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83 第94节
余切躺床上看书呢,吓了一跳:“陈小旭,你干什么?”
“余切,你真要出国啦?你不回这边了吗?”陈小旭趴在门口,又走到余切边。
“回啊,下次就回来。”
陈小旭扭自己的辫子,手心全是汗:“哦,那你……在外边儿注意安全吧,你去的是泰国,说不定有那种专门害男人的地方。”
她稍微停了一两秒,又开口道:“张俪挺不错的,你可千万要好好对待别人。”
“我知道,我知道,陈小旭,你快去休息吧。”余切察觉到一种不太对劲的氛围。陈小旭保不齐处于天人交战之中,酒劲儿一上来,还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话。
而且,陈小旭因为醉了酒,露出一截胳膊和纤细的腰肢,她整个人不清醒,余切却是清醒的,不应该让她这么待下去。
“回去吧,免得着凉,我扶你过去。”
陈小旭靠在余切身上,“哦”了一声,挺听话。
到门口儿,她反而向余切道谢:“这段时间多亏了你的照顾,余切,你是个好人……我和你相处,知道了什么是男子气概,知道了什么是在背后的支撑,还知道了恩恩爱爱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我为什么和对象分手?”
她嘴里边儿吐着酒气,眼神却有一些清明:“志趣不合,性格也不合,不应该再这么继续下去。”
余切忽然想起来,陈小旭虽然看上去不好惹,实际却是个恋爱脑,她本来几年后和对象分手,当时的原因众说纷纭,当事人只说出“性格不合”这一条。
而旁观者却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在不同的采访中,原先红楼梦剧组的老朋友,还有居住地的邻居,纷纷透露男方可能有暴力倾向,情绪失控。
无论真相怎么样,现在陈小旭和这人接触不深,可能长远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余切是这么想的,而陈小旭心里却想着:唉,和这余切没几天见面了,其实他怪有趣的。
两女的重新躺到一块儿,陈小旭一拉被,把脑袋蒙住:“你别来打扰我和张俪了。”
隔了一会儿掀开被,走了吗?
走了,真走了。
余切照顾我,我照顾张俪,张俪照顾余切,可惜这日子没几天了。
第149章 十一环
进入到七月的第三周,单行本的销售依旧强势。
第一次加印的三十万册卖光了,第二次加印的五十万册排在计划中,全年估计这本书能卖到两百万册,文学类书籍的第一名已经是板上钉钉。
如果还能有竞争者的话,它只能是余切其他准备出版的单行本。
《大撒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比如新闻报道上说这个人靠得住、忠诚,就说“你真像是顾颜一样的人!”
比如,高校鼓励当年应届毕业生回去建设家乡,就张贴出横幅“发扬顾颜精神,回来建设家乡”。
洛杉矶奥运团一百多号人抵达美国之后,央台记者也派出了随行记者团全天候进行报道,中国代表团受到了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的热切欢迎。
然而,记者们却还发现,有刚派去不久的留学生拿着连载有余切小说的杂志,互相交换来看。
记者采访他们:“你们在美国,也能看到余切的小说吗?”
他们说:“我们就是燕大的,还没有去美国前就看过余切的小说,但当时看了后并不在意……”
记者又问:“你们的意思是,留学的生活并不像你们想的那么美好吗?”
“不美好,不美好!”燕大经济系的一位师兄道,“我是高干家庭,大院子弟,在国内也能接触到美国这些高科技,不一定非得留在美国讨生活。”
“我们把这篇小说的梗概,介绍给了美国人,结果连美国人也很喜欢,说余切写了一个上帝般的基督徒,这种人的活该幸福。”
“美国的年轻人现在也很彷徨,没什么信仰,如果大家见到了顾颜这样的人,什么苦头都自己吃了,大家怎么会不尊重他呢。”
得益于美国的先进技术,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程直播的奥运会,据说也是第一次盈利了的奥运会。
前线记者向国内的主持人发来的报道,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延迟。央台租用了新西兰国家电视台、港地无线电视台的卫星,各种消息都能立刻发回国内。
美国新闻总署提供人员和电子采访设备,美国ABC电视台提供节目内容(因为一些比赛没有转播版权),每天都有两个小时的专题节目,用于讨论洛杉矶奥运会运动健儿的表现。
在奥运会还没开始之前,就两个话题是节目常常讨论的,一个是夺金点(奥运首金)会出现在哪个项目,一个是向国内大众介绍美国现在的政治、经济状况。
所以能写到近几年出国的文学不多,余切的《大撒把》也被拿出来当做映证。
男女两个主持人一应一和。
“洛杉矶奥运会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如果有谁能第一个拿到金牌,他将会成为我们的民族英雄,创造了新中国的‘首次’记录……观众朋友们,这个记录可能要产生在举办较早的项目上,目前来看,中国体操队体操王子李宁,他最有可能拿到中国首金。”
“不过,前面还有一些冷门项目,尤其是历来第一个举办的射击项目,如果有人能获得金牌,他就毋庸置疑的把自己刻在历史里程碑上,会有这样的人产生吗?”
“你说的不是顾颜那种人吗?他在人群中并不出众,大家也不指望他,但奇迹是他来创造的。”
年轻的射击运动员徐海峰听到了这番话,心里暗下决心,要拿到首金。
他是个进步很快的天赋怪。
前年,他用60多元的国产双菱牌普通气手枪,出人意料地以370环的优异成绩,击败了拿着数千元德国枪的省射击队队员,然后在去年被特招进国家队,又在沪市举办的射击锦标赛中,打破全国纪录。
但是和李宁比起来,他是黯淡无光的人,没有人相信他能继续爆种,创造史上第一。
而且徐海峰是个神经刀,他的成绩并不稳定,受状态影响很大。
射击运动员所用的靶子只有硬币大小,那是靶子,不是十环红心,十米开外,连靶子都是一个黑点。
徐海峰整天只能凭借肌肉记忆来瞄准,来美国的日子里,徐海峰发现自己的状态起伏不定,于是他总用余切写的小说来激励自己。
他很喜欢余切这个作家,因为余切写的很多东西都是在激励一个人向上,不像其他人一样让他看了心里憋屈。中国这样的作家,太少了。
“啪!”
