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265节

  毕竟他在GKB的档案馆里畅游了半个月,将里面各种突破上下限的机密文件,流水般的看了个遍。

  普通的所谓机密内容,再也不能引动他的情绪。

  没一会,卡车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六连连长韩大彪带领两个排的战士,乘坐三辆卡车来到了伊尔-62的旁边。

  “报告,韩大彪前来报到,请指示。”

  “韩大彪同志,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

  “带领你的部下,将这三个木箱装车,跟我走。”

  “我只有一个要求,所有人全程做到不看、不听、不说。能不能能完成?”

  “保证完成任务。”韩大彪应下后立即招呼人手上机搬货。

  这几个木头箱子可不轻,不过也架不住小伙子们人多。

  他们6个人抬一个,很快就将3个大木箱子,搬上中间那辆卡车的后车斗。

  之后,许一民的吉普车在前,三辆卡车在后,车队一路驶出机场开往城区。

  最后,车队在许一民的引领下,开到了海子边的一个大院里,大院的门口有警卫武装执勤,但却没有挂牌。

  孙志伟也遵循跟战士们同样的原则,不看,不听,不说,全程当哑巴。

  车队开进院子后,许一民让他们在车上等着,他自己则跑进去找人。

  很快就有一批战士过来接替了韩大彪的手下,他们将木头箱子卸车后运进里面的大楼里。

  许一民跟着资料进去登记交接,直到资料交接完毕,车队才驶出大院。

  等他们回到大路上后,许一民才对孙志伟解释道:

  “那边就是参二的办公室,你还没有去过,下次请示了领导我再正式带你去认门。”

  “明白。谢谢领导。”他很清楚,有些地方,得不到认可就进不去,不管你是什么级别,有多少功劳都没用。

  许一民刚才已经看过不少资料的内容,相信能够判断出那些资料的保密级别。

  而能全部接收那些资料的单位是屈指可数的,其能级之高可见一斑。

  许一民刚才的那句话,就表示他会作为孙志伟的担保人。

  这个人情可就大了,以后孙志伟要是干出什么混账事情,他是要担责任的。

  半路,吉普车跟卡车分道扬镳,韩大彪带领部下返回机场,孙志伟他们则回到了外交大楼。

  许一民的办公室中,两人在沙发上坐定,孙志伟才介绍起自己下了火车后的经历。

  特别是那位有着奇怪爱好的档案馆馆长瓦西里·米特罗欣,他的位置十分重要,也许以后国内还能用的上这个人。

  至于他临时起意拿到手的白天鹅,这个暂时没法解释,只能先暂时在空间里存着,以后等有合适的时机再拿出来。

  至此,他这次赴外的工作算是圆满完成了,家里也被清扫了一遍,干净了不少。

  而他顶替的那名同志也会被妥善安排,可不能再让他回莫斯科了,他的名字估计已经挂在KGB的小黑板上了。

第441章 短暂的休息

  4月2号上午,孙志伟回到京城。

  他就在许一民的办公室内重新梳洗了一番,恢复了本来面目。

  然后就地完成了情况汇报的书写,其内容主要是从他下火车开始到回京这段时间的历经。

  这是必须说清楚的,只要有一段时间的失联,而事后又得不到证实,那就很麻烦。

  那些年因为这种“说不清”的理由下马的人不在少数。

  不过,这次他不用太担心。

  毕竟他交上去那么多资料战利品,如果哪家喜欢用这种方式安插人员,那就亏到姥姥家了。

  报告交上去后,孙志伟就找许一民领了一周的假期直接回家。

  被许一民的专车送到文津街后,他径直进了家门,然后在走廊里取出在莫斯科购买的4套套娃提在手里。

  现在这时候,家里只有杨桂花一个人在做午饭。

  中午,童佳佳一般不回来,她直接在幼儿园食堂吃午饭。

  但孙红缨和孙爱国两人还是要回家来吃的,这时候大学里的食堂伙食一言难尽。

  为了保证营养,两人就以节省伙食费的理由,每天回家吃饭。

  也幸亏两人的学校都在附近不远,不然这种办法也没用了。

  孙志伟进门的动静不小,杨桂花在厨房都听到了,她赶紧出来查看情况。

  “哎呀,领导你回来啦。”

  “恩,回来了。小杨啊,我不在家这段时间,家里有什么情况么?”

  “情况?没什么情况呀,家里很好呢。”

  “那你呢?大丫小丫还丢在村里么?”

