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176节
截骨术要到3级的话,至少需要一百点的学识点,方子业先没动。
而是继续尝试其他几个技能的加点消耗。
然后方子业就发现,骨成形术和取骨植骨术反而是消耗的学识点比例,不算夸张,就只是1:1的比例。
这就让方子业稍微有点匪夷所思了,这是为什么呢?
但思考了一会儿,方子业也没能得到一个稳定的答案,只可能说,是截骨术的操作难度,会比骨成形术、取骨植骨术更加大一些吧。
这样一顿操作下来,仅仅只是加点了三个2级技能,就消耗了一百多点的学识点。
而因为截骨矫形术的应用时间是在明年去了,所以方子业啊,就打算,在明年再把这个最终的技能加点起来好了。
目前而言,只要把截骨术加点到一定的火候,足够对付到时候可以挣钱的技能比赛即可。
方子业真的希望自己拥有一万点甚至是十万点的学识点,来一个彻底的加点自由。
然后如同之前被推荐看过的小说一样,等自己回到了中南医院里,拳打老师邓勇教授,脚踢师爷李国华,嘴巴一吹,袁威宏立地飞升,被特聘为长江学者,再单手一指,邓勇教授马上就被安排成为院士……
美梦都是好的,就是郭云磊看到方子业略有些美滋滋的笑容,感觉有点渗人。
“师兄?是口味不对么?”郭云磊看到方子业接近半分钟没动筷子,便问。
魂游天外的方子业收回了“神识”:“没有,是在思考一些事情。”
“哦,我还以为是我点的菜不合你的口味呢。”郭云磊奉承着陪笑,规规矩矩的。
“那肯定没有,我不挑食的。”方子业赶紧努力刨饭。
有学识点,就可以有很多东西,他得继续把临床管病人和磨医嘱的学识点们都拿到,开始走上一条,正经的、可持续的学识点收益正轨。
最好就是,可以及早地把基础细胞实验和动物试验加点到五级去。
然后让自己的师伯们,可以还给老师一个公正的交待。
袁威宏可以不需要方子业给他出气什么的,但是方子业可以把相关的工作量往袁威宏面前一砸。
需不需要道歉,是袁威宏的选择问题,能不能让别人主动前来道歉,那是你的实力问题。
假如说,袁威宏如今已经成了优青或者杰青,那么就算是自己的师伯们,敢不道歉,也至少是每个晚上睡觉都不安宁,因为一旦东窗事发,但凡袁威宏暗示一点什么,等待他们的就是万丈深渊。
“师兄,凯爷说,他负责今年的技能大赛骨科的赛前培训工作。他给我讲,如果师兄你也想参赛,且还算看得起他的话,可以和他私下里联系一下。”吃饭过半,郭云磊这么点了一句。
“嗯?凯爷真这么说过?”方子业有点不敢相信。
黄凯可是科室里年轻一辈的顶天柱了,他这么客气,是不是不太好。
“嗯,真的是凯爷上午的时候,找到我这么讲的,那时候师兄你还在查房。”郭云磊一边说着,一边注意方子业的表情。
内心是格外羡慕的。
方子业,虽然是博士,但不是科室里的那位博士,不管是专业还是理论方面,才进科室里几天时间,就得到了认可不说。
即便是黄凯这样的副主任医师,在面对方子业时,说话也会比较隐晦。
这样的江湖地位,是郭云磊梦寐以求,但又求之不得的。
“那这是好事啊,我还从来没参加过比赛呢,你们什么时候集中的话,到时候告诉我一声。”
“我们从三月份就开始了,不过没有大型医院里拥有的练功房,就只有一个机能学实验训练室,张主任把它从医院那里要了过来,临时借用一段时间。”郭云磊解释。
每个医院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临床技能训练室,只是地级市医院里的技能训练室,不如中南医院里的练功房那么规模大和正规。
