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513节
“周所长您这话说得可不对,研究嘛,难免会遇到阻碍,有困难很正常,解决就是了。”
“要是有问题,直接来找我,我很乐意为你们解决。”
“辐射防护服研究的目的,相信您也能猜到一点。它每早一日成功,我们的研究人员们便能早一日不用再面临辐射的威胁!”
他说到最后,语气不由带上了几分感慨。
“您说得对,倒是我有些钻牛角尖了,只要是对研究工作好的事情,就应该去做。不过这样一来,日后我可能就得多叨扰您了。”周任很快明白过来。
说完,他才想起了一直站在身后的年轻人,拍了拍脑袋,道:
“对了,忘了介绍了,这是陈云波,魔都人,折大毕业的高材生。”
“原来在机械科学研究院工作,最近一段时间才被调到我们扫描隧道显微镜研制组协助进行研究。”
“他可是个难得的人才,这次隧道针尖的问题能够解决,还多亏了他的帮忙呢。”
就在周任介绍完的时候。
年轻人立刻面色肃敬地站直了身躯,然后向李暮微微鞠了一躬,道:“李顾问好,我是陈云波。”
“不错啊,年少有为!”李暮笑着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以示鼓励。
虽说他的年纪看起来可能还比对方小上一些,不过无论是陈云波本人,还是周任,都不觉得这个行为有什么问题。
陈云波面色激动道:
“李顾问,您过奖了,我只是在按照您的研究方案和思路去实验而已。”
“能够成功,都是您,还有大家的功劳。”
“至于我,仅仅是运气好一些,恰好做出了隧道针尖罢了。”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满是诚挚。
“谦虚是好事,不过也不能太谦虚,周所长能带你来,就已经证明你的能力了。”李暮微微一笑,拉着对方在沙发上坐下。
然后又招呼周任一同落座,给两人都泡上茶水。
接过茶杯,陈云波的脸上颇有些受宠若惊。
“李顾问您说得没错,陈云波,你不用太谦虚。能和李顾问见一次面的机会可是十分难得的,带你来一次可不容易,错过了便就没有了。”周任喝了一口茶水,然后笑道。
虽说李暮在七所高校担任荣誉教授的事情,在京都乃至全国的学术圈里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实话实说,想要见李暮一面,依旧十分难得。
更何况是这种单独见面的机会。
若非趁着隧道针尖成功的消息,他都没把握能见到。
“周所长您这话说得就过了,我又不是什么大人物,有什么难见的,只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而已。”李暮微微摇了摇头道。
他很少接受人的拜访,是因为拜访的人多是蒋南乡、卢平等之类,想要请他去开讲座,搞座谈会等杂事。
这些事情对于研究而言,没有任何益处,他当然不可能答应。
第388章 要不去我们农研所开个讲座?”
“要是都像周所长这样,带着青年才俊上门拜访,我说什么都要见上一见。当然,最好能带着问题来。”李暮又道。
闻言,陈云波的眼睛微微亮了亮,道:“李顾问,您的意思是,如果有问题,我以后能够经常来拜访您吗?”
“去去去,我都不敢说能经常见到李顾问。你小子可别顺杆爬,来打扰李顾问。”周任连忙笑骂了一句。
李暮抬了抬手,笑道:
“无妨,年轻人有问题是好事。”
“能给他们答疑解惑,我也很高兴。”
“不过要先说好,如果问题水平不行,可别怪我给你吃闭门羹。”
他还是很愿意培养年轻人的。
只是平常时间不多,能去讲讲课已经十分难得,单独教学生更是不可能。
不过若是有人来找他请教,他也不会拒绝。
“李顾问您放心,我绝对不会随便打扰您的!”陈云波立刻保证道。
这个机会有多难得,他心里太清楚了。
李暮微微颔首,道:
“好,我相信你。”
“先不说这个,周所长,隧道针尖成功之后,接下来便是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组装了吧。”
“现在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
一旁的周任立刻道:
“问题现在还没有,不过我们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各个部分都经过数次简化,最后哪怕成功,效果估计也很难达到您最初的预期。
他还记得刚刚开始看到李暮拿出的研究方案时的震惊。
操作和测量原子,几乎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技术。
但现在,经过几次简化之后,只能做到勉强操作原子,至于测量,想要实现只能靠日后的努力了。
“能拿出来用就行,先将纳米陶瓷纤维的问题解决,防辐射服的研制便没有太大的问题,剩下的以后慢慢突破便行。”李暮没有丝毫犹豫道。
他一次拿出这么多的材料,甚至连领先时代的扫描隧道显微镜都掏了出来,就是为了防辐射服。
除此之外,其他的东西,反倒没有那么重要。
“我明白,李顾问您放心吧,我们材料研究所一定全力完成研究!”周任当即道。
就在两人谈话接近尾声的时候。
一旁的陈云波忽然小心翼翼地开口道:‘李顾问,我能问您一些纳米陶瓷纤维材料制备的问题吗?’
