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211节

  除此之外,掌机、自动化制导系统、分布式投影光刻机方面的研究他也没有放下,一天到晚泡在实验室。

  起初上面的领导还不太放心,又让关建民盯着他,直到两天后,见没有出现问题,他们才暂时放下担忧。

  ……

  人们大会堂。

  随处可见的警卫,将大会堂周围保护得水泄不通。

  对前来与会的专家和教授的检查,更是严格至极,但凡有一点的不对劲,都要先带走核查后才能放人。

  即便是李暮,都被警卫直接拦下,盘问了好几遍才放行。

  不过他并不觉得生气,越严就越安全,可以避免心怀不轨的人混进去。

  超算对于夏国来说的重要性,某种意义上来说仅次于大蘑菇,必须要严格保密。

  走进会堂,李暮先来到后面的休息室。

  郭默、谷峥、丘领导、严佩林等人见到他过来,脸上露出笑意,连忙招呼过来坐下。

  “怎么样,第一次以总设计师兼总顾问的身份出席这种大会,紧不紧张?”郭默笑呵呵地开口打趣。

  一旁的丘领导也跟着道:“像这种全国性的大会他都出席过多少次了,不过是换了个身份而已,我看没问题。”

  “那说不好,当了‘领导’,说不定就有压力了呢。”谷峥哈哈笑道。

  之前李暮都是作为发言人出席,但这次,他是总设计师和总顾问。

  “领导们放心吧,我早就准备好了。”李暮笑了笑,手轻轻拍了拍挎包里这几天赶出来的资料,信心十足。

  ……

  休息室里的众人并未待得太久,很快就准备前往正厅。

  作为总设计师兼总顾问,他的座位被安排在严佩林的左手边。

  坐下的时候,望着下面乌压压的一片人头,他咽了口口水,旋即很快镇定下来。

  这回他是领导,又不会被提问,怕什么。

  ……

  待郭默等人依次落座后,主持人开始一个个介绍。

  轮到李暮时,他的声音明显顿了顿,然后以饱含热情的声音道:“这位是我们本次超算研究的总设计师兼总顾问,李暮同志。”

  声音刚落,下面顿时一片哗然。

  随着李暮的名气越来越多,很多人其实已经认识了李暮,并且知道他天赋卓绝,远超常人。

  但再有天赋,以这么年轻的年纪,就担任总设计师和总顾问的职位,难免让人有点不服。

  望着台下窸窸窣窣的议论声,主持人并没有在意,而是继续以洪亮有力的声音道: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李暮同志这么年轻,为什么能够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可以告诉大家,因为李暮同志,是超算研究的提出者!”

  “而且马上要发给大家的计划书,是由他一手编写,为我们即将进行的超算研究,提供了一份‘研发指南’。”

  ……

  主持人不予余力地夸赞着李暮,甚至透露了他的一些成就信息,其实是为他的能力背书,以求服众!

  有了这么年轻有为的领导,接下来的超算研究,众人肯定铆足了劲的钻研。

  李暮虽然对主持人的吹捧有些尴尬,但看着台下许多年纪不大的专家和教授们斗志昂扬的眼神,还是把谦虚的话放了回去。

  在合理的条件下,有竞争其实是好事。

  他正犯愁以后要是让这些不太熟的人研究,难免会束手束脚。

  王绶觉、黄新华这种对他极为信任,说什么都可以商量考虑的毕竟不多。

  慢慢地和众人建立信任,他可没这个时间,不如按照主持人,或者说是上面领导的意思来。

  想到这里,李暮看了看一边的郭默,后者马上笑着对他眨了眨眼睛。

  没跑了,肯定是他的注意。

  ……

  待主持人介绍完后,各领导开始以依次发言。

  接到话筒的时候,李暮的表情明显的蒙了一下,也没说要让他讲话啊!

  他这辈子当过最大的领导,就是高中担任纪律委员,这时候根本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要不直接开始讲超算?好像也不是不行。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旁边的严佩林咳嗽了一声提醒,他才回过神,大脑飞速运转,快速地组织语言:

  “各位专家,大家早上好!”

