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515节
李暮也没有多卖关子,直接道:
“先来说说什么是长效碳酸氢铵,它和普通的碳酸氢铵相比,养分含量更高,肥效更长。”
“其制备原理,是在普通的碳酸氢铵当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黏土和其他生物有机物质,然后进行压制。”
“最后在高温下形成一种类似颗粒的肥料……”
他详细地将长效碳酸氢铵的原理讲解了一遍。
当然,说得简单,想要搞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这种技术是奉天应用生态研究所在90年发明,且在94年才经过国科院和化工部的技术鉴定投入使用。
研究难度,可想而知。
而事实也正如李暮所料。
在他说完后,立刻便有教授迫不及待地提问道:
“李顾问,您说长效碳酸氢铵是基于普通碳酸氢铵研制所得。”
“那我们要加入什么有机物质,才能让它具备长肥效的效果呢?”
“还有这个在高温下形成类似颗粒的肥料,为什么要变成颗粒呢?”
有一个人带头。
其他的专家和教授们,也不由纷纷提出了自己内心之中的疑问。
长效碳酸氢铵虽说和碳酸氢铵只相差了两个字,但效果却天差地别,李暮方才简短的讲解,自然很难将方方面面都讲明白。
不过他也不着急。
今天还很长,有的是时间解决。
李暮撸了撸袖子,拿起小黑板和粉笔,道:“先说说有机物质的问题吧,我的意见是加入碳铵稳定剂和硝化抑制剂。”
“碳铵稳定剂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碳酸氢铵中的氨挥发损失,从而延长肥效期并提高氮素利用率。”
“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是防止硝态氮的淋溶损失,进一步提高氮素利用率。长效碳酸氢铵中的硝化抑制剂能够抑制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活动,从而减少硝态氮……”
用了两个小时。
在讲解完长效碳酸氢铵的制备原理后,李暮又说起碳酸氢铵干燥机的研制思路。
这种涉笔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碳酸氢铵反应产物加热并去除水分,加快生产的效率。
根据烘干工艺的不同,还可以氛围间歇式干燥机和连续式干燥机。
前者适合小批量生产、物料种类频繁更换或设备操作困难的场景,因为设备构造简单,价格相对便宜。
而后者适合大批量同一物料地生产,效果高、速度快。
两者各有所长,对夏国碳酸氢铵的生产都能发挥促进作用。
不过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先把构造简单且价格便宜的间歇式干燥机造出来,对碳酸氢铵的产量提升无疑更为直接。
在会议当中,李暮的意见,也是优先完成间歇式干燥机的研制。
这点也得到了众专家和教授的支持。
毕竟比起长效碳酸氢铵,继续大批量地进行原有的碳酸氢铵产品生产,显然不太划算。
……
安排好化肥这边的研究之后。
李暮又去找了一趟米巧,看了看对方的研究进度。
后者是有些天赋在身上的,对于氟氯氰菊酯一些理论阐述做得相当不错。
在检查和勉励了对方一番过后,他便继续前往雷达研究所,继续指导采矿设备的研发。
……
忙碌了一天。
在晚上9点左右,李暮便回到了家中。
刚刚到书房不久。
门外便响起了敲门声。
他收拾了一下桌上的稿纸,起身去开门。
一开门,便看到了秦云、郭默和唐燕捷三人。
“几位领导,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坐,我这都没有准备,也没什么好招待的。”李暮连忙将他们邀请进家中。
秦云笑道:
“没事,喝杯茶就行。“
“我们过来是有正事要和你说,打电话不方便,要不然也不会轻易上门。”
“对了,不会打扰到你的研究吧?”
他最后关心地问了一句。
只要但凡李暮说一个会字。
以后他们前来拜访,都要提前专门约好时间。
“不会,我刚刚在写高空台研究方案,基本已经完成了,现在主要是在检查几遍,防止出什么纰漏。”李暮摆摆手道。
闻言,秦云三人的脸上都露出惊喜之色,道:“高空台的研究方案完成了?”
在他们的耳朵里,基本完成和完成,没有丝毫的区别。
——毕竟这可是李暮写的方案,出错的可能性太低了。
“写是写出来了,不过很多理论,还需经过实践去验证,想要把高空台建造出来,难度不小,成本也会很大。”李暮微微颔首,道。
技术他是拿出来了,但能不能顺利搞出来,还真不好说。
而且即便能造,成本也十分高昂,没有个千万打底是绝对不够的。
秦云哈哈笑道:
“难度大不怕,这不是有你嘛!”
“我们相信有你在,技术方面的困难一定能够被顺利解决!”
“至于成本的问题,这个你更不用担心了,国家对于高空台的建设,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不惜代价’!”
第390章 阿斯克要到夏国
秦云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带着对李暮的浓浓信任。
同时表达出国家对高空台建设的坚定态度。
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一直不能造出足以和M帝和老大哥在空中争雄的战斗机。
那么万一打起仗来,就要付出无数战士的生命,才能抵消制空权上的劣势。
在过去支援东北边那一场战争之中,上层便已经对此有了充分的认识。
“而且我们国家近两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即便再造几个高空台,也不是拿不出钱来,你就放心吧。”一旁的郭默忽然出声道。
他虽然不直接负责半导体集团那边的事宜。
但和丘领导时不时还是会接触几次,对半导体产业的如今的产业规模有着十分清晰的了解。
几亿M刀的产值,俨然在逐渐成为夏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如此一来,那倒是可以再多成立一些科研项目。”李暮道。
他本来只是随口感慨一句。
不料秦云等人听完之后,眼神都瞪大了好几分,道:
“你还有其他的研究项目?”
“快说给我们说说,别藏着掖着的。”
“只要你提,哪怕是砸锅卖铁,国家都支持你的研究!”
他们太清楚李暮的能力了,每一项研究都能对夏国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几位领导你们别急着激动,我确实有一些新的研究想法,但也用不着需要到让国家砸锅卖铁的地步!”李暮哭笑不得道。
他当然清楚,只要自己提出来,国家八成都会支持。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做的研究,才必须慎重。
一旦出错,损失自身的名誉事小,让国家的投入付诸东流事大。
秦云沉吟片刻,道:
“说得没错,倒是我们太着急了。”
“科学研究的事情我不太懂,在这上面我是要尊重你的想法才是科学的。”
“不过你也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只要有一定的把握,哪怕只有两三成,都是可以提前搞的。”
他也觉得刚刚有点太急了些。
倒不是不应该太相信李暮,而是觉得不能给他这么大的压力。
万一影响到李暮正常的研究状态,那就得不偿失了。
“谢谢领导您的信任,等玄鸟-1直升机的问题解决,高空台的建造走上正轨后,我会好好考虑研制战斗机的计划的。”李暮当即道。
秦云内心:“我现在说反悔还来得及吗!”
那可是战斗机啊!
一旁的郭默和唐燕捷,看着秦云的表情,俱是有些忍俊不禁。
两人倒是不着急。
他们对李暮的研究速度,心里都是有数的。
现在是这么说,但保不齐后面什么时候便忽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研究方案,拍在他们的桌子上。
秦云缓了好一会儿,才继续道: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