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49节

  “啊,荒郊野外,干活真不方便。但凡有个靠谱点儿的工具,这种钣金的活一下子就好,我都敲了半小时了!”

  沈乐甩着手抱怨。终于敲打完毕,每一个零件形状都矫正完毕,已经一晚上过去了。

  第二天晚上,再拿起打磨机,沿着小油灯各个部件的锋利的边缘,挨个儿打磨:

  “倒角收边!小油灯,你看我把你边缘都打磨光滑了,打磨出弧度了,你以后可当心一点,不要弄伤人了啊!”

  小油灯一声不吭。沈乐重新把所有零件装好,铆钉用了根铁棍对付着安上去,罩上玻璃罩。

  除了没有抛光、没有喷漆,俨然就是一盏全新的油灯,刚刚出厂没多久的样子。

  “给你这样一修,看着好新啊!”

  旁边突然伸过来一个脑袋。电工向阳盯着沈乐手里的小油灯,啧啧称叹:

  “原来全都锈了,丢在垃圾堆里都没人要的,现在这样子拿出去,绝对能当古董卖了!”

  古董?

  沈乐笑了起来。经过除锈,上面的年代,已经看得很清楚了,1923年生产——

  一盏百年的老煤油灯,绝对可以算是古董了。哪怕品相一般,也能随便卖个好几百块,品相好一点,上千块都能卖。

  如果再加一点它过往经历的考证,比如谁谁使用过,怎样带到新四军当中,后来又被谁谁使用……

  在收藏品市场上,确实能卖个不错的价格。不过……

  “我不会卖的。”

  沈乐微笑着摇了摇头。我把它买下来,修好,又怎么可能是为了把它卖出去?

  就算它没有活过来,它的身上,也凝结着前辈的期待和希望啊!

  “你自己收藏吗?有钱人!”向阳轻声嘀咕。沈乐向他耸了耸肩,索性岔开话题:

  “你们怎么来了?”

  他扭头看了看村子。不是吧,昨晚上好好的,今晚供电又出问题了?

  小油灯这么不乖的吗?

  “这两天没停电。只不过,还没检查出问题来,我们今天继续检查。”

  向阳笑了笑。转过头,又对父亲抱怨:

  “爸,跟你说你别来了,我来就行了嘛!大老远的,一天跑一趟,你都什么年纪了!”

  感谢@书友20171011230814708打赏的500起点币

  感谢@子时秋、天天天情打赏的100起点币

  求订阅……

  求评论……

  猫咪要多多的订阅和多多的评论,才有信心继续多多的写下去!

第70章 小油灯:我不要走!他们离不开我!

  村口处,老电工向国庆大步走来。竹藤制成的旧式电工帽在手上扇着风,帆布包耷拉在肩上,包带上针脚纵横,是断了又缝,缝了又断的痕迹。

  年迈的农电工,和年轻的珠溪镇电工并肩而立,光看身上的装备,仿佛隔着几十年的时光。

  但是沈乐这几天跟着他们干活,亲眼看见父子二人使用的工具,绝大部分并没有太大的代差——

  除了最先进的那几件装备,比如无人机之类以外,看着都差不多。儿子用的是小巧的液晶屏万用电表,父亲用的万用电表,也就稍微大了一圈;

  儿子用的低压试电笔,往下一按,自己能出来读数,父亲用的电笔,好歹也不是以前那种,只能看个亮,显示有没有电的型号;

  儿子用的红外测温仪,是自带热成像的,父亲用的红外测温仪,至少也是能够显示温度的,长得像个额温枪……

  这些年来,对乡村农电工,电力系统一直在组织培训,组织仪表的轮换。更换工器具的指标,每年都有的。

  可能稍微慢一点,但不会慢太多。尤其是,向阳工作的滨海市,和他家乡所属的省份挨着,两个省经济情况差不太多。

  能照顾的,都会尽力照顾到的。

  “我怎么能不来啊!”向国庆用电工帽给自己扇了扇风,又把电工帽扣上,将湿漉漉的头发扣在帽子底下。

  他打开工具包,取出绝缘摇表,熟练地接上待测设备。深吸一口气,又稳又快地摇了起来,手臂几乎摇出残影:

  “这也没问题啊……”

  “爸,你别忙了。”向阳和父亲背对着背,在另外一个位置做检查,还是忍不住念叨:

  “您都这年纪了,跟我去珠溪吧。你看这些新仪表,给你你也不会用,还非要一直用老的。

  就这个绝缘摇表,明明新的按一下就行了,你还要手摇……”

  这玩意儿摇起来很累的!

  一分钟120转,一秒钟两转,要匀速摇上足足一分钟!

  手都快摇断了!

  “你小孩子懂什么!”老电工身体微微前倾,奋力摇动手柄,汗水沿着脸颊大股大股流下。

  直到摇表上出现读数,他才吐了一口气,挡开儿子递上新仪器的手:

  “你在大城市干活,到哪里都能开车,当然觉得新仪器方便。你老子要背着这玩意爬山!

