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382节

  一边说,一边小心地观察着沈乐的脸色。唉,利用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样压价,真有点儿对不起沈乐。

  奈何特事局的预算终究不是无限的,省钱也是他的职责,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我们初步讨论了一下,按照当地的征地综合地价标准,3万元一亩。一平方公里等于1500亩,就是4500万,十平方公里就是4.5亿……”

  “会不会多了一点?”沈乐“嘶”了一声。4.5亿啊!

  隔壁他想要的那块地拿下来,只要1.7个亿,按照他的要求改造房子,加起来最多两个亿。

  他还能落一半在手里,话说2.5个亿该怎么花?

  想不出,完全想不出,根本想不出。光是扔进银行存定期,每年的利息,都够他随手乱花了!

  “不多,不多。”局长笑得十分慈祥。

  事实上,这个征地标准,征的是农民集体一般农用地,不包括法律规定,为征地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也不包括地上附着物(比如房子)和青苗费。

  就这,还是取了下限,最低值,没算系数……

  “这是基本的,我们还没算上灵气的增值。只不过,现在确实拿不出钱来,您看……暂时按照翻倍计算,等到出收益了,回头再补可以吗?”

  翻倍?

  那就是9亿!

  有一说一,9亿这个数字,已经完全在沈乐的想象力之外了。

  这么大一笔钱,让他写个古镇修缮的预算申请,他倒是真的会写,他之前也帮导师写过——至少是写过部分标书。

  但是,让他自己花,怎么花?

  去佘山买栋别墅吗?还是去魔都市中心,巨鹿路那种地方,买栋民国时期就存在的别墅?

  别开玩笑了,那种地方,怎么可能有这座大宅住的舒服!

  买一架私人飞机……呃,这个就算了,这个真的买不起,买得起也用不起,用得起也保养不起……

  咱到底还不是那种顶级富豪啊……

  “没问题啊!翻倍就翻倍!”沈乐飞快地回答。局长非常隐蔽地松了口气,笑吟吟道:

  “然后就是第二项贡献计算了:你从巴黎请回来的那些一级文物。照理说,这些文物,是由你的劳动交换来的,它们理所应当应该属于你——”

  沈乐激烈摇头。开玩笑,那是一级文物!

  一级文物!

  国宝!

  归我?

  谢谢,免了,这么大的责任,我扛不起!

  它们理所应当归属于国家,应当被放在博物馆里,由专业人员研究、保护,让我们的人民自由参观!

  “……但是这不符合国家的文物政策,我们只能选择经济补偿。我想,每件文物发500块奖金,加一张证书,你肯定是不同意的?”

  他刻意开了个玩笑,很高兴地看到沈乐笑着摇头,明显也把这当成笑话。两人笑了一遍,他才慢慢道:

  “……一级文物不能买卖,无价无市,很难估价。我们目前的想法是,按照每件一千万人民币的标准,给予你奖励。别推辞,”

  他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阻止沈乐辩驳:

  “这已经算是比较低的补偿了。你如果觉得太高了,下次找个别的机会,再帮我们弄些文物回来?”

  “下次一定!”

  沈乐用力点头承诺。局长笑道:

  “那就好,我们就等着了。好啦,现在来确定一下,大宅边上这块区域,你还打算要吗?”

  “……要!”

  沈乐坚定地点了下头。不就两亿吗,两亿花掉,他还剩9个亿!

  还处在“财务自由得不能更自由”的范围内!

  买买买!

  甚好,为特事局减少了两个亿的债务。局长笑得越发真心了一些:

  “好的,那后续的手续,就由我们特事局去办了——包括您想把这块区域改成什么样,我们先出设计,回头征求您的意见。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船厂?”

  猫咪也想有九个亿……

  呜呜呜呜……

  没有九个亿,有九千万也好啊,不然九百万也行……

第396章 沈乐:我连夜去江南造船厂进修,还来得及么?

  特事局的工作效率非常之高。

  仅仅三天时间,他们就为沈乐带来了三个备选方案:

  方案一,在老宅附近,不到一公里的地方,租下一家效益不良、濒临倒闭的小厂,把厂房改成干船坞和修复车间。

  好处是便宜,一年一百万,随便他怎么折腾。而且快,最多十天就能搞定。

  坏处么,旧厂房这种东西,比较破,比较脏,玻璃都消失了不少,想要有全厂房空调,那基本上不可能……

  而且,租来的东西么,用完了就得退租。沈乐为修复这艘古船,或者这件法器,弄来的各种仪器设备,大概率,要再折腾一次,换个地方放了。

  方案二,也是在老宅附近,确切地说,是在天香楼后面的那块荒地上,平地起厂房。

  好处也是便宜,虽然用租的而不是买的,但是可以算成工业用地,地价可以压到地板价,那点儿造厂房的成本没多少钱。

  而且近,沈乐天天“上班”、“下班”,还可以路过天香楼,顺便到天香楼去吃饭。

  至于坏处,在荒地上起厂房,需要的工期相对比较长一些?

