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32节

  幸亏大队体谅同学们年纪小,每周才安排三天在龙须沟,还有三天在故宫,留一天给大家休息。

  普通队员还好,有事可以请假,但是孙志伟作为带队队长可不能缺席。他也知道这是大队在培养自己,因此也没法有什么怨气。

  在龙须沟挖沟的时候他就知道,参与这项工作最积极的是当地的居民和附近的农民。

  因为采用的是以工代赈的方式,工程预算693万斤小米,当地的穷人很多都在工程中获得了一份工作,得到了不少结算的小米工资。

  而附近的农民刚获得了田地,他们没有钱买肥料,恰恰龙须沟的淤泥配上马粪就是最好的肥料。

  很多农民都主动把淤泥运回村里,节约了很大一部分运输淤泥的费用。

  差不多干了两个月,暑假结束后,孙志伟正式入读高中部一年级。

  因为两个工程都没有结束,大队队员们每逢周末,还是会继续去工地上义务劳动。

  11月底,龙须沟工程全面竣工,12月故宫清理工程竣工。

第56章 捐款

  大队在12月底对参与两项大工程的大队队员们进行了嘉奖。包括孙志伟在内的12位骨干和积极分子被批准入,团。

  经过大半年的积极劳动,孙志伟皮肤被晒的黝黑,身体也健壮了很多,手上开始有老茧,他现在比一年前更像一个劳动人民的孩子。

  囡囡不止一次的看着他叹息:“哥哥,你现在就像一个大熊熊。”

  熊熊是幼儿园奖励给她的一个动物玩具熊,还是当初他送到幼儿园的。幼儿园的老师们以那批玩具为奖品,奖励那些在学校表现好的娃娃们。

  每次听到这个话,孙志伟就会用手指头去戳囡囡的小脑袋,然后她就会假哭着去找陈姨告状。

  虽然这样的小把戏,孙志伟心里觉得很幼稚,但他每次都会配合着囡囡去演戏,这似乎成了这段时间,家中常见的趣味互动。

  31号是今年的最后一天,正好这天是周末,孙志伟又在干爹干妈家蹭饭。饭后,他跟孙老一起坐在沙发上喝茶看报纸。

  最近的舆论导向很明显,孙老就上面的报道询问了他的看法。

  “最近发行的《时事手册》我也看了,情况很明显,上面决心要打。”

  “那我们有什么能做的呢?”

  “无非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精神上支持可以在学校发表演讲,可以给报社写信。”

  “物质上支持可以捐款、捐物。国家不富裕,我们捐献一些,就能给国家减少一点负担。”

  “说的很好,既然说了,就要付诸实践,不过有一条你要记住,那就是量力而行,不可逞能。”

  “干爹,我知道了。”

  下午,孙志伟离开孙家,直接前往银行。

  他将存折中的600万元取出了一半,然后连同身上现金中取出的40万一起,合计340万,以自己兄妹的名义随一封信寄给了日报。

  信中明确写明了自己兄妹的身份:是烈士孤儿,一个在读高中,一个在读幼儿园;

  钱的来源:烈士父母遗留存款的一半300万和自己的第一笔稿费40万;

  以及捐款的目的:北边很冷,希望报社可以代为购买棉袄寄给战士们。

  两日后,信和钱到达了报社。负责收信的编辑看到信的内容和钱的时候无法决定,就立即汇报给了主编。

  编辑汇报之后,主编很重视这件事,因为这是他们收到的第一份捐款,而且捐款人的身份如果确认无误,那又是很大的宣传亮点。

  特别是款项的来源,光是那笔稿费就有很大的文章可做。现在能挣稿费的人,他们大部分人的收入跟普通老百姓比那是很可怕的。

  如果能在这个群体中做好引导工作,对实施新的稿费改革是很有利的。

  当晚,报社的记者找到了安全大院。当他们被岭岛带过来的时候,孙志伟正在家中写作业。

  他们拍下了存折、取款凭证、稿费凭证和两本证书。

  但是对于孙志伟的采访的邀请却被拒绝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他还小,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学好知识,将来才能以实际行动来支援国家。

  并且他希望报社在报道时,能隐瞒他们兄妹的真实姓名。记者闻言表示会尊重他的意见。

  两天后,日报头版以《烈士孤儿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为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报道。

  其后,有多份报纸给予了转载,因为报道中隐瞒了捐款人的姓名,一时间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从那天之后不久,各大报社就开始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捐款。

  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全国累计收到捐款55650亿6230多万元(一套币),相当于3710架战斗机,有利的支援了前线的战斗。

  虽然报社在报道时隐藏了他们兄妹的姓名,但是学校和大院的岭岛全都知晓了这个情况。

  他的这些行为也被记录进了他的个人档案,连囡囡的个人档案里都记了一笔。

  虽然他本人看不到这份档案,但这都在他的预料当中。

  父母的证书只是他跟囡囡两人的底气,要顺利的渡过这风起云涌的时代,还要自己一次次的积累资历。

  如果情况不是无法收拾,他并不愿意出去。无论承认不承认,不管是在哪个年代,国内都比国外要安全。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国内极少出现你走在大街上,忽然出来个陌生人给你一枪,只为了抢一点钱财这种情况。

  但在国外这就很常见,而且在国外,对国人的歧视和天花板都是无处不在的,可在国内他现在就在天花板上。

  如果仅仅是为了点物质享受,那真的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国内顶级人群的在物质方面不仅不比外面差,甚至还更好。

  考虑好将来的路,他继续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一天傍晚,他刚从大门口回到家属楼,旁边的房门猛地打开,一个全副武装的军人从里面走出来。

  “柳叔好!”孙志伟注意到邻居柳团长眼眶通红,满脸愤怒,不由得关心了一句:“您这是?”

