除了东南亚以外,南亚半岛的印杜也是一个农业大国。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印杜在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和黄麻等农作物上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就比如棉花这一作物,印杜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占据了世界棉花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衣食住行,人生四大需求。能够影响其一,就已经是世界级富豪。
要是能控制其中一项的三分之一以上,那你的声音能让全世界都需要聆听。
而大宗商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衣食住行。
说到底,与重工、金融和传媒等领域的公司相比,还是米洛之前对其不够重视。
等他爬到了现在的高位,成为波士顿财团的领袖后。
才越发明白自己和波士顿财团究竟在哪方面有所欠缺。
很明显,自己和波士顿财团,甚至是周边亲善财团们最欠缺的就是大宗商品里的粮食、橡胶、棉花这些的影响力。
其实几大财团也都欠缺,因为各大财团偏重的实际上还是金融。
了不起摩根重视钢铁和交通,洛克菲勒重视石油能源,芝加哥重视商业,加州重视航天科技……
在衣食住行方面,大财团们要么力有未逮,要么只能和嘉吉之类的合作。
也许这是个突破口?
米洛这样想道。
第335章 美国人的威名
对ABCD四大粮商的接触先后传来消息。
不出米洛的所料,消息都不佳。
法国路易达孚公司面对帕拉丁投资的一次次提价,都毫不犹豫地拒绝,声明公司不卖。
而美国的嘉吉公司,面对波士顿财团抛出的筹码,麦克米伦家族和卡吉尔家族同样毫不犹豫地拒绝。
并且还十分警觉,在拒绝波士顿财团后,第一时间去联系另外一些小股东,想要将两大家族之外的12%的股权收购到手中,实现两大家族联合百分百控股。
另外一家美国的ADM更绝,直接让摩根回应波士顿的接触,表明他们早就投靠了波士顿。
最后的荷兰邦吉公司,公司老板邦吉家族同样反抗激烈,并且态度恶劣,其家族掌权人赫希·邦吉甚至还放话,谁都别想从邦吉家族手中抢走邦吉公司。
不过虽然邦吉家族股份占了大头,邦吉公司却还是有许多小股东的。
除去邦吉家族自己八十多位成员外,还有一百多名零散的小股东。
帕拉丁资本成功在这些股东们手上,收购到了22.4%的股权。
不过接下来却也因为赫希·邦吉的原因,导致收购陷入了凝滞。
但是与其他三家相比,邦吉公司还算是打开了口子,只是想继续往下走,难度却极高。
知道这种情况后。
米洛就一个态度。
必须买下来!
赫希·邦吉不卖也得逼迫到他卖为止!
为此,什么手段都能用!
因为他刚刚在自己外祖父赫伯特那里,得到了个消息。
那就是在米洛派人接触邦吉,想收购这家公司前。
赫希·邦吉私底下已经在和梅隆财团联系,他们想成为梅隆财团的一员。
他们想成为美国公司!
或者说美国人想让他们成为美国公司。
不过价钱上还没谈拢,梅隆财团表现的兴趣不大。
联想到平行时空里,明年邦吉就会成为美国公司。
米洛知道,大概率是最后他们还是谈成了。
所以基本上现在局面很明朗——
路易达孚是法国的,除非法国衰落到极致,比如二三十年后。
不然路易达孚不会轻易妥协,其他人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因为事关法国的粮食安全,还有国际粮食霸权,以及他们用来拿捏众多北非缺粮国家的大杀器。
所以路易达孚不可能买到手。
那剩下的就只有其他三家公司。
ADM基本明牌是摩根的,嘉吉家族和洛克菲勒有联姻……
那么米洛唯一可以下手,成功率还很高的就只剩下目前还没完全投靠美国的邦吉。
既然邦吉可以投靠梅隆,那为什么不能选择投靠他布莱克本呢?
赫希·邦吉反抗这么激烈,估计和个人利益,或者和他与梅隆的接触有关。
作为后世四大粮商中,成立最早的一家,其历史最开始始于约翰·彼得·戈特利布·邦基于181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的粮食贸易公司。
1859年,邦吉公司就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粮食供应商。
20世纪70年代,公司将总部迁至世界大豆主产地巴西,并进一步拓展北美、亚洲和澳洲市场。
1750年,邦吉家族开就始在荷兰的海外殖民地做兽皮,香料,橡胶贸易了。
和其他几家相比,他们的主要根基是在南美。
他们在南美拥有大片农场,一边向农民卖化肥,一边收购他们手中的粮食,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或者进行深加工。
所以目前的总部才会在巴西。
人还在法国,米洛就直接授权了布莱克本基金会所有权利。
那就是动用他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必须赶在梅隆或者其他美国财团反应过来前。
逼迫邦吉家族投降,把邦吉公司纳入自己麾下。
所以……
没过两天,邦吉家族内部还在协商要不要马上联系他们在美国的盟友时。
美国人上门了。
邦吉公司总部。
先前和他们接触过的布莱克本基金会,米洛的首席顾问沙博泰带领团队,再一次来到了赫希·邦吉的办公室。
比起上次接触的客气,这次沙博泰直接开门见山:
“邦吉先生,我们的来意你应该明白,一百一三亿六千万美元,将你们家族持有的67.9%的股权,全都转让给我们!”
说罢,沙博泰将准备好的收购协议书放到了赫希·邦吉面前。
但是赫希·邦吉却脸色一冷,看也不看,直接将收购协议书推开,态度坚决地说道:“沙博泰经理,我说过,邦吉公司不可能卖掉,我们没什么好谈的!”
说完之后,赫希·邦吉心中却不断地翻滚,他知道沙博泰是在威胁他。
邦吉公司的总资产,目前是245.79亿美元,其中总负债130.74亿美元,净资产为115.05亿美元。
去年,邦吉公司的营业额也有138.23亿美元,净利润达到了13.4亿美元。
沙博泰开的价格,对邦吉公司的估值,正好是其净资产额!
而邦吉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公司的财报也十分保密,并未对外公布,但是沙博泰却显然很清楚。
沙博泰面不改色,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再次说道:“邦吉先生,我们溢价百分之二十,一百四十亿三千万美元,这是我们最后的报价。”
“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
“不用考虑了,你即使溢价一倍我也不会卖!”赫希·邦吉冷哼一声,毫不犹豫地回绝。
“咚咚!”
沙博泰手指敲击着桌面,语气加重了一些说道:“邦吉先生,你经商已经超过四十年,你应该很明白,能够握在手中的资产才是属于你的资产。”
“现在是我们找上门,想跟你交朋友。”
上一篇:重燃青葱时代
下一篇:开局骑士雷杰多,打爆冷艳新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