  “领导,童领导倒是让我把娃娃接过来,但这花费太大了,我还在考虑。”

  “那你自己考虑,大丫小丫虽然是女孩子,但长大了也能给你养老,不要那些陋习误导了。”

  “如果能读书,将来她们才能有更好的生活,你总不想将来继续让她们在农村种地吧。”

  杨桂花听了孙志伟的话,眼中迷茫也减少了很多,但还没有下定决心。

  孙志伟也是随口提点一句,听与不听在个人。

  她现在在孙志伟家做保姆,随着马上经济放开,孙家给她的待遇肯定也要水涨船高,她一个人供养两个孩子读书是不成问题的。

  “那领导您先休息一会,我去厨房加个菜,红缨还有一会才能到家。”

  “爱国呢?”

  “爱国最近学习任务紧,这段时间都是周末才能回来一天。”

  “好,我知道了,那你去忙吧。”

  算算时间,从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两个孩子很快就要进入实习阶段。

  他们都是有单位后参加的高考,实习期就是回原单位上班。

  只不过比起他们原本的岗位和待遇,现在肯定要好上很多,以后的前途也更加广阔。

  他比较担心的是孙爱国,后面十年的老山轮战迟早都要轮到他们,枪炮无眼,到了前线真的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真要以后出了什么意外,童佳佳不会原谅他,红缨也不会原谅他,连他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

  他宁可自己在其他方面多做贡献,也不想把儿子送上去挨炮弹。他并不伟大,也不想多年后,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后悔。

  像那位大儿子倒在前线,又将二儿子送上去的做法,他自问做不到。

  高山下的花环在国家来看是伟大的,但对他们的家庭来说也很残忍。

  他现在有能力,自然不会让儿子去冒险。

  之后的两周,孙志伟在家里好好的休息了一下,也侧面了解了两个孩子的想法。

  孙红缨比较听话,爸妈怎么安排她就怎么做,不像他们学校里的那些同学,不好好学习,搞什么诗社。

  在红缨所在的班级里,她的年龄算是最小的,其他很多人都是往届毕业生,带着孩子来上学的都有好几个。

  而她也算最不合群的一个了,因为家就在学校附近,红缨基本上很少在学校吃饭,也不参加诗社等课外活动,就一门心思的专心学习。

  这让孙志伟十分满意。

  但是孙爱国那里就不好弄了,军事院校很多时候都要过集体生活,回家的时间少,受到的外界干扰也少,他现在更像一个纯粹的军人。

  他一时间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进行干涉。

  不过时间还有,暂时还不急,这次不行,下次回来再处理也来得及。

  休息了两周,五一前孙志伟再次出发了,这次他要从东京路过,再转道纽约。

  国内到M国的直航要明年才能开通,现在他只能这么转机。

  不过也不算浪费时间,东京那边有个地方他准备去转转。

  内阁调查室,是52年在M国的授意下组建的情报机关,目前来说算是CIA的下属情报机构。

  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中国和毛熊等国的战略情报,同时统筹其他情报机构的情报资源,进行汇总分析。

  它获取情报的手段包括军方提供的机密情报、公开出版物、新闻报道等开源情报、驻外人员提交“专题报告“、动员出境游客收集指定信息、设立专项奖金激励学者提供研究成果等等。

  这里面包含了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方面的情报收集,虽然它们暂时对CIA更加依赖,但也为以后独立运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重要的是,它继承了二战时期,小日子几大情报机关的情报数据和潜伏人员。

  比如以前的特高课,梅、兰、竹、菊四大机关等等。

  孙志伟的目标就是内阁调查室的资料,特别是早期的资料,那里面记录的每一颗棋子现在都深藏在各地。

  一旦他们被重新启用,那就会给国家造成特别大的损失。

  4月18号上午,孙志伟从京城出发,当天就到达了东京机场。

  1980年的东京是一座在繁荣与挑战中前行的城市,东京的失业率低至4.9%,街头巷尾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如今的东京土地价格如火箭般飙升,商业区的高楼大厦和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晚上的商业街灯火通明如同不夜城。

  因为经济的繁荣,无数的农民跑到东京来打工,整个东京湾地区集中了小日子全国40%的人口。

第442章 内阁情报调查室

  80年代的工业蓬勃发展导致了对劳动力的密集需求,无数农民进城成为底层打工人。

  当然,得益于经济的繁荣,即使是最底层的打工人,也能获得温饱,生存不再是问题。

  但因为地价高涨,想要靠打工的收入,来获得一块用于建房的土地却极其困难。而没有房子就不能在城市中立足。

  等到智能化工厂取代机械化工厂的时候,农民工因为没有知识和技术,也必然会被淘汰,重新回到农村。

  同时,随着电子产业和都市文化的出现,大部分人抛弃了过去的储蓄习惯开始使用信用卡。

  年轻人为了让自己不被别人看做异类开始盲目消费,借贷生活。

首节 上一节 265/2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