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我当然选富婆啦! 第285节
《射了个射》就是这样一个游戏。
经过半年多的连续迭代,《射了个射》内部已经集成了好几种玩法。
副本流的PVE搜刮+PVP对战,就是后来绝地求生的玩法,辛辛苦苦打副本赚的钱一旦遭遇对手就会发生“赢家通吃,败者食尘”的局面。
游戏体验堪称拉满。
而其中的道具材料又能换钱,就更是拉高了玩家玩游戏时的阈值。
万一要是一波富,一把赚了小几百,他们对这款游戏的喜爱程度将会直线上升。
要是某一把拿到了高阶材料却被人给爆了,那玩家也肯定是想要继续赚回来的,甚至想要翻倍的赚回来。
这就是赌徒心理。
而人一旦成为赌徒,就很难控制自己了。
吕尧以前也觉得自己是个没什么赌性的人,直到后来他被王者荣耀的ELO机制制裁,被大A的手段摁着头打……然后他才明白,赌性存在于任何人的身上,只看什么时候被勾出来。
虽然把这种下作的手段放到游戏里有点卑劣,但这毕竟只是小游戏,一般玩家不会重金进来,重金进来的都是工作室。
当然。
把现实金钱交易带入到游戏中很容易带崩游戏的物价,就像魔兽世界,当金币可以换成现实的钞票,游戏里的金币就开始疯狂贬值。
官方游戏商店里的道具也跟着贬值,游戏的平衡就被破坏。
但《射了个射》在这方面的问题其实不大。
因为《射了个射》的副本里压根就没有金币这个概念,只有各种武器,材料和皮肤碎片掉落,这些东西都不需要金币购买。
加上这些东西全都是消耗品,也尽可能的减少了物资通胀的风险。
这种机制甚至让重金投入的工作室有点挠头,因为下副本需要消耗武器道具,下的副本越多消耗的武器道具就越多,一些控制不好成本的工作室反而会赚不到什么钱。
游戏搬砖到后面竟然也特么要计算投产比了,这你跟谁说理去?
就连那些用脚本外挂来刷道具材料的工作室也发现,用外挂他们竟然还亏损了。
如果直接修改数值又会被系统直接盯上封号。
这就让那些拿到了外挂的工作室很头疼了。
而这都要得益于吕尧这边王哥他们的手笔了,他们开发了一套系统,专门用来量化计算每个账号的投入收益比,确保账号的投产比可以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如果是手动刷的话,那基本可以保证小赚。
如果是外挂脚本,缺乏人为操控的外挂脚本角色纯粹就是给副本里其他玩家送钱。
这也是使用脚本外挂工作室会产生亏损的原因。
这就倒逼着工作室必须扩招人手,或者组建群组把大部分玩家拉进来收他们的材料。
一旦这些工作室这么干,那每个工作室就会自动变成《射了个射》的非官方推广大使,让《射了个射》在暗地里愈发野蛮的生长。
吕尧的策略加上王杉的算法保驾护航,《射了个射》在2015年一月初的战绩相当不错。
现在“内涵段子”,“YY”,甚至“QQ群”里都已经有非常多的工作室在招收《射了个射》的玩家了。
很多大学生,小镇青年,以及在厂里打工的厂妹厂哥都被这些工作室给盯上了。
这些散人玩家每天就算盯住了刷,产生的收益其实也不多,大部分在三十五左右。
但对小镇青年和厂哥厂妹来说,一个月能多一千多的收益其实也很不错了,吕尧这么也算是提前拉动内需,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了。
至于产出这些道具材料怎么处理?
这就太简单了。
除了日常下副本需要消耗道具材料外,《射了个射》的副本流玩法里还增设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关卡,这些关卡有的BOSS非常难,有的需要面对怪物潮。
其中很多关卡BOSS的机制特别像以前的《魂斗罗》,《合金弹头》,《恐龙快打》里的BOSS,同时吕尧也在里面设计了“多元宇宙”的概念,引进了未来魂类游戏的机制。
《射了个射》这个最初很简陋的无脑爽小游戏渐渐变成了颇具挑战性的游戏。
里面不仅有设计精良用心的关卡和BOSS,不同的角色根据装备的武器和技能还能成为下副本团队里不同的角色,比如辅助,治疗,坦克。
同时高难度的副本也开始在网上出现一条命挑战某个关卡的绝活视频。
在内涵段子和头条上,这些绝活视频配上激昂的音乐,往往能收获不错的点赞量和转发。
而发布内容流量高,自然也就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当正向循环建立起来,除非运营作死不然它会一直正向循环下去。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官方也有义务提醒玩家们注意交易风险,所以在网上的贫富对立舆论发酵了几天后,《射了个射》官方终于在游戏内,官号以其他平台发布了申明。
首先就是,官方不曾用任何形式参与到游戏皮肤,道具和材料的炒作中,若是玩家有发现官方人员下场炒作,利用权限徇私舞弊的,可以举报,一经核实还可以获得奖金。
其次就是,官方承诺的限定套装一经发布后,将永不返厂上架,一旦违背该承诺,《射了个射》官方会给予玩家等额赔偿。