“当然可以,不过你想好了吗?”李暮扭过头,看向神情带着些许忐忑的对方,笑道。
陈云波先是松了一口气,然后道:
“您放心,我已经想过很多次了。”
“我要问的是关于您刚刚和周所长说的纳米陶瓷纤维材料的制备问题。”
“我反复研究过您的研究方案,发现了一些您可能忽略的细节,比如表面缺陷、能量消耗和环境安全性等问题……”
他详细地将自己的想法都说了一遍。
纳米陶瓷纤维的制备过程极为复杂,涉及到许多精密的实验操作和控制技术,有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一些难题,甚至是李暮故意留下来的。
毕竟现在世界上都没有纳米层面的技术,他要是写得太清楚,反而会让人怀疑——基础都没有,哪来的结果。
而且留下一些问题,在研究中被发现之后再去解决,也费不了什么功夫,还能借此锻炼人才。
陈云波能提前看出这些问题,天赋可以说是相当不错。
……
和陈云波的交流一直持续到11点半左右。
李暮详细地为其解答了在纳米陶瓷纤维制备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不过都是点到即止,没有说得太明白。
但饶是如此,依旧让后者感觉收获满满,千恩万谢后才告辞离去。
待两个人走后。
李暮一看时间也不早了,赶紧坐着车子往农学院赶。
等到了地方,正好赶上午饭。
他也不着急去实验室,而是先来到饭堂,准备吃完饭再去忙。
就在他打好饭菜坐在位置上和关建民赵参军两个人吃起来的时候。
三名学生,忽然在小跑上前,道:“李,李顾问,您好!”
从其紧张的语气不难听出,他们此刻可谓是相当紧张。
“几位同学好啊,你们有什么事吗?”李暮停下筷子,抬起头,看了看过来打招呼的学生们,笑着问道。
闻言,一名女学生立刻磕磕绊绊道:
“李顾问,我,我是农学院大一的学生代表,我个人,还有学校里的很多学生,都十分敬佩您在农药领域和化肥领域的贡献。”
“也一直想要向您学习在两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经验。”
“所以,能不能请您在农学院也开办讲座,给我们讲讲课呢?”
她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忐忑。
不过看着李暮温和的目光,说到后面,不知不觉便已经忘记了紧张。
“讲课啊……”李暮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才道:“可以是可以,不过只怕同学们听完了之后,觉得我名不副实啊。”
“怎么会,您做出的氯氰菊酯和磷肥,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是多么重大的贡献,到时候无论您说什么,我们都能受益匪浅!”女学生立刻反驳道。
在她说完之后,跟着她过来的两名学生也不由连连点头。
见状,李暮笑道:
“你们这个想法可要不得,我说的就一定正确吗?”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怀疑精神,敢于质疑一切的权威。”
“就像是M帝和老大哥说我们夏国人搞不出来高精尖科技,难道我们便真的搞不出来?”
他这一番话,颇为语重心长。
“那肯定不可能,我们夏国人不仅不比他们差,还要比他们强!”女学生掷地有声道。
从60年以来,夏国的国家科技发展和进步,可以说渐渐攀升向一个高潮。
各种科技成果不断地涌现,让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都大大加强。
在学生群体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