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文豪1983

文豪1983 第109节

  “你这份报纸第五段第七行有个字被油墨糊了!戚少商到底有没有死?”

  陈生推金丝眼镜,慢条斯理道:“温生留了伏笔,文内只写‘血染逆水寒’,却未提‘断气’二字。依温氏笔法,怕是要效仿《神州奇侠》萧秋水,借死遁入‘大梦江湖’……三日内若无新尸首描写,九现神龙必从黄泉折返!”

  突然,餐厅外传来报童嘶吼:“号外!《明报》加印特刊!戚少商逆转生死!”人群如潮水般涌出茶餐厅,肥叔踩上凳子挥舞报纸,宛如武林盟主举旗。

  “我这里不仅有《明报》,还有《东方日报》,温生在报刊上说明惊天大秘密!余切就是戚少商,戚少商就是余切!”

第176章 风暴

  众人一齐看去,只见到《东方日报》上,温瑞安道:

  “九龙城寨和连云寨皆是法外之地,充满三教九流的人物,黑帮、贫民、手工艺者等在此共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边缘社会。”

  “大陆作家余切,为了九龙城寨的现状而奔走呼号,写下南洋华人文学大作《出路》!我虽不能,心向往之,特地把他引为小说男主角,若有不妥之处,失敬失敬。”

  众人大惊,原来,这个戚少商竟然另有真人。

  港大学生阿玲尖叫道:“啊!我知道这个人,他是大陆的年轻作家,在大陆,在东南亚,在日本都有些名气,我看过他好些书,没想到他还写过港地!”

  陈生道:“这上面,还有余先生的照片,从后面的招牌和建筑风格来看,他应该是在东南亚,泰国!”

  邻座师奶蹬腿一呜呼,几乎要昏厥过去,只见到上面的照片,余切在佛寺外端庄肃穆,心怀慈悲,照片中众人皆望着他,簇拥在旁。

  “啊啊啊!戚少商!甘愿替红颜挡劫,又胸怀大义,家国情爱不差人分毫!叫我怎么能不喜欢他?”

  肥叔笑道:“你喜欢的,怕是余切吧!”

  “温生已说,戚少商就是余切,余切就是戚少商,我喜欢的,正是同一个人!”

  师奶掏出大钞挥舞:“今天,我要把这一张钱,全用来买他的报纸!”

  ——————

  《明报》社内,近几日的氛围不错。

  当时《明报》的总经理是张健波,这个人是《明报》的商业推手。

  他举起那份连载有《逆水寒》的报纸:

  “查先生,《逆水寒》刊登以来,《明报》在港地已经卖得脱销,今日竟有二十万份之多!加印的特刊也卖出十五万份,简直能和您的小说连载相比!”

  “真的就卖那么好?”查良庸说道。

  “确实卖得好!”另一个叫董桥的主编点头。“《明报》现在虽然已转型成为综合性报纸,注重时事评论,然而,最受欢迎的还是武侠小说的连载——我打算搞一个‘文化沙龙’,请到倪匡、余光中,甚至于大陆的一些名家来做访谈,读者们喜欢看他们的意见。”

  “你要请谁来做访谈?”

  “我看大陆那个余切就很不错,我看了他的小说,到现在已经明白他的先见。”

  “他有什么先见?”

  “别人只从渣滓中看到渣滓,他却看到希望。我们之前错怪了余切。”

  这话却让查良庸大感不快,然而,《明报》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查良庸一家之报纸,众多人员组成了“黄金组合”,打造了这份报纸的鼎盛时期。

  如果查良庸现在提出,把《逆水寒》从《明报》上撤下,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他于是再次约到温瑞安见面,在他的宅邸。

  “老弟,你既然写《逆水寒》就罢了,为什么要把余切也写到小说里面,登报赞扬他,你这样做,我怎么自处?”

  “那我把小说发去其他刊物,《东方日报》就很想连载。”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你我有些年相识了,怎么闹到这个份上?”

  “因为我不是世界公民,我是马来华人,我不仅看到九龙城寨,我还看到东南亚,还看到我们这个民族。”

  当天,港地正下大雨,台风经过港地,后续可能要把这座城市从中间切开,当中最受其害的肯定是九龙城寨为代表的贫民窟。

  八月、九月,历来是台风席卷的时间。去年名为“爱伦”的台风袭港,导致10人死亡,12人失踪。全港多处山泥倾泻,当时有一间杂货店,东主五名几个月至7岁大的子女,不幸被活埋丧生。

  如今大雨和风暴很快拍打起宅邸客厅,二楼的玻璃窗忽地炸开蛛网裂纹,咸腥雨箭穿透纱帘。

  佣人老周从楼上急匆匆下来,怀里抱着裹油布的《明报》胶片母带:“大事不好了!老爷,印刷厂说……”话音被狂风绞碎。查良镛瞥见胶片上乔峰自尽的段落正在渗水,突然抓起裁纸刀割裂西装下摆,将布料死死压住母带缺口。

  温瑞安抓住这个机会说:“乔峰是汉人,不是辽人。”

  查良庸的心中一震。

  又劈来猛地一束闪电,将天地都照得亮堂堂的,而后雷鸣大作。

  传真机突然尖叫,吐出半截电讯:“……铜锣湾分社水浸停刊……”

  哪里还要议论什么余切?