  “我是此次超算研发的总设计师兼总顾问,李暮,对于担任这个职位,其实心中非常忐忑,甚至不安。”

  “虽然我是提出者,但是超算的研发,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

  他借鉴了刚刚郭默几人的讲话里的一些部分,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一路流畅地讲完。

  台上的郭默和丘领导等人显然是听出了不对劲,纷纷用揶揄的目光看着李暮。

  待他讲完,郭默第一个带头鼓掌道:“说得好啊,朴实直白,总结得却很精辟,大家要向李暮同志多多学习。”

  大会堂里想起一阵掌声,不过除了半导体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京工院的人之外,其他人大都只是随大流的应付。

  他们相信国家的安排肯定有其道理。

  但是看着一个比他们年轻那么多的人担任总设计师兼总顾问,还是有不少人心里都觉得不得劲。

  有一种半辈子都活到狗身上的错觉。

  台上的李暮见状,也没有继续多言,将话筒交给严佩林后,坐回座位。

  严佩林轻咳了两声,然后道:“接下来便是分组,我先念一个大的名单,再由各个研制组的组长后面和我继续细分。”

  “首先是两个大的分组,参考李暮的计划书,分为硬件组和软件组。”

  “硬件组的组长由半导体研究所所长王绶觉同志担任,京工院的教授黄新华同志担任副组长。”

  “而软件组组长,由我兼任,半导体研究所的研究员黄坤同志担任副组长。”

  “之后是硬件组的细分,定制硬件加速器研制组、大规模并行计算研制组……”

  “再是软件组的细分,操作系统研制组、并行编程模型与环境研制组、作业调度系统研制组……”

  ……

  安静的人们大会堂内。

  随着严佩林的声音,来自全国各地近三百位专家和教授,很快被划分成不同的研制组。

  当然,实际的研究人数肯定还要更多,每个研制组后续还会从全国各地的高校征集有能力地学生前来参与研究。

  最后参与研究的总人数,至少会有一千人。

  听到这个数字,李暮都觉得头大,暗暗庆幸还好他只需要研究,不需要管杂事。

  ……

  待分完组后,严佩林又提出建议,让在场的人先互相认识认识。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对彼此都很陌生,尽快地熟悉,也有利于后续研究地尽快开展。

  作为全场焦点的李暮,当然不可避免地引来许多人的好奇。

  年纪轻轻就担任超算研究的总设计师兼总顾问,一些专家教授见他下来,便围过来开始试探他的斤两:

  “据说超算完成后的预计运算速度,将达到一亿次每秒,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果的,有什么依据?”

  “科技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说实话,我并不看好超算能达到一亿次每秒的运算速度,一千万次每秒或许还有可能。”

  ……

  看着一个个提问题的人,李暮也没有觉得生气。

  有质疑很正常,打消就是。

  他笑道:

  “一亿次每秒的运算速度,是经过严谨的理论推导得出的结果,只不过过程有点复杂,诸位要是有兴趣听,可以私下来找我,我一定仔细讲述。”

  “至于能不能达到,可不可以达到,都需要实验去验证。”

  “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在半导体技术上,夏国已经将世界远远地甩在身后一枝独秀,而且很快又会有突破。”

  “比如由黄教授领导的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研制组,成功后便可以将现有的集成度再次向上大幅提升,达到超算的硬件要求并不困难。”

  说完,李暮的目光投向不远处和王绶觉等人站在一起看热闹的黄新华,众人的目光随之跟了过去。

  比起李暮,黄新华的可信度,显然就要高出很多。

  一群人很快又靠向黄新华,询问他关于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的问题。

  即便还有些人不依不饶地想要在试探,李暮都是笑着建议,让他们把手里的超算计划书先看完。

  见他开始打太极,这些人才悻悻离去。

  “可算走了。”李暮松了一口气,对不远处被围住的黄新华露出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然后便打算先离开。

  就在这时,他的身后忽然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李暮。”

  愣了愣,回过头,果然是王娅。

  李暮问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怎么,这个地方只有你这个总设计师兼总顾问能来。”王娅脸上在笑,眼里却流露出一丝失落之色。

  本来以为能做出D弹弹道轨迹计算机,已经勉强追上了李暮的步伐。

  然而在台下看到李暮和郭默丘领导等人坐在一起的时候,她才知道这个想法是多么的天真。

  在科研这条道路上,李暮虽然和她同样年轻,却已经将同龄人都甩在了身后。

  甚至多数的学界老专家和老教授,都只能望其项背。

首节 上一节 211/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