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50节
沈乐也赶紧扭头看小油灯,只见小油灯上光华黯淡,银白光芒紧紧贴着表面,似乎全都缩了起来:
是你吗?
是你做的吗?
你又不乖了?
小油灯的光芒用力涨了一涨,又缩了回去。沈乐一挑眉:
哟?
还真是你?
看你的样子,理直气壮了这是?
【我……我不知道……】
【我就是累了一下,难过了一下……】
小油灯的声音,寻常人听不见,它的光芒,寻常人也看不见。但是,在沈乐的灵眼中、心灵里,光华耀眼,声音简直震耳欲聋。
沈乐叹了口气,拎着它返回房间,往桌上一墩,轻轻摸摸它:
“你累了,难过了,是不是电压就不稳了,就要跳掉了?”
【我不知道……电压是什么?】
呃,给一个器灵解释电压,可能有点难。沈乐平心静气,换了一种沟通方式:
“你累了,难过了,是不是村子里就不亮了?他们就要把你点起来?”
【没有……很少……很少很少……】
小油灯的光芒轻轻震动,缩一下,再缩一下。沈乐无奈地挠挠头:
这小小的器灵,刚诞生的时候,力量可能不怎么强。心情特别不好,委屈,难过,暴躁,才会有一两次,影响到村里的供电吧?
当然,最近它的力量强了一些,对供电的影响,也就频繁了不少。
也许是和铜片靠得近了,也许,是他修复工作有进展,小油灯的力量变强了?
“你看,村里的电工那么忙。日常维护,检修,抄表,收钱,各种各样的事情,电工都要做。”
农电工,一个农电工,管一两个村子,方圆十几公里地方。
村里电网的维护,家里电路的修理。日常抄表收钱,农忙时维护供电稳定,台风大雪,坏掉的电线……
他听向阳说过,老电工一年到头,难得能有喘口气的时间。
“他们已经很忙了……乖,不要给他们添麻烦了啊……”
油灯的光芒往里缩了一圈。玻璃罩中心,没有点燃的灯芯上,聚集着小小一团白光,闪烁不定。
隔着玻璃罩,沈乐仿佛能感受到小油灯的心情:
【我不是故意的……】
【我再也不难过了……不难过了……我去睡觉,去睡觉……】
可怜的孩子。可怜的,寂寞的小油灯。
可以控制自己不生气,可以控制自己不大吵大闹,可是,又怎样才能控制自己,不难过呢?
结果,就只有在黑暗里沉睡着,一直一直睡着……
沈乐伸出手指,摸摸它的玻璃罩:
“你乖乖的,我带你走,跟你说话,把你点起来照明。这段时间,你在灯里睡觉,好不好?”
白光上升了一点,绕着沈乐的手指转了一圈,又转了一圈,像是一只小兽在蹭他的手指。
细细的电流灼烧沈乐指尖,麻麻痒痒,仿佛在和他亲近。呼吸之间,白光大盛。
电蛇蜿蜒,缠绕上来,吞没沈乐全身。电光明灭之间,沈乐眼前一暗一亮,又被拖进一段记忆当中。
感谢@一碗排骨藕汤打赏的500起点币
今天一万字完成!
三千字,三千六百字,三千四百字!
总共一万字!
明天早上七点钟发一章,12点和20点各发一章,也是合计一万字!
伸爪爪,求订阅!
大家可以设置一个自动订阅就更好啦!
求很多很多的评论让猫咪知道大家都在!
第71章 小油灯:没有我,村民们日子怎么过?
沈乐又一次走在山道上。
周围景色颇有点儿熟悉,仿佛进山的时候,乘着车一路颠簸进来,看到的景色类似。
但是细看又有很大的区别。山上的梯田少了许多,道路也崎岖狭窄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沈乐左右看看——电线呢?
那些立在山脊上的高高的电线杆呢?
那些电线杆之间牵拉的长长电线呢?
那些把天空割成一块一块,怎么取景都躲不掉,只能靠P图获得一片净空,拍古装片的时候经常穿帮的电线和电杆呢?
怎么没了?
