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22节
整个骨科,本院的博士三年级学生就有六个,只招聘一个!
还有外院的博士找工作来竞争,能者上,看文章数量、文章质量,看操作水平。
孙绍青现在的压力非常大,企图能够通过练功房出关这条捷径,来申请一下留院,否则的话,想要通过科研产出来力压其他人,时间已经不够了。
“奥,是这样哦,孙师兄,那我就先不打扰伱了啊。”方子业问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不打扰下苦功夫的孙绍青师兄了。
孙师兄现在的压力,比几个月前的自己,要大得多得多。
“嗯!~有机会再一起探讨学习。”孙绍青偏头看了方子业一眼,略显抱歉。
方子业就赶紧离开。
周六是周末,是不值班的住院医师,可相自由支配时间的时候,毕竟周末不安排择期手术。
多可以长时间泡练功房,或者就是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就是自己在家里写文章,搞产出。
方子业目前也没有沉浸式地泡练功房,因为继续泡练功房的话,于他的意义不算很大,这样不会有太多的科研产出。
于是,方子业就先来到了实验室,打算抽空,先了解一下基础实验的一些实验方法学,以备后续攻读博士期间,做实验而准备。
实验室里。
方子业一边接过洛听竹师妹给过来的材料清单:“洛师妹,辛苦了啊,相当于就是说,我现在只要购置这些材料就可以了是吧?”
方子业是实验室里的萌新,虽然看了书,做了些准备,但毕竟没什么经验。
虽然洛听竹也没有太多经验,但洛听竹进实验室已经有一个月,比方子业这样的纯萌新,还是要稍微懂一些,毕竟她已经开始养细胞了。
方子业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之前几乎没来过实验室,偶尔来,也只是帮忙自己的老师,搬运一下实验器材。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有管床任务,有值班任务,还有毕业压力,有写文章的压力,哪里还能抽空来做实验?
“没关系,我也是在摸索阶段,之前我也是师兄带我做的。”
“酒精你不用买,实验室里就有可以配制的百分百浓度的酒精,主要要买的是胎牛血清、培养基、胰酶这些。还有就是PBS缓冲液。”
“我给你画了钩的,是自己要必备的。”洛听竹详细给方子业指点着。
“你也是做骨肉瘤细胞实验吗?”洛听竹指出后,这么问。
目前,骨科最热门的基础实验方向,就是骨肉瘤方向。
“不是的,我要做的是骨巨细胞瘤细胞。”方子业笑了笑回。
老师申请的课题项目,不是最火的骨肉瘤方向。
就在昨天,袁威宏把他申请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标书,私下里发给了方子业,标书内,就是袁威宏申请到的项目课题方向。
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一般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做些什么。
以为就是在高大上的做研究,其实不是。
一般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于医学而言,就是在临床泡着,水一些工具性文章,比如说review(回顾性文章)、system analysis(系统分析)、meta分析、生信分析(分析性文章)。
这些文章类型,其实就是工具性的使用,对已有的一些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与总结,使得文章书写者熟悉医学统计学的相应方法和数据处理模型,是一种科研能力的技能体现。
而大部分学术型研究生,则是给老师“打工”的人。
老师通过各种缜密的分析以及前期基础研究,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者是青年基金课题资金后,学生去重复老师预备设计的课题路线。
简单来说,就是老师去闯,怎么做可能会有突破,是新的领域。
学生则是按照老师的猜测,去验证这样的方向,到底是对是错。这就是大部分学术型研究生在做的事情,也是基础研究。
在这里,其实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学生如果没有老师的课题基金的话,那么他就什么都做不了,一没钱,二没方向。
所以,在很多的时候,研究生都是给老师打工的。
你一个小硕士博士,想做出自己的突破,没有任何前期研究,你连养细胞的工具都买不起,这就是人间现实!
而这个过程,就是掌握医学基础细胞学实验的过程。
……
两日后,方子业终于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齐了,开始了复苏自己老师冻存的第一批细胞,开始了方子业的新视野大门。
一切准备就绪前,萌新方子业一边对着已经消毒好的戴蓝色手套的双手,以及紫外线照射消毒后的细胞操作台,偏头说:“洛师妹,帮忙看着纠正一下哈。”
心里则默念,你好,新世界。
“我也不是很熟练,我们一起学习。你先把液氮内封存的细胞取出来之后,快速温水复苏……”
第35章 求支持
新书期,各位书友的月票和推荐票给点呗。看看能不能冲冲榜啊啥的。
第36章 推开门是烟雨红尘
注释:本文中一些涉及到的细胞实验通路,与现实中的通路攻略略有不一样,目的有三,一是避免泄题课题组在档课题,二是避免专业的同行捉虫,三是本小说比较娱乐为主,不是论文库。请各位书友悉知。
基本上每一个医学的基础研究者,推开研究道路的第一步,就是细胞复苏技术。
医学基础实验,就是从细胞的角度,对肿瘤细胞或者其他细胞,进行各种干预,观察细胞活性、功能、繁殖等特性的一种实验。
目的很单纯,就是希望,自己的处理,能够对这些细胞,造成干预,有可能成为治疗该细胞代表的病种,药物治疗的新方向。
总不能直接在人身上怼啊!
