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381节
“很大?”沈乐反问。顾玉林瞪他:
“你以为呢!!!”
“我这个房子,从南华街到对面那条街,一共70米。从老宅旁边,延伸出去100米,应该足够了,也就是7000平米——不大啊?”
7000平方米还不大?
7000平方米等于10.5亩地,市区的学校都能造一座了!
一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一座食堂,再加一个小小的操场,可以容纳一整个初中部,24个班级!
如果造住宅小区,可以盖4栋高层,总共170户,每户建筑面积141平方米的大房子!
到了你嘴里,就是“不大啊”、“应该够了”?
“你知道……这么大一块地,就光地皮,值多少钱吗?”
顾玉林颤抖着问。沈乐干脆摇头:
“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表露出要在大宅旁边,再弄个实验室的意思,从海上秘境回来,实验室就弄好了……
现在我又给国家弄了个秘境,超大号的,至少一千平方公里的,要一块7000平方米的地做工作室,很难吗?
“我就这么说吧……”
顾玉林其实对于地价这种东西,也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
他摸起手机,一顿搜,展示给沈乐看:
“那,最近的新闻,两年前的拿地公示。”
两年前某次集中土拍中,某房地产公司通过一次性报价91470万元,竞得珠溪镇某路西侧D01-09地块,地块出让面积37185.9㎡。
容积率1.25,成交楼板价19678元/㎡,溢价率8.72%,房地联动价42000元/㎡。
“简单说,就是每平方米单价2.45万元。都在珠溪镇,咱们就算无缝平移过去吧,当中那些拆迁,补偿,三通一平啥的,我反正都不懂。
据说土地转让价格和土地性质,容积率啥的,也有关系,我也不懂——7000平米要多少钱,你自己算!”
“……什么?要一亿七千万?!”
沈乐飞快算了一下,整个人都不好了。他知道自己“应该”很有钱,知道自己在特事局的账户上,趴着老大一笔积分;
但是,要拿出1.7个亿去买一块地?
然后还要设法改造,重建,让这块地适合他的工作要求?
这样零零碎碎,怕不是要花出去两个亿了!
抱歉,小市民沈乐脑子里,对于上了亿的金钱,完全没有任何概念,也不觉得这样一笔钱,应该从他手里花出去……
感觉,花出去了,财务自由立刻就没有了……
“那之前的实验室怎么弄到的?怎么我说一声就到手了?”
他不死心地挣扎了一下。顾玉林挠头:
“这个我也不知道……但是上次你弄到的基地,你懂的,所以大概,也许,可能,是军方出的钱吧。
现在卖地太难了,地方政府都缺钱,你让他们无偿划拨,那肯定不可能的,特事局账上,还真不见得趴着这么多现金……”
沈乐嘴角也抽搐了起来。你早说啊!
你早说啊!
早说这块地方这么贵,我就拜托特事局弄块便宜点的地方,比如哪个活不下去的厂子的旧仓库改造……
反正就多走几步路的事儿,他的师弟师妹们,包括他自己,不在乎这个的!
“那就……你们帮我找个船厂?有哪个小型船厂的船坞可以租下来的?”
他试探着询问。顾玉林整张脸皱成一团:
租船坞不难,租船坞又要保密,又要防止不相干的人进入,又要防止灵性物品对常人的伤害,那可太难了——
一艘能从30厘米变成30米的木船啊!
合适的船坞,上哪儿去找?
“这个,我帮你问问吧……反正,地方近一些,最好在珠溪镇,实在不行在滨海也可以,对吧?”
大不了,就去拜托江南造船厂!
顾玉林狠狠地想。他们都承担了一部分军工生产任务了,让他们腾个船坞,绝对没问题!
那个土地交易记录是猫咪查到的,猫咪设定的珠溪镇在现实中的地方,2022年7月的交易记录……
第395章 不就两个亿吗?买买买!不心疼!!!
顾玉林狼狈滚出大宅,狼狈滚回办公室,给特事局的局长打电话。然后,他就被局长大肆嘲笑了一通:
“1.7个亿?花钱买?哈哈哈哈哈哈!你是真的一点也不懂啊!”
