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37节
“有不懂的也不要着急,周末会召开一次商户大会,到时候会有专门的人员在现场解释大家的疑问。”
“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不管谁先谁后,最后肯定是要全部完成改造的,每一户都不会遗漏。”
说到这里,现场还是没有声音,所有围着的商户似乎都在思考中间的利弊。
等了一会才有人问道:“梁主任,以后是不是老板只能拿到营业额的1/4了。”
梁主任听到这个问话立即把眉毛一皱,严肃的道:“我再重申一次,能拿来分配的只能是每年的盈余,绝不是营业额,都听清楚了么?”
她将眼神环视一周,确认所有人都听到了,才继续说道:
“而每年盈余的分配方案,税收约占为30%,公积金约10~30%,职工福利奖金约为5%~15%,股东红利、董事、经理、厂长的酬金约为25%。”
“但是,所谓的‘四马分肥’,要有肥才能分,如果亏损,那就要优先保障职工们的利益。”
四周的老板们还要争论,却被梁主任一口打断: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可以收集一下,周末大会上集中询问,我今天还有事,就不留你们了。”
众人听到周末大会上可以统一提问也没法再纠缠,只能陆陆续续失望的离开。
梁主任站在门口送这些老板离开了街道大院才回到北屋。却在北屋门外看到孙志伟站在那里。
看他穿着一身军装,知道他不是私营老板,才和蔼的问道:“同志,你有什么事情么?”
“你好梁主任,我姓孙,孙志伟,是文津街新来的住户,过来登记一下。”
“哦?文津街新住户?”梁主任想了一下才说道:“是那个乙9号院?”
这个乙9号院他有印象,房产是属于安全大院的,不归他们街道管理。
“是啊,我用原来在阡儿胡同的院子跟安全大院置换了一下,以后就是您的治下了。”
听到‘置换’两个字,梁主任就明白了,这是私房,不是租房。
“欢迎欢迎,那你今天是来办理户口登记么?”
“梁主任,我现在还在北师大念书,户口要等我毕业了才能迁过来,我还有一个妹妹到时候也要一起迁过来。”
“大学生啊,真了不起,走我们进去说。”
梁主任带着孙志伟进了北屋,给他倒了一杯水,两人才坐下说话。
“主任,这是我的资料,您看一下,我再详细说。”孙志伟将资料递了过去。
看到他手上一大叠资料里露出红色的一角,梁主任心中一动,赶紧接过来,翻到中间红色的本子。
只见红色的封面上面,五个烫金的大字映入眼帘,她的神色立刻严肃起来。
只见她轻轻翻开封面,仔细阅读里里面记录的信息。
孙志伟好像看到她在证书的姓名位置抚摸了一会,然后才吐了一口气,把证书放下。
梁主任完全没想到,这个看着很年轻的新住户家居然是烈士家庭,这在他们辖区还是第一户。
“孙志伟同志,欢迎你带着妹妹入住我们街道,以后我们的工作也希望得到你的支持。”梁主任站起来,热情的伸出两只手。
孙志伟也赶紧起身,跟主任对握。
“不敢当,大家共同进步吧。荣誉是父辈的,我们子女也要继续努力,才不至于丢了父母的脸。”
“说的对,先烈榜样在前,我们也要更加努力,力争超过前人,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第66章 修整住房
“孙志伟同志,你刚搬来,我先让人给你登记一下,还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们街道有责任照顾好烈士家属。”
“还真有个麻烦事,要请主任帮忙。”
“有什么事情尽管提,这就是我们街道的工作。”
“是这样,9号那个院子四年没人住,急需整理一下,但是我每周只有一天假,一个人实在弄不过来。”
“所以,我就想请街道帮我介绍个师傅,给院子检查一下,看有没有哪里开裂或者漏水之类的,需要修理的。”
“这个简单,我们街道有专门的修理队,这事情我现在就能帮你安排了。”
梁主任看了看手表道:“今天上午也没什么事情了,干脆我带你去找人,资料先留给工作人员给你登记,一会弄完了再给你拿过来。”
“梁主任,真不用麻烦您,您给我介绍个师傅就行了。”
“别废话了,正好路上给我说说你的情况,以后你可能就在这住一辈子了,咱们也不用太客气。”
人家梁主任太热情,孙志伟没法子拒绝,只能被她拉着出了街道大院。一路上不停的有熟人打招呼,梁主任也一一回应。
路上孙志伟说起父母牺牲后,他带着妹妹躲到外面,家中怎样遭到哄抢,他又怎样找到部队。后面部队怎样抓住凶手,大仇得报。
梁主任听到他家中被劫,当场大骂邻居们无耻;听到部队帮忙报仇雪恨,又拍手称快;