  “志伟,你姨在南边没了,我要去给她报仇,以后请你帮我照看着点小胖。”

  孙志伟这才想起,柳家阿姨是个爽朗的行政人员,是去年去了南边的接管人员。

  他还清楚的记得当初,柳家阿姨远去南方工作后,柳团把一个小胖子夹在腋下绑到幼儿园的画面。

  当时他还在想,柳家阿姨笑起来真好看,没想到那一别就是永别。

  “柳叔,你放心,我会把小胖当成弟弟照顾。只是,您离开部队已经有一年多了,还能去的了么?”

  “志伟,放心,我有办法。”说完,柳叔整了整八角帽大踏步朝办公室走去。

第57章 扫盲班

  晚上老张回来的时候说起柳叔的事情,柳叔去办公室申请调到南方带部队,岭岛没有同意。

  结果,柳叔当着全办公室几十位同事的面,扑通就跪在领导面前,痛哭失声。岭岛把柳叔狠狠的训斥了一顿,结果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这可是花了岭岛很大的人情,全国那么多部队都想上前线,一南一北前线的坑都不够分。

  想插进来一个人可没那么简单,更何况,柳叔已经离开一线一年多。虽然最后还让他是去了,但是柳叔也被降低一级调用。

  上级既要讲人情,也要讲纪律,你想破坏规则就要付出代价。但是柳叔根本不在乎,只要能去前线,当个大兵他都愿意。

  结果,小胖子就成了半个孤儿,周末也没法回家了,因为家里没人了。

  虽然周末的时候没见到小胖子,他还是给囡囡说了小胖子的情况。

  听说小胖子没了妈妈,囡囡正义感爆棚:“哎呀,小胖子他太可怜了,我有妈妈还有爸爸还有哥哥,他却什么都没有。”

  孙志伟很想纠错一句,说人家小胖子是有爸爸的。但看到丫头那得意的劲头,也就没舍得打扰,反正小胖子现在有爸跟没爸也差不多。

  “那囡囡,那你记得在幼儿园要照顾一下小胖子哦。”

  “哥,你放心,以后我罩着小胖子弟弟。”

  囡囡已经主动把小胖子当弟弟了,真不错,他已经能够想象到,一个挂着鼻涕的小胖子,跟在囡囡屁股后面跑的样子。

  至于小胖子是不是比囡囡小,那种小事根本不用在意。

  他爹已经把小胖子托付给孙志伟了,而孙志伟又再把小胖子托付给了囡囡,这看护权的交接流程完全没有问题。哈哈。

  玩笑归玩笑,柳叔去的南边虽然没有北边那么激烈,但毕竟还是在一线,战斗部队危险不会少,只能看柳叔的运气了。

  到了6月份,孙志伟经过接近一年的全力冲锋,已经完成了高中一二两个年级的所有课程的学习。

  袁校长已经同意,下周让他跟高二年级一起参加期末考试,通过了就跳到高三学习。

  那还能通不过么,小抄他都准备好了,书也放戒指空间了,为了跳级不寒碜,反正也没人知道。

  上辈子的他有经验,比如在巴掌大的小纸条上,用削尖的铅笔记录超过三千字的内容。

  这其实是他无聊弄着玩的,凭他现在的记忆力,能抄的内容全部都记住了,抄不了的需要计算分析的,小抄也没用。

  三天考试结束,孙志伟在几天后得到通知,他顺利升入高三年级。

  在放假前,他向校T委提出了申请,希望可以安排他,到附近西长安街道的扫盲夜校,做义务识字老师。

  现在上面在推广扫盲,但是在西长安街道进展的不是很顺利。

  一个是会教书的老师很少,因为识字人群的大头在高校,但是高校的师生也是最先被工厂和部队请走的,剩下的也多是照顾学校周边的街道。

  西长安街道周边只有一间师大附中,里面的老师已经全部都被请来了,但是还是不够用。

  整个街区可是有几万文盲,靠那几十个老师要教到猴年马月去。

  孙志伟的申请为他们打开了思路,他们干脆跟校T委合作,请高中的优秀学生来做识字课的老师。

  于是,本来只是他一个人的申请,就变成了一场互助活动,孙志伟可把大批高三学生给害惨了,放假不能回家。

  还好被选上的大部分都不是他本班同学,不认识就不尴尬了。

  学校跟社区很快谈妥,孙志伟被排了每周5天的晚上课程。

  为了这个扫盲课,他已经提前做了不少准备,比如,识字卡,识字歌,顺口溜等等。

  新的周一晚上,他带上道具来到了社区夜校的地点,就在街道里的一个饭店里。

  今天是新一批的学员,孙志伟一进饭店就看到了大几十号学生,基本上都是大爷大妈小媳妇。

  成年男人都有工作,一般都在上班的厂矿企业里直接参加扫盲班,街道的主攻对象就是这些在家人群。

  孙志伟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了,可他还是被在场的这些学员的奇葩操作给震惊了。

  大爷们基本上都是裤衩坎肩配大蒲扇,有老烟枪还要叼一根烟杆子;

  大妈们清一色的一个小篮子,装着顶针、锥子大针头,带着一双鞋底,全都在纳鞋底呢;

  小媳妇们就五花八门了,有的带着孩子,有的在打毛衣,有的带着针线正在缝缝补补。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心里倒吸一口凉气,看来原本他的计划还是乐观了。

首节 上一节 32/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