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混在1980

混在1980 第44节

  一直到那种神奇的触感传来,许今秋才回过神来,一把将陈凡推开,衬衫的纽扣已经被松开四个。

  露出了一大片的雪白,以及深不见底的沟壑。

  “就该剁了你的爪子!”

  嗔怪地瞪了陈凡一眼,许今秋转过身,慌乱地扣好扣子。

  陈凡嘿嘿傻笑!

  单手无法把控的滋味,真很让人沉迷。

  许今秋羞恼,赶紧站起来,连拉带推的,把陈凡赶了出去,再让他待下去,指不定真要出事。

  回到自己房中,陈凡停止了遐想,拿起稿纸又写了起来。

  搞钱,买院子!

  陈凡暗暗下了决心,住这大杂院,干点什么事情都不方便,还特容易招闲话,真很让人难受。

  翌日晨练结束,陈凡带上稿件,就直奔人民文学。

  “社评写好了?”

  王伟看到他,脸上顿时浮现喜色,因为陈凡这个笔名,连带着《最美的青春》又小火了一把。

  这一期杂志销量,多了三万份!

  陈凡从包里拿出文件袋,厚厚的一大沓稿件,王伟眼珠子都瞪直遛了:“这是社评?谁家社评写这么长的?”

  “一共十六篇呢,你自己选一篇。”

  “这么多?”

  王伟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选一篇,啥意思?你这是打算给其它刊物供稿呢?”

  陈凡掏出烟,递了一根过去,又拿火柴帮忙点上:“京城出版社跟我约稿,说是直接走出版,但稿件可以先发报纸、杂志。”

  王伟吸了口烟,微微皱眉。

  这事儿还真不好搞,人家有机会出版,你总不能拦着吧?除非把全部稿件拿下,短期全部上刊,不耽误他出版。

  这明显是不可能的,杂志一期就那么多版面,很多供稿的作者都还在排队呢,雨露均沾才是长久之道。

  王伟连着抽了好几口烟,坐了下来,翻看稿件看了起来:“你小子是算计好的,知道我消化不了,故意拿这么多过来。”

  陈凡自己也点上烟,随手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我这是让你优先选择呢,免得说我胳膊肘往外拐。”

  “你的胳膊肘就没内拐过。”

  王伟呵呵,翻着手里的社评:“这篇远离圣母心的,跟道德绑架、无效道歉,明显是一个系列的,回头你拿人民报找老李去。”

  “我还以为你会选这篇呢,特意放在最上边。”

  “投人民报,做成一个系列,效益才是最高的,能进一步稳住你的人气,下一期最美的青春也能多卖几本。”

  “回头我拿给李哥。”陈凡嗯了一声,王伟这话不假,论影响力还得是人民报,但凡能上报,都能带来极高的名气。

  王伟又看了几篇,揶揄道:“你小子社评越写越好了,用词也更新颖了,再激进点就成骂人的话了。”

  陈凡莞尔,确实如此。

  主要是写着写着就上头了,用词也就没那么客气。

  不得不承认,这种写作方式非常舒坦,还能把钱给挣了,难怪李敖、钱钟书等大佬,都那么喜欢写东西骂人。

  著名作家梁实秋更是写了一本《骂人的艺术》,总结了骂人的经验和技巧,专门教读者骂人,并在骂人中获胜。

  民国时期的大文豪刘半农也编撰了一部包含全国各地骂人精粹的书,名为《骂人专辑》,还在《京城早报》刊登广告。

  “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看到广告后,直接用湘、川、徽等各地的方言在报纸上对刘半农进行了长时间的“骂人表演”。

  由此可见,骂人是能让人舒坦的,大佬们喜欢,陈凡也喜欢,写社评时,不知不觉就迷上了这种感觉,产生了不骂不快的错觉。

  “其实骂人也挺好的,要不是你小子要出版,我非得把这些文章全部留下来,慢慢地发表。”王伟叹了口气。

  同陈凡之前发表的社评一样,每一篇的角度都很独特,都能抓住某一种社会现象,或者一些社会热点。

  这样的文章,基本都是爆款。

  “我就要这篇了!”

  王伟选稿的速度很快,并没有细看,都是先大致过了一遍,最后选了一篇篇幅最长的,有个两万来字。

  “怎么会选这篇?”陈凡讶异。

  今天带来的十六篇社评,就属这篇最独特,屎尿屁占全了的那种,很多东西还特别重口味。

  本来陈凡都打算,这篇就不投报纸、杂志了,到时直接出版。

  王伟把稿件选出来,剩下的还给陈凡:“选这篇肯定是有我的原因的,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才行。”

  “你说!”

  好消息~新书榜总榜45!分类12!