最后就是,官方提醒所有玩家,游戏交易有风险,请一定谨防诈骗。
在这则申明之后,《射了个射》游戏内就立即进行了更新,在游戏内加设了“交易所”。
这个交易所跟以往游戏里的交易所不一样。
为了防止有人在游戏里玩做多做空那一套,《射了个射》的游戏交易是“黑盒”交易。
打开交易所看不到各种材料的标价,只能看到好友的交易请求。
要想了解物价的话,就只能去“内涵段子”之类的平台上去搜索,而内涵段子里的运营也非常识趣的整合出一个讨论组《射了个射》的玩家们。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官方提供保障的交易平台,就连充值到交易所的金额都只能用来交易提现,而每次交易,交易所也只会收取万分之一的手续费。
随着“交易所”内容的更新,游戏内的交易量每天都在增加。
这其中的数据处理正好用来测试王哥那边的服务器,同时还能结合交易量对游戏内的爆率进行调控。
而这些数据,将来也都可以用来训练AI。
2015年1月12日,《射了个射》交易所上线后第三天。
那位爆出了“大暑神话”的玩家在经过几天的观察后,确定《射了个射》交易完成后,终于在网上找到了“大暑神话”的买家。
最终这件“大暑年限唯一神话皮肤”,以24万的高昂价格达成交易。
这个价格很快就在游戏圈和互联网上掀起一波热论。
“我靠,一个破游戏的破皮肤竟然能卖这么贵?不是官方炒作我不信。”
“妈的直接赚了一台车啊这是。”
“再凑点都能凑一套房的首付了好吗。”
很快买下这款皮肤的氪金大佬也很快被大家扒出来了,这位大佬本身就是《地下城与勇士》里的氪金大佬,据说他在《地下城与勇士》里少说氪了快两百万了。
不过这个氪金量其实不算多。
《地下城与勇士》的那么多玩家里,排头名的是一位叫“旭旭宝宝”的大网红,这位大网红在未来据说在这个游戏里总共花了快一个亿。
所以说两百万,也就洒洒水啦。
然后网友们就都开始好奇了,为啥这位“地下城与勇士”玩家要转头到这个游戏里来玩啊。
《射了个射》的玩家们就兴高采烈的表示:“玩游戏肯定是好玩啦,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就让八百万勇士们不爽了:“我们DNF天下第一好玩!”
然后两拨玩家就吵了起来。
众所周知,玩游戏的什么人都有,所以这场骂仗很快就从游戏圈蔓延到其他圈子,《射了个射》这个起点很低的小游戏再次在公众面前刷起了存在感。
同时“24万”的皮肤成交价也确实吸引了很多投机玩家进入这款游戏。
因为《地下城与勇士》已经运营很多年了,这个时候想要一夜暴富那基本不现实了。
但《射了个射》里可还有23套“年限唯一神话皮肤”没有爆出来呢。
于是很多在DNF里吭哧吭哧苦逼打工的玩家纷纷转投《射了个射》,希望自己能够一夜暴富。
同时很多原本深耕企鹅系,猪厂系的工作室也开始掉头耕耘《射了个射》这款游戏。
他们的号多,出货的概率也可能更大。
就算不出神话套,《射了个射》的道具材料运营收益也比很多游戏强了,总的来说不亏。
游戏圈里当初抄《射了个射》的厂商可没料到这个方向啊。
现在搞得当初抄袭的游戏厂商没赚到钱不说,自家的用户和游戏生态反而被虹吸了。
妈的上南那个小吕总搞鸡毛啊!
虽然在上南这边推出副本流玩法的时候,其他大厂也都开始跟进了,但因为流程多没准备,更没有吕尧那来自未来的经验,他们的动作慢了不止一筹。
但众多大厂里,最生气的还是企鹅啊。
现在《勇者传说》不仅没能打垮上南光岸的《射了个射》,自家这边还被偷走一个氪金大户!
简直岂有此理。
企鹅对氪金大户的偏爱是众所周知的,马总那句“想一想,不充钱你会变得更强么”广为流传,免费或者微氪的玩家,在企鹅的游戏里你甚至找不到客服通道。
但氪金大佬们却都有24小时专属的客服服务。
现在他们这么好的服务都没能留下氪金大佬的心,这让《地下城与勇士》的运营方格外心痛。
他们奈何不了远在上南的吕尧和光岸网络游戏,所以《地下城与勇士》的运营组一封投诉信就递交到了互动娱乐事业部。
你《勇者传说》拿着这么多的资源却不干事!
像话吗?
不过《射了个射》能抢走《地下城与勇士》的市场其实也不奇怪。
地下城与勇士就是那种典型的副本刷怪刷材料,然后打造装备进决斗场装逼打战力排行。
后来光量工作室即将推出的《全民超神》也沿袭了地下城与勇士的这个骚操作,只不过为了避免同类竞争,光量工作室把这套玩法移植进了MOBA类游戏里。
这就纯属失了大智。
现在《射了个射》这款手机上的游戏,经过半年多上百次的迭代,游戏内的内容和玩法已经非常多样化了。
后来出现的副本流跟《地下城与勇士》的副本玩法类似,里面还加入了其他玩家乱入的“吃鸡流”玩法,能打装备材料的同时,还变得更加刺激。
地下城与勇士的玩家被吸引过来一点都不奇怪。
……
上一篇:人在军中,我独自把所有技能加满
下一篇:开创黄金时代:我的收入能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