而中南医院里的练功房,特别是骨科的练功房,对标的是国内第一流的,在设备以及老教授的配制上,是不弱于其他高校附属医院的。
……
下午就没什么急诊病人进来了。
有两个骨折,都是腓骨下段骨折以及髌骨上极小型撕脱性骨折,只需要石膏固定即可。
这样的操作,就不需要方子业亲自出面了,交代给郭云磊后,郭云磊就屁颠颠地去打石膏了。
趁着这个时间,方子业把组里面的二十多个病人的医嘱,都清理了一遍。
可以总结出来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个,恩市中心医院里面,对术后用药,都不怎么关注。
原则性的结构,比如说抗炎、镇痛、预防性抗凝等大方向,是不会错的。
但是在时间的持续度管理上,除了抗炎的抗生素会及时停掉之外,在止痛、消肿、预防性抗凝药物的使用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比如说,周六手术的病人,今天都还在用那曲肝素钙预防性抗凝。
其实,这样的病人,术后一两天,可以下床活动后,就可以改用口服抗凝药物了。
止痛药物也是。
中南医院里,对那种大型的创伤患者,术后的静脉镇痛药物最多就是用三天到五天,后面改口服塞来昔布镇痛,但是这里呢,术后第四天,就只是个常规的小骨折,都还在用着静脉止痛药。
方子业并未直接修正,而只是把自己分管的病人,按照自己之前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的原则处理后,把相应的医嘱标注出来,到时候和吴国南以及薛涛等人商量一下,再行建议修正。
建议是自己该做的事情,修正的处理,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问题。
方子业可不会把自己当作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去烧什么,完全没这个必要。
但如果是在中南医院里,自己的两个师弟或者是邓勇教授的师弟,这么用药的话,方子业会对他们进行敲打的。
差不多在下午的四点四十分左右。
吴国南主任以及申涛、薛涛副主任等人,就陆续地回到了病房里。
几个人在回来的路上,还在探讨今天的手术进程,说是除了一个骨折患者的手法复位,用了六次左右的复位才复位上去,其他的都很顺利。
几个人回来,是打算再次看一眼今天的手术术后病人,这是申涛医生做完手术后的习惯。
方子业见状,也就跟着先去查房了。
术后的第一时间查房,主要是问患者的麻醉苏醒情况以及患处的疼痛情况,避免出现几率极小的麻醉意外以及手术质量欠佳的情况。
查完房后,方子业才把自己今天在科室里,对组内病人用药的总结建议,给薛涛以及吴国南二人讲了一下。
可方子业这么说的时候,申涛看向方子业的目光,变得若有所思起来,仿佛眼神里,含着些什么。
可让申涛都没想到的是,薛涛副主任医师,在听完后,第一时间就说:“改,肯定改。”
“方博士,你的建议,那肯定是最科学的。”说话间,薛涛的浓眉都挤在了一起,语气还隐隐有几分讨好般客气。
申涛内心也是暗自一凛,暗说,这个小方,在组里面和科室里的地位,不太一般啊,能够在才来科室这么短时间,有这样的份量。
难怪袁威宏重新操起了北海一叶的外号,主打一个飘。
第171章 叫来一个“学生”的心理阴影
薛涛马上就安排王忠兴和毛懋两个人去修改医嘱。
不过,薛涛还要再和方子业讲几句的时候,申涛就先说道:“薛主任,吴主任,能不能借用下你们的副高办公室?我和小方聊几句?”
