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83 第110节
当着一众媒体和政要的面前,泰王清澈如同少年人的嗓音响起。诗琳通激动的把这些话,翻译成汉语。
“让人匍匐的从来不是权势,而是智慧和思想的闪烁,来,孩子,到我的面前来。”
余切向前一步。
“再靠近一点。”
又向前。
直到杵在了泰王面前,拉玛九世抬起头看余切,眼里流露出满意的神色。
“我原先在瑞士留学,最喜欢看雨果和托尔斯泰的小说,我曾和诗琳通彻夜长聊中国名著《西游记》,里面的智慧使我受益良多。”
“这是
余切回道:“这是我们共同的荣幸!”
他说话间,雨点拍打在泰王宫玉佛寺的金色飞檐上,像千万把泰国筝同时断了弦。
诗琳通思索再三,还是把这句话翻译出来,只见到王宫内众人神色一惊,一个接着一个,定定的看着泰王。
泰王并不生气,他微微点头:“的确是我们共同的荣幸,你是一个忠实的爱国者。”
随后,一朵黄金铸就的九宝莲在余切眼前绽开。
这既是泰王的图腾,也是此次授予的勋章。它被装在一个红色祥云的盒子里面,袖带也是红色的,仔细看,九宝莲中央,还有红色闪光的宝石。
价值千金,它代表一个王室的承诺。
戴上勋章之后,拉玛九世握住余切的手,示意他往媒体的方向看去。
这一刻有多重要?
兰实大厅内闪光灯齐亮,余切努力睁着眼睛,挤出一丝笑。现在,他并没有太激动,繁杂、冗长的等待已经消磨了他的耐心,爆发于南洋的热带风暴也让他感到疲惫。
尽管这一刻会出现在他鼓楼大街家中的松下电视荧幕上,他却更想躺在沙发上,懒洋洋回看这所谓“第一次”的录播。
赵中祥磁性的男中音会在七点时响起:
“我国青年作家余切,凭借小说《出路》获得1984年泰王三级勋章,这是中国作家的首次,也是亚洲非泰国作家以外的首次……他的获奖,将推动中泰文学互译、学术合作,甚至成为后续文化交流的契机。”
无非是又一次的填补空白。
直到诗琳通宣读他的授勋词,他的心脏,才忽然跳动得有力了几分。
“今日,我们以泰王勋章之辉光,加冕一位以文字劈开混沌的勇者——中国作家余切先生。他的小说《出路》,如湄南河雨季的第一道闪电,照亮了华人在绝境中永不熄灭的尊严之火。”
这是诗琳通写的授勋词?
余切望向诗琳通,诗琳通正对上他的目光,露出几乎无法察觉的笑意。
“陛下谕旨!”
一种如有形质的压力,翻涌在每一个人的心间。它首先从诗琳通的口中说出,然后以数百米每秒的速度扩散,出了泰王宫,出了曼谷,来到了中南半岛的天空之下,上千万华人途径此地,分散去各个国家,而后生根发芽,从历史可据的16世纪,距今已四百余年。
千万人正看着这里。
“当贫民窟的孩童用易拉罐搭建佛塔,当山区老人用弹片熔铸钟磬,《出路》里几位少男少女,便从扬子江游进了昭披耶河。”
“您笔下逃难者收集的每一枚锈钉,都与暹罗匠人修补玉佛的金丝共振;您描写的饥民在船上里传递的半壶清水,让我们想起素可泰古城废墟中,僧侣用菩提叶承接的露珠。”
诗琳通朗声道:
“此勋章不仅是王室的敬意,更是万千在黑暗中摸索之手的请愿——请继续做那个高举火把,却肯俯身为蝼蚁照路的人!”
“圣寿无疆,佛光永驻。”
“授予中国作家,余切先生,这一枚泰王三级勋章!”
第178章 一亿泰铢
随后,全场所有人激动的鼓起掌,声音完全盖过了外面的暴风雨。
掌声中,余切拿到勋章。到底这个勋章怎么样评定了他的小说成就,这倒很难建立起直接关系,但诗琳通已经有点声嘶力竭,等不到翻译出中文,她的嘴唇便颤抖起来。
好,好啊!
她心里简直要呐喊。
诗琳通因为潜修佛法,又不铺张浪费,而被泰国人认为是唯一真正有同情心的王室成员。当她看到了余切的小说的那一刻,心里早已经想到了今天。
诸多华人富商,谢国民、许书标、郑午楼等人亦心潮澎湃!
华人虽然经济上富裕,文学上却是当地的少数派,一些地方连中国话都不许说。余切此次获奖,是克服了许多不利条件的逆势而为。
郑午楼望着余切道:“我已经代表华人商会,再对大陆出资十万美元,这钱不投鹏城的地皮,也不投寺庙的佛像,要捐给大陆的作协,今日让我知道文字的力量!”
“陈嘉庚先生若是泉下有知,恐怕要哭湿半份《南洋商报》!”
饮料大王郑午楼道:“我们该去大陆投资,开办生产线,做点实际的事儿。”
谢国民则道:“我早已经在大陆出资成立饲料公司!上一次回大陆,我看到大陆电视台的节目空泛,不吸引人,想要投资一档知识娱乐节目,请到央台的朋友来共同合作,就叫正大综艺……”
郑午楼立刻点头道:“确实要注重文化影响,你这档节目要是能成功,可以开拓大陆民众的视野。”
唯独心里不开心的,恐怕就是小拉玛了。这人是拉玛王室中的异类,向来不愿意做啥姿态,他曾经抱着狗参加三军仪仗队的阅兵,在泰国爆发革登热的时候,跑去了德国避难。
他所在的宫殿房间,被他重新装修成了西式洛可可风格。
他怎么会喜欢华文小说?