等听到他把半条街的邻居都送进去时,又开始额头冒汗。此时,她心中对这个小同志再也不敢小觑。
两人走走谈谈,顺着南北长街一路向北来到大石作胡同。这里以前就是工匠聚集地,梁主任带着他找到一个小院子。
“鲁师傅在家么?”梁主任刚进门就喊道。
很快,有一个中年汉子从房子里出来,“哎呀,主任来了,快请进。”
“不用了,有个事要你走一趟。”
“哎,主任您吩咐。”
“这边有个老院子要打整,你带上工具先跟我们去看看。”
“哎,好。”鲁师傅赶紧回去取了尺子木槌等工具,跟着他们,穿过刚扩建好的北海大桥,来到文津街乙九号院门口。
院子外面看着倒还好,可等孙志伟打开院门,里面的脏乱也出乎了两人的预料。
梁主任皱着眉头道:“小孙,这地方要好好弄一下,不然没法住人啊。”
“没事,只要打扫一下就好了。等鲁师傅看看里面的情况再说。”
鲁师傅也是几十年的老师傅,什么情况都遇到过。到了现场他立即就进入了状态,不再如刚才那么谨小慎微。
他开始用手里的木锤这里敲敲,那里听听,又查看积水痕迹,室内灰尘分布,一点都不在乎碰脏了衣服。
孙志伟和梁主任也帮不上忙,就在门口台阶上等待。
半小时后鲁师傅把整个房子检查了一遍,然后神色轻松的回到院子里。
“主任,都检查过了,因为材料结实,目前房屋主体结构无损,也有没裂缝和漏水情况。”
“就是个别窗户有点变形,需要重新封边防止漏风。还有就是下水多年没用,可能需要重新疏通。”
说到这里他偷偷看了看孙志伟,没再说话。梁主任没有注意,孙志伟却注意到了他的眼神。
不过他并不在意,这套院子他拿到手里合理合法,也没什么超规格的地方,并没有需要保密的东西。
“那还好,这些你都能弄么?要多少钱?”
“哎哟,主任,就这么点事情,我抽个时间就弄了哪里敢要钱。”
“钱还是要给的,鲁师傅,这个院子是这位孙同志的,他们家是烈属家庭,你一定要弄好了,钱到街道来拿。”
“梁主任,这可不行,钱我有,不能占国家的便宜。”
“那可不行,你们家本来就该受到照顾,这是我们的责任。”
两人争着给钱,鲁师傅在旁边就尴尬的听着。
等他们再说了几句,他才插口道:“主任,还有这位孙同志,这真不用花什么钱,就是打扫一下,擦个窗户,抹个灰尘,统共也要不了两天功夫,我真不能收钱。”
“老鲁,这个你别管了,只管把事情做好。”
梁主任按住鲁师傅转头对孙志伟说:“小孙同志,可曾听过子路受牛的故事。”
孙志伟一听就明白了,他谦虚不接受,后面别家就尴尬了。
“主任,我明白了,那这事就拜托您受累了。”
“哎,这就对了,你这种是有规定的,街道安排了,你安心受着就是。”
两人商量完毕,就让鲁师傅负责,三天内把院子打整好。
临走时孙志伟忽然提到一个事:“梁主任,不知道院子门口这条过道是不是街道的产权?”
“你说的这个我还真知道,这条窄过道产权还真在街道。”
“早年这条路没这么窄,是两边院子扩建把路给占了。如今时过境迁,两边都不是街道的房子,再想扩大过道涉及的部门太多,已经不好弄了。”
“主任,我没准备扩大过道,主要是,这个过道狭窄而且只有我一家,这个地形十分适合偷袭。”
“您可能不知道,这个院子原本是收缴一个特务的,因此安全问题我也要考虑到。”
“您看这条过道能不能我出钱买下来,然后在过道巷子入口里按个门,跟旁边的院墙齐平,这就能封住一个安全隐患。”
梁主任思考了一下才道:“这事理论上是没问题的,但具体行不行还要看上面怎么说。”
“你先别急,让鲁师傅先把院子打扫出来,我去给你打个申请,看看上面怎么回复。”
“那就拜托梁主任帮我打听一下,如果可以那就再好不过,真不行也没关系,我们烈士后代也不怕那些阴沟里的老鼠。”
孙志伟说着说着眼里就露出了点杀气出来。
梁主任赶紧安抚他:“不至于,不至于,我会尽力促成此事,小孙你就安心学习,这些街道都会管你的。”
第67章 天桥工地显身手
“那就谢谢您了,我把这钥匙给您,这两天麻烦您派人帮我弄一下。”
“放心,交给我绝对没问题。”梁主任接过钥匙就把事情揽了下来。
三人出门后,鲁师傅就回去做准备,梁主任和孙志伟一起回到街道。
这时,街道里的工作人员已经把孙志伟和孙爱来的资料记录完毕。孙志伟就收回了刚才递交的资料。
孙志伟的正式(DA)资料现在还在学校里,以后等他毕业了,看工作情况。
如果是机关单位那么(DA)资料就会保存在单位,如果是个体或者合营单位那么(DA)资料就会转到街道。
自己(DA)资料的内容他还不知道,不过还是能基本猜到里面有什么。
现在这东西的管理也十分严格,自己一般是不允许查询的,不像后世,还可以打申请查询。
在跟梁主任告别后,孙志伟就抓紧时间赶往天桥,那边的天桥大剧院二期工程工地正在赶工。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