  老铁们给力,感谢支持,求票票~

第51章 你能暖床吗

  “以这篇为例,每期供稿,我打算做成一个系列。”

  闻言,陈凡愣住。

  然后古怪地看着王伟,这家伙口味有点独特啊,竟然喜欢这种屎尿屁齐活的文章,真挺让人费解的。

  “王哥,要不咱们换一篇吧?”

  屎尿屁齐活的玩意儿,写的时候是挺爽的,但定期供稿,经常写这种玩意儿,陈凡还真不太乐意。

  偶尔写一篇还行,都是根据上辈子的记忆来的,怎么爽怎么写,就当是发泄情绪,可要定期供稿,要查的资料可就多了。

  “就要这一篇,这种类型也最适合做成系列,而且我可以给你保证,只要连发几篇,字数够了,肯定能出版。”

  沉吟了一小会儿,王伟又道:“我可以给你开一个专栏,专栏的名字就叫陈凡看世界。”

  “这是逼我朝全世界开炮呢。”陈凡掏出香烟,给自己点了一根,眯着眼睛琢磨了起来。

  这篇文章就是骂国外的,骂的还是高原上的邻居:三哥!

  当时写这篇社评,是一时之间找不到骂人的点,干脆就把目光对准了国外,脑子里一下就想起隔壁的三哥。

  要骂三哥,简直不要太容易。

  准确来说,这都不算骂,只是把事实写出来而已,但看着就跟骂人一样,屎尿屁全出来了,比骂人还难听,三哥就是这么神奇。

  “你就说,接不接吧!”

  王伟有自己的想法,组织上号召大伙儿睁眼看世界,写欧美发达的文章太多了,像陈凡这种对着外界开炮的,反而很少见。

  睁眼看世界,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也要看才对。

  陈凡也没有胡编乱造,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关键是趣味性还特别强,这样的文章是很容易成为爆款的。

  像这篇文章,描写了三哥的种姓、信仰、圣雄、英雄、信誉等,以及各种神奇的人文风俗,简直不要太闹腾。

  “有钱赚干嘛不接!”

  陈凡应了下来,连载、出版,两头拿钱多香,不接就是傻了。

  至于骂外国人,那算事儿吗?

  “这就对了嘛,我算一下字数,先给你结算稿费。”

  “你先找人把文章抄一遍,下午我来拿走,明天我得拿稿子去出版社,跟人谈出版呢。”陈凡提醒道。

  这年头就是不方便,复印机倒也有,用的都是传统的油印机,需要先在蜡纸上刻字,再进行印刷,还不如手抄一遍呢。

  “下班前过来拿走就行。”

  王伟按“页”估算好字数,随口就喊来一人,把稿子递过去,直接就让人开始抄书。

  “还有个事儿,最美的青春手稿还在吧?能不能找出来,我打算拿回去收藏。”陈凡趁机说道。

  手稿的事,是突然想起来的。

  上辈子可看了不少新闻,手写时代的作家手稿,频频出现在拍卖会上,还都拍出不错的价格。

  像路遥的手稿,成交价高达十万以上。

  林薇因先生的手稿拍卖成交价更是突破两百万,还有茅盾大佬的手稿,成交价高达一千两百万。

  陈凡不知道未来能混成什么样,自己的手稿能值多少钱,但也不想自己的手稿突然出现在拍卖会上,钱却跟自己没关系。

  “等会儿我让人找出来,下午过来一起拿走就行。”王伟倒没多想,大多数作家是不会要回手稿的,但也不是没有。

  吩咐了下属一声,王伟又道:“还有个事儿要通知你,最美的青春上半册已经印刷好了,定在六月六日上架。”

  “这么快?”

  没记错的话,当初王伟说要连载过半才会出上半册的。

  目前连载两期,才发到十三章。

  距离过半,还有五章呢。

  “都是那两篇社评闹的,你的名气、热度一下起来了,出版社也想抓住这波热度,多卖几本书呢。”王伟解释道。

  “不影响连载吗?”

  “不会,上半册只有十六章。”

  “你们也太奸诈了。”

  目前连载到十三章,上半册出到十六章,后边三章是没有连载的,书迷为了先睹为快大多是会购买的。

  等到杂志

  这也是连载和出版常有的操作,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陈凡管不了,先结算稿费要紧,如今稿费也涨了,都是按千字十元的最高标准来的,这篇社评就赚了 215元。

  从杂志社出来,已经到中午饭点,陈凡先找地方吃了个饭,等到快两点时才坐着三轮车去人民报找李海洋。

  “小凡来了,赶紧坐!”

  李海洋热情地把人迎进来,坐定之后,先递了根烟过去,这才拿出茶具开始泡茶:“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又有好稿子了?”

首节 上一节 44/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