  你看看你这个摇表,比手摇的大一圈、重一倍,你让我背着它爬来爬去,两个村子这么多山头?”

  “呃……”

  向阳一下子语塞。他左看,右看,默默把摇表收了回来。还不死心,继续劝说:

  “爸,我那边好歹离大城市近,干什么都方便。开车半个小时,就能到三甲医院,你上次腰疼,就用不着硬躺两个月了!”

  “不去不去!我不去!”

  老人家一脸不耐烦地摆手:

  “这村子离不开我!你看看,光是咱们这里,我一个电工,就要管两个村子了,我走掉了,哪里去找别的电工?”

  他从耳朵根上抽出低压电笔,站直身子,用电笔画了一个大圈:

  “你看看这村子,老的老,小的小,老的五六十朝上,小的两三岁七八岁。年轻人能有一点办法的,全都走掉了……

  招年轻电工?这么偏的地方,年轻人都不爱来!”

  沈乐默默叹息。现在的农村确实是这样,越是偏远的农村,年轻人走掉的越多。

  村子里,人越来越少,房子空出来的越来越多。只剩下一些老人、孩子,守着老屋,看着田地慢慢荒芜……

  就这个村里的聚居点,一共50来户人家,18岁以上,50岁以下的,加起来也只有不到十个。

  就这十个里面,还有瘸了一条腿的,耳朵听不见的,脑子不太好的……

  这个样子,别说能不能培养出一个电工,就算有人会了电工手艺,他都不符合竞聘农电工的资格啊!

  向阳微微侧头,眼底掠过一缕哀色。

  就是这样啊,人会本能地趋向更好的生活,只要有能力,只要在更好的地方活得下来,就一定会走出去;

  就像是他,在村里念小学,在镇上念初中,高中就考到了县里。

  考上滨海的大学,工作就留在了珠溪镇,哪怕是个镇子,那也是滨海的珠溪镇,距离滨海市中心只有六十公里车程,换乘两部地铁就能到……

  不会再回来了,他不会再回来,他年少时的朋友们,有的去了镇上,有的去了县里,有的去了天南海北更遥远的地方。

  像他一样,他们也不会回来了。

  会逢年过节来看望家人,会把配偶和孩子带来给家人看,或许也会回来祭扫先人坟墓,但是,不会把这个村落,当成可以扎根的地方。

  但是,我不在乎这些——现在不在乎。向阳冷静地想着,现在,我只在乎我的父亲,我只想他过得更好一些……

  “不会的,一定会有人来的!”他仍然上前一步,拉住父亲:

  “爸,你看他们,在这里修老宅子,这不就是要有人来了吗?”

  他指向沈乐:

  “老宅子修好了,就可以发展旅游业,山上那个大宅子可以吸引人来看,小房子可以修出来当民宿。

  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就会有年轻人过来,村子里的人也可以在家赚到钱……”

  沈乐莫名被cue,愣了一愣,赶紧堆起笑容,向老爷子点了点头。心里疯狂吐槽:

  哪有这么容易?

  山上这个大宅子,从勘察到立项,再到项目通过、资金批下来,再到修旧如旧,能有两三年就算是飞快。

  导师带着他们勘察完了,回去要写论文,写报告,给这个项目的资助者——不知道是学校,还是什么项目基金——交稿结题。

  结题完了,如果觉得这个房子值得修出来,再争取官方的项目经费。

  现在各个地方,每年都有古建筑保护的经费,据说浙西南一个古村落,前两年申请到了220万保护资金,维修六栋民居。

  当然,对于官方来说,这里也重要,那里也重要,很多古建筑都重要。

  需要保护的东西多了,审核的周期就长,给钱的周期更长……

  至于小房子修成民宿,这更加别提了。这些小房子又旧、又破、又不古老,除非彻底整合成旅游资源,否则没什么修的价值。

  但是,整合旅游资源?没有大资本进入,休想。

  这穷乡僻壤,又没有什么特别好的风景,山顶那个大宅子也不是什么非常突出的保护建筑,资本脑子进水了,来这里修民宿,发展旅游?

  租几间现成的民宅不香吗?

  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脸色,不敢露出半点。向阳看他不反驳,再接再厉,继续劝父亲:

  “再说了,这些年来,村子不是一直都在发展吗?公路也修通了,电信网络都通了……”

  “既然越来越好了,你还拉我去城里干什么?”老爷子沉着脸一甩手:

  “你爹还没老得不能动呢!这儿我帮得上忙,乡亲们离不开我,我就不能走掉!”

  “爸……”

  父子两个还没纠结明白,啪的一声响,村子里灯光再次全灭。一时间,哀声四气,夹杂着老电工的闷声慨叹:

  “你看看,你看这个样子。我走了,乡亲们怎么办?”

  向阳赶紧闭嘴,冲向变压器,查看上面的继电保护。

首节 上一节 49/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1980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