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02节

  “浪费点物资没啥,可别把自己送进去了,那就太亏了。”

  跟曲诚说完,孙志伟挂断电话,想着怎么处理仓库的物资。

  幼儿园的后勤仓库肯定是放不下的,最后他想起地下的防空洞,那里的空间可不小,用来存放这些物资刚刚好。

  幼儿园自己有两辆卡车,平常是用来领取物资的时候用的。

  卡车什么型号的他不太清楚,荷载多少吨他也不知道。

  但他知道,警卫排的司机们最多的时候,曾经装过10吨货,就是跑着有点慢。

  于是,他把转移物资的任务交给了警卫排,让他们有空就去装两车,装回来了就存到地下防空洞里。

  这个反正不赶时间,算是长期任务,什么时候运完什么时候停。他估摸着,1年内应该可以运完。

  以他的人脉关系,真要是找个车队一次运完都没问题。只是那样跟他一惯谨慎低调的行事作风不符合,而且真的很扎眼。

  还不如就这样,一天运几车,人不累,车也不累,低调的把物资运回来,还不需要跟人扯皮,这样多好。

  等幼儿园又重新恢复到往日的平静中时,已经是年后了。

  周末的时候,一家人难得回了文津街的家里,他们上次回来已经是去年紧急转移前的事。

  当时孙志伟准备让干妈二老陪着一起走,但是二老没有同意,只说如果真要打起来了,再让孙志伟来接他们。

  孙志伟一想,又不是真要打,上面也只是以防万一才安排转移。

  两个老人家年纪大了,就懒得折腾了,别搬家搬出毛病来,也就没坚持。

  现在6个人都在一个户口本上,孙志伟和童佳佳也正式改口叫爸妈。

  邻居们知道二老过来住的时候,还夸他孝顺呢,孙志伟也没解释,每次就是笑笑。

  中午吃饭的时候,干妈提起一件事情,前段时间老张的爱人过来借钱,说是要回老家去。

  干妈知道老张对孙志伟兄妹有恩情,也没多说,就代孙志伟借了200元给她。

  “妈,我有段时间没听说老张的情况了,他们为什么要回老家?”

  “我听她说,小张去了北边造大山去了。小张不在,他们一家子的日子不太好过。”

  “他爹娘一主要带两个孙子回老家去,说回去了还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还有亲戚照应。”

  “儿子跟老人回乡老家,小张的爱人却想带着女儿到北边去找小张。”

  “那现在呢?”

  “不知道,这都是半个月前的事情了。”

  孙志伟也不知道说老张的爹娘精明还是失算。

  按他们的想法其实也不算错,城里容易动荡,农村受到的影响就要小很多,再加上短期利益的驱使,这种选择也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他们预料不到,未来农村和城市的差距。现在放弃了城市户口,将来再想回来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老张下去劳动他没有意外,他那种性格在动荡的时候下去也不失一种躲开风浪的方式。

  想到老张爱人说老张去北边造山,他才想起,现在北边正在搞的‘人造山’工程,那是在北边一马平川的荒原上生生运土石方堆出大山来。

  这是几年前就开始的重点防御工程,一共19座人造山,其中有15座就在北边。

  这些人造山全都建立在北方干旱地区的水源地带,是装甲集群必经的进攻路线。

  因为坦克不仅耗油,更加耗水,在干旱地带只有靠近水源才能长驱直入,不然肯定要在半路歇火。

  人造山的目的也就是在此:遏制装甲集群的快速推进,磨削其主力,拖垮其士气,分散其兵力。

  每座人造山的长度约为400-600m之间,宽度为200m左右,高度为几十米上百米不等。

  这样一个山头就得用到几百万吨土石,每个人造山的花费约为5000万元左右。

  今年因为形势更加紧张,所以‘人造山工程’正在加速,老张就是这时候被调去的北边工程。

  其实造人造山也是迫于无奈,现在咱们实在是穷,没有大量的财力购买能与北边抗衡的飞机大炮坦克。

  要想不被强者欺凌,只能靠我们战争智慧,那就是长久战争中积累的持久战,游击战,围点打援等战术。

  吃过午饭,孙志伟骑车去了安全大院,如今这里的人少了很多,等到了老张家时,老张家却大门紧锁。

  他问了邻居才知道,老张父母上周已经带着两个孙子回了老家,老张爱人也带着大女儿,在三天前出发前往北边。

  现在他们家中已经没人了。

  如果人没走,看在老张的面子上,他肯定要照顾一二。如今人都已经离京了,他就没了办法,只能祝福他们好运了。

  二月份,上面下发了通知,认为“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件大事。

  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发动群众,雷厉风行地反对铺张浪费的歪风;保持和发扬无产阶级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

  与此同时,还要严厉查处市面上的黑市、鬼市。

  本来孙志伟还想着,如果备战仓库中的东西用不完,是不是去鬼市处理一批,换一些新鲜的东西回来呢。

  现在通知一发,他就知道不能干了,想着城里的四大鬼市最近肯定被盯上了,他有点后悔没有早点去把他们给端了。

  为了响应号召,孙志伟召开了一次园里的全体教职工大会,宣读了上级的通知,号召大家,厉行节约,艰苦奋斗。

  他主动将办公室的沙发存进后勤仓库,换上了木头长椅。

  随后又开展了组织活动,对文件精神进行学习,要求组织成员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执行上级的指示。