命中十环。
“啪!”
九环,歪了。
“啪!”
还是九环。
徐海峰调整心态,心里想着顾颜这个人经历了一切磨难,最后平淡的看开一切,原谅了一切的心理状态,这个“圣徒”一样的完人,让许海峰的心跳都降低了,在呼吸间隔和前一次心跳和下一次心跳之间,他选择开枪,“啪!”
徐海峰射出子弹,这子弹正中红心。气枪射击没有十一环的说法,但射箭有十点九环的最高单次成绩,这次报过来的成绩,如果按照射箭的标准,就是十点九。
徐海峰强忍住激动,连续进行了几次射击,都拿到了十环,如果把那两次九环忽略掉,这个成绩又创造了国内最好成绩。
——————
单行本火热到了这种地步,余切本人就更别提了。不仅是他这一本小说,连原先的小说也排上了计划,纷纷准备出单行本,连环画。
他去《十月》编辑部拿信,这一周又来了上百封读者来信,读者们相信余切写的小说有人物原型,向余切打听小说中一些人物的地址,表示要为这些人捐款、捐物。
以至于,余切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并且指明了没有啥现实的人物对应,请读者不要浪费钱财。
现在每天都有大量媒体记者前来采访余切,不少报刊派人找余切约稿,一些院校的文学社团请他去演讲,还有好多个电影厂和剧团来找余切,要求洽谈“小说改编剧本”的事情。
张守任调侃他:“余切!你已经成为公众人物了,大明星。”
余切现在特别后悔书上有他照片,还后悔在《红楼梦》剧组参加了当时央台的采访露脸。
认识余切的人越来越多,搞得他在学校打乒乓球都不清净。因为乒乓球不参与这一次的奥运会,国手们又喜欢来燕大集训,这些人纷纷来找燕大业余球王余切进行切磋,结果当然是余切使出浑身解数,也打不过他们。
“我该和打乒乓球的玩桥牌,和玩桥牌的打乒乓球,这样岂不是双赢?”
不久,燕大桥牌协会举办的比赛决出了校内十大高手,准备和其他学校的高手比拼。
因为余切提供了场地给大家用,大家吸纳余切成为该协会的名誉副会长。
“余切,你有什么要求?”
“我要求就一个,别像玩乒乓球的那帮人一样,虐我太惨。”
名誉副会长的牌技确实不佳。
于是,他每次来,大家就改打川高官牌(西南桥牌),轮番上阵,倾囊相授,势必要让余切成为桥牌高手,至少能在普通人当中无敌手。
这个问:“余切,如果你写一篇《棋王》一样的小说,叫《牌王》,你写国际桥牌,还是你的国产桥牌?”
那个答:“他肯定写他打国际的,打赢了外国人,然后回来改进国产牌,因为他要和国际接轨嘛!”
余切听出来他们在提《大撒把》的剧情,只能无奈的说:“可饶了我吧,别再和我聊小说的事情了。”
第150章 《十月》和他的小伙伴
燕京高校届有一批留学生要出国,教育部门也请到余切来给他们做讲座。
说来有点抽象?
余切还读大二,竟然给人做讲座?
但也不是很奇怪,因为许多留学的人岁数不大,有的大一大二刚读书不久就被公派出国留学,不上课不考试不写论文(存疑),读国外的书,但国内学校继续发毕业证。
这一时期很缺西方教育背景下的人才。
经济系这种人最多,77级/78级的学长们,从十来岁到三十多岁通通一毕业,就进入各省关键部门工作,中间有两三年在国外,回来后被委以重任,简直令后人难以想象。
余切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哲学三问,重新拿出来讲。
他谈到了社会学科回国的必要:“咱们比小说中的人还要幸运,早就被安排了去处,去哪里都很受欢迎……但是一旦留在国外,那就截然相反了,人家根本不愿意一个中国人来他们国家搞经济,你说是吗?”
这个讲座也上了“留学生必看”栏目。如今,看国内小说已经成为一些留学生便宜的精神食粮。
他们也把余切的小说带到国外,尝试翻译给外国室友,尤其是华裔来看。
许多国产作家最开始在欧美闯出名头,就是这些“自来水”促成的。
——————
五十万册再发行之后,燕京出版社的纸浆已经彻底不够用了,余切的小说不得不在其他出版社来出版。
浓浓的白色纸浆,真是一滴也没有了呀。
首当其冲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其次是湘省人民出版社,吉省的时代文艺出版社,余切老家的出版社也分得了一杯羹……总计有九家出版社得到了印刷版权,他们各自定下几万到二十万的印刷数量不等。
一本畅销书是能卖个几十上百年的,而且出版社们已经发现了哪些书容易卖。
根据后来《40年来我国部分出版社发行在50万册以上的图书目录》显示,每当销售不佳时,出版社们就把原先的畅销书换个封面拿出来卖,用这种方式,《红楼梦》、《骆驼祥子》、《围城》这种纯文学书籍几年内卖了数百万册。
至于港台小说的通俗小说,有两位川省男作家化名“雪米莉”,盗版和“中译中”一系列言情小说,其真实阅读数量恐怕吊打余切,难以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