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7节
“哎,好的。”大祥说完,放下箱子掉头就走。
那位青年惊讶的看向孙志伟,中年人眼里却只有欣赏。
“你好,小同志,我姓张,是城市工作组的,能把你的情况详细说说么?”中年人坐下后先自我介绍,然后才开始问话。
青年人则走到一旁,取出纸笔开始做记录。
孙志伟却没有马上开始介绍情况,而是将箱子放到桌上,然后打开了箱子盖。
箱子里的电台立即吸引了两人的注意,再看到电台旁边的密码本,两人再也淡定不起来了。
他们认出了密码本,那是跟他们内部常用密码本一样的纸张和大小。
“小杨,你抄下电台和密码本编号,速去核对。”
“是。”小杨立即查看编号,迅速抄写下来,然后就出了会议室。
“小同志,现在我基本确定你的父母就是我们的人,现在可以说下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恩,20号下午,我们一家人都在家中,我正在带妹妹,忽然父母说有危险,就将我们藏进碗柜下面。”
“接着,没多久就发生了激烈的枪战,枪战结束后,屋内进来几个陌生人。”
中年人一边听,一边亲自记录,孙志伟也尽量将语速放缓。
“从他们对话里听说,老二和老五被我父母打死了。”
“三人进屋后到处搜索,那位老大又开了两枪。”
“没多久外面就传来警哨声,那几人就要离开,我从门缝中看到几人身上的特征。”
“老大尖下巴,三角眼,倒吊眉,嘴角有个一寸的刀疤;”
“老三是个矮墩墩,右边耳朵缺了一角;”
“老四双手漆黑,左手拇指末端有一个痦子,上面有几根长毛。”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确认中年人已经完全记录下来后,才继续说道:
“那三人走后,我收拾了些衣物用品,又从暗格中得到了这些东西。”孙志伟说着,用手指了指箱子。
“除了这些东西外,还有一根金条和地上我父母的两把枪。”
“我将这些东西装箱后带着妹妹迅速离开了家。”
中年人突然打断他道:“为什么不等巡警来?”
“等巡警?呵呵,那我跟妹妹恐怕当晚就要在警局暴毙。”
“那你父母的尸身你就不管了?”
“管不了,也不需要管,那帮巡警都是一个德性,现在兵荒马乱的他们头头哪有心思破案。”
“案子难破,他们肯定会把尸体找个医院冷冻起来,等拖到不能拖了就找地方埋了,火化都不可能,化人场可是要收费的。”
中年人闻言也是无言以对,这孩子想的这么远的么?
“当时为什么离开家,家不要了?”
“家里没大人,只有两个小孩,这家该多好抢劫呀,不走,只怕我跟妹妹活不过当晚。”
中年人沉默了,然后示意他继续说。
“两把枪中,有一把枪被我当给了珠市口西大街的当铺,当了10个银元。”
“我们用这钱在东方饭店开了房间,当时,我也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会进城。”
“因为担心钱不够,于是,我在第二天带着从酒店租来的保安,去了京华印书局,以买书的名义破开了金条。”
“除了买书的钱和这几天的花费,其他的都在小木箱里。”
这时孙志伟的手指向了旁边的小木箱,他打开木箱,露出里面的几百个银元。
“你怎么不去银行取钱?”中年人不解道。
“我住东方酒店,是因为他们名声在外,我跟妹妹虽然年纪小,在酒店也不担心被害。”
“酒店的保安跟我可不熟,不带他们我不敢出门,就算带着他们,我也不敢直接去银行取钱,财帛动人心啊。”
“唉,你继续说。”中年人闻言叹了口气。
第12章 找到了
“前两天我突然想起父亲曾经说起过25号和你们这个地址,所以我今天来碰碰运气。”
“如果找不到人,就只有先继续在东方酒店住下去,直到大部队进城。”
“不过那里也住不长久,太久了别人就熟悉我们了,知道我们两个小孩身边没大人,那离祸事也就不远了。”
“我讲完了,我知道的就这些。”
刚才他说话的时候,全程囡囡都没有说话,就那么静静的听着,此时话已说完,孙志伟才轻轻的拍了拍妹妹的后背。
中年人重新翻看了一遍记录,拿自己一对比,感觉自己就像个单纯的小年轻。如果他是这个小男孩,估计已经死了几回了。
他又仔细看了看孙志伟,想瞧瞧这个小娃娃,怎么就跟浑身长了八百个心眼子一样,能把什么事情都想的那么通透呢。
“事情我们都了解了,核实需要时间,但我基本可以确定你的父母都是我们自己人,你有什么要求也可以先提出来,我们会酌情帮你解决。”
孙志伟点点头:“确实有几件事情需要组织上帮忙解决。”
“你说,我记一下。”
“第一,我父母的遗体需要找到,然后妥善安葬。”
“这是当然的,我们会尽快处理这个事情,你安心等待消息。”
