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1995 第77节
但这时候,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
两天前,华盛顿结束了一场没有对外公开的秘密会议。
随后没过多久,美国股市上的军工类股票,马上成为短时间内华尔街共同认可的大势。
具体的情况还要说到去年的五月份。
华盛顿两天前的那场会议和此有关。
去年五月份,大洋彼岸。
美国人养的狗,的儿子,成功上台后没过多久窜访美国。
而这是大洋彼岸的底线。
于是乎,亚洲那边的局势一下紧张起来。
地区热度迅速上升,期间华盛顿这边,甚至派出航妈去给自己家的狗,的儿子做胆。
那几个月,美国股市上的军工股上涨许多。
不过后来双方高层经过沟通,热度被降下去很多。
美股市场上的军工类股票也应声下跌。
本来已经涨到145.3美元的洛克希德马丁,又重新跌回100美元左右。
而去年最高曾经冲到90的雷神公司,后来也跌回了65美元。
只从这方面来看,这件事可能就到此为止。
然而事情没完。
从去年到现在,美国养的狗,的儿子,没停过搞事。
不但在亚洲那边动作不断,还拿出大量的资金跑去华盛顿游说
以至于最近情况又有点紧张起来。
于是前两天,华盛顿内部开了一场秘密的通气会议。
会议上,华盛顿居然做出了决定。
会议在两天前举办并且结束,是场没公开的秘密会议。
而一直以来,华盛顿对华尔街向来是没有秘密的。
会议结束没多久。
消息灵通的华尔街人士,很多人都提前收到风声。
这次华盛顿的态度比较坚决,事情也许要闹大。
或许91年的海湾战争,可能会在亚洲重演。
华尔街的大家,就都盯上了美股市场上的军工类股票。
消息是两天前传出来的。
为了能吃到更多。
华尔街巨头们秉承一直以来的默契。
全都悄悄的不打枪,偷偷先在市场上吸一波筹再说。
于是这两天开始,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的股票开始有人抢筹。
本来一直盯着帕拉丁投资资金流向的尤·卡托纳等人。
原本都准备在股市上,针对帕拉丁投资下手了。
但现在这种情况,尤·卡托纳他们哪里还敢乱动。
军工股飞升在即,他们这个时候如果下场针对米洛。
那几乎就是在针对整个华尔街……
要是被发现,一定会被华尔街反过来打爆。
甚至就连大摩其他组,有机会下手也绝对不会留情。
能当大摩五组的负责人,尤·卡托纳绝不是傻子。
他断然拒绝哈迪的建议,“法克!哈迪,闭嘴。做空的事情就不要说了。我们也来压低筹码的价格,同时尽可能抢到更多筹码吧。等等……”
突然,尤·卡托纳看到电脑屏幕上,大摩内部使用的监视软件上显示。
正在被他们监视的帕拉丁投资,账户上突然大肆买入二级市场的军工类股票。
“什么情况,先前还在遮掩。这是一点也不遮掩了?”刘易斯惊讶道。
“还在这里愣着做什么?抢筹啊!”
尤·卡托纳没有犹豫,马上命令哈迪和刘易斯。
哈迪和刘易斯应声离开。
尤·卡托纳没走,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满脑门子的疑惑。
他在疑惑,为什么十天前帕拉丁投资就盯上了军工类股票。
明明会议是两天前开的,风声也是在那之后往外面传的。
据尤·卡托纳所知。
会议召开前,华盛顿的普遍意见是不让热度升级。
大洋彼岸毕竟不是沙漠小国。
人家有大杀器的,美国不能做太绝。
要不是这样,去年拉链顿也不会和对方的高层通完电话后。
决定共同压低热度。
所以华盛顿这次的秘密会议开始前。
大部分人都觉得热度不会继续升级。
也正因此,华尔街基本没人提前布置。
大概率会浪费时间浪费钱的事情,华尔街才没人愿意干。
但米洛·布莱克本这家伙就干了,他居然提前八天在军工类股票上布局。
“难道卡尔·尼尔森看出来了?但这家伙在美洲银行的时候,只是个普通的高级投资经理。这家伙要是有这份本事,根本没必要跳槽去布莱克本的小公司。”
“又或者是米洛·布莱克本?这倒挺符合分析部对他性格的一部分分析……”
“又或者……”
尤·卡托纳喃喃自语,“Even a stopped clock is right twice a day?”
这句英语直译为“即使是停止的钟表,一天也能对两次”。
是美国英语中的谚语,和“歪打正着”、“瞎猫碰上死耗子”一个意思。
尤·卡托纳现在就觉得,一定是米洛和尼尔森瞎猫撞到了死耗子。
才会在十天前就开始布局,抢筹军工类股票。
第80章 开始走明星路线
不提米洛还不知道的,大摩那边针对他的尤·卡托纳等人的情况。
帕拉丁投资这边,米洛在公司里一直待到下午。
他看着尼尔森指挥操盘手们,开始全力抢美股市场上的军工类股票。
下午四点,确定没自己什么事后。
米洛准备离开公司。
但在他下楼前,肯尼却提醒他,“BOSS,下面出现了一些情况。”
“嗯?”
“有很多记者围堵在大厦出口附近。我让人去问了,他们是冲您来的。”
“记者?”米洛惊讶,看着自己的安保主管,“他们冲我来干嘛?”
肯尼看了看旁边的大卫,两人苦笑,“应该和上午那些报纸的报道有关。毫无疑问,您现在成了名人。而您又很少接受记者和媒体的采访,所以有很多人想要采访您。”
米洛这才点点头。
他也想起了早上几每十份报纸,就有六份的娱乐版头条是在报道自己和《天使与魔鬼》的利润。
而一直以来,自己在媒体面前保持着深居浅出的情况。
除了接受过《纽约时报》的一次专访以外。
米洛几乎没接受过其他媒体和记者的采访。
这个情况有点像饥饿营销。
营销了这么久,现在出了这样一条新闻。
记者们当然迫切的想要采访他,想要得到他的第一手新闻。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早上他和温迪通电话的时候。
那边温迪针对米洛现在这种状况,临时组建的一个顾问团有提出过相关建议。
他们建议米洛,应当尽量开始适应曝光灯下的生活。
因为在美国,任何职业都能成为明星。
从歌手到演员,到商人到慈善家甚至到政治,每个行业都能出明星。
这是个娱乐至死,奶头乐至高无上的国家。
只要包装的好,满足普通民众们的窥私欲,就能获得民众们的好感。
例如现在住在白房子里面的那一位。
他就是史上包装的最成功,最有明星气质的美国大统领。
上一篇:重燃青葱时代
下一篇:开局骑士雷杰多,打爆冷艳新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