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9节

  想定之后,孙志伟落笔如风,用稍显稚嫩的繁体字写下了这首《数鸭子》。

  写完,他就把笔一撂,心中不无得意。

  这么一首儿歌,童声演唱,歌词不涉H,不涉Z,没有敏感词。虽然原词出自80年代,没有经过那十年的检验,但他想了又想,也想不出这能挑出什么毛病来。

  所以,就它了,我的处女作《数鸭子》。

  老张刚才就在他身后,看着他一笔一笔写出这首儿歌来,孙志伟一边写,他一边看着简谱在心中默唱。

  这时候队伍里的文化人可不仅仅是书生,那是能文能武,能唱能跳,既能鼓舞士气,又能扛枪战斗,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如今这是看个简谱,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等孙志伟写完,他也将整首歌全部默唱了一遍,整首歌音符流畅,言语风趣,是一首难得的好歌。

  “啪!”

  “真有你的,这首歌不错哟。真没想到,你小子还真的能写歌啊,好小子。”

  老张一时高兴,就使劲拍了一下孙志伟的肩膀,这一拍,差点没把他拍到地上去。

  “哎哟,小心,小心,我的错我的错,一时激动。”

  “老张,真那么好么,唱出来我们听听呗。”

  “就是,让大家也乐一乐。”

  “哎哎,不是我不唱,这歌是首儿歌,要小朋友来唱,才能唱出那个味道来,我一个大老爷们儿,唱出来就要闹笑话。”

  “哎,小朋友也没关系啊,今天咱们这正好有两个小朋友。”

  “对啊,志伟,你写的歌,你来唱。”

  孙志伟早料到有这一出,他也没慌张,而是先安抚住众人。

第15章 小丫头的第一次表演

  “各位叔叔莫急,这歌我唱也大了,只有我妹妹唱才合适,等我先把妹妹教会了,明天给大家唱哈。”

  众人听了这个理由,才放过他,还要他保证明天就让囡囡唱。

  孙志伟在一群彪形大汉的包围中,哪里还有反抗的余地,只能被迫答应明天让妹妹献唱。

  吃完饭,孙志伟带着妹妹回到房间,众人又继续忙碌的收集和整理资料。

  老张却来到他们的房间,把刚才的《数鸭子》的词谱都抄写了一份拿走了,也不知道他准备拿来干嘛。

  屋子里,孙志伟开始教囡囡唱歌。

  “囡囡啊,哥哥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哥哥教你唱,好不好。”

  “那哥哥你先唱一次,我看好不好听,不好听就算了。”

  孙志伟没想到这丫头这么难搞啊,没法子,只能自己先唱一遍:‘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才唱几句,丫头的兴趣就来了:“哥哥,哥哥,这个好听,我要学,我要学。”

  孙志伟赶紧停下,立即开始教囡囡,两人一句一句的学,不到一小时,丫头就会唱了。

  孙志伟就开始让她自己唱,一开始囡囡还磕磕绊绊的,需要他提示歌词,越到后面越熟练,很快就能完整的唱出整首歌了。

  这时候,孙志伟就拿出从小日子那里顺来的口琴给丫头伴奏,这下子丫头唱的更带劲了。

  小丫头还有表演的天赋,一边唱一边加动作,把孙志伟都逗笑了。并且连说这个好,明天一表演,肯定大家都喜欢。

  小丫头一旦招人喜欢,以后就不自觉的会被人照顾,这是好事。

  其实在现代也是这样的,比如同小区的孩子,如果平常表现一般般的,那别人也不会特别喜欢你;

  如果孩子有点特长,比如有礼貌,或者会唱歌跳舞,或者能说会道,只要有点突出就会被人记住,分糖果的时候都能多分两颗。

  两人学唱歌学到晚上7、8点,孙志伟就安排丫头洗漱睡觉。

  第二天吃过早饭,他还带着丫头复习了几遍,感觉良好。

  中午就是约定的表演时间,厨房安排他们提前吃午饭,孙志伟头一回弄这个,有点小紧张,吃饭都不香了。

  反而是小丫头一点不在乎,哼哧哼哧的刨饭菜。

  等他们吃完,又休息了半小时,同志们才暂时结束了上午的工作开始来食堂吃午饭。

  等饭菜上桌,有人就问起:“对了,昨天不是说今天小丫头要表演么,人呐?”

  就在这话音未落的时候,食堂门口传来了悠扬欢快的口琴声。紧接着,一个婉转清澈的童声跟着口琴的节奏在耳边响起。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只见小丫头甩着两根小辫子从门口走进来,本来不紧张的丫头,忽然看到一整个食堂的人都在看她,声音也顿了半秒。

  还好,这丫头估计是真有表演天赋,马上就回过神来,接着音乐继续唱。

  走进食堂后,丫头不自觉的就开始带上了动作。

  唱到鸭子的时候,她的两只小手就摆起来,像两只鸭子翅膀,还模仿鸭子走路一摇一摆的动作。

  唱到数数的时候,就用手指在眼前的地面上点,点,点。

  唱到白胡子老爷爷,她还用手捋了捋空荡荡的下巴,一直到最后,就见她双手环抱,像是在抱着一个大鸭蛋。

  全场的叔叔们,看到小丫头各种好笑的动作,那是笑成一团,食堂里一片欢腾。

  终于,表演结束了,小丫头还来了个鞠躬谢幕。

  这下子连最严肃的几个领导都绷不住了,跟着大家一起鼓掌起来。

  四周围着小丫头的一个中年大叔,喜欢的不得了,把丫头一把抱了起来,对着脸蛋儿就亲了两口。

  小丫头被大叔的胡子扎了一下,急的大叫:“哥哥,哥哥,快来救我,大老虎扎人啦。”