“细胞解冻、洗涤、培养。解冻、洗涤、培养。”方子业先在脑子里过一遍相应的套路,然后回头对洛听竹一笑。
但洛听竹并未嘲笑方子业,而是在勉励,对着方子业竖起了拳头。
要做病种研究,先得有相应病种的细胞。这个老师袁威宏已经买了,而且分化后进行了冻存。
细胞实验的开始,就是把冻存的一部分细胞,重新复苏,并进行培养和繁殖,当作后续的实验材料。
一般是液氮冻存。
从冷冻状态取出细胞样本,方子业立刻把冻存管从冒着白气,如同仙境的液氮罐把冻存管取出后,放入预设好37°C的水浴箱中,轻轻摇晃,直到样本完全融化。
这个过程越快越好,因为冻存液里面,有一些试剂是可以让细胞裂解的,不适宜细胞生长,过程长了,就容易让细胞嘎了。
如果所有的细胞株都被方子业嘎完,那么袁威宏就需要重新破费再进行购买了。
估计免不了一顿批评。
方子业的速度很快,解冻后,快速的把冻存液和细胞放入到了培养基里面,用培养基对冻存液进行稀释和洗涤。
这就像是人煤气即将中毒时,必须要第一时间到空气新鲜的地方透气一样,一边排毒,一边避免毒素继续入侵。
因为是第一次操作,方子业本则最好的原则,把培养基稀释冻存液后的悬浮液,离心分离了一次,然后倒掉了试管里面的悬浮液,只剩下贴壁的细胞株之后,才重新用培养基将其打均匀。
取悬浮液,加入到预先准备好的培养皿。
“方师兄,你好奢侈啊!如果是在内科实验室的话,你这么奢侈是会被骂的。”洛听竹微微咂舌。
即便是配备好的培养基,因为加了血清在里面,都价格昂贵,每一毫升,都可以以RMB的元来衡量。
方子业这一管离心,可能至少浪费了十块钱。
因为更加简单暴力一点,把细胞从冻存液取出后,直接用培养基稀释细胞内的冻存液,也有直接加入培养基里面的。
“第一次,浪费点就浪费点吧,免得把细胞株养死了。”
“这样把培养皿盖上后,摇晃几天,让它自然生长一段时间,贴壁长满后。就可以收细胞了吧?”方子业回头问。
袁威宏存下来的细胞株,那都是宝贝,基本算是母株,可以进行培养传个几代再进行实验,那都是没问题的。
这细胞株的价格更是不菲,方子业可不敢浪费。
先养一瓶出来,然后冻存一部分,实验一部分,后续自己的实验,也就是在这个母株培养的下几代上做处理。
“对,我还以为方师兄你,就想直接这么做了呢?毕竟袁老师的课题资金不少,财大气粗。”洛听竹一笑。
方子业赶紧摇头。
“洛师妹,那我今天,是不是已经用了快小一百块钱了?”方子业再问。
洛听竹审视了一下:“培养皿、还有袁老师的这种高级移液管,一两块钱一根,再加上培养基的话,一百不到,但七十多差不多吧。”
“惹不起!”方子业在细胞铺均匀之后,先拿到了显微镜下观察。
调整好了焦距后,发现了视野里的细胞都是圆滚滚的,漂浮于培养液中,没有歪瓜裂枣,也没有游动的细菌,这才舒了一口气。
只是,在这个时候,方子业再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细胞的运动时,方子业忽然发现,自己的学识点,在疯狂地增长着。
“+0.1!”
“+0.3!”
“+0.4!”
差不多半分钟过去,方子业的学识点一下子增加5点。
这让方子业微微一愣,有些莫名其妙。
洛听竹已经离开,方子业也戴着口罩,因此他的错愕和兴奋,无人分享。
把培养皿放入到了细胞培养箱,把细胞操作台内的垃圾清空,并且用酒精再次喷了消毒,把自己的实验器材都取出,归入到实验室的冰箱层以及格子抽屉后。
方子业才再次坐在了实验室的一个圆凳上,微微发呆。
远处,洛听竹已经在匍匐着不知道在抄写些什么,更远处,还有一些邓勇教授的学术型博士师兄,在敲着键盘,仿佛是处理的数据不是很满意。
更远处,则是有学术型硕士小师弟,跟着一位方子业不认识的师兄和师姐在进出某一个实验间,还在问:“师兄,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方子业此刻,也算是终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在临床上,看到的那些个病种,那些变化,早就已经是非常成熟了的病种诊断、治疗以及手术方案和流程。
而在实验室里,可以这么说吧,但凡是有一些方向,别人做过,那么伱就不可能申请得到课题,但凡是申请到了课题的,都是新的方向和领域。
不管这个方向有没有屌用,即便是验证失败,那也是别人没验证过的失败。
什么是学识点?
学习到的知识点吧?至少方子业自己是这么考虑到的,给临床上的病人治疗、操作,都可能有微妙收获,其中诊断和治疗带来的学识,是不菲的,是让你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个过程,必然有不成熟的地方。
而实验室里面的东西,每一种处理方向,可能都是别人完全没有搞过的。
就比如,自己复苏这个细胞株,就是袁威宏,特地用试剂已经处理过的,好像是沉默HK2基因的细胞株,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即便只是观察了一下它的细胞运动。
上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