  在开组织生活会的时候,他又想起园里到现在还没有派人下来担任组织的书记一事。

第176章 东方红,太阳升

  这都几年了,上面不会是忘记这回事了吧?他一直干着代理书记的事情,名不正言不顺的,也不是个事啊。

  其实还真不是忘记了,而是上面有人护着他,才没派人下来给他添麻烦。

  没有给他兼任正式的书记,就有很多会议不必他参加,很多事情派不到他头上,这反而是好事。

  他自己也明白这是好事情,他现在之所以能在园内一言堂,还不是身兼两职的原因么。

  前两任园长都是身兼两职,只有他因为太年轻,这个任命一直下不来,到现在还是个代理。

  但是,就跟楼上摔了一只靴子,另一只一直不落地一般,没人来跟他说明情况,他的心就一直悬着。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但这一刀老不落下,他的心中就没底。

  但这事也不是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也不好直接问,只能这么一直吊着,特别的郁闷。

  随着他研究完通知中的很多其他内容,他已经意识到,转机就要来了,因为今年会缺很多干部。

  现在就是要稳住,不要搞事情,他的任命就有望在今年顺利下来。

  想通了这件事,他的心也就放了下来,开始按部就班的处理内部事务。

  4月25日,一份喜报传遍全国,我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它标志着我国在宇航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东方红一号”卫星运行轨道近地点高度为439公里,距离地点高度2384公里,卫星总重量为173公斤。

  消息从报纸,广播,电台,电话一路向全国各地发送,消息一出,举国欢腾,大家纷纷走上街头互相报告这一喜讯。

  孙志伟是在办公室中,通过内部电话收到这则消息的,他自己立刻编辑了一条短讯,在幼儿园的广播室亲自播报。

  卫星这东西,报纸上以前报道过,大家都知道。外国已经有了,但我们还没有。

  现在咱们也有了,得到消息后,大家就没有不高兴的,每个人的心中的那股子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少人跑到办公室,想听一听咱们的卫星在上面干什么。

  孙志伟这时候也没扫兴,干脆的取出收音机,把频率调到20MHz,这时就有声音传来,只是还有很多杂音。

  他再来回微调了一下,估摸着到了20.009MHz,这时收音机里才传来清晰的歌声: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

  听到了卫星播放的音乐,围观的老师们都欢呼了起来。

  为了让每个教职员工都听到卫星的广播,孙志伟叫他们把收音机拿去广播室,直接对着话筒播放上了一上午。

  这时候人们的心情,后世其实很难理解。

  因为现在国家穷,国家弱,经常有人来打咱们,来威胁咱们。

  所以,不管是在哪个方面,一旦有什么重大突破,或者国际领先的成就,都能显著的提高国民的士气。

  这种感觉就好像后来,咱们辽宁舰在海军入列时大家的那种感觉,就是那种‘咱们终于站起来了’的感觉。

  甚至比那种感觉还要强烈,因为那时候国内的经济已经上来了,航母只是锦上添花。

  而现在则不同,家里一穷二白,任何方面的突破都是举国欢腾的大事。

  到了夏天的时候,考虑到家里两位老人已经躲了几年,现在基本上没人记得他们了。

  为了老人的身体着想,孙志伟决定让孙红缨和孙爱国下学期开始走读。

  这样,两个孩子就能每天回家吃饭、睡觉。

  老人们能天天围着孙子孙女转,自然就心情舒畅,身体健康了。

  孙志伟知道,他们还是担心老大老二的情况。

  孙志伟打听过了,他们两个现在还算不错,每个月都有工资拿,可能吃的没城里好,工作也比较辛苦,但是却没有什么危险。

  只是不方便跟家里通信,那边对信件的检查还是很严格。

  家里既然已经登报断亲,那就要说到做到,免得上面觉得遭到了欺骗。

  两个小的,对不用住校,而是每天上学放学也很满意,他们从小就住校,这种每天上学放学的经历,他们还真没有过。

  现在每天他们都要被爷爷奶奶催着起床,然后闭着眼睛由爷爷奶奶帮他们穿衣服,然后再闭着眼睛刷牙,直到洗脸之后才清醒。

  等看到家里的闹钟,如果时间紧张,那自然是抓起桌上的馒头和书包就冲出家门,跟街面上其他的孩子一样往学校狂奔。

  有老人照顾着孩子们,孙志伟和童佳佳也清闲了不少。

  9月的一个周末,他们回到家里,意外的看到梁主任来家里串门。

  其实也不意外,自从两个老人家搬过来之后,梁主任就经常上门,很多时候都没什么大事,就是过来闲聊。

  梁主任在街道手握大权,但是烦恼也很多,街道里有一波对头总是跟她对着干。

首节 上一节 102/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