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文豪1983

文豪1983 第99节

  整个燕大这一刻都安静了,就好像他们喊一嗓子也能影响到地球另外一边的徐海峰一样。众人感觉自己的心脏砰砰直跳,呼吸都忘记了。

  结果第三轮成绩出来,拉了,有一个七环。这个七环在硬币一样大的靶纸上几乎和十环没有区别,然而这个成绩一出来,就看到五星旗和徐海峰的拼音名从第一名落到了第三名。

  第一名成了瑞士名将斯堪纳克尔,第二名是一个美国的本土选手,王一夫反而逆势而上,排在了第四名。

  为什么是七环?怎么能是七环!

  完了!

  “唉!”

  全场的中国人简直是异口同声的在心底里叹气,痛骂“真是不争气”“怎么就忽然拉胯了?”

  然后一小撮美国留学生蹦起来欢呼:

  因为七环是一个相当重大的失误,国内有条件玩射击的学生不多,所以还很难知道出现一个七环会怎么样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这代表后续只能拿到比之前更高的成绩,才能追回来。然而在大多数时候,运动员往往会拿出更差成绩,因为他们的心理会濒临崩溃,不断懊悔之前的失误。

  以露西为代表的美国人觉得胜负已分,中国选手徐海峰保证承受不了压力,他们提前开起了香槟:几个美国留学生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外,绕着自己的留学生公寓跑圈,挥舞美国国旗。

  要不说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外向的民族呢,留学生们一边跑一边呐喊:

  USA!

  USA!!!

  燕大是允许留学生悬挂自己国旗的,但是地点和场所有限制,只能在留学生的生活范围内。

  留学生公寓蔓延出来的公共草坪算不算“留学生的生活范围”?

  这有点超纲了,国内的学生觉得自己快郁闷得吐血:你让他们把旗子收了吧,搞得像是我们玩不起。

  你让他们挥舞星条旗,我特么看着又难受。

  说到底,徐海峰啊徐海峰,你得给哥们争气啊!我把红旗弄进留学生宿舍让美国人跪着道歉。

  恰好这会儿,余切就带了一帮人浩浩荡荡赶来,略微观察了一下情况,就地做了一件红带系在胳膊上,锈有“纪律委员会”。

  余切一来就把挥舞星条旗的几个学生扣下:“你们违纪了!旗子我要收走。”

  留学生跑得正欢呢,相当委屈:“我从来没有听说这个‘纪律委员会’,你们从哪里冒出来的?你们的领导是谁?”

  余切信口胡诌:“我们是专门管理看电视的临时组织,我们的领导是藤原千花。”

  留学生懵逼了:“你不是余切吗?余,我认识你啊。”

  外国人不是对亚洲人脸盲吗?

  怎么也认识我了。

  美国人詹姆斯说道:“余切,你长得像更高大健壮的John Lone(尊龙),在我们美国人看来,你完全符合我们对东方人的任何审美。”

  但余切恼羞成怒:“认识我你还给我找茬?赶快把旗子收了,老实看电视就得了。再找茬给你电断了,都别看。咱中国人能回家看电视,你回洛杉矶呗。”

  美国留学生没辙,只能把旗子收了。

  中国学生这边哈哈大笑,王锵得意忘形大喊“露西,露西……”,朝她秀自己的肱二头肌,把来留学的这个美国大白妞惹急眼了,对他比了个中指,骂他“fuxx off!”。

  “余切,这真特么刺激!我都没这么看过比赛!”俞敏宏觉得震碎了他保守的小心灵。

  余切说:“你还是没看过足球比赛,球迷手上要是有枪的话,那得打成世界大战。”

  就在一年后,燕京这个地方就让国人第一次认识到了球迷的破坏力,首都球迷愤怒于亚洲排名第二的男子足球队,竟然和弱队踢平,耻辱的丧失了进入86年世界杯的资格,他们走上街表达不满。此后的四十年,中国男子足球仿佛遇见诅咒,每每在进入世界杯的关键时刻,就会有人犯下极其离谱的失误,当上甲级战犯。

  王锵由衷道:“余切,你比美国人还要像美国人!怪不得美国女人也喜欢你。”

  “露西又向你说了啥?”余切问。

  “露西说,她可以带我去美国,但可以为了你留在中国,不仅如此,可以你在上边儿,她在下边儿。”王锵简直羡慕嫉妒恨。

  “男子汉大丈夫,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王锵啊,我对你很失望。”

  播音员对徐海峰的成绩也很失望,对美国人的素质很失望:

  “好,徐海峰已经完成了第三组,我们等待成绩出炉……呃,没关系,这一轮出现了一个七环,但他的成绩仍然在选手中的前列,他还有机会——洛杉矶奥运会上,徐海峰身后的观众越来越多,啊!然而他们在为美国选手加油,巨大的欢呼声影响到了徐海峰的状态,朋友们,这是当然了,因为这是美国人的主场,我们无法责怪美国人的爱国之情!”