“啥……”
顾玉林茫然。局长笑了半天,一抹眼泪:
“算了,有些事情,跟你详细讲也讲不明白。总之,这种地块,国家都是有政策的,不用直接出钱,特事局也不会花1.7亿买地……”
顾玉林还要再问,局长已经不详细解释了。他沉吟一下,断然道:
“沈乐想要边上那块做工作室,没问题。但是,设计、拆迁、造干船坞、运送设备、外表整旧如旧,这需要至少几个月时间。
——这样,我们先帮他找一个合适的船厂,回头我亲自和他谈!”
船厂这种东西,真要下力气找,还是能找到的——
事实上,就算找不到,在附近圈一块地,让江南造船厂出人手,现给沈乐造一座,都用不了多少时间!
还能要造多大造多大,要什么设备造什么设备,包教包会,留下专人操作也没问题……什么?你问成本?人员工资?
特事局给国企下单,等于国家的左口袋转到国家的右口袋,能要几个钱?
国家队出手,效率还是足够高的。只花了三天时间,就做完了考察、设计、大致谈判的工作。
特事局局长亲自赶到珠溪镇,来和沈乐沟通:
“首先,您要的这块地方,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按照您的说法,30米的船,桅杆一般在10米到20米。
再算上船身原本的高度,至少也要25到30米,这个高度,外面修旧如旧,假装成民居……”
不等他说完,沈乐已经开始摇头。开玩笑,30米高的中国古建筑,那除非是宝塔,连大殿都没这等高度——
太和殿才26米多一点儿!
为了把船厂伪装成民居,在隔壁造个太和殿?
沈乐绝不会那么疯狂的!
“那,隔壁我就不要了……”
“拿下来也没关系。”局长笑眯眯地摊开了一叠文件:
“这样,您之前的贡献,我们经过很复杂的计算,大致得出了应该给您的积分。首先是白山黑水秘境,这座秘境经过勘测,可开发面积大概在一千平方公里左右……”
沈乐迷茫地听他报了一大堆数字。多少多少平地,多少多少丘陵,多少多少湖泊,多少多少山岭。
开发的方案大概是怎样,开发所需资金多少,人力多少,预计多久能回本,投资收益率大概是多少……
从第三个数字开始就听晕掉了。好容易等局长喘了一口气,举起杯子喝水,他赶紧打断:
“这些您就别说了。您直接告诉我结论——开启这个秘境,我得到的积分有多少?”
“这个积分有两种算法。”局长完全不以为忤,微笑着,又翻开了一页文件:
“第一种是长期计算,简单说,按照开发这个秘境,国家获得的收益,每年给您1%……”
他一边说,一遍察言观色。很好很好,沈乐脸色没有变化,看起来对1%这个比例并没有多少异议。
其实也确实如此,秘境虽然大、虽然好,要把它开发出来,所需的人力物力都非常惊人。
别的不说,就开启秘境的时候,茫茫多的各地修行者,茫茫多的特事局人员,还有外面镇场子的军队,哪个不要钱?
就算是把沈乐弄到手的那些海货,从山崖顶上拖下来,特别改装过、可以顶住灵气干扰的装卸车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变出来的……
对分成比例没有异议,就有谈话的基础。局长慢慢试探道:
“今年的还没计算出来,主要是还在投资阶段,没那么快开始有收益。但是,我们可以先预支给您——大概一千万左右?”
一千万对于两个亿来说,基本上就是杯水车薪啊。如果我想把隔壁那块地拿下来,大概要动用我现在的本金——
话说我现在手里有两个亿没有?
似乎是没有的……
“另一种呢?”
他忍不住问。局长脸色微微肃然:
“第二种,一次性计算的话,你可能比较吃亏。简单说,一千平方公里,按照1%的股份,算其中10平方公里是你的,国家从你手里买下来。”
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继续察言观色。沈乐眨眨眼睛,对这段话终于有了实际的感觉:
10平方公里?
10平方公里很大了啊!
他做古建筑的,10平方公里有多大,恰好在他的知识范围!
大理古城,只有3平方公里,丽江的大研古镇,3.8平方公里,大研、白沙和束河三座古镇加在一起,7.27平方公里。
凤凰古城,10平方公里。
北京一环内面积,18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那个秘境,算到他名下的土地,大概有云南的大理、丽江古城加起来那么多,或者整整一个凤凰古城,或者北京一环内面积的一半多点儿——
“所以,地价多少?”
“地价恐怕不能按照珠溪镇这边的价格算。”
局长从从容容,继续往下推进谈话:
“你看,那块地方位置相当偏远,当地的房价本来也不高。而且,目前对它的开发,也只能用来种灵米灵药,供人打坐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