  这一句把四周的同志们又逗笑了。

  “嗨,老严,听到没有,你这个大老虎,赶紧放开,让我来。”

  “我呸,丫头跟我闺女差不多大,以后我要认做干闺女的。”

  众人七嘴八舌围着不走,就想抱抱小丫头,这么乖的小姑娘,人人都喜欢的不得了。孙志伟在外面都挤不进去。

  最后还是领导发话了:“都别围着了,别把小姑娘吓着了,赶紧吃饭,下午还要工作。”众人这才慢慢散开。

  小丫头逃出魔爪,噔噔噔跑到孙志伟旁边,笑眯眯的问他:“哥哥,我唱的好听么?”

  “好听,好看,将来我们囡囡要当歌唱家。”孙志伟确实觉得丫头表演的好。

  她学习这首歌才1天不到,现场表演声音流畅,动作自然,全程没有卡顿,完全不像是刚学会的样子。

  这完全就是个演员的好胚子,可惜,他是不可能让妹妹去当演员的,文工团都不行,那都不是他们普通人能混的开的地方。

  他已经给妹妹想好了,以后就朝保育员方向发展,福利好,工作也不累,不管外面什么风雨,也刮不到幼儿园去。

  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幼儿园,那里才是真正的避风港,风吹不进,雨泼不进,不管谁当头头,都不可能拿那里开刀,最是安全不过。

  经过这次表演,整个工作组的成员都认识了孙志伟和囡囡。当他们知道这是两个孩子已经是孤儿的时候,就更加怜惜了。

  大家外出时如果有机会带点糖果什么的回来,总要给他们送一些,特别是给囡囡。

  毕竟孙志伟已经大了,平常又很高冷,没有妹妹肉团团的那么招人爱。

  说高冷也确实没错,他现在的实际年龄才12岁,但是每天不是看书就是看书,很少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在外面活动,每天的也就早起跑步和打太极拳这两样运动。

  这哪里像是个孩子,说是老年团成员都有人信。但知情人都心生怜悯,他们都以为他是因为亲眼目睹父母被害,才导致性格大变。

  孙志伟从其他人的对话中隐约了解到了众人的想法,他反而很高兴,这样自己就不必装小孩了。

第16章 暂居

  第五天,通过老张托人调查,孙志伟终于知道了他离开家后,整件事情的始末。

  果然不出他所料,当时巡警在找到他家之后,将孙玉山和蒋丽丽的遗体送到了外城官医院(也就是后来的一医院,后面就称一医院)冷冻了。

  其后因为巡警队管理层走的走,逃的逃,管理一片混乱,居然连立案都没有立,直接就没人管了。

  而他家里的房子在事情传开后,遭到多次洗劫,目前已经被搬空。

  老张已经通知了一医院,要求他们暂时妥善保存遗体,等大军进城后会有人接管调查。

  孙志伟听到父母的遗体已经找到,他就没有遗憾了,屋子里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他并不看重。

  几天后,工作组的工作完成了,众人开始收拾行李和文件准备出城,向上面汇报情况总结。

  跟来的时候保密进城不同,现在已经临近交接,对面哪里敢得罪他们,这次回去,直接就雇了两辆卡车,全部人员和物品随车出城。

  孙志伟和囡囡就在其中一辆车上,他们的几百本书也一起装车运走。

  这次的目的地是香山,接管干部们现在都在那里。卡车出了教育街就一路向西,再次从西直门出城。

  这一路上,人烟稀少,偶有行人也都脚步匆匆,现在马路上最多的人反而是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偶尔也能看到衣衫不整的溃兵。

  在各条道路上垃圾成堆,风一吹起,各种纸张垃圾就到处乱飞,一副乱世景象。

  出城之后没走多远就看到一排排的战壕,战壕中有战士在执勤,穿过好几道防线后,汽车向右拐向香山方向。

  这时的香山上没什么人,只有一家私人福利院-香山慈幼院,38年的时候香山慈幼院先后迁往桂林、重庆。

  这几年才陆续回迁,但到现在人数也不是很多,目前仍有大批师生滞留在桂林和重庆的分院。

  这次接管会暂时征用了这里的部分空房间办公,调查组也回到了这里。

  到了地方后,老张抱着囡囡,把兄妹俩送到后院的家属区暂住,还特别委托了家属区的王大姐帮忙照顾。

  王大姐50多岁,儿子以前是北平地下组织的骨干,几年前因公牺牲。

  组织看她年纪大了又没了儿子,为了照顾她,干脆将她接到地委后勤部,负责后勤工作。

  其实就是给工作忙的同志们带带孩子,好让她不觉得孤单。用后世的话来说,她就是个家属区幼儿园园长。

  如今以孙志伟兄妹的身份,过来这里也正合适。

  老张先将兄妹两人带到西楼211房间,将两人的行李放下,那一堆书也有人跟在后面一起送了过来。

  然后他就跟孙志伟说了,白天的去处。

  “白天的时候呢,就安排你们去一楼的王姨家里,她有个小院,咱们同志经常没时间照顾孩子,就都放到她那里照顾。”

首节 上一节 9/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