  先把这一关度过了再说。

  全家人都行动起来,纷纷跑去楼上堵住窗口,把淋不得雨的书籍、母带、艺术品……通通抱到一楼。然后蜷缩在一起,等待风暴过去。

  “今年又有台风?”查良庸叹气。

  “小台风,死不了什么人,起码在你这无大碍。”温瑞安道。

  凌晨,风暴果然小了一些,看来这个台风只是擦到了港地。然而大自然的伟力,使得他稍微喜怒无常一点,模糊的就是生与死之间的区别。老周点来蜡烛,好让贵客温瑞安继续和查良庸聊天。

  烛光中,温瑞安说:“不如查先生自己和余切见面聊,解开误会,他马上要回大陆。”

  查良庸举棋不定。

  “查先生,你还执迷不悟!”

  温瑞安当即再次生出怒火,起身欲走,查良庸想要拦住他,没成功,温瑞安推开门,顶着暴雨和没过膝盖的积水,对他说:“今天让我在路上被淹死,劈死,或者是掉落的瓦砾砸死我……我都不愿再待下去!”

  “道不同,不相为谋。”

  好吧,查良庸自然是服了。

  “你说的我全答应,请回来吧!”

  ——————

  另一边,余切很快收到了正式函,请他回大陆前,参加《明报》主办的文学沙龙。

  由于近期他参加了不少此类活动,并没有多想,唯独这个《明报》让人觉得奇怪。因为查良庸之前写过社评,算是批评过他。

  也许《明报》也需要销量?

  温瑞安的《逆水寒》正在连载,故事也传到了泰国这边,不知道为什么,余切成了这位小说家的灵感缪斯,在他的小说中疯狂塞私货。

  《逆水寒》已经成了顶着武侠小说皮的政治讽刺小说,用于批判马来对华文教育的系统性限制,这老哥估计这辈子都有了,甭想回马来。

  这几天,泰国也遭受了大雨和狂风,搞得原先的勋章颁奖延迟了两天。诗琳通偷偷告诉余切,因为华人商会的举荐,他可能要拿个泰国文化三级勋章。

  因此,余切今天穿西装打领带,穿着考究,他本来想要穿那条短裤,季线林看到后快疯了,七十多岁的老头,恨不得求余切别胡来。

  泰国有从上到下五个级别的勋章,

  一级勋章,颁发给了约翰·洛克菲勒四世,以及美国

  可想而知,除非余切整了个诺贝尔奖,不然泰王室不太可能“屈尊”将就。

  事实上,诗琳通和他的哥哥就他的颁奖等级,还爆发过一场争吵。

第177章 三级勋章

  玛哈·哇集拉隆功——一般后来称为拉玛十世,他认为余切只配得上四级勋章。

  而诗琳通认为,余切撰写的小说黑了几乎所有东南亚国家,唯独没有黑泰国,起到了不亚于美国人在电影《安娜与暹罗王》中的表现,完全值得一枚二级勋章。

  泰王宫兰实大厅,姗姗来迟的勋章颁奖礼在这里举行。暴雨仍然在下,外面狂风呼号,大理石廊柱下,小拉玛穿着性感的小背心,抱着自己心爱的小狗,和盛装出席的诗琳通小声交流。

  “你手上拿的什么书?”

  “《逆水寒》。”

  “也是余切写的?”

  诗琳通摇头:“是一个马来作家写的武侠小说。”

  小拉玛如临大敌:“武侠小说,在我们泰国是不能被看的,这些华人总是写武侠小说来批判政府,不肯体谅朝廷的难处,你贵为公主,怎么能看这些?”

  诗琳通确实不应该看。

  她只能说:“我看这本小说,是因为作者参考了余切的人生经历,塑造他小说中的男主角。”

  “又是余切,你最近已经说了许多他,难道你真要找个中国丈夫?父亲是不会同意的。”

  诗琳通道:“我只是欣赏余切的文学和理念。”

  不料,此话一出,反而使得小拉玛瞧不上诗琳通。“我原先以为你是因为他的外貌,名气,没想到却是因为思想……玛哈·扎克里·诗琳通!”

  他叫上了诗琳通的大名!

  “你使我感到耻辱,你不配作为统治国民的人。”

  小拉玛道:“一切都是我们天生的,我们生来就比人高贵……无论多么自以为高尚的人,都要屈服于权势和财富,我接下来就会让你看到……”

  “你要做什么?”诗琳通无奈道。

  “与你无关!”

  尽管天气不佳,王宫内的气氛却十分火热。拉玛九世可能算得上东南亚的“勋”宗,他不好给自己授勋章,而喜欢给别人授予。

  每每当地局势陷入到僵持时,拉玛九世就会出来给双方授勋,并且通过电视直播,让民众都看到他如何在王宫内如长者抚慰争端,在这个过程中,泰国顶好顶好的人物,也不得不虔诚的匍匐在国王面前,以示尊重。

  后来,他们甚至把这一件事情写入了法律,即泰国平民见到泰王,必须跪拜。

  但大慈大悲的泰王,怎么会让外国友人陷入到为难?

  余切见到泰王时,不仅没有下跪,甚至没有弯腰。

  只是略微低下头,保持基本的礼节。

  中国人要不要下跪?

  根据他的考据,法国探险家没有下跪,美国人洛克菲勒四世也没有下跪,他们都只是微微低下头。

  所以,余切也不需要。

  小拉玛对此大怒,用泰语大喊:“就算你是外国人,也至少要弯下腰,你表现的太不虔诚!”

  说什么鸟话?

  我听不懂。

首节 上一节 109/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第一次世界妖法大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