看似问薛涛和吴国南,其实是问薛涛意见,当前副高办公室的钥匙,就在薛涛这里。
薛涛闻言,赶紧就把钥匙从裤兜里找出,连带着钥匙串一起,递给了申涛:“申老师,我看还是给你放一把钥匙吧。”
“这样您工作也方便。”
申涛刚来的时候,张明灿主任就建议给申涛一把副高办公室的待遇,但那时候申涛才初来乍到,并未接受。
申涛认真地想了下,就说:“其实总觉得有点不要脸,毕竟还没资格进过副高办公室。”
其实就是同意了。
吴国南则道:“申老师说笑了,人民医院的副高和我们医院的副高,那还是难以对等的。基线就不在同一水平啊。”
申涛于是就又把方子业给先领走了。
到了副高办公室后,申涛闻了闻里面还没来得及透干净的烟味儿,就吧嗒一下子从烟盒里叼出来,点了一根,看着懂事的方子业去推开窗户,便细声解释:“小方,你之前没接触过,医嘱兑奖的事情么?”
“有些东西,不要说得太直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
所谓兑奖,就是开静脉用药或者是开口服药物后,即便是必用的,药代也会给一点点的兑换奖励,每个月不会很多,但这对住院医师而言,大几百块钱,也是很不错的一笔收入了。
其中静脉用药会多于口服药。
而这个必要用药的奖励,不管伱兑不兑换,都不影响患者的花费。
方子业看着自己建议,薛涛等人对医嘱进行修正之后,得到了高达41点的学识点。
方子业就知道,自己的建议于治疗上是对的。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就暂未作何考虑。
不过做影响其他人收入的事情,就是如断人财路。
看着方子业只是在思考着继续去拿着纸杯子给自己接水,申涛就先抹了一下自己的地中海,作为一个师叔的身份又分析道:“当然,薛涛之所以满口答应,是因为你目前给组里面带来的裨益,会远超出刚刚这个建议造成的伤害。”
“可能你没有正式入职,因此不懂科室和临床组绩效分配中的系数比。”
“就这么说吧,手术操作的费用,是组内按照绩效系数进行分配,不超出到其他组,但是科室内的总绩效,则是全科室,包括医生和护士综合系数的大分配。”
“当前的国家和政策,都是鼓励多操作、精细操作与降低用药比的。”
方子业走近申涛,放下水杯后,四平八定地在申涛前坐下,笑着道:“谢谢申老师指点,您的这句话,我会记在心里的。”
不是老师,关系不好的人,不会给这么细致的指点。
申涛没有告诉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给了自己个权衡利弊的方法,让自己去自由发挥。
方子业自然是当即就给自己框出来一条底线,那就是对医嘱的干预,就只能仅限于本组内,组外的张明灿主任组还有洪都主任组,那就不是自己这个跟班住院总可以越界的地方。
“初来乍到,能先听话,不先反驳和解释,看来袁威宏给你立起来的规矩是相当不错的。”
“说说你对这医院的看法,还有你之前答应洪都主任成为跟班住院总的理由?”从接触中,申涛没有发现方子业是个纯粹的技术宅,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
因此,在与这样的人交流的时候,是会非常舒服的,不用太过于费心,方子业肯定也有自己的权衡方法。
方子业把双手放正,解释说:“申老师,您也知道,不管是省人医还是中南医院,我们这个阶段对临床操作的接触,仅限于缝合切皮,然后就是练功房。”
“因此一般本院的职工,在入职之后的第一年,都是跟班,然后从第二年开始任住院总的职务。”
“自然,这么看我能够来恩市中心医院这样的基层医院历练的机会,是不可多得的。”
申涛一听,便知道了方子业到底在暗示着什么,在方子业说话间就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摸着前额,一边吐雾:“看来你的潜力指数已经突破了基准线,所以邓勇教授打算让你提前毕业,提前入职啊。”
“申老师,这个我不清楚,这个基准线和潜力指数是什么意思啊?”方子业本着不懂就问的原则,闪出疑惑面容。
“没说破之前,肯定是觉得云里雾里,其实通透后,对应的就是你这个年纪,到底有多么牛掰。”
“换在科研上的潜力指数,大概就是你一年可以产出的工作量如果可以大于五十,那你就老牛逼了,一般可以提前跃一个阶级给你待遇。”
“一年五十个工作量,那可是十几分的大文章了。”
上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