  “但是!”播音员愤怒道,“他们实在是太吵了,这样会耽误到比赛的进行,也会干扰到其他国家的运动员,隔音耳罩是用来隔绝枪声的……徐海峰离开了射击位,他难道向裁判申诉去了吗?”

  正如播音员所说,在燕大的草坪,或者宿舍,或者余切这两天经过的胡同口,商店,颐和园外的长街乃至于远在羊城的翡翠电台,港地的爱国华人,他们像现场一样的安静,但一种愤怒从观众的胸膛中爆发出来,要么再一次的沉默下去,要么彻底宣泄出来。

  “——徐海峰仍然没有回来,原来他选择了休息调整,他一个人在射击场地上反复用空枪模拟,不接受采访,也不说话,他望着正在欢呼的美国射击迷,我们不知道徐海峰此刻在想什么?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并不能作为一个中国人,去到现场支持他,徐海峰很孤独,在现场没有观众带来的红旗,我们还没有富裕到,将红旗带到每一个项目上去挥舞,这是需要支付高昂的经济成本的。”

  “然而,运动员需要得到一些支持……”播音员的声音有一些哽咽,“他能听到全世界各地华人观众对他的呼唤吗,他一定能的,徐海峰正凭借这些来调节自己的心态……”

  播音员说到后面已经有点语无伦次,反复强调现场没有红旗,唯一可能有红旗的地方,就是徐海峰拿了金牌,在洛杉矶升起的红旗。

  那是这个名为“普拉多射击场”的小场馆的唯一旗帜。

  调子已经起来,观看这场直播的国人感到同仇敌忾,无数人咬着牙默念其他运动员也和徐海峰一样出现失误。历史上,徐海峰货真价实的呆了足足二十分钟,拿着空枪在那冥想练习,迟迟不开枪。这导致他成为最后完成比赛的选手,当他完成比赛时,背后全都是密密麻麻的美国观众和记者。

  属于是顶级装逼,要么装成,要么整一坨大的。

  当时这么有性格的国内运动员几乎没有,基本上所有人都觉得他崩溃了,完蛋了,而这件事情可能会演变为灾难性的直播事故。

  这漫长的二十分钟里,央台甚至不敢转播徐海峰到底在做什么,不断向观众科普“中国射击队本就积贫积弱,第一次参加比赛,参加就是胜利”云云……因为最残酷的事情就是给人希望然后又夺走。

  这对于运动员本身也是如此。

  难道中国人要和射击的金牌失之交臂吗?

  阴云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余切?你怎么一点也不紧张?”王锵心脏快跳出来了。

  “徐海峰肯定能赢,你吃瓜子吗?我给你抓一把。”

  “我不吃!他为什么能赢?凭他是你的读者吗?对了,我看到报纸上徐海峰的采访,说他会经常看你写的小说,他自己也写日记,写诗……他难道又是文学青年,又是射击冠军?”

  余切坚定道:“他怎么不能呢?”

  “那他为什么能?”俞敏宏也问。

  余切道:“前两轮徐海峰发挥的好,说明他的硬实力是全场冠军,这是一胜;徐海峰一胜,其他人零胜,这是二胜;徐海峰二胜,其他人零胜,这是三胜!”

  “他还看我的小说,这是四胜。”

  许多燕大学生被余切逗得乐不可支,这让原本失望的氛围好转。二十分钟的时间在焦虑中一点一滴过去,忽然,播音员道:“徐海峰重新把防护眼镜和耳罩戴上!”

  这一次,声音从极度失望转变为极度震惊:“他没有放弃比赛,而是要继续比赛。徐海峰很喜欢写日记,他把每天的战术和自己的成绩都画在笔记本上,也喜欢看文学方面的书籍,作家余切是他十分欣赏的人。”

  “我不由得想到,余切曾经射过一颗了不起的子弹,让他天下闻名,徐海峰能做到吗?”

