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23节
就是。
新的学识。
方子业一下子,仿佛就找到了新世界的大门,而这大门之外,就是人间,就是烟雨啊。
什么是学识?
新的,自己无知的,无人知晓的,从无到有的过程,都算学识啊……
第37章 前所未有的好
“方师兄,能借用一下你的PBS吗?我的可能污染了,我的细胞上次还长得好好的,PBS冲洗一次后,这一次全死了。”方子业在沉思时,洛听竹可能什么时候再去看了下自己的培养皿。
PBS缓冲液,是相当于给细胞洗澡的东西,在细胞贴壁生长时,需要更换原培养基后,会冲洗一次。
若是PBS缓冲液被污染,那可坏事儿。
肿瘤细胞和细菌比起来,那也是小hellokitty!
而养的细胞株一旦感染,也是比自己受伤更让人心疼。
实验室里面养着的小细胞,和农学专业的博士种在地里的玉米红薯等,是一个道理。十分珍贵。
方子业闻言一惊,转头看向眉头微皱的洛听竹:“洛师妹,培养皿你丢了么?能不能让我看看?”
方子业如同个好奇宝宝。
方子业是没看到过污染野是什么样子的啊,而且方子业想猜测一下,看看污染野,能不能增加学识点。
若是可以的话,这实验室就是个庞大的宝库。
洛听竹木然地点了点头,也是能理解方子业的心情:“那PBS?”
污染之后,找到了可能原因,需要重新订购,洛听竹可能是准备好了后续的实验流程,如今细胞没了,相当于实验没了对象,想要出去吃饭,饭店都没有一个道理。
“这个没事的,洛师妹你拿去用,用完伱封存一下就好。”方子业一边赶紧戴上无菌口罩和帽子,往细胞房里面跑。
实验室内用的试剂,在用完之后,都要用贴膜封存保存的,否则极易被细菌污染。
洛听竹的PBS缓冲液,可能就是封存不当。
方子业来到了细胞房后,就看到了三个培养皿,写上了LTZ 10.08的标号,意思就是,洛听竹10月08日换液,或者是重新转移之后的细胞。
是细胞实验的对象,别人别乱用了。
方子业的标号则是FZY 10.10,方便各人进行区分。
端起一个放到了显微镜下,方子业果然看到,贴壁细胞已经裂解的裂解,悬浮液中,存在着各种杂质残骸。
因培养皿相隔,肯定用不了油镜,看不到细菌,也没看到其他常见污染比如洋葱佰克霍尔德菌污染等形态,便可以猜测是细菌污染。
而这么一看,方子业果然发现,嘿,自己的学识点又是快速增长了3点之多。
可能是啊,洛听竹此刻养着的细胞株,也进行特殊处理过,是全世界范围内,都数量不多,至少不存在成熟理论体系的特殊细胞株。
这样子的细胞株,即便是被污染致死,也能够让方子业理解一下,死亡状态、裂解状态到底是什么样,这也是一种新的学识。
真处处是学问。
方子业赶紧又换了一个,再换一个。
发现所看,都差不多,再也没学识点增加。
“太贪心、太贪心了。”方子业也只能如此低语着。
而方子业这么看着的时候,只见洛听竹,此刻也准备好了之前方子业准备的一众细胞复苏的试剂以及器械,还特意细心的先把PBS以及培养基,提前放入到37℃恒温水浴中预热。
力求能够最大程度的模拟人体体内正常温度,让肿瘤细胞宝宝,在复苏之后可以茁壮而快乐的成长,然后成为洛听竹有利的实验材料。
“洛师妹,我帮你把这些东西丢了还是?”方子业问了一下。
“丢了吧,我问过师兄了,污染成这样子,已经救不了了。我还打算做划痕实验的。”
“唉!~”洛听竹说了一句有点超纲方子业目前实验进度的词汇。
方子业也没有立刻深究,而是再好奇看了一眼自己的细胞培养皿,发现细胞们还在悬浮,没有招床贴壁后啊,也是觉得自己太着急。
重新放回恒温细胞培养箱子里后,方子业就与洛听竹作别了。
洛听竹又不需要自己指点她做细胞复苏,留在此处,反而像是一种笑话一般,徒增压力……
方子业只是进了实验室,并不是脱产和半脱产态,因此,临床上的病人,方子业还是要管的,周一的手术日,方子业还是要去看看有没有上手机会的。
周一,运气还算是比较好。
虽然邓勇教授仍然和谢晋元教授火力全开之下,马不停蹄地推手术进度,但方子业分管病人的上台机会,并未剥夺。
并且,下午的手术中,有一台是属于揭翰师弟的,而分台之后,孙绍青师兄要去另外一个台上做手术,因此啊,方子业就拥有了两台上台做助手的机会。
第一台,方子业也就做了个助手,其他的操作,毛都没摸到,全都被邓勇教授还有自己的老师给啃走。
终于在分台之后,方子业才在恩师的投喂之下,先完成了一个切开术保一下手感。
袁威宏此刻的心情,仍然还停留在方子业比较光耀门楣之上,看完后说:“进实验室了,也不要落下临床操作,偶尔也要进练功房还有手术室。”
揭翰则说:“师父,听其他师兄们说,方师兄昨天晚上还在练功房里去了两个小时,十一点多才回去。”
“你从哪里来的那么多听说啊?”袁威宏侧头而问。
揭翰此刻眼神快速闪烁了几下,回:“师父,托您教得好,师兄给投喂,多发了几篇文章,所以在师兄弟里面,大家都比较给面子。”
“也有人让我教他们写一下meta分析的,不过我没敢应。”
方子业的科研产出,有近四分之三,都是与揭翰一起做的。而揭翰自己,单独发了一篇文章,和方子业共享发表了一篇文章,已经见刊,另外一篇letter,也已经见刊,剩下一篇修改的文章,即将见刊。
这科研产出,可以用牛逼大发了来形容。
并且,揭翰自己又单独搞了一个meta分析出来,即将成稿,还听说,揭翰现在在自己泡练功房的时候,他搜集了临床中一些既往的数据,做一个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目前也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
这科研产出,简直疯了一样。
那能不爱?