小拉玛对余切说:“要是我出一千万泰铢,你是不是就能留在泰国,学泰语,写泰文学。”
“那我是什么人?”
“你当然成了泰人。”
一千万泰铢,相当于128万人民币,在当时可谓是天价了。
余切毫不犹豫摇头。
“五千万泰铢?”
余切继续摇头。这次都不想再搭话了。
小拉玛还想出价,但小拉玛的母亲看到了这一幕,出言厉声训斥他。和余切见过面的亲王阿铁,深深的叹了口气,这位属实望之不似人君。
因为雨势比较大,颁奖宴被迫移至偏殿。众人草草走完剩下的流程,记者媒体立刻蜂拥而来,余切被季线林抓着说:“国内的跨洋电话!是你对象的。打了好久,终于通了。”
他立刻借故上厕所,接上了张俪的电话:“喂?”
张俪一听到余切的声音,立刻焦急道:“泰国那边的暴雨怎么样?有没有淋到你?”
余切望着面前泼天的水幕,偏偏说:“不大。”
张俪哪知道呢,心里安心下来。又说,“我听说你们今天要颁奖?今天一来,剧组里面的人全恭喜起我,我心说她们热闹什么?才知道啊……余切,陈小旭可比我还关心你呢!她不知道从哪看了你的小说,请全剧组都来批判你!”
“我们看完了说,余切又写了一次好小说。她却说,余切的稿子有没有被泰国的雨淋湿,你终于要亏大钱了。”
“因为你曾经说作家的手稿可用来卖钱,我们这边认识了故宫工作的老师傅,你不用担心……上次修复一本程乙本,师傅用了三蒸三晒……要是你手稿真的被雨淋湿,保管修的像新的一样!”
余切摸摸脑袋,有点不好意思:“张俪,你怎么不问我拿没拿到勋章?”
张俪当即道:“你肯定能拿到的,我知道你肯定能拿到!”话音刚落,立刻有几道惊叫声,显然张俪的身边,恐怕围了不少人在旁听。
余切因为演过“不存在的皇帝”,如今已经打入了《红楼梦》剧组,成为内部人士。
他在文学上走的越高,央台就更好拿他来拉赞助。
历史上,这个剧组拍到了后半段,因为缺乏资金,拍摄质量骤降,一些角色被草草完结剧情线。现在有了余切作为顾问之一,《红楼梦》剧组可以去打东南亚富商的秋风。
“余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
“我立刻就要回来!”
张俪说:“泰国不是什么好地方,又有风又有浪,还是我们这里才是港湾。”
挂断电话,余切回到颁奖宴上。小玛拉不知道从哪里,又窜到了余切面前,他问:“如果是一亿泰铢呢?一亿泰铢,是不是你就能按我说的做?留在这做泰人,写泰语——我并不亏待你。”
余切伸出一根手指头,故意不说话。
于是小玛拉先来问了:“什么意思?”
余切道:“我刚接到家人电话,问我《出路》的手稿保存的怎么样?保存的很好!恐怕一亿泰铢,今后未必能买这一部小说的手稿,怎么能买到我这个人呢?”
“你要买吗?我可以现在卖给你手稿,我发誓,你保证是赚的。”
小玛拉听完后破防了:“你真是个贪得无厌的疯子!一亿泰铢,谁会来买你的手稿?这真是无耻又可悲!”
余切反而哈哈大笑。
当然了,到底能不能值那么多钱,也许要用二十年来验证这个赌约了。
两人之间的对话传去了其他地方,现场议论纷纷。
诗琳通出面对余切赔礼道歉,拉玛九世面上无表情,心里恐怕怒不可遏,之后的宴席上,余切没有再见过这位王世子。
这成为访问团最后一天在泰国,最印象深刻的记忆。当晚风暴已停,他们乘飞机离开曼谷,抵达港地。
而后,泰国华人商会把再次筹集来的十万美金正式捐献给大陆作协,来由则是余切在泰国期间撰写的一系列游记稿——因之前已经因为《出路》小说,捐献过不少钱,访问团这边宣布不再接受任何有关于《出路》的捐款。
华人商会只能另寻理由,他们冥思苦想,想到了余切写过的游记。
而这些散文性质的游记稿当然没多少字,《出路》小说可有十多万字。港地媒体有好事者统计二者的字数比例差距,等比例放大到《出路》小说,发现超过四十万美金,按当年汇率超过一亿泰铢。
当即写了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标题。
“文學界核弹?手稿价破紀錄?泰民驚呼:曹雪芹穿越都嚇跪!”
“驚天價!大陸作家手稿破億泰銖!文壇震動!泰王宮神秘買家大曝光!”
第179章 新化社
“号外,号外!”
报童骑车兜售自己栏中的《东方日报》,大声叫卖:
“大陆青年作家赴港,将参加《明报》组织的文学沙龙,和查良庸先生对话!冰释前嫌?”
“节目在TVB频道《欢乐今宵》播出,肥姐沈殿霞主持!更有大隐秘揭露!”
“——来一份报纸。”
“好!”报童递来报纸,“两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