  男子射击比赛一共六组,徐海峰已经完成前三组,后面两组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排名回到了第二名,刚好把美国人挤出去。

  第一名是瑞典人,第三名是异军突起的小将王一夫。

  进入到最后一轮比赛,“啪!”“啪!”……

  还剩下最后三颗子弹。

  徐海峰拿到了537环,要想拿到冠军,他必须剩下的子弹全部落在十环内,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记者们兴奋的涌到瑞典人斯堪纳克尔的身边,他听到记者走过地面时传来的脚步声和照相时相机发出的“啪嗒”声。

  没有人觉得徐海峰能拿到冠军,没有人来记录他,就连红旗都只准备了一面,因为没有人相信中国人能拿到奖牌榜的两个名次。

  而他们之前甚至没有接触过射击这个运动项目,这属于是不必要的超额准备。

  燕大的草坪表现得非常安静,剑拔弩张的双方不再争吵,一切就在三枪之内决定胜负。

  徐海峰去年还在省队厮混,今年第一次拿到世界性的荣誉,在呼吸与呼吸之间,前一次心跳和下一次心跳之间,徐海峰的心境分外澄明。举枪、瞄准、射击,一切如常,他冷静地扣下扳机,只听得到子弹飞出划破空气的轻响。时间仿若凝固了,他真真切切看到了子弹飞跃的轨迹。

  难道余切打越南人的时候也是这样?

  什么都看不到了,什么都听不到,除非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瑞典人的声音,队友的安慰声,美国人的欢呼声……全都进去不到徐海峰的耳朵,直到他听到了自己靶位的成绩。

  广播里说“40号靶位最后三枪成绩为10环、10环、10环总分567环,获得第23届夏季奥运会男子自选手枪60发慢射冠军!”

  在短暂的震撼之后,现场射击馆的美国人为徐海峰献上雷鸣般的掌声。

  它不仅是一枚射击上的金牌,也代表中国在加入到奥运会之后,迅速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金牌,一切的怀疑和自我怀疑都被击碎,经济发展水平,参赛经验,器材……都不能成为拿不到金牌的借口,这一枚金牌足以雄辩的证明:当新中国第一次加入到奥运会这个大家庭时,就是最强势的力量之一。

  播音员激动的大喊:“红旗即将要在美国的土地上升起,1932年,刘长春孤身赴奥运,同样是洛杉矶,报纸上写‘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一个可笑的流言,一个荒唐的传说,只有打破它的时候,回首再看,它才如此不值一提,然而它曾经深深压在中国人的心头!”

  “我们能不能拿到一个冠军呢?不需要等到体操,不需要等到女排姑娘,中国有的是能人志士,他们代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风貌。”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1984年7月29号洛杉矶的下午,在您的那边已经是三十号的凌晨,这一刻中国进入了金牌俱乐部,明天,请更挺直了胸膛,去奔赴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今夜,睡一个好觉。”

  然而怎么还能睡得着呢?

  燕大在这一刻陷入到了无比狂欢。整个学校没有一个人是睡着的,但凡是能走出来的全走出来了,敲锣打鼓,呼朋唤友,红旗招展,鞭炮齐鸣。

  余切成了最受欢迎的学生,因为徐海峰亲口承认看了他的小说。

  “我们燕大确实强过水木大学,你们不服吗?也找一个余切出来!”

  准备去参加国庆方队的生物系学生们,把余切围起来,举起来,在整个学校绕圈,大家用力喊出“中国,加油!”的口号,挥舞着手臂与呐喊声同声相和,许多人的眼中盈满了喜悦的泪水。

  王锵冲到了大白妞身边:“这次是我们赢了,你们输了。”

  露西表示:“你是余切吗?你是徐海峰吗?和你有什么关系?”

  “我永远成为不了余切,但我知道哪个是余切,我跟着他做事就行了。有一天,我也会赢过你。有一天,我们也会赢过你。”

  “王锵,你别想我带你去美国!你不配去美国!”

  王锵站起来,一种话在他的嗓子眼已经酝酿了许久,“我未必要去美国!”他起初说的慢,说的迟,后来就坚定起来了,“有一天如果我去美国,也是像余切,像徐海峰一样,我是来打败你们的。”

  “我不再需要你了,今后怎么做,全凭我自己的本事!我还是认为你的地方好,但是我不再羡慕了。”

第158章 中国,加油

  激动的王锵和大白妞断绝关系,他想明白了余切的那句话:美国人尊重强者。

  虽然这个国家总是宣传自己是“山巅之国”,是被选中的国家,是一百多名从英格兰出发,横跨大西洋最终抵达的清教徒所组成的国家,但它从来不需要教徒一样的移民。

  印第安人不是因为改信上帝才活下来的,而是因为消亡的差不多了。

  怪不得余切瞧不上大白妞露西,露西看起来什么都信,怀揣红宝书,实际只是在搞另一种嬉皮士,她根本上是流着美国血的美国人,对其他人的善意,就像是对猫对狗的怜悯一样,当这条猫狗起来和她相当的时候,她就怒不可遏了。

  王锵今天终于醒悟了。

  他和俞敏宏参与到了燕大的这一场狂欢中,冲到余切面前:“余切!我想明白了,以后我去不去美国,由我自己的能力来决定,而不是其他人决定。”

首节 上一节 99/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第一次世界妖法大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