“德性!~”
“缝合术有没有进展?有的话,来缝合一台?”袁威宏看着两个宝贝徒弟,也是心情舒畅得挑了挑眉。
“师父,还差一丢丢,差一丢丢我就可以把橡胶肉皮对合好了,而且切开术也不远。”揭翰如此回,仿佛是让袁威宏放心,他的科研时间并未耽搁临床进步。
袁威宏瞬间心情舒畅,大喊一声:“巡回老师,麻醉老师!”
麻醉医生正在玩手机,被袁威宏一吼,浑身一个哆嗦,下意识看生命体征,都皆平稳,也大声回以大东北口音,怒目而视:“你干哈啊?”
“晚上一起吃饭!”袁威宏继续大声。
“吃饭吃饭,你这么大声干嘛?”麻醉医生的声音小了。
不过马上,他又把手机一收,压低声:“威哥咱们去哪里吃?”
袁威宏就一边手术,一边和巡回、麻醉医生一起探讨吃饭的地方起来。
揭翰则仔细地琢磨袁威宏在手术台上操作的细节,单手一边帮忙,另外一只手在灵活的变换,仿佛在琢磨。
方子业觉得无影灯的光线似乎都没那么强,感觉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好。
最主要的是,手术结束时。
“学识点+0.4”飘动,让方子业心情越发舒畅。
这本书的节奏,是日常加手术,加门诊与实验室掺杂,请各位读者悉知,偶尔会有大爽点,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这样的节奏和进度。
大家不要催,慢工出细活,小鱼争取码出来的每一个字,都能让大家看得舒缓一些。
再次提醒,本文中的科研通路,与现实不要对应,谢谢,也不要问作者这个已经做了,这个不可能啥的,作者不可能把自己做过的一些通路发出来。
第38章 学术与梦想
饭罢,稍微喝了点酒的袁威宏带着两个学生往回走。
袁威宏请客吃饭后,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等人自然是道谢各回各家,没不知趣地打扰袁威宏带着学生散步。
“对了,你们两个,会不会觉得现在的医学专业学生,就恰好处于一个十分迷茫时期?”
“说写文章吧,写文章对临床的诊疗和治病的技术,没太大推动。”
“说不写文章吧,别人又在写,找工作的时候,有文章的博士和没文章的博士,那待遇也是天差地别?”袁威宏偏头,如是问。
袁威宏也是特意挑选了时间节点,方子业的毕业论文只需要小修即可备硕士的毕业答辩,目前博士读书的资格到手,压力松缓。
而揭翰目前才硕士一年级,以他在写文章上的造诣和基本功底,他基本不用担心毕业和读博问题,像揭翰这样极为高产的研究生,即便以后不能留院于临床上,中南医院也会考虑给揭翰这样精通于科研的人,特意搞一个实验室出来。
方子业作为师兄,先回话:“师父,说一点没有,就有些虚伪了。”
“但要说这样的形势完全没道理,那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我们国家的医学相关的科技,还处于初级阶段。不提临床中,诸多的手术器械,都是国外的。”
“就实验室里面的诸多试剂、材料等,也都是必须依赖于进口,如果我们都不搞研究的话,那么这个局面永远都没办法改变。”
就比如说PBS缓冲液,翻译过来的名字就是磷酸盐缓冲液,但是它为什么要叫PBS呢?
这就是和道德经即便翻译成了英文版,也是叫道德经一样。
会从骨子里刻上独属于一个民族的骄傲。
袁威宏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因为每一个教学医院,都有一个作为学术领军医院的梦想,每一个教学科室,也都有一个冲击第一的梦想。”
“不管是市级最佳,还是省级最佳,或者是全国最佳……”
“不搞原创的话,就永远都只能跟着别人的步子走。现在的华国啊,医学这个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井喷期。”
“中坚的技术性人才,我们国家目前已经不怎么缺了,有一些手术,在纯粹的操作上,我们国家的很多教授,也不比国外的教授差,但国外的一些医疗质量,就是能比我们发展得更好。”
“这所依赖的,就是科研。得推进,得前沿走。”
“就好像搞学术一样,万一我们几个人品爆发,捣鼓出来了一丢丢东西,那我们就厉害了。我们团队,对我们团队会有这样的期许。”
“而教学医院也是一样的,但凡哪个科室的某个人才,或者是某个团队祖坟冒了青烟,搞出来了点震惊性很强的东西,那么这个科室就发达了,医院也会跟着吃红利。”
“因此,在这样的局面下,我们就得把华国操作,转变为华国创作。就好比是华国制造,变为华国创造一样。”
“所以不要抱怨大环境。知道吧?”袁威宏对两位学生这么解释。
人要有梦想,团队要有,医院要有,高校要有,国家同样要有。
如果说,华国永远走的都是纯粹的技术路线,把所有已经有的病种的治疗,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但是你如果在学术上,在科研上跟进不上去,可能等你追平现有的手术技术后,新的技术就又出来了,新的药物就又出来了……
上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