“第二,仇人需要找到,他们拿走了我父亲的怀表和母亲的手镯,那是他们的遗物。”
“这个也没问题,为同志复仇本就是我们的义务,如果能找到丢失的物品也会原物交还给家属。”
“第三,我需要组织上为我父母正名,他们是在战斗中牺牲,该有的荣誉不能就这么漂没了。
我跟妹妹还要继承父母的遗志,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不能做一对不明不白的普通孤儿。”
这个就复杂了,中年人一时没敢马上答应,只是斟酌的说道:“这个我会跟上级反映,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
“第四,我与妹妹年纪幼小,已经不适合居住在原来的地方了,希望组织上能安排我们,去一个都是自己人的安全区域居住。”
“这是正理,只是目前大部队都还没进城,城内并没有什么特别安全的地方,你且莫急,我会尽快向上面申请,看有什么好办法。”
“最后,我听说烈士孤儿都会安排人收养,如果上面要安排人收养我们,需要经过我的同意。”
他没继续说,如果他看不上所有的收养人,就准备自己带妹妹生活这话。
虽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估计很难,上面不会看着他们两个娃娃独自生活。
如果收养人合了他的眼缘也不是不行,毕竟有父母和没父母是不同的。
他自己无所谓,对妹妹的成长却有很大的影响。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啊。
“这是肯定的,如果双方相处的不融洽,那不是好心办坏事了么,肯定要你们双方同意才行。”
“那就谢谢您了,我的要求就这些。”
“我看,查询这些需要不少时间,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我跟妹妹就先回酒店等消息?”
“小同志,你先稍等一会,你父母的信息应该很快就能查到,到时候我们再决定去向如何?”
“好吧,那就等一会。”
匆匆半小时过去,那位去查信息的年轻同志,就气喘吁吁的赶回会议室汇报情况。
“张老师,查到了,孙玉山,34岁,1939年加入组织,于5年前化名孙华年潜伏四九城,属于西区六组,一周前失去联系。”
“还有蒋丽丽,31岁,1941年加入组织,于5年前化名蒋爱萍潜伏四九城,属于西区六组,也是一周前失去联系。”
“两人是真夫妻,住址在阡儿胡同16号院,有一子孙志伟12岁,一女孙爱来4岁。”
说到这里,这位年轻同志还佩服的看了孙志伟一眼。
历史上,这种潜伏的同志突然被杀害或者被抓的情况,不止一次发生过,但是他们家中的遗孤最后能找回来的很少很少。
很多时候等找到线索寻过去,人都没了好久了。
像这种家长牺牲后能独自安全的生活一周,还能凭着模糊的记忆自己找回来的小孩子,简直万中无一,更别说他还带着一个4岁的妹妹,真是神奇的很。
中年男子看了资料后,郑重的向孙志伟敬了一礼才说话道:“你们的父母是党的好儿女,是GM英雄,组织会尽快找回他们的遗体。请家属放心。”
“感谢组织。”孙志伟也起身,抱着囡囡给两人鞠了一躬。
两人的这次对话,一个是代表组织,一个是代表战友家属,自然要郑重其事。
对话完毕,这位张老师才继续说道:“志伟,我跟你父母是同事,你可以叫我张叔叔。”
“张叔叔好!”“张叔叔好!”孙志伟和孙爱来一个清脆一个奶声奶气,两个声音齐齐喊人。
“哎,哎,好好,你们好。”
“志伟啊,我们这次进城是带着任务过来的,完成任务后立马就要出城。”
“城内现在还不安全,我建议过几天你带着妹妹跟我们一起出城。城外虽然环境要差一些,到底比城里要安全。你看怎么样?”
“还是以安全为重,张叔叔,我们这就回酒店收拾行李,下午就能过来。”
“对了张叔叔,您看能不能请一位警卫跟着我们,这样,我们回来的时候就不用带着酒店的保安了。”
“没问题,我让刚才带你们进来的罗班长,派一个战士跟着你们跑一趟。”
“谢谢张叔。”
孙志伟随后告别张叔,抱着囡囡出得门外,门口那位班长已经带着一个便衣战士在门口等待。
“班长,麻烦你了。”
“应该的,就让刘三跟着你们跑一趟,沿途护着你们的安全。”
“多谢。”
“快去快回。”
刘三同志跟着孙志伟和囡囡出了教育街,来到宣武门路口,就看到大祥已经叫了两辆黄包车等在那里。
大祥看到他们出来,赶紧迎了上来,还未说话,孙志伟就说道:“这位是刘三,他要跟我们一起回去,大祥,你再去喊一辆车。”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