  至少得打地基……

  当然,如果沈乐看不上这两个方案,特事局还准备了PLAN C。简单来说,珠溪镇附近,河网纵横,湖泊众多。

  最近的船舶修造厂就在五公里外,虽然规模不大,要腾出一个30米的干船坞来,难度还是很小的……

  沈乐来来回回翻着厚厚一叠资料。每套方案都做得很扎实,计划书,预算表,船坞的设计图,厂房的设计图和所需设备,整体效果图,样样都有。

  包括方案一需要聘用的保安数量,为了隔绝普通人和灵能物品,需要特别增加的装修;

  方案二可能对天香楼造成的影响,特事局的补偿;

  以及方案三当中,沈乐的通勤方式——反正方案三也需要单独的保安,特事局可以专门指派一个保安,顺便载沈乐上下班……

  三天时间,搞定这么多资料,要么就是特事局的人掉头发,要么,就是对外招标了,然后设计部门的人掉了无数头发……

  沈乐猜测,如果这些方案他都不满意,特事局还能再给出三个方案,甚至六个、九个方案。

  当然,最先的三个方案,应该是最好的。沈乐从头翻到尾,再从尾翻到头,颇有点心动:

  “那个……给我点时间,我考虑一下?就几天时间,想好了,我给你们答案?”

  他直接抱着资料去找了老板娘。老板娘只看一眼,就笑了起来:

  “要把厂房造在天香楼后门?没问题啊。反正他们也会给补偿,那片空地挺大的,正好方便我没事过去看。”

  “不会太打扰您吗?”

  “当然不会。”老板娘笑得十分开心:

  “这艘木船,里面玄机不少,我真怕你应付不过来。造在后门,我时时过去看着,也能安心一些——要不然,万一它跑了呢?”

  “跑、跑了?!”

  “不然你以为呢?法器哎,你以为那么容易降服?”

  行吧,老板娘允许,那是最好。沈乐给特事局去了消息,当天下午,机器就轰隆隆地开进了场。

  整地,夯实地基,搭建房屋,搭建脚手架,各种设备入场。

  七天以后,整片荒地焕然一新,一座轻盈洁净,银光灿灿,跨度50米、宽30米,尖顶处最高30米的工业篷房,悄然展开。

  沈乐拖着行李箱站在篷房外面,慢慢仰头,嘴张成一个“O”字形:

  “这也行?!这样会不会吹倒?”

  滨海市这边可是会来台风的!

  今年,就今年,连续两个台风,从他们这里经过,风眼几乎是从他们头顶上碾过!

  钢筋水泥的房子都感觉摇摇欲坠,玻璃吹得哐哐直响,这种铝合金骨架、外面遮着篷布的移动式房子,真的能行?!

  “放心吧。”老板娘陪他走进去,闻言微笑起来,抬手一挥。

  一道绿光飞出,沈乐都没看清楚她扔出了什么,就看见四面八方,藤蔓沿着铝合金骨架爬了上去,牢牢缠住架子。

  与此同时,整座篷房全都阴暗下来,篷房外面吹过来的风,赫然带上了一点点温柔的清新气息。

  沈乐倒退几步,快走到篷房外,只见那银闪闪的篷房外立面,赫然爬上了一大片藤蔓。

  细藤盘旋,绿叶伸展,严严实实地遮蔽了整座篷房,赫然把它埋在一片绿意当中。

  嗯,有老板娘这一出手,至少,房子已经足够坚固,不怕被吹倒了?

  沈乐这才放下心来,大踏步走到篷房中间。因为修的只是木船,地面仅仅夯实了一下,甚至都没有做水泥平台;

  地面中央,隆起几十个大半人高的船台,当中一排最长,左右两排略短,正好让船的龙骨和左右船舷,能够平稳地落在上面。

  沈乐在船台旁边来回比量,左看看,右看看,终于选定了当中一排,最中央的那个船台。

  打开行李箱,露出装着彩船的木盒,扭头望望老板娘:

  “这样拿出来就可以了吗?”

  “应该……可以了吧。”

  老板娘的口气也不太确定,一边回答,一边小心往后退,一口气退到门口。沈乐看着她这个样子,也跟着心虚起来:

  “算了!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拿出来,总归没法修——老板娘你记得救我啊!”

  唉,铜片给的符篆里,为什么没有金钟罩铁布衫!

  他战战兢兢,打开木盒。还好还好,彩船没有变化,还是原来的30厘米大小——

首节 上一节 382/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1980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