话说,小油灯提供的这段记忆,到底又是哪个年代的啊……
还没有想明白,沈乐就觉得肩膀、后背一沉,连带着整个人都要往下跪。
现实里,他来到这个村落,是动车转公交、公交转汽车,一路乘车上来;
而在这段记忆当中,却没有什么车子可乘。
沈乐此时徒步走在山道上。抬手一看,手里拄着根木棍,不是熟悉的登山杖形状,而是罕见的T字头木棍,用一根横过来的短棍钉在长棍一头——
以沈乐有限的见识,这种形状的木棍,一般都是背夫用的,短途休息时垫在背负物品下面,让自己得到短暂的休息。
而他此时,也正背着沉重的背架,汗如雨下。
不但他汗如雨下,前后左右,所有人都在汗如雨下。头顶上太阳辣豁豁地照着,气温至少达到了三十七度,站在阳光下就能汗流浃背,而前面,后面,每个人都在负重行走。
长长的队伍在陡峭山道上蜿蜒。前面看不到头,后面看不到尾。每个人都背着半人高的背架,背架上沉甸甸的,压得他们每一步都深深踩进泥地。
沈乐喘一口大气,拽起脖子上的毛巾,用力擦了一把汗水。仰起头,目光掠过队伍,掠过背架上的一样样东西:
大拇指粗的电线,捆得紧紧的,一盘一盘扎在背架上。每一捆电线,都扎成一米多长,一尺直径的大捆,一捆就是上百斤;
灯盏形状的绝缘子,实心陶瓷做的,一个目测至少一公斤,一箱就是好几十个;
固定电缆、零件的各种五金件,他一时叫不出名字,装在竹编的筐子里,再牢牢捆上背架。
光看这些五金件的体积,一筐没有一百斤,沈乐完全不相信。
而他们用的甚至是木头背架!几根木头钉一钉,再捆上两根藤条,就是一个背架!
木头背架和人体接触的部分,仅仅是两根竖着的木棒,和几根横过来的木棒,形状类似一架半截木梯子。
这样的背负系统,有和没有,也没太大区别——或者比没有还差,木棒不够宽,单位面积压强太大!
这是……
各种电力设施?
电线,装电线的东西?沈乐才走了十来步,就觉得背上火辣辣的,很想扭动一下肩膀,将背架卸下来,再垫一块毛巾上去。
这木头背架太难受了!
和他背惯的,柔软的、有厚厚衬垫的,能把力量分散到肩膀、背部、腰胯的登山包,完全不能比!
压在背上,带着背架上材料的重量,狠狠勒进背部的肌肉当中。走一步,压一下,走两步,磨一下……
然而他并没有这个余裕。长长的队伍沉默向前,他也只能擦一把汗,默然跟上:
这还要多久……
还要爬多久……
开车半个小时的路,靠双腿爬的话,好像遥遥无期的样子……
他用力回头,也看不见自己的背架上,捆着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只知道重得要死,重得他脚都快抬不起来。
小油灯,或者说铜片,下次咱们传输记忆的时候,温柔一点行么?
像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就不要了呀……
他还没吐槽完,队伍转过一个弯,沈乐仰起头,瞳孔猛然收缩。前面的山道上,竖起长长长长,不知多长的一根电线杆!
等等,怎么不是竖在山脊上,是竖在山道上?
沈乐凝目细看。那电线杆不是竖着,而是被人扛抬着,在山道上向上,向上。
山势陡峭,连得黑漆漆的木头电线杆,也像是竖起来了一样!
长长的电线杆,最少十米长的电线杆,没有七八百斤,也有五六百斤。
两头都被粗绳捆住,每一头的绳子都穿过一根杠棒,由两个最棒的小伙子扛起来,另外两个小伙子在旁边
就这么四个人,两前两后,扛着沉重的电线杆,向山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去。
再往后看,五六个人,两支杠棒,扛着一台半人高,大半人长的变压器,弯着腰,弓着背,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把汗珠子砸在地上。
沈乐心头忽然涌起一股热流。沉甸甸的,酸楚异常,冲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当年,几十年前,我们的先辈,向阳的父亲和祖父那一辈,就是这个样子的啊!
就是这样用肩膀扛,用人力抬,把各种各样的设备运进来,把电力和光明送进乡村的啊!
他不再抱怨,也不再想要卸下背架、好好喘口气,埋下头,盯着脚下的山道,一步一步,往前走去。
前面一段还是山道,后面一段,是山坡上砍掉了树、拔掉了草,简单夯实一下,开辟出来的简易山道。
又陡又滑,步步艰难,沈乐气喘如牛,一步一步低头走着,感觉整个人的灵魂都被压进了土里。
然而走着走着,前方山道上,忽然起了嘹亮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